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样的对话,真的,此时小土豆是很难明白妈妈所说的“不经意间”和“看对方在做什么”这样的情景差别。因为她的情绪已经上来了,目前只想做的就是让妈妈也同她站在一边。但是小土豆的这样找乐子的方式听起来又是妈妈建议给她的。到底是她没找准机会找乐子,还是这个建议根本就不好用,反而找到的是大家的拒绝。小土豆很困惑。
此时,我说:“小土豆,你很想让大家分享你的信,也想找一下乐子是吗?”小土豆不言语,也不哭了。
我:“你找乐子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你是在跟他们找乐子。”
小土豆:“他们让我走开!”
我:“他们那么说的确没礼貌,不该那么说,不过,他们并不知道,你把信放在他们正看的书上就是在跟他们找乐子。”
小土豆:“那他们还说我。”
一边的小桃立刻说:“我没说她,我什么也没说。”
我向小桃点点头表示,哦,我知道了,小桃你的确什么也没说。小桃一下出了口长气,放心了。
小土豆显然平静了,她的妈妈也有意识地抱抱她,大家都松了口气。
眼泪给人留下了什么
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家里人来接孩子的时候,正好碰到自己的孩子在哭。这种情况对于有些家长而言没关系,认为孩子哭是很正常的事情,一定有什么不愉快或是小小的冲突,没什么大不了的;而对于有些家长来说就非常的有关系,就比较焦急地看着孩子,到底怎么了。
对于老师,大多数老师都不希望在这个时候家长来接孩子。因为他们的经验是,大多数人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总是很快乐、很愉悦、很幸福的样子。而一旦看到孩子哭,一旦孩子脸上挂着泪珠,那一定和上述美好特质离得太远了,甚至会想到:天哪!我的孩子不快乐,他在哭!
不管这个孩子在哭的前一秒是什么状态,就现在家长看到的,是不理想的状态。因为孩子在哭,哭就很说明问题了。
也许,我们成人衡量快乐的标准不同,看到不同的现状让人也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当看到孩子哈哈大笑或者是又蹦又跳的,或者是一种疯狂戏闹的状态等等,有的人会认为孩子很开心;有的人却可能会认为孩子的内心不是真正的快乐,反而是很躁动。
老师有一些担心,很多时候是担心别人说自己做错了,说自己没有把孩子照顾好。因为老师们所受的教育对自己的影响,不会因为接受了多年的人格培训就彻底消除。
当然,也不见得所有的家长朋友都会那样理解孩子的快乐与不快乐,但这还是不能消除老师们的担心。
因为,还有一种情况,也可以说是一种观点:“当孩子们之间发生了冲突以后,成人要出面为这双方进行问题的解决。”
先不说这个冲突是因什么而发生的,也不说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因为长时间地有一种固定印象:就是只要一方哭了,哭了的一方就是所谓的“受伤害”的一方,哭的人一定是被欺负了,那个没哭的人就要面对责任和过失的压力。
有一次,一个小姑娘在荡秋千的时候,摇秋千的男孩子不小心碰了这个小姑娘。于是,小姑娘哭了,恰巧她的外婆来接她了,老师没有将那个男孩子揪到外婆跟前解决问题,只是告诉外婆孩子哭的原因。但是,外婆不愿意了,非常生气地说那个男孩子,怎么可以碰她们家孩子。
当时,老师没让那个外婆靠近男孩,而是让另一个老师带男孩去玩儿。
第二天,小姑娘的妈妈带了好几个人高马大的阿姨来找老师算账……
看来,问题出在老师没有将冲突双方都纠集到一起问个清楚。应该让所谓的伤害别人的人向被伤害的人说“对不起”。这样的话,双方的问题才算解决了,老师也才算是帮助了受伤害的一方。
如果不说这个“对不起”,老师就会被认为没有解决这个冲突,“受伤害”的一方还是没有得到保护,而“伤害别人”的人反而什么也不用做,还在“逍遥法外”。
说“对不起”,不是不可以,说“对不起”,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但是,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把他们纠集到一起,用很消耗他们心力的思考方式,让他们回忆刚才发生的经过,之后判断出谁对谁错,这样的方式帮助不了一个年龄小的孩子,下次不再碰到别人。
我认为,儿童是用整个身体来感受周围环境的,对此产生认识;并不是用大脑来思考和了解周围环境,来觉知它们的;也不是有人给儿童讲道理说不能做一个事情,儿童就真的按照成人的意愿去做了。
