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扎克·帕尔曼是蒂姆最喜欢的小提琴家,他跟蒂姆同样在小时候便患上了小儿麻痹症,成为终生残疾,无法站立演奏,但他却以超常的毅力克服困难,最终成为世界级小提琴大师。母亲常以此激励蒂姆,蒂姆也没有辜负母亲。几年过去了,他的琴技日渐提高,悠扬的乐声是他们生活中最美妙的伴奏。
不幸还是再一次降临到了这对母子身上。化工厂发生了严重的毒气泄漏事故,距离化工厂最近的蒂姆家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蒂姆时常恶心、呕吐,最可怕的是他的听力开始逐渐下降。医生遗憾地表示,蒂姆的听觉神经已严重损坏,仅保有极其微弱的听力。
母亲狠下心把蒂姆送到了聋哑学校,她知道要想让儿子早日从阴影里走出来,就必须尽快接受现实。医生提醒过,由于年纪小,蒂姆的语言能力会由于听力的丧失而日渐下降,因此即使在家里,母亲也逼着蒂姆用手语和唇语跟她进行交流。在母亲的督促和带动下,蒂姆进步得很快,没多久就能跟聋哑学校的孩子们交流了。樱桃树下又出现了蒂姆歪着脑袋拉琴的小小身影。
看到儿子的变化,母亲很是欣慰。和以前一样,每次只要蒂姆开始在樱桃树下拉琴,她都会端坐在一边欣赏。不同的是,演奏结束后母亲不再是用语言去赞美,取而代之的是她也日渐熟练的手语和唇语,以及甜美的微笑和热情的拥抱。
可蒂姆的听力太有限,他很想听清那些美妙的旋律,但他听到的只有嗡嗡声。蒂姆很沮丧,心情一天比一天坏。
看儿子如此痛苦,母亲不禁也伤心地流下泪来。一天,母亲用手语对蒂姆说道:“孩子,尽管你不能完全听清楚自己的琴声,但你可以用心去感觉啊!”
母亲的话深深印在了蒂姆心里,从此他更刻苦地练琴,因为他要用心去捕获最美的声音。为了让蒂姆的琴技更快地提高,母亲还想出了一个妙招——镇上没有专业教师,母亲就用录音机录下蒂姆的琴声,然后再乘火车找城里的专家进行评点。为了避免有所遗漏,她还请专家把参考意见一条条地写下来,好让蒂姆看得清楚。
可蒂姆发现,只要自己演奏较长的乐曲,有时明明超过了50分钟,早到了该翻面的时候,母亲还看着自己一动不动。事后蒂姆提醒母亲,母亲忙说抱歉,笑称自己是听得太入迷了。后来,只要录音,母亲都会戴上手表提醒自己,从此再也没出现过任何疏漏。
樱桃树几度花开花落。在法国的一次少年乐器演奏比赛上,蒂姆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昂扬的激情震撼了在场的所有评委,当之无愧地获得了金奖。而当人们得知他几乎失聪时,更是觉得他的成功不可思议。许多人称他为音乐天才。更幸运的是,蒂姆的听力问题也受到了医学界的关注,经过巴黎多位知名专家的联合会诊,他们认为蒂姆的听力神经没有完全萎缩,通过手术有恢复部分听力的可能。
手术很快实施了,术后的效果很理想,医生说再佩戴上人造耳蜗,蒂姆的听觉基本上就能与常人无异了。
这段时间,母亲一直陪伴在蒂姆身边。佩戴上耳蜗的这天,蒂姆表现得特别兴奋,他用手语告诉母亲:“从现在起,我要学习用口说话,您也不必再用手语和唇语跟我交流了。”他甚至激动地拉起了小提琴,用结结巴巴的声音说,“母亲我能听见了,多么美的声音啊!”然后他又问道,“母亲,您最喜欢哪首曲子,我现在就拉给您听好吗?”
