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32200000007

第7章 我们的德行

1

我们的德行?——很可能我们还有我们的德行,尽管它们已经当然不会是那些诚实的和矮胖的德行,为了它们的缘故,我们对我们的祖父保持尊敬,但也保持在离我们有一点距离中。我们后天的欧洲人,二十世纪的我们这些第一批产物——以我们的一切危险的好奇心,以我们的化妆的多种多样性和艺术,以我们的在精神和感官中的松软的和仿佛甜化的残酷——如果我们应该有德行的话,我们将大概只有这样的德行:它们与我们的最秘密的和最衷心的嗜好,与我们的最热烈的需要,学会最好地相容。好吧,我们在我们的迷宫中寻找一下它们!即在此处,如人们所知道的,如此各种的东西丧失自身,如此各种的东西完全丢失了。有没有某种比寻找他自己的德行更美好的东西?这几乎已经不叫做信仰他自己的德行?但这对他的德行的信仰——这并不在根本上与人们从前称之为他的“好的良心”的东西相同的,那条可敬的长尾的概念辫子,我们的祖父经常在他们的头脑后面,也在他们的理智的后面悬挂的那条概念辫子?因此,看来,尽管我们多么少地在别的情况下自以为旧式的和对祖父尊敬的。然而,我们同样地是这些祖父的很好的孙子,我们最后的欧洲人带着好的良心,连我们还承受着他们的辫子。啊!如果你们如何快地知道,那么,很快——情况会是不同的……

2

正像在众星的领域中有时有两个太阳,它们规定了一颗行星的轨道,正像在某些情况下不同颜色的两个太阳围绕一颗惟一的行星而发光,时而以红的光,时而以绿的光,并且然而又同时照亮这行星,并且用彩色的光把它淹没,我们现代的人也如此地——由于我们的“星空”的复杂的机械学——由不同的道德所规定:我们的行动交替地以不同的颜色而发光,它们很少是明确的——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做出彩色的行动。

3

爱他的敌人?我相信,这一点很好地被学习过,它今天在大小范围内千百次地发生;确实,有时已经发生较高的东西和较崇高的东西——当我们爱时,恰恰当我们最好地爱时,我们学习鄙视——但是,这一切是无意识地,无喧闹地,无华丽地,带着善之那种羞耻和隐蔽地进行着的,而这羞耻和隐蔽禁止嘴的庄严的言词和德行形式。道德作为态度——今天在我们看来违背趣味。这也是一个进步,像我们的父亲们的进步一样:宗教作为态度最终违背了他们的趣味,包括敌视和伏尔泰学派的怨恨宗教(而一切东西从前都属于自由精神的表情语言)。这是在我们的良心中的音乐,在我们的精神中的舞蹈,一切清教徒的祈祷,一切道德的说教和伪善,都不愿与之调和。

4

要小心某些人,他们非常重视人们指望他们在道德的区分中有道德的机智和精细!当他们一旦在我们面前(或甚至在我们身旁)犯错误时,他们决不请我们加以原谅——他们不可避免地成为我们的本能的诽谤者和损害者,甚至当他们还仍是我们的朋友时。——健忘的人是极幸福的,因为他们也“了结了”他们的愚事。

5

法国的心理学家们——此外今天何处还有心理学家?——总是还没有备尝他们在bêtise bourgeoise(市民的傻事情)方面辛酸的和多种多样的娱乐,简直仿佛……够了,他们因而显示了某种东西。例如,福楼拜,鲁昂市的正直的公民,最终既没有看到、听到,也没有尝到别的什么东西:这是他的自我烦恼和更高雅的残酷之方式。现在,为了替换——因为它已成为无聊的——我推荐另一件事情供大家取乐。这是无意识的狡猾,靠这种狡猾,中等的一切善良的、丰满的、正直的精神与较高的精神及其任务处在某关系中,那种精巧的带刺的耶稣式的狡猾,这种狡猾比在自己的最好的时刻中的这个中间等级的理智和趣味要一千倍地更精巧——甚至也比它的牺牲者的理智要一千倍地更精巧——再一次地证明了本能在迄今所发现的一切种类的才智中是最有才智的。简言之,你们心理学家们研究在与“例外”斗争中的“规则”的哲学:在这里你们所有的这个活动舞台,对神灵和神的恶毒是充分够了!或者,还更清楚地说,在“好人”那里,在“homo bonae voluntatis”(善良意志的人)那里……在你们那里,去作活体解剖!

