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45400000016

第16章

未雨绸缪

周武王灭商后两年病故,他的儿子成王继位。成王当时尚在襁褓之中。就由成王的叔父周公(姬旦)摄政当国。成王的其他叔父(管叔鲜、蔡叔度等)对此极为不满,怀疑周公要取而代之,便与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勾结,叛国作乱。周公亲率大军东征,经过两年的努力,终于平定叛乱,诛杀武庚、管叔鲜,放逐蔡叔度。之后周公写了一篇《鸱鹗》的寓言诗呈送成王。其中有:“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意思是在天还没下雨的时候,剥取桑树根的皮把门窗绑牢。)成王看到这首诗以后,非常感动。事实证明周公并没有野心。

后来,人们把“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简化成“未雨绸缪”,比喻在事情发生之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畏首畏尾

春秋时,执掌晋国政权的赵盾召集齐、宋、卫等各国国君会盟于郑国的扈地,庆贺晋灵公立为君主。郑穆公对这次会盟顾虑重重,没有赴会,受到晋灵公的责难。

原来郑国地处晋、楚两个大国之间,既不敢得罪楚国,也不敢得罪晋国。而晋、楚相互争霸,都希望拉拢郑国。后来,郑国的归生写信给赵盾,陈述郑国的艰难处境,希望他原谅郑穆公前次没有去赴会。他在信中说:“郑君怎么敢不尊重晋国呢?这些年来,郑国一会儿朝见楚王,一会儿朝见晋君,真不知该如何是好。假如今天有一个大国说:‘你使我感到不满意’,郑国就会惶恐不安。郑国就好像一个既怕头部被人伤害,又怕身体被人伤害的人。仔细想来,一个人除了头部和身体之外,还有什么呢?如果大国用仁义对待小国,小国就顺从;如果逼迫太急,小国就只好像鹿一样,哪怕是危险之地也要奔跑而去。”

赵盾看了来信,对手下的人说:“归生说的话很在理,晋国真的逼急了,郑国就会投靠楚国。”于是,他派人与郑国讲和,并将弟弟赵穿作为人质送往郑国,以此表示对郑国的友好。

闻鸡起舞

西晋时期,封建朝廷十分昏庸、腐败,国力衰微,百姓贫弱,北方的民族统治者乘机骚扰,老百姓生活非常痛苦。

当时,有一个名叫祖逖的青年,他与好友刘琨住在一起。面对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他们对国家前途无限忧虑和悲愤。

一天夜里,祖逖和刘琨同床睡觉,翻来覆去总是睡不着。他始终在思考,怎样才能练出本领,保卫和治理国家。夜深人静,他忽然听到鸡叫的声音,受到启发。他决心今后奋发图强,抓紧时间练一道过硬的本领,报效国家。于是,他推醒刘琨,二人起床到院子里去练习武艺。祖逖手持长剑,刘琨舞动大刀,在皎洁的月光下,刀光剑影,两个热血青年认真地操练起来。从此以后,无论凛冽的严冬,还是炎热的酷暑,也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一听到鸡叫,他们就立刻起身练武。他俩勤学苦练,武艺都很高强。

后来,祖逖当上了将军,率领部队,日夜操练。在战斗中,他的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打了不少胜仗,因而受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这个成语中,薪指柴草,胆指苦胆,原意指睡在柴草上尝苦胆。它出自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勾践立下雄心壮志要报仇雪耻,就在柴草上睡觉,经常尝苦胆,以激励自己不忘国耻。越王就这样磨炼自己的意志,经过长期的准备,终于率兵打败了吴国,洗雪了自己蒙受的耻辱。

