我们从留下来的有关资料图片中可以看出,亨利·福特看上去一直瘦瘦的,而且比实际年龄更年轻,亨利也一向为此自豪。但是,自从1931年他一生最崇拜的偶像爱迪生去世后,他的身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开始变得消沉,害怕死亡。1938年,他度过75岁生日后不久就得了轻度中风,他不愿意承认自己老了,不愿意让外界知道他的身体状况,因为他始终对福特公司不肯放手,不愿意把权力真正交给爱德塞尔。然而,不管他如何努力,如何掩饰,他一天天地衰老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1943年,爱德塞尔在经历了父亲无数的折磨和屈辱之后,在49岁的壮年就离开了人世。尽管亨利不喜欢自己这个儿子,一直对他施予虐待,但儿子的去世给他带来的打击还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爱德塞尔毕竟是他唯一的儿子,他认为他对儿子所做的所有不近人情、不近常理的迫害都是为了儿子好,为了把儿子塑造成他想要的那个样子,但是,结果恰恰相反,他把儿子彻底逼上了绝路。儿子英年早逝,而他已经到了漫漫黄昏,很多事他已经没有力量去做了。爱德塞尔去世,孙子亨利二世接管了公司以后,他就仿佛置身世外。他彻底放弃了早年坚持的反犹太主义立场,也不再仇恨天主教或其他宗教。“我现在不反对任何东西,”他非常平静地说,“我只希望过一种淡泊的生活。”他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终于想明白他想做一个怎样的人,也许年轻时期的艰苦创业,盛年时期的辉煌,在这样一个老人的心里都变得不重要了。
而且,那种淡泊的生活与他曾经的辉煌热闹相比,难免让人感觉辛酸。他已经变成了一个步履蹒跚的老头,像个孩子一样依赖他的妻子,一刻也不能离开。他可能还会和他遇到的人说说话,但谁也不能保证,他是不是清楚他们是谁。克拉拉肩负着照顾丈夫的使命,在儿子爱德塞尔去世的最初的几个星期,她似乎对丈夫有无限的怨恨和不满,但生活还要继续下去,儿子没有了,她的丈夫还需要她,她不能离开他。当她和儿媳埃莉诺联手夺回了福特公司的控制权以后,她就把自己全部的心思用在照顾丈夫上了。她就像照顾一个孩子,无微不至地关怀他。
1945年秋到1947年春,老亨利已经步入了凄凉的晚境,大部分时间他都无法清晰地思考,说话也不连贯了,他总是跟在妻子的后面转来转去,一刻也不离开。有时,他还会瞪着眼睛看着远方,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继承了福特公司的亨利二世免不了对祖父的怨恨,在他看来,父亲的过早离世都是祖父一手造成的,他一辈子也不能原谅他。但他毕竟是老亨利的孙子,是福特家族的血脉,他不可能对已到老年的祖父不闻不问。于是,在繁忙的工作中,他会不时回到光明港看望他的祖父母。亨利和克拉拉尤其喜欢亨利二世的两个女儿,两个小女孩经常到光明港看望年迈的老爷爷老奶奶,她们给老人家凄凉的晚年带来了不少欢乐。
1946年冬天,老亨利夫妇带着戴林格夫妇和博物学家约翰·巴勒斯等朋友一起乘专列到温暖的美国南方去旅行,在老亨利漫长的一生中,福特一家和爱迪生一家、巴勒斯一家曾经多次一起旅行,然而,这一次却是老亨利最后一次远行了,这次愉快的旅行持续了几个月。1947年4月6日,正是复活节这一天,老亨利夫妇一行从佐治亚州回到了迪尔伯恩的费尔兰恩庄园。从此,老亨利的健康状况就大大地恶化了。他严重的健忘,在旅行中,他就经常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神情恍惚,不能自主。
4月8日,亨利·福特终于走完了他漫长的一生,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当亨利·福特离开人世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早已结束了,此时的世界正处于战后重建的混乱之中。然而,汽车大王的死仍然震惊了世界,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杜鲁门、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等著名政治领袖都发来唁电表示哀悼,各大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发表文章,高度赞扬他的一生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巨大进步。
是的,和与他差不多同时代的洛克菲勒、摩根、范德比尔特等美国早期的工业金融领袖相比,亨利·福特似乎更值得人们尊敬,他一直在实业界努力,他生产的汽车改变了美国整整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他生产的农用拖拉机受到农民们的热烈欢迎。他所做的改革,使美国不少普通民众进入中产阶级行列。人们崇敬他,并活在他创造的历史中。当他年轻时,只有五分之一的美国人住在城市里;而当他去世时,只有五分之一的美国人生活在农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生产的价格便宜的汽车,扩大了人类的活动空间。正是因为他的努力,七分之一的美国人当时都在从事汽车业,或是与汽车有关的工作。他生产的汽车引擎,使他的国家进入了“美国时代”,然而,这位老人却去世了,人们怎能不怀念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