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42800000002

第2章 散文(1)

父亲

姚增华

滴滴答答的雨连续几天下得让人心烦,我这个已是年过半百的人还从来没有像近几天这样祈盼着天晴。4月29日这天还真是天遂人愿,老家湖坊这一块天真的晴了。这天上午,姚子姚孙来了,亲朋好友来了,乡里乡亲来了……扛横幅的、抬寿枋的、捧花篮的、端花圈的,腰鼓队、洋鼓洋号队以及途中挤进家父出殡队伍的近千人长达两三华里,真可谓是前队照应不到后队,后队的人看不见前队的人。难怪从四面八方赶来为家父送葬的人都说:“好人有好福啊!人气这么旺,连太阳公公今天都特意出来为他老人家送行了。”

在梦里、在现实的生活中,我总觉得父亲没有去世。因为我父亲又没有得过什么疑难之症,78岁的人身体好好的,去年清明节到离家近10华里路的垅景山扫墓,还要手提30多斤春笋走路回家,说是好让我这个在城里工作的儿子带回家里吃;他脑子也很清醒,从老家乘夜车到县城80多华里路程,不管到哪里都能分辨出个东南西北来,硬邦邦的人怎么说走就走了呢?我真的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别人的父亲能过八十、九十,有的还能活到一百多岁,这也太不公平了,凭什么让我的父亲早早离去,没有这个道理吧?迟早我会找阎王算这笔账!

前几天接到一个电话来电显示还是家父“姚三海”的名字,激动之余马上反应过来这是妹妹姚爱荣打来的电话,她说要长期用父亲名字登记的电话号码,为此我也决定长期保留这个号码的主人就是家父,这样就经常会有家父来电话的惊喜。当然这也是我们怀念父亲的一种方式罢了。

近些天来,偶尔应邀到歌厅陪陪客人。人称“整版”、“挨拼”的我居然不开口唱歌了,一失往日“抢话筒”的风采。还是“爬山队”队友尹敏看透了我的心思,点击了刘和刚的《父亲》让我唱;这不唱则已,一唱还真是唱出真情实感来了,要不在场的掌声怎么会经久不息呢?自4月20日父亲去世后,我谢绝了一切娱乐活动,即使进了歌厅也不曾开口,真的不想开口唱歌了。但一坐在电脑边上网时,首先就要打开音乐,让刘和刚的《父亲》单曲循环播出,每次都要听个够。为人之子,我确实还做得不够,正如歌词中唱到:“这辈子做您的儿女我没有做够,央求您呀下辈子还做我的父亲。”

小时候家里很穷,全家7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一人支撑,另外还要承受赡养祖母的四分之一义务。为了让我们五姊妹都能上学,父亲想尽了办法,费尽了心思:有时借,有时卖鸡、卖猪、卖狗,有时变卖家当,都是为了给我们买书、买本子、交学费,有一次父亲求校长免去了我们五姊妹其中3人每人五毛钱学费,高兴得让他整整一夜没睡着觉。记忆最深的一次是上初中时,为让我凑足七块五毛钱学杂费,父亲最后竟然爬上房顶拣瓦下来卖。家里这样穷,还要让我们五姊妹人人都上学,难怪娘舅在家父面前会发牢骚说:“我说姐夫,我们吃商品粮的在这年代读书都没用,您家这些吃农村粮的孩子还上什么学?依我看,老大让他到生产队出工,能打三分每天也有三分工;老二让她拉头牛,一年也能赚几百分工……”家父没有理睬舅舅,心想:“只要他们几姊妹想读书,又能读上去,就让他们去读,反正自己这辈子都是苦。”