后世人们用“卧薪尝胆”来比喻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无可奈何

据《史记·范雎列传》记载,范雎是魏国人,后来当上了秦国的宰相。其间有一段曲折的经历。

范雎原先在魏中大夫须贾门下做宾客,后来须贾怀疑他暗中与齐国有交往,就把他打得半死不活地扔进厕所里,以为他一定会死。谁知他活着逃了出去,并改名张禄。

这时,秦昭王派王稽到魏国寻找贤能之士,别人就把范雎介绍给王稽。王稽看中了范雎,便将他带到秦国去。

他们乘车经过湖县时,正巧碰上秦相国穰侯的车马。范雎素闻穰侯反感秦国接纳外国宾客,就很担心,忙躲进车子里面。

穰侯果然问王稽到魏国找到宾客没有,并说这些宾客到秦国来毫无益处,只会搬弄是非、乱人耳目。王稽赶忙表白自己并没带宾客来,穰侯只好走了。

待穰侯走远了,范雎跳下车子对王稽说:“我素闻穰侯很狡猾,说不定会折回来检查车子。我最好是躲开一会儿。”果然,穰侯的车马走了不多远又转回来了,并蛮横地检查了王稽的车子,没有发现人,只好悻悻地离去了。

范雎后来取得了秦昭王的信任,凭着自己的才能,当了秦国的宰相。但引荐并帮助他安全到达秦国的王稽却未升官。对此,王稽很不痛快。有一次他对范雎说:

“世界上不可知道的事情有三件:一是国君不知哪一天忽然驾崩升天;二是您不知何时仙逝;三是我也不知哪天离开人世。世界上无可奈何的事情也有三件:国君驾崩,他虽恨臣子却无可奈何;您突然仙逝,君恨于臣也无可奈何;我离开人世,君恨于臣同样无可奈何……”

范雎明白王稽话里的意思,他禀告秦昭王说:“王稽是有功劳的。如果不是他的保护,我到不了秦国;如果不是您的贤明,我也不会当上宰相。可是王稽却不见提拔……”

秦昭王听从了范雎的建议,提升王稽为河东郡守。

成语“无可奈何”即由此而来。人们用它表示心中虽不愿意,但也毫无办法。

无价之宝

据《尹文子·大道上》记载,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在地里耕种时,无意中拾到一块一尺来长的宝玉。

这个人一开始并不知道这是宝玉,就请求他的邻居帮他辨别。邻居一看,这是一块十分罕见的宝玉,心里很想占为己有。于是,邻居骗他说:“这是一块非常古怪的石头,放在身边很不吉利,你在哪里捡到的,就把它放回哪里去吧!”这个人听了这话,半信半疑。晚上,他把宝玉放在家里,宝玉放出耀眼的光芒。家里人见了,都很害怕。这个人又把这件事讲给那个邻居听。邻居又骗他说:“这就是不祥的预兆,赶快把它放回原处方能免去灾祸。”这个人这次相信了邻居的话,真的把宝玉扔到了地里。邻居一看,非常高兴,偷偷地把宝玉拾回来并献给魏王。

魏王一开始见到宝玉时,也不大相信它是块罕见的宝玉,就令有经验的老玉工来验看。老玉工看后对魏王说:“恭贺大王,这是一块举世罕见的稀有宝玉,我还是头一回看到。”魏王非常高兴,问老玉工:“这块宝玉价值多少?”老玉工回答说:“这块玉无法用价钱来计算,用五座城池的代价也只能观看一下!”魏王更加高兴,对献玉的人大加赏赐。

后来,人们从故事中“此玉无价以当之”的话引申为“无价之宝”这个成语,用来指非常罕见的珍贵物品。

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物以类聚

战国中期,齐国有个贤者叫淳于髡,他滑稽善辩,喜欢用含蓄的语言规劝君王。齐宣王刚即位时,要求大臣向朝廷推荐有才能的人,淳于髡在一天之内给宣王推荐了七个人。宣王惊奇地问:“我听说物色人才是很困难的,你一天就推荐了七个,这样看来,有才能的人不是太多了吗?”淳于髡答道:“我不这样认为,羽翼相同的鸟儿聚集在一起,足形一样的走兽在一块儿行走。天下同类的总是聚集在一起。我淳于髡可算有才能吧,所以,我推荐有才能的人,好比到河里汲水,用火石取火一样,当然容易。”宣王见他说得有趣,不禁笑了起来。

后来淳于髡出使楚国,打听到楚国将出兵进攻齐相孟尝君的封地薛,就立刻赶回薛地。他看到孟尝君穿着一身漂亮的服装前来迎接,就说:“我听说楚国将进攻薛,您怎么不忧虑呢?”孟尝君说:“您是宣王身边的人,希望您能帮助我请齐宣王出兵。我在这里忧虑有什么用?”淳于髡说:“您这么相信我,就试试看吧!”

