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之间,在知识上有它的连续性。初中所学过的知识,都是高中学习的知识基础。然而,从初中到高中,学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的内容更加广泛、更加深入,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能力,更为多样、更为深化,如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信息筛选能力、自学能力等等都要求有较大的发展与提高。
因此,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充分的心理准备,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尽快适应多种学习要求,尽快转换成高中生的角色,要在继承初中优良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及时寻求、选择适合自己在高中时期学习的方法,积极学好高中的多门课程,实现初中向高中的跨越。
1畅 强化自学意识
有些学生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错,但上了高中后却有滑坡,越学越吃力,究其原因,主要是自学意识淡薄,不明白初、高中学习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譬如语文,初、高中的学习方法是不同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初中语文课文精短,高中课文大多较长;初中老师一般用“精讲法”上课,讲解详细,而高中语文课一般宜用“导读法”上课,更多的是启发、诱导、点拨。这就要求高中生不断提高自学能力,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第二,初中大多数以传授知识为主,高中则要求既学知识,更强调运用知识,在运用知识中训练提高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第三,高中要大幅度提高思维能力,思维有开阔性、变通性、流畅性、深刻性,要求学生保持独立的思考问题习惯,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显得更为睿智。所有这些,都要求高中生强化自我意识,提高自学能力。
在高中学习,一个缺乏自学意识、缺少自学能力的学生,是成不了大器的,是不会有多大出息的。跟着老师亦步亦趋,不会主动跑起来,不会自觉去学习,仅仅满足于听懂课,做完布置的作业的学生,充其量只能是一个平庸之辈,甚至连平庸也够不上。像现在许多大学在试行自主招生,对自学能力强的人都会情有独钟,而对依赖性(实为惰性)强的高中生则不屑一顾,甚至当前的高考命题,也有刻意将他拒之门外的倾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训练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是相当重要的。
一般来说,像语文要自学一篇课文可分三步走,首先研读“单元提示”,兼顾“思考与练习”,从而摸清重点难点,确定自学目标;接着阅读课文及注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写作技巧,包括理解标题和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然后,再独立完成课文后面的练习和补充的其他相关练习,阅读配套的枟语文读本枠,巩固拓展自学成果。
自学时,要注意贯彻课内与课外、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原则。除课文外,要多关注经典名著、科普书籍和报刊时文。对中心段、精彩段、特色段等可进行精读,反复多读,甚至背诵。同时,要坚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采用相应的自学技法,如编写提纲法、摘录法、卡片法、列表法、图示法、评说法、圈点法、比照法、笔记法、写读后感法等等,充分动脑又动手。语文自学关键的要素是阅读。阅读绝不仅仅是学习课文。语文水平的形成,排除天才的因素,在于巨量的阅读和写作的积累,广泛的、持续的、投入的对文学和文化成果作品的阅读,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是一种更为重要的自学!
2畅 科学运用课本
凡优秀的高中生,都有认真科学地运用课本的习惯与态度。读好课本,是与知识对话;对话知识,是在砥炼能力。
课本,是教与学的根据与凭借。要学好各门学科,必须重视并学会阅读课本。有些同学不知道应怎样使用课本,往往只是在课后从书本找出解题的公式,把习题做出来,就以为是读了课本了。这种用书的方法,在高中是绝对不行的。其实,在不同的学习环节,都要阅读课本,但有不同的要求。
上课前,最好先预习课本中将要讲授的内容,这一遍可略读,只要知道将要讲什么就可以了,有不明白之处记下来,课堂上要特别认真听明白它。预习是为了使听课心中有数,提高听课效率。
课后第一件事,不是做练习,而是阅读课本。课后复习,是消化阶段,是自己进行深入理解、分析综合的积极思维过程,必须及时地、仔细地、逐字逐句地阅读课本,认真消化。然后再做练习,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完每章之后,还应再阅读整章内容,做一个全章总结,把全章内容整理成有纲有目的系统,加以掌握。这是一种知识的归纳。
切记:作为一名高中生的学习,绝不能再满足于课本,绝不能再满足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更应该主动自觉地进行知识的整理、学习的补充与灵活的运用!
3畅 认真做好实验
实验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基础和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在学习这些学科时,实验可以带动我们理解和巩固有关知识。因此,必须学会实验。在高中,我们怎样学会实验呢?