6

道德上的判断和判决是精神上有局限性的人对较少数人的心爱的报复,也是对如下情况的一种赔偿损失,即他们天性上很坏地被赠送来的,最后,是一个得到精神和变得精细的机会——把恶意精神化。有一个标准,这使他们在根本上内心愉快,在这标准面前,用精神的众多的善和特权堆积起来的人与他们是平等的。——他们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而斗争,并为此目的几乎已经需要信仰上帝。在他们之中,有无神论的最有力的对手。谁对他们说“一个高的精神性超出了与一个仅道德的人的某一种正直和尊严的比较”,就会使他们发狂。——我要留神不做这件事。宁可说,我想用我的命题来奉承他们:一种高的精神性本身只作为道德品质的最后的产物而存在:它是被归于“仅道德的”人的一切状况的一个综合,在它们经由长期的培育和训练,也许在整个一系列各代人中分别地被得到之后:高的精神性是正义和那种善良的严格性的精神化,这善良的严格性知道自己受委托维持在世界上的等级秩序,在事物本身之中——不仅仅在人之中。

7

在现在“不感兴趣者”的如此流行的赞扬中,人们必须——也许不是没有一些危险——使自己意识到:民众实际上对什么东西感兴趣,通常的人彻底地和深深地所关心的那些事物究竟是什么,这里包括有教养的人,甚至包括学者,而且如果现象不进行欺骗的话,几乎也包括哲学家。事实变得很明显:绝大多数使更精雅的和更挑剔的趣味,使任何较高级的本性感兴趣和具有吸引力的东西,看来对一般的人来说是完全不感兴趣的。——尽管如此,如果他注意到对这些兴趣所作的付出,那么,他把这付出称作“désintéressé”(不感兴趣),并且对“不感兴趣地”行动如何是可能的感到惊讶。有一些哲学家,他们知道给这民众的惊讶以一个诱惑人的、神秘的、彼岸的表达(——也许因为他们对较高的本性的认识不是出于经验?)——不是提出毫不粉饰的和很合理的真理:“不感兴趣的”行为是一种很使人感兴趣的和有趣的行为,预先假定了……“而且爱情?”——怎么?甚至出自爱情的一种行动应该是“非自私自利的”?但是,你们这些笨蛋!“而且牺牲者的赞扬?”——但是,谁实际上作出牺牲,谁就知道,他为此欲求和得到某种东西,——也许为了自己的某种东西而牺牲了自己的某种东西,——他在这方面献出,为了在另一方面更多地拥有,也许为了是整个地更多地,或为了觉得自己是“更多”。但是,这是问题和答复的一个领域,在此领域中,一种更挑剔的精神不愿意停留:在这里,真理就已经如此厉害地需要抑制住打呵欠,如果真理必须作答的话。最后,真理是一个女人,人们不应该对它施加暴力。

8

一个道德主义者的学究和打小算盘的人说,有时会有这样的事发生:我尊敬和表扬一个无私的人,但是不是因为他是无私的,而是因为在我看来他有权利有利于另一个人而花费他自己的费用。够了,总有这样的问题:他是谁,那个人是谁?例如,在一个为了下命令而被规定和造就的人那里,自我否定和谦虚的退让不是一种德行,而是滥用德行,在我看来是如此。任何非自私自利的道德——它无条件地对待自己,并且向每个人呼吁——不仅违反趣味,它煽动人犯玩忽职守罪,它是在博爱的假面具下的一种附加的引诱,而且恰恰引诱和损害较高级的人、较少见的人、有特权的人。人们必须强迫道德首先在等级秩序的面前屈服,人们必须把这些道德的蛮横推入到良心中去——直到它们最后彼此清楚地知道,说“对一个人是正当的东西,对另一个来说是合理的”,这种说法是不道德的。——因此,我的道德主义的学究和bonhomme(老好人),他是否也许理应得到人们的嘲笑,当他把道德(Moralen)如此这般地劝告为道德(Moralit't)?但是,当人们想靠说一个笑话博得听众喝彩和支持时,人们不应该有太多的权利;一点点的错误甚至属于好的趣味。