淳于髡见到宣王,就对他说:“孟尝君为了表示对齐国的忠心,在薛为先王建立了宗庙,却不想想是否有足够的力量保卫它。而楚国明知先王的宗庙在薛,却偏要进攻。这样一来,先王的宗庙岂不是要毁坏吗?”

宣王听了,不觉着急起来,立刻派兵连夜赶去援救。楚军得知这一情况,便退兵回国。

先发制人

秦朝未年,为了反抗暴政,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其中又以陈胜和吴广率领的百姓起义声势浩大。当时有个叫殷通的会稽郡守也想趁机推翻秦朝,所以就请来当时在吴国避难的项梁和项羽叔侄两人共商大事。

项梁和项羽在当地广结了许多知名人士和有才智的人,加上两人本身熟悉兵法,因此很受当地百姓的敬仰。项梁对殷通说:“现在各地义军纷纷起义,所以现在正是消灭秦国的最好机会,当然先起义发动的人就可以得到先机,我们应该早点起义才是。”项梁看出殷通性格胆怯,难成大事,于是就叫项羽把他杀死,并收服了他的部下。另一方面,他又不断征集人马,壮大军队,并且打出灭秦的旗号。而项羽就是后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

先礼后兵

东汉末年,曹操在徐州广招人才,谋臣武将纷纷前来投靠,势力迅速壮大起来。于是曹操在徐州境内安营扎寨,并派人去接他的父亲和家人。

曹操的父亲及家人来到徐州境内,徐州太守陶谦想结识曹操,就热情地接待了曹操,还派了部将护送他们。没想到陶谦的部将却在路上杀了曹操的父亲及全家老小,抢劫了财物跑了。

曹操得知父亲被陶谦的部将杀害,非常悲痛,也不问青红皂白,马上率领大军包围了徐州,要为父亲报仇。陶谦坚守不住,赶紧派人向北海太守孔融求救。孔融自己也力量单薄,当时正被黄巾军将领管亥围住,派人向刘备求援。刘备马上领兵前来,解了北海之围。

孔融又请刘备帮忙去解徐州之围,刘备欣然答应,就带关羽、张飞和赵云等人与孔融一起去救徐州。

刘备先带着张飞杀开一条血路,进入徐州城内。刘备对陶谦说:“我先给曹操写封信,劝他退兵,如果他不肯听,我们再同他交战也不迟。”

曹操接到信,气得暴跳如雷,大骂道:“刘备是什么人?竟敢来劝我!我要把送信的人杀了,马上攻城!”

曹操手下有个叫郭嘉的谋士,马上劝住曹操,说:“刘备远道而来救援徐州,他先给主公写信相劝,是先以礼貌相待,如果行不通,再说用兵的事。主公也应该先好言好语地回复他,以松懈他的戒心,然后再进兵攻城,城就肯定可以攻破。”

曹操非常敬佩郭嘉的才能,听了他的劝告,就冷静下来,想想也的确是有道理,就听从了他的建议。相敬如宾春秋时代,公元前636年,晋公子重耳结束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活,返晋即位,史称晋文公。他重用狐偃、赵衰等贤臣悉心治国,使晋国继齐桓公之后取得诸侯盟主的地位,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文公在位八年,贤臣狐毛、狐偃等相继亡故,他好似失去了左右手,万分悲痛。大夫胥臣(又名“臼季”)进言道:“主公痛惜二狐之才,臣推荐一人可代替他们做卿相。”文公忙问此人是谁。

胥臣说:“前不久臣奉命出使,路过冀地(今山西河津东北),在田野间看见一个人正在锄草。时近中午,他的妻子给他把午饭送到田间。

“只见那妇人将饭菜双手捧献给丈夫。丈夫庄重地接住,先祝祷一番,然后进食。就在丈夫用餐时,那妇人侍立一旁,等他吃完,才小心翼翼收拾起餐具,辞别丈夫而去。那丈夫在妻子走后,又拿起农具继续锄地,脸上始终没有怠惰的神色。夫妻之间,尚能如此相敬如宾,何况对待别人?古人说‘能敬者必有德’,臣深信此人必是有德之士,便上前请教姓名。原来他就是前大夫郤芮的儿子郤缺。郤芮原先因功封在冀地,他儿子郤缺也被人们称为冀缺。后来,郤芮谋逆被杀,郤缺被废为平民,留居冀地耕种为主。胥臣认为郤缺才德兼备,如能为文公所用,一定不比狐毛、狐偃差。”