但奇怪的是,母亲似乎根本没有听见他的话,她依然坐在那里含笑看着他,保持着沉默。蒂姆又结结巴巴地问:“母亲,您怎么不说话啊?”这时,护士小姐走了来,她告诉蒂姆,他的母亲早已完全失聪。蒂姆睁大了眼睛,直到这时,他才知道真相:原来,在那次毒气泄漏事故中损坏了听觉神经的不只是他,还有他的母亲。为了不让蒂姆更加绝望,母亲才一直将这个痛苦的秘密隐藏到现在。母亲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手语和唇语与蒂姆交流,因为很少开口,如今都不怎么会说话。蒂姆想起年少时对母亲的种种误解,不由得抱着母亲痛哭起来。
蒂姆和母亲回到了家中。初春时节,在开满粉红花瓣的樱桃树下,伴着柔柔的和风,蒂姆再次为母亲拉起了小提琴。他知道,母亲一定听得到自己的琴声,因为她是用心去感受儿子的爱和梦想。虽然他当年在母亲那儿得到的只是无声的鼓励,但这其实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奉献给儿子的最振聋发聩的喝彩。
我们在无声的世界中,体味发自心灵的最美的爱的音符,感受那无声的母爱、无私的给予。这就是樱桃树下诗意的幸福,一份饱含辛苦与期待的幸福。
买风筝
小乔治是个中学生,家住纽约皇后区。他长着一头金色鬈发,长长的睫毛下闪动着两只大眼睛。在操场上,小乔治更是出足风头,篮球、垒球、橄榄球样样拿手,只是那天风筝比赛出足洋相:他的风筝又小又难看,还放不起来。黑头发亚当·王的那个仙鹤风筝,借着风力,直上天空,放得最高,得了冠军。小乔治好羡慕。比赛结束后,他拖着亚当·王问长问短百般打听。亚当·王骄傲地说:“风筝的发源地在中国。在我的家乡山东潍坊还举办了国际风筝比赛,那里有一种小风筝叫‘掌中仙’,还没有手掌大,可好玩呢。”不过,亚当·王的风筝并不是从他家乡带来的,而是在曼哈顿买的。
小乔治被说得心痒痒的,问:“多少钱?”“16美元。”
小乔治问:“你能帮我挑选吗?”
亚当·王一口答应:“当然。”
小乔治回到家,打开自己的小“金库”,数数他的“财产”:只有10美元75美分。
小乔治的计划是星期六去擦车,挣6块钱应该不成问题。于是,这天上午,他约了邻居好友斯蒂芬,提一个水桶,拿一瓶去污剂,戴上大手套,带一条大毛巾,专找那些将要在马路边停靠的小卧车兜生意。小孩擦车,其实跟闹着玩一样,擦擦挡风玻璃,抹抹门窗完事。遇上好心的太太或先生,说不定给个5块8块的。
但是,今天不走运,生意清淡,一个上午擦了两辆车,才挣了3美元75美分。斯蒂芬特仗义,知道小乔治想买风筝,就说:“今天不平分,这些钱全归你。”还差1块多钱,小乔治不肯向爸爸妈妈伸手,他要靠自己。
星期天的清早,小乔治就去买了一份报纸,兴冲冲地给爷爷送去了。爷爷奶奶住在邻街的一幢公寓里,小乔治是爷爷家的“常客”。他一进门,就甜甜地叫了一声:“爷爷,早上好!我给你送报纸来啦!”
“谢谢你帮我买报纸,抽屉里有个纸盒,里面有硬币,你去拿1美元,多余的是小费喽。”
爷爷真小气,一份报纸75美分,爷爷只给25美分小费。小乔治的心里真有点急了,那风筝实在太诱人,他想了想,终于鼓起勇气,第一次跟爷爷讨价还价:“我要两块钱!”
爷爷一听,惊诧地看着小乔治,皱着眉说:“噢,谋取暴利可要招灾惹祸的。”爷爷看得出,心爱的孙儿要两块钱,一定是有大用场,“好啦,你可以拿两美元。乔治,听清楚,其中1美元是爷爷给你的,不是你赚的,懂吗?”
小乔治心里明白,想赚爷爷的钱可不容易;擦车挣钱,也不容易。回家路上,他算着账:原有积蓄10美元75美分,擦车赚3美元75美分,爷爷给了2美元,买报纸花去75美分,买风筝需要16美元,还缺25美分。
事情也真巧,这个星期天,妈妈和邻居莫里太太约好要办“后院售货”。“后院售货”就是家庭主妇在自家门前或车库里摆摊卖旧货,把不用的东西换几个钱,也可以不交税,主妇们都很乐意干这种买卖。摆摊售货大多是邻居们一块儿行动,登广告,挂彩球,也有兼卖自家做的点心饮料的。买卖双方有说有笑,不为赚钱谋生,而是家庭妇女的一项社会活动。报上评论说,这是美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有的主妇还专门为孩子开一个“专柜”,由小孩自己叫卖用过的杂物。
小乔治回到家里,妈妈正忙着去摆摊,她问小乔治:“你有什么‘货物’要卖吗?”
“好极了,妈妈,我正想做生意呢!”
妈妈察言观色,心中有点疑惑:儿子今天怎么迫不及待地想挣钱呢?
小乔治很快搬出了一张小桌子,摆到了家门口,靠着妈妈的摊位。那桌上放满了他的小汽车、恐龙、积木、皮球……
这时,那些摊位前渐渐热闹起来了,小乔治也拉开嗓子叫了起来:“25美分一件……”
妈妈又一次疑惑地看着小乔治,她知道,这些玩具里,有好几件都不止这个价,比如那个恐龙,当初是花5美元买的,现在还八成新呢!
但是,没有人在小乔治的摊位前停留,好像是没有人对他的货物感兴趣。他真希望这时能拥来一群小孩……
一位妇女走过,在小乔治的摊前停住了,忽然,她发现摊上一串项链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便走上前来,伸手拿起了这串项链,用手掂了掂,又细细地察看了一番,便对小乔治的妈妈说:“太太,这是金的,您开个价吧!”