我们几姊妹帮家里砍柴、挑水、种菜、掏猪菜,父亲认为这是农家孩子应该做的事儿,他一点反应都没有,更不可能有什么奖赏。一旦牵扯到读书方面的事,他就来劲了。有一天晚饭后,我们姊妹几个做完作业在一起玩游戏、捉迷藏,父亲见了火冒三丈,每人挨了一记耳光后,还要罚背《为人民服务》,这是我记事以来第一次也是仅有一次挨父亲的打。说实在的,那年代要找一本书看的确也不是一件易事,也只有天天读“老三篇”,要知道《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这三篇文章我们早就背得滚瓜烂熟了。父亲没有难倒我们,也只好又把家里包番薯粉的一张旧报纸拿出来给我们读,反正不能让我们闲着没事瞎折腾。家父还经常叫我帮邻居揕碗、号箩、打条子、写报告什么的,只要是我们能做点秀才们做的事,他就高兴。特别是逢年过节或是谁家有什么生日喜庆时,父亲都会让我主动前往帮忙记礼簿、写对联,一旦有人夸我这个“小先生”时,本来就结巴的父亲一下子会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我们几姊妹做什么事父亲要求都很严。譬如上山砍柴,他不仅仅看数量,还要看所砍之柴好不好烧、经不经烧;要是砍了茶籽树、油桐树等经济树木回家,这就免不了一次挨骂,同时还要保证下次不要砍这类柴火回家才肯罢休。进菜园种菜,名堂就更多了:整理菜地要求土要敲碎、地要整平、沟要直而平,做到好看而下雨后又不积水;施肥浇水就更有学问了,说什么辣椒茄子要用熟尿浇、空心菜要用猪尿浇,韭菜苦瓜要施鸡屎粪、芋头要铺牛栏粪、大豆要撒草木灰等等,学问可大了,这些都要求我们要像背书一样记下来。到井边挑水这看似简单的活儿,他都有几句要说,交代我们到水井边要先洗水桶再盛水、回家把水倒进水缸时要避免水溅于地,之后扁担水桶要放齐。父亲就是这样要求我们的,不管事大事小从不放松对我们的要求。他说:“作为农家子弟连砍柴、种菜、挑水这些的基本农活都做不好会让人笑话的,除非你以后去当‘先生’才行。”

父亲乐于助人,人缘也很好,在左邻右舍说话很有分量,乡里乡亲都敬重他。要是邻里之间有什么口角斗殴的,他都会第一时间到场先制止事态的发展;再深入实际调查事件的起因、经过,然后他会分别找双方谈话,俨然像老干部一样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做到该批评的批评,该问责的问责,从不带自己的半点偏见去袒护哪一方,直到事态平息和好为止,难怪人们会说家父是村里“不领工资的调解员”。要是谁家有什么头痛脑烧或疑难急事,家父都会不请自到地嘘寒问暖,给予帮助;要是哪家孩子有考上大学之类的喜事,他更要前往凑热闹,包上个小红包祝贺“秀才”、“举人”们前程似锦。反正村里的大事小事他都要参与,急事难事他都会提供帮助,喜庆之事他肯定会到场祝贺,邻里纠纷杂事他一定会前往解劝……就这样家父赢得了邻里老少的尊重。

父亲一生极其平凡而又艰难,13岁没了爹便带着9岁的弟弟跟着娘混日子,仅靠种田、放排兼做点竹木小生意养家糊口,他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我却永远难忘我可亲可敬、平凡朴实的父亲。昨日是父亲节,我收到好多祝愿我“父亲节快乐”的短信,这是我的快乐,也是我的幸福。遗憾的是昨日没有通过任何形式问候父亲,但在明年乃至以后每年的“父亲节”,我将会通过“思念网络”发条信息祝福我的父亲!

郎中妈妈黄金香

姚增华

湖坊镇河西村大塘沿居住着一户姚姓人家,女主人闺名叫黄金香。她个子矮矮的,胖胖的,因为人胖,很有福相,大家见了她,都不称呼她的本名,而喜欢称她为“胖妈妈”。

胖妈妈生于1940年冬天,打从十多岁在娘家做姑娘时,就学到一门绝活——挑痳痨。这门挑痳痨的手艺是她娘亲手教给她的。娘在给人挑痳痨时有意让她拿针、递剪刀、撮盐花等等,并对人说:“我这个姩良心好、有悟性,我要把这门手艺传给她;再说她人胖个子矮,嫁人后有了这手艺也不会让人瞧不起。”就这样,幼小的她长期跟随母亲四处巡医打下手,到了十三四岁就能单独行医处理病情了。十八岁嫁到姚家,出嫁时她多有一份特殊的嫁妆:一个红布包,包里有一根针、一把剪刀、一盒火柴、一包食盐,另外还有一只乌鸡嬷,一株金橘树苗。娘拉着她的手叮嘱她说,这些都是挑痳痨的器具和配制痳痨药的原料,任何时候都不要丢了这门手艺。

过门后的第一天,胖妈妈就在院子里栽下金橘树苗,又请篾匠做了个硕大的鸡笼,将乌鸡嬷养在笼里。并对丈夫说,乌鸡嬷蛋、金橘树叶是配制痳痨药主要原料,自己懂得医治痳痨病人,在娘家就小有名气,现在嫁到姚家来了,要是谁家孩子得了这个病,自己随时可以帮着治疗。丈夫听了很激动,说,想不到我还娶了个女郎中啊。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医治的病人增多,技术也越来越精,名气也越来越大,方圆几十里路的人都晓得湖坊街上大塘沿有一位会挑痳痨的女郎中,于是,周围的乡亲都亲切地叫她郎中妈妈。