文公眉间皱起疙瘩道:“郤芮犯有大罪,我怎能重用他的儿子?”胥臣说:“古代尧舜是贤臣,可是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君,却都是不肖,所以尧、舜不愿把君位传给儿子,而禅让给贤能。

“大禹的父亲鲧,奉尧帝之命治水,九年不成,被舜杀死在羽山;可是鲧的儿子禹却把洪水治平,舜便传位给他,使他成为一代圣君。可见贤与不肖,并不父子相传。主公何必计较旧恶而抛弃有用之才呢?”

晋文公给说服了,要胥臣把郤缺招来。胥臣禀道:“臣惟恐郤缺逃奔,为敌国所用,早已将他接在家中。主公派使者前去相迎,才是礼贤之道。”文公依从胥臣的话,命内侍捧了簪缨袍服,去迎接郤缺。

郤缺推辞不得,只好簪佩入朝。他生得身长九尺,声如洪钟。文公一见大喜,便拜胥臣为下军元帅,任命郤缺做他的助理,为下军大夫。

不久文公去世,襄公继位。晋国在国丧其间,遭到白翟的武装侵犯。郤缺阵前迎战有勇有谋,一箭射死白翟首领白部胡,立下退敌头功。

晋襄公嘉奖郤缺,升任他为卿大夫,重新把冀地封赏给他;又对胥臣说:“举荐郤缺,是你的功劳。你从郤缺夫妇的相敬如宾,就看出他必是有德有能的人,这是很有眼光的。”于是也赏给胥臣一个县的封地。

萧规曹随

曹参和萧何原来都是秦朝末年沛县(今江苏沛县)的小官吏,后来跟着刘邦起兵反秦。在带兵打仗时,他俩立了不少功。可是曹参得到刘邦封给的爵位和赏赐却远远不如萧何。为此,曹参心里免不了有些不痛快,加之在一些事情上同萧何有意见分歧。本来是要好的朋友,关系也慢慢疏远了。

刘邦做皇帝后,萧何当了开国丞相。为了辅佐刘邦,萧何开始整理前朝文献,特别是秦朝的文献,并大力调查当时的民情、风俗、户口等等,在此基础上主持制定了汉朝的法规、典章和制度。

刘邦死后,汉惠帝继位。此时,萧何也病得只剩下一口气了。汉惠帝亲自去看他,请他推荐相国人选。萧何胸怀宽阔,不计私怨,以大局为重,还是推荐了曹参。

曹参继承了萧何的相国职务,他要求官吏们,一切按前相国的章程办事。虽然他没拿出新招来治国,但对那些油腔滑调、舞文弄墨或沽名钓誉的官员,坚决换掉,并选拔了几位忠诚老实,对萧何制定的政策积极拥护,又有实践体会的人来做他的助手。由此,有人在汉惠帝面前说曹参不精心策划治国,不出大力气工作。

有一天,汉惠帝同曹参议论起了这件事。曹参说:“请问皇上,您跟先帝比,哪个英明呢?”惠帝说:“我年轻,哪比得上先帝!”

曹参又问:“要谈治理国家的谋略,我与萧相国相比,皇上您看哪一个贤明呢?”

惠帝微笑着说:“恐怕你比不上萧相国吧?”

曹参乘机恳切地说:“皇上说得完全对,皇上比不了先帝,我不如萧相国。那么,先帝和萧相国平定了天下,制定出的政策,难道我不应该好好地继承下去吗?还能随意去更改吗?”