9

凡今天对怜悯进行说教之处——而且如果我的推测是正确的话,现在没有别的宗教再得到说教——让一位心理学家张开他的双耳。透过一切的虚荣,透过这些说教者(像一切说教者一样)特有的一切噪音,他将听到一种自我鄙视的沙哑的悲叹的纯然的声音。这自我鄙视属于欧洲的那种黯淡和丑化,后者现在一个世纪之久在增长中〔而其最初的征候已经在伽里阿尼(Galiani)致台皮纳夫人Madame d’Epinay的一封沉思的信中在文献上记载下来〕:如果它不是其原因!“现代观念”的人,这自豪的猿猴,极大地不满于自身——这确定了。他受苦,他的虚荣心愿意他仅“同受苦”……

10

欧洲的混血儿——一个平庸丑恶的小市民,总而言之——绝对地需要一套化装服:他需要历史学作为化装服的贮藏室。当然,他在这里注意到,没有一套化装服正合他的体形,——他换了一套又一套。请人们看一看在19世纪人们的化装风格的这种快速的变换和偏爱,也看一看我们“没有东西可供穿着”的绝望时刻。故意穿上浪漫式的、古典式的、基督教式的、佛罗伦萨式的、巴罗克式的、“民族式的”服装显示自己也是枉然。在习惯与艺术中,它们都是“没穿衣服”!但是,“精神”,尤其是“历史学的精神”,仍然在这种绝望中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人们一再尝试新的原始时代的服装风格和外国的风格,穿上、脱下、包装起来,首先加以研究——在“化装了”这一点,我们是第一个对之加以研究的时代,我指的是在道德、信仰、艺术趣味和宗教方面,为了伟大的狂欢节风格,为了最高精神的狂欢节的纵情大笑,为了最愚蠢的举动和阿里斯多芬式的对世界的嘲笑,好像还没有一个时代对此做了准备。也许在这里我们恰恰还发现了我们的发明的领域,这样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甚至连我们也可能是原初的东西。也许是模仿世界史写作讽刺滑稽作品的人和上帝的小丑,也许尽管除了今天之外没有什么有未来,而恰恰我们的笑还有未来!

11

历史感(或者是很快就猜到价值评价的等级秩序的能力,根据这些价值评价。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人生活着:对这些价值评价的关系的“预见的本能”:对价值的权威性与实际起作用的力量的权威性之间的关系的“预见的本能”):我们欧洲人把这历史感当作我们的特征,对我们来说,这种历史感是那种使人着魔的和疯狂的半野蛮状态的后果,由于等级和种族的民主的混合,欧洲被推进了这种半野蛮状态——只有19世纪才知道这个作为它的第六感官的历史感。任何过去的形式和生活方式,昔日的难以并列和附加的文化,由于这种混合,汇入了我们的“现代灵魂”,我们的本能现在往回奔向四面八方,我们本身就是一种混沌。最后,正如所说,“精神”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的优点。由于我们身体和欲望中的半野蛮,我们拥有了通向四面八方的秘密通道,就像一个高贵的时代决不会有这种通道那样。首先,是通向不完全的文化迷宫的通道,通向只在地球曾经存在过的任何半野蛮的通道:而且就人的文化的最重要的部分迄今为止正是半野蛮的而言,“历史感”几乎意味着对一切东西的感受和本能,对一切东西的趣味和褒贬,因此它立即就证明自己是一种不高贵的感官。例如,我们重新来享受荷马。也许我们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我们懂得欣赏荷马,一种有高贵文化的人(例如,17世纪的法国人圣·埃弗雷蒙德,他指责荷马的那种广阔的精神,甚至还有法国人的尾声,伏尔泰)不知道这么容易就掌握了荷马——他们几乎不允许自己享受荷马。