小乔治的眼睛看着妈妈,那眼神似乎是在向妈妈祈求。
妈妈一笑,对那妇女说:“这项链是14K的。不过,我儿子是老板,他要25美分,就是这个价。”
妇女乐呵呵地掏出了钱,付给了小乔治。她捡了一个大便宜。
小乔治感激妈妈维护了他的经商信誉。他来不及向妈妈致谢,匆匆忙忙收了摊,撒开大步去找亚当·王,他要去买风筝啦!
爱的语言
南朝梁人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长这么大,我经历的种种别离已无法计数,常年漂泊游离,对别离也习以为常。然而,在我的记忆深处,与母亲的别离却总是心坎上的一道烙印。
那一年我17岁,在镇上的一所普通中学读高中。那是一所教学条件极差的学校,升学率最好的时候也没超过20%。母亲和父亲商量说:“让孩子去市里好一点的学校读书吧,这样的学校会耽误了孩子的前程。”而去市里的中学读书,却需要承担昂贵的学费,家里只有几亩薄田,贫穷得刚能果腹。我对母亲说:“娘,我不去市里读书,不去了。”两鬓斑白的母亲扬手掴了我一个耳光:“臭小子,难道你想和你爹娘一样,在土坷垃地里拼打一生吗?”
像很多农民一样,我的父母没有文化,不识字,但他们不想后人和他们一样,知识贫瘠,一辈子都待在闭塞的乡村里。有一年,母亲施错了农药,导致几亩棉花绝收,伤心得哭天抢地。从那时起,母亲就坚定了让我读书的决心。能识文断字,也不至于看不懂说明书而误喷农药,使满地庄稼绝收。倔犟的母亲,宁可吃最差的,穿最破的,也一直坚持供我读书。我不敢辜负母亲,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母亲把家里的牛卖了,这预示着往后的农活就只能靠他们自身了。我最亲爱的父母,他们的爱让我潸然泪下。那头牛卖了2000块钱,母亲笑着对父亲说,这些钱够我两年的学费了。父亲坐在炕头,一口接一口地吸着旱烟,那呛人的烟味,就像家里艰难的生活滋味。
离家前的那一晚,母亲没有睡觉,她把我所有的衣服都洗得干干净净,挂在紧靠热炕的墙上烘干。家里仅有的10个鸡蛋,母亲也全煮熟了。她对我说:“鸡蛋有营养,你上学费脑子。”那一晚,母亲对我讲了很多出门在外应该注意的问题,而我,在不知不觉中睡着了。天还没亮,我就被母亲叫了起来。她说:“早点吃饭,别误了坐车。”那时唯一一趟去市里的车,每天天不亮就出发,必须早起才能赶上。
母亲很奢侈地为我包了包子,我一口气吃了好几个,心里酸酸的。就要离开家了,尽管十二分地舍不得,但为了母亲和自己的梦想,我必须走。好男儿志当高远,母亲常常这样教育我。
那是个晴朗的天,月亮很明,星星很亮。母亲踏着夜色,送我到了车上。她拉着我的手,千叮咛万嘱咐:“到了学校要好好学习,该吃就吃,千万别亏了自己。”车发动的一刹那,我的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
母亲跟在车后,不停地对我招手呼喊着。虽然汽车发动机的噪音使我听不清母亲在说什么,但是我感觉到了,那是最刻骨铭心的爱的语言。
世上有一种爱,是永恒。离开家的那一瞬间,我终于明白。
买不到的母爱
凯特是一个孤儿,直到21岁那年才被人收养,在这之前他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其实21岁的凯特已经参加了工作,完全能够自己养活自己,根本不需要他人收养。可凯特还是在律师的面前签下了那份被收养确认书。不为别的,只为得到那一大笔遗产。
收养凯特的人是一个60岁的老太太,她叫露西。因为凯特长得太像露西太太的儿子了,露西太太的儿子正是在21岁那年遭遇车祸去世的,一起遇难的还有露西太太的丈夫。露西太太从第一眼看到凯特起,便认准了凯特是自己的儿子,不管凯特走到哪里,她都会跟着凯特,一定要凯特跟她回家。最后,她还请来了律师,当着凯特的面写下了遗嘱:如果凯特愿意被露西太太收养,露西太太过世之后的所有财产都给凯特。露西太太的丈夫留给了露西太太数百万美元的遗产,而且律师还一个劲儿地暗示凯特,露西太太有病在身,眼看就活不了几天了,这样的好事上哪儿找去?
露西太太要求凯特住进她的别墅,但凯特拒绝了。凯特说自己工作忙,何况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得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但他会按协议每个星期去看望露西太太一次。露西太太虽然有些遗憾,但还是点了点头,笑着说:“是的,你现在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何况你还要打拼自己的事业,那就按照你的意思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