根据这个故事,人们引用“萧规曹随”这个成语,比喻遵循前人的规定办事。

小巫见大巫

三国时期,东吴孙权身边的名将张绂,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不但能写诗,还擅长作赋。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陈琳是他的同乡,陈琳著有《武库赋》,张绂看过后非常欣赏,便写了封信称赞陈琳的文才。陈琳回信说:“我在河北,几乎与天下隔绝,这里写文章的人少,容易被人注意,所以不是我文笔好,是你太夸奖我了。我和你及张昭两人相比,实在差得太多,就好比是小巫遇见大巫,法术便无法施展一般。”

笑里藏刀

据《旧唐书·李义传》记载,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个叫李义的官员善于奉承拍马屁,他写了一篇《承华箴》,深得太子李治的喜欢,赏了他四十匹帛。李治继位后的第六年,打算立武则天为皇后,李义又极力赞同。从此,他飞黄腾达,在朝中为所欲为,谁要稍不顺从,就会遭到陷害。因他外表温和谦恭,说话时脸上总是挂着甜蜜的微笑,所以,大臣们都说他是笑里藏刀。

李义在朝廷中笼络心腹,纠合宗派,培植亲信势力,向别人索取财物。所以,到李府走门路的人特别多。有一次,他看到一份任取名单,便把名单默记下来。

随后,他把一个即将任取的人找来,对他说:“你不是要做官吗?几天之内诏书就可以下来了,该怎么谢我?”这人马上送来了七百贯钱。可是这件事被高宗知道了。高宗再也不能容忍了,下诏斥责李义,将他流放远乡。李义笑里藏刀,作恶多端,早已引起人们的愤恨。

公元666年,李义忧郁而死。一百多年后,白居易写诗说:“君不见李义之辈笑欣欣,笑中有刀潜杀人!”后人就用“笑里藏刀”作成语,比喻表面和善而内心阴险狠毒。

心怀叵测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中国的北方之后,刘备与东吴结成联盟要北征。曹操也不示弱,召集谋士们商议南征。可是,他又担心西凉太守马腾会袭击都城,谋士出主意加封马腾为征南将军,将他骗到许昌后再设法杀死他,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曹操同意了谋士们的建议。

马腾接到了诏书后,心想:“我和刘备、董承立约共同讨曹,如今曹操打着皇上旗号召我去,如果不去,曹会以‘逆命’加罪于我,我何不乘这个机会干掉曹操。”马腾的侄儿劝阻他:“曹操狡猾,心里藏着难以猜测的诡计,叔父去会遭到谋害。”但马腾不听,结果马腾果然被曹操杀害。

后来,人们用“心怀叵测”这个成语说明一个人心里藏着让别人难以猜测的诡计。

同类推荐
  • 廉洁教育小学版

    廉洁教育小学版

    “廉洁”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称颂的高尚品质。三国时期,蜀国境内“刑法虽峻而无怨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蜀国名相诸葛亮率先垂范,严于律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周总理,身居高位,但从不谋私,平时外出,吃饭、喝茶,都是自己付钱,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给全世界人民留下了清正廉洁的美名。
  • 少儿必读古文

    少儿必读古文

    《少儿必读古文(国学读本)》中许多篇章对孩子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大有裨益。这是一套帮助孩子学习与成长的好书。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你孩子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在悄悄地提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者参照中学语文课本和教育部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精编了《少儿必读古文(国学读本)》。
  •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女巫的面包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女巫的面包

    课标是常新的,经典却是永恒的,走进经典的选择,学习兴趣的提高离你只有一步之遥。本套丛书包括奥林匹斯山众神、白雪公主、百万英镑、包打听、财神与爱神、打火匣、带家具出租的房子、公主与美洲狮、好孩子的故事、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黄缘奇遇、灰姑娘、井边的牧鹅女、警察与赞美诗、两个勇敢的伊洛特人、母亲的故事、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女巫的面包、青蛙王子、三万元遗产、沙丘的故事、忒修斯历险记、特洛伊战争、天国花园、小爱达的花、小红帽、幸福的家庭、雪人、一本不说话的书、勇敢的小裁缝。
  • 包袱里的感动

    包袱里的感动

    本书是故事集。爱情、亲情、友情,最可贵的是人间真情。这个集子中的30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折射出都市生活的七彩虹霓,散发着乡野清新的泥土气,展示了军营战士无私无畏的情怀。
  • 学生素质教育丛书-学生行为规范读本