他们的腭发出的十分肯定的是和不;他们轻易地准备好的厌恶;他们对一切陌生的东西的犹豫不决的抑制:他们对低级趣味的胆怯。甚至对活泼的好奇心的胆怯,以及一般而言,对任何高贵的与自满的文化的那种十分恶劣的意志——它承认一种新的渴望,承认对自己的东西的一种不满足,承认对陌生的东西的赞叹:所有这一切使他们甚至对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也采取敌对的态度,这些最好的东西不是他们的私有物,或不能成为他们的猎获物,对于这些人来说,没有一种感官恰恰比历史感及其顺从的小市民的好奇心更难以理解的了。莎士比亚的情况没有什么不同,他的这种令人吃惊的西班牙人的、摩尔人的、萨克森人的趣味的综合,会使一个与爱修鲁斯友善的雅典人笑得半死,或气得半死;但是,我们——恰恰以一种神秘的亲密和友好接受了这种混乱的杂多,这种最脆弱的、最粗糙的、最人为的东西的杂乱,我们恰恰是把它们当作为我们保存的精致的艺术来享受的,同时让我们少受令人窒息的烟雾和英国下等人的干扰,莎士比亚的艺术和趣味就生存在英国下等人之中,就像或许在那不勒斯的希阿雅,在那里,我们以我们的全部感受入迷地、心甘情愿地走我们的路,不管贫民区的臭水沟的秽气在空气中飘散。我们是有“历史感”的人,我们本身有我们的美德,这是无法否认的,我们是宽宏大量的、无私的、谦虚的、勇敢的、完全自我克制的、充满奉献精神的、很知情达理的、很有耐心的、很诚恳的:我们也许仍然不是很“有趣味的”。如果我们最后承认,对我们这些有历史感的人来说,那种最难理解、感受、回味和厚爱的东西,那种在根本上充满成见而且几乎敌对地寻找我们的东西,这恰恰是任何文化和艺术中完美的东西,最后成熟的东西,在作品和人那里的真正高贵的东西,他们的平静的海和太平景象中自满自足的时刻,一切已经完成的事物所显示的金色的和冷的东西。也许我们的历史感的伟大德行与高雅的趣味处于必然的对立之中,至少与最好的趣味处于必然的对立之中,而且我们恰恰只能很拙劣地、踌躇地、迫不得已地在我们之中去模仿他人生活中的短暂而高贵的幸运和光辉,就像它们在这里或那里一度发出光彩那样:那些时刻和奇特的事,其时正逢一个伟大的力量自动地停在无尺度的东西和无限制的东西面前,其时正逢一种丰富而高雅的兴致在突然的抑制和石化中,在确定和把自身固定在一个还颤动的基础上时被享受。尺度对我们来说是异己的,对我们来说,我们承认这点;我们的欲望恰恰是对无限的东西和不可度量的东西的欲望。就像骑在向前飞奔的骏马上的骑手一样,我们在无限的东西面前放下了缰绳,我们是现代人,半野蛮人——而且,只有当我们也处于危险中时,我们才处于我们的巨大幸福中。

12

无论是享乐主义、悲观主义,还是功利主义、幸福论,所有这些思维方式都按照苦与乐,也就是说,按照相关的情况和次要的事来衡量事物的价值,所有这些思维方式都是处在突出地位的思想方式和思想简单的东西,在这些东西的基础上,任何一个意识到创造性的力量和一个艺术家的良心的人,并非没有嘲笑,也并非没有同情地俯看着。同情你们!当然,这并非是你们所指的同情,这并不是同情社会的困难,同情社会,同情社会的病人和遇难的人,同情罪恶的人和残废的人,就像他们在我们周围的地上躺着那样:还有更少的是对受压迫和进行反抗的奴隶阶层的同情,他们渴求统治,他们把这种统治称之为“自由”。我们的同情是一种较高的较有远见的同情:我们看到,人如何在自我贬低,就像你们把人贬低那样!而且,有一些时刻,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恰恰以难以描述的畏惧注视着你们的同情,我们抗拒这种同情——我们认为你们的严肃比任何一种草率更危险。如果可能——没有更愚蠢的“如果可能”——你们想废除受苦,而我们呢?——情况看来恰恰是,我们宁可比曾经有过的受苦还更厉害、更糟糕地去受苦!健康舒适。就像你们对之所理解的——这肯定不是目的,这在我们看来是一个终结!一种状况,它使人立刻变成了可笑的和可鄙的,它使人的衰亡成为指日可待的!培育受苦,培育伟大的受难——你们是否知道,迄今为止,只有这种培育才创造出人的全面提高?那种在不幸中的紧张——这种紧张为灵魂培育出坚强——灵魂在可怕的毁灭景象中的战栗,灵魂在对不幸的忍受、坚持、解释和利用时的发明才能和勇敢,以及那种只由深度、秘密、假面具、精神、诡计、伟大给予灵魂的东西——这并不是在受难中,在伟大的受难的培育中给予灵魂的?在人那里,创造物和造物主是合二为一的,在人那里,有材料、碎片、丰富性、泥土、烂泥、蠢行和混沌;但是,在人那里也有造物主、塑造者、坚硬的锤子、观众的神性和第七天,你们是否理解这种对立?你们的同情针对的是“人中的创造物”,针对的是那必须被形成、制服、锻造、拉伸、烧制、煅烧、提纯的东西,针对着必然要受苦的东西和应该受苦的东西?而我们的同情——你们是否理解我们的相反的同情是针对谁,如果它拒绝你们的同情,那么,这种抗拒是一切柔弱和虚弱的抗拒中的最糟糕的柔弱和虚弱的抗拒?因此,同情反对同情!——但是,再说一次,存在着比一切苦、乐和同情的问题更高的问题,而任何哲学如果只以苦、乐和同情问题为宗旨。那么,它只是一种天真幼稚(的哲学)。

