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建军,一个从鄞州四明山区走出来的农家子弟,一个受着丹山赤水普通家庭教养的青年画家。十几年来,他追随着这块土地上前辈们求真求美的足迹,怀着对艺术的细心和用心,凭着自身的实力和努力,在水彩画的世界里辛勤耕耘,画艺精进。作品《蓝天白云》获浙江2004年水彩画展优秀奖;水彩作品《一处风景》获浙江省文化厅画展铜奖。2006年,龚建军有4幅水彩作品入展中国浙派水彩画赴新加坡精品展;又有5幅水彩作品入编中国水彩艺委会委员周刚教授主编的书籍。2007年,有2件作品分别获浙江省青年美展金奖、铜奖;上海青年美展作品《一缕阳光》被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收藏;另有作品入选第八届全国水彩粉画展,并入选第八届优秀作品全国巡回展。硕果累累使得龚建军已经从我市众多青年画家中脱颖而出,成为水彩画界升起的一颗新星。今年夏天,龚建军的画集《当代水彩画家·龚建军》刚刚由中国美术出版社出版,他就收到了中国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他个人画展的邀请。刘海粟美术馆的个人展邀请是对美术家艺术成就的一个高度的评判和认定。这是对他挥洒在艺术道路上辛勤跋涉的每一滴汗水,对他画笔下的对自己精神家园孜孜不倦的探索的肯定和赞赏。龚建军把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画展命名为境象·
无语。
在龚建军的艺术追求里,“有一股与常人不同的执着,多年来一直追寻着一个主题,甚至是一个形式”(周刚语)。这个主题或形式的真正起源依我看来即是他的路灯情结。“他创作的大量作品,都是这种心境的表露”(林绍灵语)。龚建军喜欢路灯,喜欢路灯下的风景,他好奇,他神秘,他探究,甚至迷恋。路灯下的画面构成成了龚建军的艺术主旨,他作品的很多构成元素来源于在路灯下的风景的研究:青,灰,微冷;横向取景;前中后纵向分列陈置;沉思,有些忧郁。这些个性在他的《印》和《痕》中表露无遗。这似乎是路灯生活的个性,似乎也是龚建军的艺术个性。
或许路灯就是龚建军自己,但路灯总在背后,总是照耀别的物体。路灯仅仅在于投射,因此在画中我们永远看不到路灯自己的身影。有趣的是,在龚建军故乡系列的画中,总有一棵树,而且仅仅一棵,还都没有叶子。所以那棵孤单兀立、枝条苍劲、叶子落尽之后却永远处在生长期的树,就是画家自己。那棵树总是与路灯在一起,就像是路灯的杆子。这棵树挥之不去;这棵树忽左忽右,忽伸忽曲;这棵树总是指向上方和广袤;这棵树总是在隐喻;这棵树更强的张力总是能让阅读者的目光最后聚焦。在他这个系列的具有代表性的《纯净之地》中,龚建军是在告诉我们,树比背后的建筑更能象征生命,光秃秃的枝丫更能蕴涵生机。
我们浙东的江南水乡,明丽,清澄,婉约;层次分明,有序;水网交错,是的,水网交错。但是在龚建军的视野里是另一种景象了。的确有些让人惊奇,土生土长的鄞州后生画家对家乡自然景物的描摹竟然是这样的!乍一看,还以为是东北大地上的路边小村。那些建筑没有黛瓦飞檐,没有经过雕镂的木格或石格的窗子;那些村道上没有花衣的村姑,屋前也没有太阳下打盹的老人,没有嬉戏的稚童,甚至没有人;没有通向溪边的石阶,没有鹅群、水牛,甚至没有一切与人的生活相伴的生灵;没有挂在屋檐下的食物,没有张贴的大红年画和对联,甚至没有生活的细节、场景。“去化了一切市井杂音,以出世的态度表现他内心的世界”(周刚语),这样的一些村落是否更强壮、更隐忍、更有历史的沧桑感——更能说出时间对面的人的无奈,还是人的对面的时间的无奈?这就是龚建军想要告诉我们的吗?至少这是这个年轻画家在一意孤行地追寻并孜孜不倦地在一块块平面上涂抹出来的——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从而将人们对他的警觉成倍地放大。
当然,我们也可以在龚建军的作品中见到绿色,比如《绿意》:村子的背后,绿意漫漶,氤氲一般。这些绿意是孕育、生长、弥漫、升腾之中的绿意,它们还不是最后的热烈;天空中水汽虚浮,一抹笔触坚毅的云遮云挡中透出了亮色。水汽蒸腾或者纷扬,让人感到了天空的饱满和亲近;村子也温暖起来,雪在消融,残存的白显得活泼而灵动,丝毫没有冷意。小村很宁静,暂时的宁静,各家各户的大门就要打开,孩子们的欢叫就要奔窜而来……《绿意》在龚建军的作品中有些另类,没有他自己既成的系统可以归纳。也许在另一个作品《诗意》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热情在洋溢。《诗意》的视角变了,画面也不再是他惯用的布局和结构。显然,这样的出轨更能说明一个艺术家的持续的沉思状态,说明他的开阔和耐心、气度和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