得痳痨病的人多半是周岁左右的儿童,年龄在十三四岁以下的病人也有,都是因饮用不卫生的食品或不节制饮食而引起的病症。这些小病人挑痳痨都由家长带着,有的有好几个大人陪着,遇上同时来几个病人的话,那就热闹了。小病号们的哭声这里下去那里起来,就像哭闹比赛一样,几个时辰也停不下来。郎中妈妈久经战阵,听惯了这哭声,只见她不慌不忙,娴熟地先用针扎一下小病号中指缝,再用手夹住一挤,中指冒血的那就说明没有痳痨病,假若冒出黄色黏稠液体便是痳痨病人。这是初步的诊断,其实郎中妈妈不扎中指缝也能判别痳痨病症,因为生痳痨的儿童个个都是脸带黄色、瘦得像茄子干似的,整日无精打采,说话都没有一点儿神气,一看就知道这小孩准是痳痨病人。这是郎中妈妈多年的经验,但她从不凭经验办事,绝不省去针扎中指试病的这一程序。郎中妈妈在挑痳痨之前,必需要把针和剪刀放在油灯火焰上反复烤,然后在小病人手掌食指底部的小鱼际处针挑特定部位,并不断挤出类似鱼子的白色纤维物体来,同时用剪刀剪出白色纤维体,直至挑完挤干剪净为止。然后还要在小病人的手指针挑处撒些盐花,再用火在盐花上来回烫几次,让小病人手握拳头,说上几句“虫儿烧死了,不哭!不哭!”等哄小孩的话,因为熟练,用不了多长时间,这只手的挑治宣告成功。紧接着郎中妈妈又要在哭闹声中,用同样的方法挑治病人的另一只手。

郎中妈妈趁刚“挑治的”小病人哭声还未停歇时,便三步并作两步跳到院内,摘下几片金橘树叶交给病人家长,再三交代要洗净后炖乌鸡嬷蛋让病人连汤带蛋一起吃,这样连续吃上五六天就会好的。要是碰上重症病人,郎中妈妈还要折金橘树枝、挖金橘树根,让病人带回家煎熬出汁再炖乌鸡嬷蛋吃,这样药效就会更好一些。

病人家长临走时都要塞钱给郎中妈妈,五角也有,一元两元也有。但郎中妈妈总是不肯收,每次都要塞来塞去互不相让。郎中妈妈说:“这钱不能要,只要小孩病好了就行了!”有的病人家长见状干脆偷偷把钱放在桌子上,抱起小孩就走,郎中妈妈看到了,捡起钱便去追,并以“这钱就算是我给小病号买东西吃”为由硬要塞还给家长才肯罢休。

过了十天半个月,得病的孩子好了,家长们都会领着孩子,拎着鸡蛋、干豆、茄干、南瓜干之类的土特产来感谢郎中妈妈,在再三推迟后郎中妈妈也会收下这些土特产。看着眼前活蹦乱跳的孩子,郎中妈妈也会露出满足的微笑。

有时候左邻右舍甚至郎中妈妈的亲戚会埋怨她“傻”:“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全家七个人生活,全靠男人一个正式劳力在生产队赚工分换口粮,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给人挑痳痨人家要给你钱就让人家给呗,又不是你硬要人家的钱,再说你已付出艰辛的劳动啊!”

听了这样的话,她总是摇摇头说:“这年头谁家赚点钱都不容易呢,我帮人家的小孩挑一下痳痨又不要什么大本钱,都是自己手上的事,怎么好意思收别人的钱呢?再说,人家不是拿东西来酬谢了吗?乡里乡亲的,人情在比什么都好。”

郎中妈妈于五十八岁那年去世的。那是个“四九”寒天,因邻居患急病深更半夜敲门要冰糖做药引,郎中妈妈怕耽误病人用药的时间,没来得及穿上棉衣棉裤,就身着睡衣在石灰瓮边足足花了十多分钟时间翻冰糖,结果因受凉感冒后引起心肌炎,最终导致休克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郎中妈妈离开人世已经十多年了,现如今人们也只有在茶余饭后会时常念叨着她:“郎中妈妈真是个好人啊……可惜好人怎么就这样命不长呢?……”随着现代文明的强力推进,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可以看得见的变化,“饮食不节”和“饮食不洁”的生活旧习已逐渐成为历史,上世纪儿童常发的痳痨病症已逐年见少。但方圆几十里地的人们还常常会就“经郎中妈妈挑治好的痳痨病人到底有多少”这个问题而争论不休,想必这个答案就连郎中妈妈自己也拿不出一个准确的数字来。