13

我们(是)不道德主义者!——这个世界和我们相关,在这个世界中我们不得不恐惧和去爱,这个出色的命令和出色的服从(构成的)几乎看不见听不到的世界,这个在任何考察中都“差不多”的世界,这个吹毛求疵的、棘手的、尖刻的、脆弱的世界。是的,针对着愚蠢的观众和众所周知的好奇心,这个世界得到了很好的捍卫!我们已被编织进有关义务的一个严密的网和织物中去了,而且无法从中自拔,恰好在这里,我们是“有职责的人”,甚至连我们(也在内)!有时,我们在我们的“锁链”中而且在我们的“剑”之间很好地跳着舞,这是真的;常常,这简直也是真的:我们对此咬牙切齿,并且对我们的命运的一切严酷的秘密无法容忍。但是,我们应该做我们所希望的事情。针对我们,蠢材和观察说:“这是没有责任的人。”——我们总是有反对我们的蠢材和观察!

14

诚实,假设这是我们的美德,而且我们无法从中摆脱出来,我们(是)自由的精神——现在,我们想以大奸大恶和爱在它那里工作,并且不倦地在惟一给我们剩下的我们的德行中“完善”自己:尽管它的光泽一度曾像镀金的浅蓝色的嘲笑的夜晚之光,始终保持在这古老的文化及其沉闷阴郁的严肃性之上!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诚实疲倦了,并且叹息和伸展着其肢体,而且十分严厉地找到我们,想更好地、更容易地、更温存地拥有它,像一种令人愉快的罪恶,那么,我们仍然是严厉的,我们仍然是最后的斯多葛派!让我们把我们只在残酷的行为中才拥有的东西——我们对愚蠢的东西和差不多的东西的厌恶;我们的“竭力禁止”;我们的冒险的勇气;我们狡猾的和爱挑剔的好奇心;我们的最高雅的最伪善的最精神的权力意志和战胜世界的意志(这种意志饥渴地围着未来的一切领域漫游和集中)——派给它作为帮助,让我们与我们的一切的“魔鬼”一起来帮助我们的“上帝”!人们很可能误解和混淆我们:这有什么关系!人们会说:“你们的‘诚实’——这是你们的残酷行为,而且完全不再是残酷行为!”这有什么关系!而且甚至如果人们是对的!迄今为止,上帝不是如此神圣地把一切变成了重新命名的魔鬼?归根结底,我们关于我们自己又知道些什么呢?引导着我们的精神想如何命名?(这是一件关于名称的事。)我们包含了多少精神?我们的诚实,我们自由的精神——让我们来关心:它没有成为我们的虚荣、我们的装饰品和华丽的外表、我们的界限和我们的愚蠢!任何美德都倾向于愚蠢,任何愚蠢都倾向于美德,在俄罗斯,人们说:“愚蠢导致神圣。”——让我们考虑一下,我们最后不会再从诚实变成圣者和令人讨厌的家伙!生命重复一百次是否太短,在其中——感到厌倦?人们就该信仰永恒的生命,为了……