(1)认真学好经典实验。学习它们的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这些历史上著名的实验,可以启发我们的思路,使我们在自己进行实验时可以借鉴,吸取精华,并认识到对现象认真观察和科学归纳的重要性。
(2)正确观察演示实验。课堂上的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操作,引导我们正确观察,从实验中分析总结得出规律的实验。这时我们虽然没有机会动手,但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看和听,可以充分地思考。观察演示实验,首先要认真听清老师关于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怎样安排实验的讲解,明确实验目的,知道要考虑哪些因素,排除什么干扰,用什么仪器,它们的作用如何等等。在演示过程中,要看清每个步骤的目的、操作过程、现象变化过程,思考怎样做可以获得成功,怎样做将导致失败等等。总之,看演示实验,要认真观察和深入思考,把注意力放在观察和思考实验目的、原理、装置、实验操作步骤和变化过程上,而不能单看实验结果,更不能只觉得好看、好玩就心满意足了。
(3)认真动手做好实验。教学中安排的学生实验,是极为宝贵的学习机会。百闻不如一见,更不如一做,要真正掌握实验技能,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怎样动手做好实验呢?那就要做到“五要五不要”:
一要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做到胸有全局;不要实验前心中无数,实验中手忙脚乱,实验后茫茫无知。二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及变化过程细节,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粗心大意看热闹。三要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实验素养,这是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和取得实验成功的保证;不要随心所欲、胡乱操作甚至损坏仪器。四要既动手又动脑,不但在操作上下工夫,而且要积极动脑深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要光说不练嘴把戏,或者光做不想耍把戏。五要认真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填好实验报告;不要潦草马虎,为了得到满意结果而拼凑数据。
4畅 掌握记忆的方法
学习中,会有大量的知识要求我们记忆,以便随时可以应用。如何才能迅速、完整、准确地记住它们呢?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进入了高中阶段,更要强调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理解和记忆的结合上有更高的要求。我想在这里仅谈两种:
突出重点记忆法:理科的概念规律有些似乎简单,有些则很抽象、复杂,不论如何,在学习时都应加以分析,弄清来龙去脉,突出要素,抓住关键,这样就能加深印象,在理解的同时记忆下来,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能灵活运用。
对比联系归类记忆法:在研究某些问题时,许多概念、规律往往成组出现,学习时,除了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还应纵横比较,弄清如何得来,如何应用,如何从一公式推出另一公式,还应将它们与有关的相类似的公式从形式上、内容上、特征上加以比较鉴别。可以进行列表类比、知识归类,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区别。这样,对较为复杂的内容,也能理出体系和线索,并能清晰地记忆和运用它们。
反复自我检查,反复应用,是巩固记忆的必要步骤。每节课后的复习、单元复习、解题复习、实验操作、学期学年复习,都应有计划并做好安排,才能不断巩固自己的记忆。
5畅 做练习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讲求严格的规范
做练习,是高中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历来为同学们所重视,它对透彻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起很大作用。要做好练习,必然要有良好的习惯。如果只追求解题的答案和解题的数量,陷入题海中,必然收效甚微。
理解掌握基础知识,是正确完成练习的前提。基本概念、规律是解题的依据。不会解题或解题错误,常常是因为基本概念和规律没有理解好的缘故。有时候我们常听说,有的同学说自己太粗心大意,解题时看错了、算错了等等,寻找理由为自己错题开脱,其实也是与他平时做练习的习惯、规范相关!
我曾就这个问题,与一些优秀学生有过深入的交流,觉得这些优秀学生的成功,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有良好的习惯和严格的规范来对待练习,这给了我很大的启迪。
譬如他们告诉我在解物理题目的时候,首先要认真审阅题目,应认真分析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要仔细阅读题目中每一个句子,每一个概念,每一个数字,每一位单位,使自己清楚题意。然后确定研究对象是哪个物体或哪个系统,这些对象经历什么过程,从而确定解题的目标和依据。
画草图是帮助我们分析题目,使题目形象化、具体化的途径。
要把已知条件和未知量一一列出。练习题中的已知条件,有的是直接给出为已知数,有的是不直接给出,而是间接给出,隐含在一些给出的数值或信息中,要通过分析,根据一些相关关系,才能求出来。
根据题意分析,找出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确定解题的物理公式。要特别注意某些习题中的近似条件或发生转折的临界状态。还要注意许多物理习题,由于思考的角度和思路不同,选择的研究对象不同,运用的物理公式和数学方法不同,可有几种不同的解法。
做习题时,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各种解法加以分析比较,不但能使知识融会贯通,而且能学会选择最简捷、最巧妙的解法。
在运算中,必须统一单位制。
解物理习题,不能一解出结果就认为达到目的了,还要研究这些结果是否合理,是否已经齐全,是否有取值范围,等等。必须确认答案已经全面合理,正确无误,解题才算结束。
做练习时,要注意培养认真严谨的学风,做到表达规范。我所交流过的一些学生,还告诉我一个普遍适用并且十分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当练习、测验、考试卷子经老师批改发回后,不是只看分数,而要认真研究老师批改中指出的问题,检查发现自己在理解和运用知识方面的漏洞和错误,及时补上和改正。他们还建立一个错题记录本,仔细分析原因,找出相应的薄弱知识点加以强化,这样才有可能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这是聪明人的聪明做法!