茶事

段霖英

近几年对茶有了一点兴趣,这得要感谢外甥女。有一次,她从外地旅游回来送给我一盒包装精致的红茶,不由得让我略带好奇地想尝尝。于是,从盒里抽出了一小包拆开,倒入保温杯里,然后冲入沸水盖上杯盖,约莫一分钟工夫,再拧开杯盖,一股浓浓的蜜糖香味扑鼻而来直钻脾胃,给我的感觉好爽!我端着杯凝视着杯中的茶汁,真好看:红彤彤的透亮,就像那红玛瑙色。我好不舍得地抿了一口,略有淡淡的甜味,就这样一口一口地抿着,慢慢地慢慢地品着。

从这以后,我开始去了解茶,原来茶有绿茶、青茶、黄茶、白茶、红茶和黑茶。要喝什么茶还真有讲究,像我胃寒、胃酸过多的人就要喝红茶和黑茶,几年下来,我的胃病都喝没了。其实,茶还可以按季节喝,春、冬季可喝红茶和黑茶用来驱除寒气;夏、秋季可喝绿茶用来消火解毒。应该说常饮茶还有助于消化和减肥呢!

饮茶不但有利于健康,还可以茶会友。这不,有几位在外打工的同学回家过年,好想聚聚叙叙旧,我就邀请他们来我家坐一坐。正月初九这天,同学们来到了我家,我依照惯例端出了糕点、水果和瓜子,还有几小包档次还比较高的红茶,随即又捧出一套精美的白瓷茶具。这茶具一现,同学们的嘴可不消停了,“哇!这茶具真漂亮,白、薄、润像白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对这套茶具乱夸了一通。其中有一同学比较识货,他端详着茶具说:“这茶具应该是白瓷吧?!白瓷早在唐代就有‘假玉器’之称,因色白如玉而得名……”正当在座的听得津津有味而又面面相觑时,我说:“他对瓷器还知道得真不少!”这位同学听了我的赞赏得意地笑了笑说:“只不过对瓷器有点兴趣而已。”这时,水煮沸了,我提起水壶把沸水冲入沏茶杯中,少顷倒出茶汁又分别倒入每小杯,同学们端起杯慢慢地品着茶、谈论着学生时代的一些趣事。一位同学突然感叹:“唉!不知猴年马月我也能天天坐在家里喝喝茶,就这样惬意地享受生活,那也不枉来世上一趟。”这时同学们都呼应着,是啊!我们在外打工,工作压力很大,还要受到外地人的排挤,哪有时间享受这等休闲雅致的生活,最煎熬的是晚上那思乡、念亲之苦了。

想着同学们喝茶时的谈话我很伤感,曾经那些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影子怎么就不见了?而端坐在面前的一副副脸孔却都已堆满了岁月的沧桑和被生活历练出来的成熟……

同类推荐
  • 徐志摩自选集

    徐志摩自选集

    本书是作者唯一自编自选小说集,包含十一篇小说。中华书局1930年4月初版发行。本书中还有一些以下层劳动人民生活为内容的作品,在徐志摩是难得的。
  • 象形2012

    象形2012

    《象形2012》收录了李建春、刘洁岷、剑男、沉河、黄斌、吴晚燕等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包括:《后工业爱情》、《在武昌城区》、《夹竹桃》、《焚书者》、《雨水的弹奏》、《和儿子谈孤独》、《北京纪事》、《登首象山记》、《失明的小女孩》、《秋夜闻虫声》、《怀念春天》、《雨中过明清石板街》等。
  • 跨越喜马拉雅障碍

    跨越喜马拉雅障碍

    本书系论文集。它是我国从事印度——南亚研究学者多年的学术成果。本书从中国的视角对印度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外交等做了多角度的探索研究。
  • 窗台上的一抹春色