15

请人们原谅我的如下的发现:迄今为止。一切道德哲学都是令人厌倦的,而且就是安眠药——“德行”,除了它的代言人对它的这种令人厌倦的损害以外,在我看来,不再有任何其他的东西损害它,因此,我还不想无视这些代言人的普遍有用。事情往往取决于这一点:尽可能没有多少人对道德进行思考:因此,道德也许并不会在某一天成为有趣的,事情常常取决于这一点!但是,人们无需杞人忧天!情况至今仍然一成不变:我看在欧洲没有人对下述事实有(或给了)一个概念:人们可能危险地、棘手地、诱人地对道德进行着思考——其中可能就会有灾难!例如,请人们看一下不倦的不可避免的英国功利主义者,他们是如何愚蠢地和可敬地在边沁的足迹中来回蹓跶的(荷马的一个比喻说得更清楚),正像边沁本人在可敬的黑尔凡梯乌斯的足迹中蹒跚一样。(不,这不是危险的人,这个黑尔凡梯乌斯!)没有新的思想。更没有灵巧的转变和对旧思想的更好的表述,连从前所考虑的东西的现实的历史都没有。总之,一种不可能的文献,除非人们理解到用一些恶毒的东西使它发酵。那种旧的英国的罪恶——它叫Cant(伪善的话),而且是道德上的伪善,这次暗藏在新形式的科学性之中——也潜入了这些道德家(人们必须完全用次等的思想去读他们,如果人们不得不读他们的话);也不缺少对良心的撕咬的秘密防备,清教徒从前的一个种族在完全科学地从事道德研究时,当然会为这种良心的谴责而痛苦。(道德家不是清教徒的对头吗?这就是说,作为这样一个思想家,他把道德看作是可疑的、值得怀疑的,总之,看成问题。道德化不会——是不道德的?)最后,他们都愿意英国的道德得到权利,就恰恰以此最好地服务于人类,或服务于“普遍利益”,或服务于“大多数人的幸福”。不,服务于英国的幸福而言,他们试图竭尽全力向自己证明,追求英国的幸福,我指的是追求舒服和时髦(而且在最高的位置上,追求议会中的一个席位),同时也是德行的正当道路,事实上,迄今为止,世界上有这么的德行,它恰好存在于这种追求之中。在所有这些迟钝的、良心上感到不安的群体动物(他们把利己主义的事情当作普遍福利的事情去做)中没一个愿意对下述事实有所了解和考察:“普遍福利”不是理想,不是目的,不是同某种方式就可把握的概念,而只是一种呕吐剂,对一个人是正当的东西,对另一个人就不可能完全是正当的,为一切人所要求的一种道德,恰恰损害了更高等的人。简言之,在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个等级秩序,因此,在道德和道德之间也存在着一个等级秩序。这是一种有节制的和根本上平庸的人,这些功利主义的英国人,而且如所说的,就他们是厌倦的而言,人们不能过高地考虑他们的实利。人们还应该对他们加以鼓励,正像人们部分地以下面的韵句所尝试的那样:

治愈你们,老实的手推车奸商,

总是“越长久越可爱”,

头和膝盖总是更僵硬,

不兴奋,不俏皮,

永远平平庸庸,

没有天才,也没有头脑!