6畅 把学知识和学方法结合起来,发展学习能力
这是我关于“高中怎样学”的普遍方法的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能进一步开发人的学习潜能。
学习中,不但要掌握各科的基础知识,而且要与学习一些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培养有效地从事学习、工作和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有了这些能力,就可以学得更快更好,长大后也就有更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因而,在解题时,不能仅仅满足于会解题,而是要提高到掌握解题基本方法的高度,去认识,去思考。
在高中阶段,要培养的能力是多方面的。这里主要谈四点:
(1)观察能力
一个有较强观察能力的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和自己做实验时,就能抓住过程和现象的特征,能够敏锐地发现一些原来设想不到的或有细微差别的现象,也能从周围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很多的知识。
怎样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呢?观察时必须目的明确,专心致志,抓住观察现象的特征。对实验的每一个步骤,都要明确主要是探索或验证什么,把观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一点上。观察还必须精细,留心有什么新的现象发生,而不是浮光掠影甚至视而不见。
我们要敏于观察,对一些现象还要反复观察。在观察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2)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我们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而,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要提高思维能力,我建议大家不妨多用比较法学习。首先,在学习每一个新概念时,不但听老师讲解,还要自己进行比较,找出相似的例子,加深认识。其次,学到意义相通的概念、规律时加以比较,从多角度、多方面分析其区别与联系。
经常用比较法进行学习,可以学会全面分析问题,从多种事物中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区别和各自特征,使思维的广阔性、变通性、深刻性得到提高。
(3)实践能力
学习中既要善于动脑,也要善于动手。实践能力主要指实际操作中能做出东西来,而且养成一系列有关智力的意志品质,如事先设计好操作步骤、能正确使用仪器工具、注意准确和精密、及早纠正偏差或迅速改用更合理的方案等。
课堂上做好分组实验,做好富于实践意义的内容,在课外积极参加各种创意实验设计、科技发明创造活动,热情投身各种社团各种形式的自主活动,认真参加社会调查、小论文撰写等实践活动,要努力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起来,培养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培养自己的创造才能,最重要的要学会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要敢于对已有的结论提出疑问,敢于抒发自己的不同意见,敢于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知识。
要通过课内老师指引下的研究性学习,以及课外自选课题、独立进行的研究性的探索,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求异,学会创新。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创造,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创造。
一个人,将来真的要有所建树,是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
谁在今日具有创新性的学习精神,他日必能在智慧树上,结出属于自己的、贡献给人类的创造之果。
亲爱的同学,一位真诚的朋友在这样期盼着你们。
(本讲作者,贺诚:中学高级教师,语文特级教师。毕业于浙江大学教育系,教学论方向研究生班结业。曾获浙江省教育厅“首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正式出版专著1部,教学音像制品2部,编著3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宁波市首批名师”等称号,兼任宁波市特级教师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全国重点高中校长专业委员会理事等。)
在灵动的语文中徜徉
语文天生重要。———华罗庚
到了高中,语文在你面前呈现的将是更为绚丽的色彩,更为阔远的空间,就如同无垠的原野,任你自由徜徉,尽情驰骋。你当以诚挚的情感去邀约古今文豪,以敏感的心灵与中外名著对话,在缤纷的词章、多彩的言语中体验文学的无穷魅力,因为汉语是我们生存的家园,因为文学是我们精神的底子。
不过,在驰骋于文学原野的途中,我们有时也应该轻拉缰绳,驻足思索,毕竟,“信马由缰”会令我们在语文边上匆匆走过,难以抵达我们心目中那闪耀迷人光华的美丽境界。
因为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比初中语文学习有一个较大的跳跃。如果仍然用初中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来应对,就可能会感到极大的不适应。比较起来,高中的语文学习有以下几个转变。
一、学习观念上由重知识积累转变为重能力培养。初中语文学习较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重视字词句等知识基础的构建,重视基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高中的语文学习更注重能力,注重在初中积累的知识基础上提高信息的筛选和概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语句和篇章的分析能力、文章的欣赏评价能力和多种文体的写作能力。教学中重视文言阅读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联想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考试评价以考查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为主,多考课外内容,题目容量大,难度较大,综合性强。
二、学习态度上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教学内容不多,知识容量较小,很多同学缺少主动学习的态度,常由老师“领着走”,可以说是一种被动的学习。高中阶段的语文知识面宽,涉及的内容容量大、范围广,可谓海阔天空:从语音文字到语法修辞,从文学常识到文学鉴赏,从现代文、科技文阅读到文言文阅读,从文言文翻译到语言表达,从常用文体的写作到散文、小说及文学评论的写作。因而需要我们转变态度,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主动探求方法、求索经验。
三、学习方法上由“讲学”转变为“自学”。初中时老师讲什么同学听什么,基本围绕老师所讲内容进行学习,知识点需要老师讲解后加强记忆,课文需要老师分析、讲解,学生往往以听讲为主。高中由于课时少、篇目多、内容多,老师往往讲重点、教方法,不会面面俱到地讲析课文。因而要求我们课前要注重预习,参照注解,掌握字词,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生发疑问;上课时要善于思考、质疑讨论,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学会分析、学会表达;课后要通过练习重视查漏补缺,巩固理解分析所得。
上述三个转变需要我们相应地改变学习观念、态度和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较快地完成从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角色转换,在新的学习环境中顺利过渡,及时跟进。宋代学者朱熹在他的枟观书有感二首(其一)枠中写道:“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诗谈的是观书体会,但形象的描述中说明一个深刻道理:无论读书、学习乃至做事,都要遵循规律、讲究方法。古人云:“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为了能让同学们及时调节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改进学习方法,以适应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要求,我们提供以下建议,以此作为给同学们的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