这就是,让我们成人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身上有那么强的意志力来抵抗大人的唠叨和重复?你说了多少遍了,不能去拿烫的水杯,他们还是去拿那个烫的水杯;不让他去玩马桶,他就是一遍一遍地抽马桶的水……这些事情中,有的是成人极其不愿意孩子去做的,不知道告诉了他多少遍,但就是没用,孩子就和没听见一样。
他在摇秋千的时候,就是不能像成人想的那样,只是摇秋千,不要碰到坐在秋千上的人。而他的实际情况就是不成熟的,他在摇的时候,他将秋千推出去之后,等秋千返回来时,他不能准确地将手停在合适的位置上,有可能他的手正好就碰到了坐秋千的人身体,也就会碰到坐秋千的人。于是,他身体的运动节奏怎么都跟不上成人的思考节奏。
他们不是要冒犯大人,不愿意听指令,而是他们处于不用大脑来思考或是记忆而做出判断的这样的阶段里,这个阶段是成人和孩子的意志一起工作的阶段。我们要了解,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就是动胳膊动腿的阶段,帮助孩子成长的成人就是要与孩子的胳膊、腿所呈现出来的力量来合作的。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到了一定的时候,他们会学会和成人一样的思维方式,也会做大人用知性的方式告诉他们的事情。为什么非得要求一个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如此早地做到他们做不到的事情呢?
针对男孩不小心碰到小姑娘这件事情,孩子们经历了这样的冲突,他们从成人那里会感受到什么呢?是宽容别人的不小心,与人更好地合作?还是失去朋友的信任和好感?我们成人在孩子面前显示的凶猛模样,他们是不是会忘记了?还是很深地吸收在他们的特质中,下次也那样对待别人。
孩子总是来得晚,很难进入别人的游戏
很多次听到“我的孩子很难融入到孩子群体中”,“我的孩子被一些大孩子排斥”,“孩子告诉我某某人抢了他的玩具”等等这样的话。
使得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我们不能确定到底是什么,但是我们在试图进一步了解,为什么这个孩子会有这样的困难,而其他孩子却很少有这样的困难,甚至没有呢。
孩子在群体中生活,要说他们与人交流,一点困难、矛盾和冲突都没有是不太现实的,尤其是孩子与孩子的交流,更是容易出现摩擦和冲撞。
例如,一个孩子不小心碰撞到了另一个孩子,被碰到的孩子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会立刻、毫不犹豫地还击碰他的孩子,至于用什么方式回应,可能会直接用挠、抓、推、踢、大哭……,总之很多种方式。
要是一个成人被人碰了一下,这个成人会先想想:哦,他为什么要碰我呢?之后,也许会选择用语言反问,或是一个疑惑的表情给对方,或是一个俏皮的肢体动作询问,噢!为什么会这样?……不管是哪一种表达方式,总之,成人都是用思考过了的方式来回应,不会像孩子那样迅速而没有“思考”地,很直接给一个回应。
在这里,不想讨论孩子和成人在发生问题时使用的解决方式的不同,而是更想通过这样的比较,说明孩子在群体中更容易产生冲突,更容易出现交流困难。
因为他们的交流方式在某些成人眼里,那和打架、闹矛盾是一样的。因为有的孩子和孩子在一起会又抓又挠,虽然还带着微笑又抓又挠,但这种行为让人看着,还是不能不把它和冲撞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孩子就是会这样交流,只不过他们交流的方式是某些成人所不能接受的。
所以,我们成人不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时,就会认为他们是在冲突中。
我们教育孩子的目标,并不是鼓励孩子们彼此伤害对方,教育者也不会不去考虑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正是为了孩子的健康考虑,我们要学会、看得懂孩子们所做的事情,才会真实地知道什么是健康的。
所以在看待孩子进入群体的困难时,就不能用大人的当下经验来衡量孩子的困难缘由,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判断是不是准确的,是不是正确的。
所以我们不轻易通过一个事情就判断,我的孩子在与人交往中很困难,他(她)经常被排斥……