16

在那些可以以人性自豪的较后的时代中,仍然存在着如此之多的恐惧,如此之多的面对“残酷的野兽”感到恐惧的迷信,对这些野兽的统治恰恰构成了那些更人性的时代的自豪,甚至那些显而易见的真理也像约定那样在几个世纪之后仍然无法说出,因为它们似乎帮助了那最终被杀死而又重获生命的野兽。我也许敢于冒某种危险,如果让这样一种真理逃离我,让别人又把它捉住,并给它如此之多的“善意的思想方式的牛奶”供其饮用,直到它安静地和乐不思蜀地留在它的旧的一隅。——人们应该重新学习残酷,并睁大眼睛;人们最终应该学会急躁,以便大量的放肆的错误——例如,就像在悲剧方面新的和旧的哲学家所豢养的错误那样——不敢在道德上大胆地来回闲蹓。几乎所有我们称之为“较高文化”的东西都以残酷的精神化和深化为基础——这是我的命题;那个“野兽”根本就没有被杀死,它活着,它兴旺,它只是神化了。那构成悲剧的痛苦的欢乐的东西就是残酷;那种在所谓的悲剧的同情中,在根本上甚至在一切崇高到形而上学的最高和最脆弱的战栗中令人愉快地起作用的东西,只是从所掺入的残酷的成分中得到了自己的甜头。在角斗场中的罗马人,在十字架的兴奋中的基督徒,面对执行火刑的柴堆或斗牛的西班牙人,今天那些涌向悲剧的日本人。巴黎市郊那些怀念流血的革命的工人,那些以发狂的意志容忍特里斯坦(Tristan)和伊苏尔特的瓦格纳分子——所有这些人所享受的,并且从神秘的性欲冲动狂饮的东西,是伟大的女魔的“残酷”的春药。在这里,人们当然必须抛弃陈旧而愚蠢的心理学,它只知道教关于残酷的学说,它在看着别人受苦时才产生:存在着一种丰富的、过分丰富的享受,这种享受就是自找苦吃,自己使自己吃苦——而且凡是处在下述情况中的人——他被劝说在宗教的意义上去自我否定,或去自我伤残,就像腓尼基人和苦行者那样,或一般地去非感性化非肉体化悔恨,去做清教徒式的忏悔,去做良心的活体解剖,去作巴斯噶式的理智的献祭——都秘密地被自己的残酷所吸收,并且被驱使向前进,这是由于对自己本身的残酷的危险战栗所驱使的。最后,可以考虑一下:甚至认识者也强迫自己的精神违背精神的嗜好,而且常常也违背他内心的愿望去进行认识,即在他想肯定、热爱和崇拜的地方却说出否定,作为残酷的艺术家和神化者起着支配作用;任何沉重的和彻底的索取就已经是精神的根本意志的一种暴力化,一种人为的痛苦;精神的这种根本意志不停地希望达到外表和表面,在任何认识的欲望中已经有了一点儿残酷。

同类推荐
  • 水一样做事

    水一样做事

    本书是一部成功心理的通俗读物。内容包括刚柔之道,方圆之道,动静之道,虚实之道,屈伸之道5个部分。
  • 读透人生之2:命运的主宰

    读透人生之2:命运的主宰

    詹姆斯·爱伦,被誉为20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神秘者”。尽管他的畅销书曾给世界各地千百万人以极大的鼓励,但世人对他却知之甚少。作为一位神秘的文人,詹姆斯·爱伦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他每日环顾世界,冥思苦想,终于发现了抚慰世人内心痛苦的疗法、引领众人步入成功的法则,并通过其作品将这些智慧奉献于世。对于那些正在经受心灵创伤、一直乞求成功的人们来说,这些作品犹如一股清泉,流入他们的心扉,滋润他们的心田。作为詹姆斯·爱伦的“读透人生”系列之二:《命运的主宰》,本书收录了他的三本经典之作:《感悟人生的困难》、《冲破尘世的喧嚣》、《步入辉煌的人生》。
  • 读者文摘精粹版4:放弃是一种选择

    读者文摘精粹版4:放弃是一种选择

    有时我们会像小孩子一样,在海边跑来跑去寻找自己喜欢的贝壳。一些人会将自己喜欢的贝壳统统揽在怀里,当发现无法将贝壳全部带走时,他们便在取舍之间犹豫不决;有些人,只要找到一个或几个自己喜欢的贝壳便心满意足把它带回家了,今后都不会再到海边来……
  •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

    思路决定出路,有什么样的思路,就会有什么样的出路。拥有好思路,就是拥有了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能在工作中独当一面,成为企业的中流砥柱。最有价值的员工,在面对困难时,能破除大脑中的陈规陋习,在逆境中投入激情,大胆突破,从而找到出路,迈向成功。
  • 20几岁的人生必修课——女人篇

    20几岁的人生必修课——女人篇

    《20几岁的人生必修课(女人篇)》由文清著,主要内容:20几岁女性正是处在自我成长的一个茫然期,社会期待、自我期待让年轻女性的压力剧增,她们迫切需要有识之士为她们在人生、职场、感情、自我塑造等方面给予指导。《20几岁的人生必修课(女人篇)》由文清著,从现代社会的特点出发,针对20几岁女人的心理特点,给渴望幸福人生的年轻女性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建议,指导她们如何选择前进的路,打造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热门推荐
  • 一个孩子的战争