    学生素质教育丛书-学生行为规范读本

    本套丛书共分为:美育教育读本,在五星红旗下成长,学生素质培养读本,启智教育读本,学生行为规范读本,艰苦奋斗教育读本,传统美德教育读本,禁毒教育读本,家长学校读本,英雄主义教育读本。针对学生素质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详细地论述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热门推荐
  • 剑行诀

    剑行诀

    我没有什么想说的,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话说简介怎么写!~太监,不解释
  • 我赌你爱我

    我赌你爱我

    温言是在百老汇对夏千充满敌意的冷漠投资人,是下令封杀夏千的决策者,但同时也是在雪夜中独行数个小时只为了救出夏千的人,温言是帮助夏千战胜童年痛苦回忆的人,夏千震惊的发现,他竟然还是“那个人”!英俊冷冽又凉薄,面对上流社会的金字塔顶端,夏千仿佛站在地上,只能仰头看着他在云端淡淡看自己一眼。然而在坚硬而冰冷的外壳里面,是温言温暖而柔软的心。温言就是那么多面的一个人,然而夏千万万想不到,这样一个人,在最后的最后,会为她所有。
  • 你来到我独行的世界

    你来到我独行的世界

    一场考试,一纸录取通知书,我来到了陌生的城市,而你来到我独行的世界。转眼的两年多,我还在,而你却将要远行。
  • 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美德故事

    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美德故事

    良好的品德决定一生。正因为我们有了对美德的盼望,探索的脚步才时刻充满力量;正因为有了美德的滋润,我们才永葆希望之源的常青;正因为有了美德的牵引,我们才会在沧桑与风雨的日子里不偏离前进的航向;正因为有了美德的积淀,生命才变得如山一样不屈,如海一样博大。
  • 青竹兄妹:腹黑竹马软萌青梅

    青竹兄妹:腹黑竹马软萌青梅

    樱花树下,一个样貌英俊的五岁小男孩正为一个与洋娃娃级像的两岁女孩讲故事从小的情愫渐渐长大,兄妹化身夫妻,一个惊天阴谋从中展开(甜文宠文男女主1:1
  •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

    15岁的高嘉树,没法想通,遇上19岁的安狸,是劫数还是幸运!第一次见她,她是邪气的女流氓;第二次,她是发癫的酒鬼;第三次,她发疯般咬向她脖子,第四次,他们,结成同盟!……真正的较量才真正开始:他第一次给了她,第一次有了家,第一次会爱一个人……他以为这就是永远!可是,她藏着掖着一些致命的秘密,亲手毁了她,还有他。最终,他还是弄丢了她!这是一个关于占有与遗弃、得与失的故事,谁对谁错,不忍评判。虽然虐,但时不时发糖!结局HE。
  • 冷面妖王,放过婢

    冷面妖王,放过婢

    这个妖王真是什么都能想,对她的惩罚竟然是霸王硬上弓,他的粗鲁与不懂怜香惜玉令古君颜心寒……他让她为奴为婢,只为找个理由将她留在身边。她却不屑一顾……直到发现对他萌生了情愫,却被他的性子给压榨怕了。越看她唾弃他,他越想将她占有,胖女人也有胖女人的好。而当她要离开这个冷面妖王时……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宫廷苑

    宫廷苑

    她是绝代美人,夺宠、尊贵、倾城贵妃、直到后宫之主。她是婉茹兮。虽然赢到最后,但她却很清楚她失去了什么。她应该平淡的过完她的一生,但她却选择了另一条路。也许命运就该如此,纠缠着她一生的是错综复杂的感情。当深红色的宫门朝她打开的时候,迎接她的,终将是什么?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慕斯岚—祭

    慕斯岚—祭

    在那片神秘的大陆上,有王爵被暗杀,有王爵被清除记忆,有王爵被替代,这一切都要回到一百年前的破晓之战才能解开谜底。慕斯岚的苏醒,魔王的重生,六大种族全力奋战是否真的为那格尔大陆换来了和平,亦或是另一场腥风血雨的战争……(本作品纯属个人脑洞大开,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樱花林之三公主的复仇计划2

    樱花林之三公主的复仇计划2

    《樱花林之三公主的复仇计划》的续本。请多多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