如果孩子进入群体困难不是孩子的原因,而是我们成人的工作做得不到位造成的,那谁来帮助成人解决成人的问题呢。
有一个孩子,他很会创造游戏,大家都很喜欢和他玩儿,其中有一个孩子也很想和他一起游戏。但是,这个孩子每天来上学的时候,总是比别的小朋友晚一段时间。等这个晚来的孩子到园的时候,大家的工作都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所工作的内容自然也就很丰富,晚来的孩子就看不懂别人在干什么,至少当下是这样的。他很想和大家一起玩,因为那些都是他的好朋友呀,但又不知道怎么去加入人家,也不清楚从哪里开始入手进入到游戏中。晚来的孩子积极地、努力地想办法,尝试着用各种方式进入游戏中。他试图给小朋友们一些建议,但是都被否了,因为他的建议和人家的需要正好相反。他又拿了一些棉纱给人家用,却是从人家刚搭好的东西上拆下来的,人家没感谢他反而请他再给人家放回去……
我们说学会与人合作,其中一点是要能发现对方的需要,才能促使对方接受我们和他一起做一个事情。其次不能只发现需要,还要会做所需要的这个事情。而我们发现,此刻,这个晚来的孩子既发现不了对方的需要,也做不了帮助对方的事情,做什么似乎都不对劲了,也谈不上和人家合作了。于是,他自己也感到很受挫,很不舒服。
从这种情况来看,我们要是不去思考观察这其中背后的原因,就很容易理解为班里有一群强势的孩子在排斥这一个孩子,使得所有的孩子都不和这个孩子玩;还会理解为,这个孩子是不是需要其他特殊的帮助啊……
在老师们调整了以后,收到了很大的一个礼物,让大家很是兴奋。
有一天,那个晚来的孩子他按时来园里了,他先进入到工作中了,他后面来的孩子就问:“我可以参加你的游戏吗,我可以和你玩吗?”这个孩子听到这样的话之后一脸阳光:“当然可以啊。”因为,问他可否同意的孩子中就有那个最会创造游戏的孩子。
脸皮儿薄的人比较敏感
如果有人说,“哦!你是个脸皮儿比较薄的人。”相对于大人而言,是说这个人和周围的环境分不开,相对于孩子来说,是指这个孩子比较敏感。
当有人在平静的氛围中说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或有不高兴的情绪甚至是有摔东西的迹象时,这个皮肤薄的人会想,这个人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呢,他刚才说的和做的是不是都是针对我来的呢?
也许那个摔东西的人根本就不是在针对谁呢。
这就让我们看到,在人群中,木讷的人不管别人怎么暗示,他都无动于衷,而敏感的人会很快把眼前的事情和他自己联系在一起。
脸皮儿薄的人,要是和他周围环境分不开的话,还会有这样的现象:当有人在说某个事情没有做好,或是在说谁的工作也许有漏洞,脸皮儿薄的人就会很紧张地跳出来解释一通他的工作是多么的完美,那个漏洞和他没有关系。
此时,周围的人会怎么看待这个脸皮儿如此之薄的人呢,他们之间的合作会不会因为他总是滔滔不绝的解释而出现问题呢?
原因是他周围的人并不知道他是个脸皮儿薄的人,也不了解他是这样一类人,在与他合作的时候,是不把他的脸皮儿薄与不薄,他敏感不敏感考虑在内的,大家会认为他是成年人,必须要负起自己的职责。
如果一个成人比较敏感,由此,他的生活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从这个成人的经历中看到,一个脸皮儿薄的成人,他的境况显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让咱们的孩子也去经受的。
那么作为帮助儿童成长的成人是不是要思考一下,如果我们的孩子不是一个天生就敏感的人,我们非要把孩子整成一个敏感的人吗?这样做的结果对孩子会不会有帮助?
因为我观察到,敏感的孩子他不容易进入到儿童群体的活动中,当小朋友们之间有冲突,或是小小的冲撞,对于这个敏感的孩子都有影响。
孩子和大人做事情的方式有不同。大人做事情就是做事情,重点在行动中;孩子做事情时,不仅是做事情,还说事情,做与说同时进行。当几个大一点儿的小朋友一起工作的时候,他们会边做,嘴巴里边描述着所做的是什么,接下来还要做什么。
当孩子们的工作进行到中途的时候,我们也会看到,总是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小岔子。有人会不小心把大家做好的工作给弄乱了,或者他做的工作不是大家所需要的,帮了倒忙,就会有人说:“请你别再做那样的事情了,你看都给弄乱了,再弄乱了我们就玩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