    一个孩子的战争

    我们不仅仅是为儿子写,也是为与儿子同龄同代的孩子写,为每天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几千万个中国家庭写。从表面看,儿子从一个优秀的学生滑落到“另类学生”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而实质是,由于我们的种种失误,这种滑落从儿子出生不久就开始了,无数失误的因累积成了“问题”的果,认识到这一点,我和妻子用了十六年的时间。什么时候,中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阻遏住了“重点”、“示范”的泛滥,什么时候废除了各自为政自立标准花样百出的金钱择校,废除了学生人格的分级、分层,才算真正实现了教育的公平与正义,中国的教育改革才会有根本性的突破。
  • 我的眼睛能够看到鬼

    我的眼睛能够看到鬼

    我叫白灵从棺材里出生,母亲被人称作是小三,还有半个月我就要出生了,可是母亲却被一群混混乱棍打死。胎死腹中,母亲失血过度,不治之亡。然而,就在母亲即将下葬之际,棺材里传出了婴儿的哭声,那个人就是我。
  • 丑女大翻身:爱情180磅

    丑女大翻身:爱情180磅

    肥肉……粗腿……这些在帅哥男友驾到之前统统都是浮云啦,瓦滴瘦身计划现在才刚刚开始捏!神秘富家少爷pk180磅贪吃没耐心的小肥妹,瓦滴“人参”不要“杯具”!
  • 乾坤圣决之天脉至尊..more
  • 幻曲夜D

    幻曲夜D

    这是几晚的想象,几晚的凝聚,不想枉掉那时的兴奋与决心,战斗吧,随心所欲,绽放自身的情感!本文纯属虚构,若有违正常规律,请指出。
  • 绝色风华:腹黑召唤师

    绝色风华:腹黑召唤师

    绝世杀手风华,穿越发现自己变成了女扮男装的王府弃子后,从此废柴变纨绔!管你天才废柴蠢材,看不上的通通揍,看上宝贝的全都抢过来。不服?打到你服!比魔法?她是全系魔法师。拼斗气?她是第一战神。大军压境想要人多欺负人少?勾勾手指,瞬间出现大批魔兽军团,那个、其实我的本职是召唤师。天地苍穹动,风云迭起时,都道是男儿当风流天下,这世间,我自风华无双。(群号:329813140)
  • 狼帝独宠

    狼帝独宠

    一朝穿越,女警花变成了尼姑庵的受气包兼光头尼姑,本是人民公仆,最嫉恶如仇的她怎么可以接受这样的安排!幸好在山中捡到的一只幼狼能为她保驾护航,披荆斩棘。可是为什么跟她朝夕相处,日夜相对的狼崽会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一丝不挂的极品美男?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不是世界太喧闹,而是你的心浮躁

    不是世界太喧闹,而是你的心浮躁

    本书是感动亿万亚洲读者的心灵读本,拒绝浮躁,找回宁静的自己。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心灵净化读物,帮助读者在这样一个快节奏、压力巨大的社会环境下,重新找到自己心中的那份宁静。指引读者远离急躁的负面情绪,忽视喧闹吵杂的恶劣环境,重塑自己的心灵,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拒绝浮躁、摆脱困境、静心做事、自我管理、阳光心态等方面进行解读,帮助读者建立一套完整的心灵净化系统,实现真正的身心和谐。
  • 幽云境

    幽云境

    乱世纷扰,何处才是天堂?世事轮回,何处才是极乐?江山血染,何处才是净土?世上唯我幽云境,一方净土为君守……
  • 网游之重生剑神

    网游之重生剑神

    自从重生之后,丁强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究竟要怎么才算活的精彩呢?财富?美女?地位?抑或是其他?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他。直到很久以后,蓦然回首,丁强才发现,原来这些东西,竟然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尽在手中。在那一刻,他才突然明白,原来,他就好像黑暗中的萤火虫那样……那样鲜明、那样出众,那风骚的走位,那淫荡的技术,那神乎其技的操作,让他想不强大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