    窗台上的一抹春色

    在这里收集的50多篇文章,以时评、调研、随笔的形式,记录了近些年我对一些事情、问题、现象的观察、分析、思考。每篇文章后边有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时间或者写作的时间,是其时的心境与事件、环境和背景在文章里的融合。文章所涉猎的内容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民生方方面面。所叙述的事情,件件都是小事,但事小理大,件件都关乎国计民生,正像一位伟人说的,中国没有小事情。任何事情,只要乘以13亿,就成了大事情。能够通过这些事情,启发人们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独立思维能力,促进社会和人类发展,正是附文于此的宗旨。
  • 文坛风云录

    文坛风云录

    《文坛风云录(精)》摘录的是作者30年前的部分日记。这之后的30年间,随着胡世宗视野的开阔、阅历的增长、交际的扩大和思考的深入,编者胡世宗的日记更有大量对文坛人物和事件愈加丰富的记录,如果有时间和精力,《文坛风云录(精)》编者将陆续把它们再行整理,继续公之于世。
热门推荐
  • 冠心病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冠心病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随着社会的快速以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使得以冠心病为首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接踵而来,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 窥探

    窥探

    专情女子,与多个男人的身体纠葛,但从不涉及情感。因为他最爱的,还是那个不爱自己的男人。
  • 异世狐修

    异世狐修

    现代平凡女,一不小心穿越到异界,居然穿成男的了?老天啊,开什么玩笑!原本想低调过日子,别人嘲笑她不理,在她面前炫耀没关系,可是触动她的底线,那就要全面反击!获得神秘戒指,掀起一片风云,她化身恶魔,手执死神之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妖孽公主的七个夫君

    妖孽公主的七个夫君

    “小砾砾,你要对人家负责哦”“额。。昨天。。发生什么事了?”“小砾砾,你要不认账?昨天。。。”她将头埋在膝盖上,相信不用说夜砾也应该明白了.“陈稚雅”蓝临风咬牙切齿地看着死死抱住他的某女“把你的爪子拿开”“小风风,你就从了我吧?你看我们俩都一起洗过那么多次澡了,我应该对你负责呀”萌宝看着欺负他的几个土匪,扯着喉咙喊:大爹爹二爹爹三爹爹四爹爹五爹爹六爹爹七爹爹你们快来救我呀!名副其实的花痴女居然赢得了七个风华绝代的男子倾心,成就了东盛国的一个不朽传奇。
  • 退仙化凡

    退仙化凡

    凡人向往着成仙,仙人渴望着平凡!凡人因渴望永生,仙人缘独存于世。曾经在打打杀杀中追问,才发现平平淡淡才是真!永生天堑难渡,万物浮沉有别,世间现凡不现仙!只身共度八千劫,而今孤苦无人识,却道不羡仙!回首已然枯骨路,往事浮沉几多秋?红尘已渡万千,苦海更是长留,道来道去清风里!..........
  • 我的吕布兄弟

    我的吕布兄弟

    章辕某日醒来,意外发现穿越到汉末,成了九原县令公子张援。幸机缘凑巧,结识了杀虎救杜鹃的吕布,与他结拜兄弟,并且爱上杜鹃。杜鹃却爱着吕布。吕布杀仇人判徙边。
  • 沫影刹那

    沫影刹那

    不存在的童话,哪怕是在奇幻的世界也不会有。一个外星系的美丽公主移落在地球上,与地球上男孩发生的故事。由一开始的懵懵懂懂,再到后来的彻底明白。但一切都已随风而息,顺风而散,最终谁也成不了谁的谁……
  • 荏苒兮兮,暮色犹在

    荏苒兮兮,暮色犹在

    人都是双面的,于他,她好似透明,所有的伪装变成了过家家。而她不知道的是,自己于他又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不是他改变了她,是她改变了他。荏苒兮兮,暮色犹存,一次错拍,谱写本该平凡的人生由此变得不平凡……
  • 大唐国色

    大唐国色

    新婚之日被亲弟弟所害而死,岂料命不该绝,重生大唐闺阁,却是个没爹疼没娘爱还倒贴上未来夫家的平凡女!没钱没权没背景……厚着脸皮白吃白喝,顺便也创创业,却还是被未来夫家一纸退婚书丢出去!初遇,他是四处游历的神木山庄云公子,统御江湖!岂料却是三番五次救下她性命!再遇他是威震大唐的秦王,对她冷眼相待。烽火终起,大唐真龙决战沙场!她不愿入王府却是助他平内乱,杀敌寇,安天下……
  • 阵图真经

    阵图真经

    陈家老宅子大火,火后仅余纨绔大少陈默,五年后来到世交叶家,为完成父母遗愿与叶家小姐完婚,却遭遇叶家阴谋,陈默习得绝世功法阵图真经,由此由凡人走向神、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