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04900000053

第53章 (5)

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调到了内地部队。但是他跟我说的一段话,我至今难忘。他说,每次我离开西藏回到内地,要不了多久,心情就会像一块皱巴巴的烂抹布,我就会很烦躁,渴望回到西藏。只要一回到西藏,在西藏的阳光下晒一晒,皱巴巴的心立即就被熨平了,重新变得舒展开朗。所以当有人说,西藏军人做出了牺牲,需要理解时,我就说我不需要。因为西藏给予我们的,多过我们给予西藏的。我们从西藏获得的心灵愉悦、灵魂的跃升,没人能知道。我想他爱西藏,是真爱,爱到了骨子里。

1982年,有个来自山东农村的小伙子从军校毕业,学校让他留校。他跑去找校长,说我考军校是为了戍边卫国。校长说,你要不愿意留校,现在只有两个方向的部队还有名额了,一个是西藏,一个是新疆。他毫不犹豫地说,我去西藏。

没料到这个选择给他的父母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当时他的家乡发生了一件事:一个被分派援藏的地方干部,因为害怕西藏艰苦拒之不去。那个年代,还是个谈藏色变的年代。人们纷纷传说,西藏不仅缺氧、寒冷,还荒无人烟。他的母亲知道他要去西藏后,一气之下,重病卧床。他很内疚,但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高原。

他像西藏的山一样稳稳地站在了那里。当排长时,他是全旅最优秀的排长;当连长时,他把一个连带得呱呱叫;当营长时,他被评为西藏军区军事训练先进个人。后来被提拔到团长的岗位上,年仅34岁,是全军区最年轻的团长之一。但事业上的成功并没有减轻他对父母亲的愧疚。每次探亲,他总是选择农忙季节。回家一放下行李就开始干活,起猪圈,劈柴火,上房换瓦,割麦子翻地,村里人都说,你简直是个地道的庄稼汉啊。

他是我采访过的一位团长。我当时问他,你爱西藏吗?他说,没想过。我又问他,想过要离开吗?他仍说,没想过。如今八年过去了,他依然在西藏。我不知道如果我今天再问他,你爱西藏吗?他会怎样回答。也许他仍会说,没想过。他无须用言语表达。

再讲个90年代的年轻军官吧。小伙子是北京兵,从军校毕业被分配进了西藏,而且一下分到了最边远的一个哨所。日子到底怎么过的,我不知道。我想说的是,他最初是不情愿去那里的,只盼着有机会就调走,后来感情是怎么变化的,连他自己也没察觉。一年后他该探家了,他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北京。父亲母亲,哥哥嫂子,总之他身边的所有亲人,都像迎接劳苦功高的英雄那样迎接他。他们在一家高档酒楼里订了包间,众星捧月地将他围在中间。他也陶醉在聚会的中心。已经有多长时间没有过这样的生活了?有多长时间没有吃过生猛海鲜了?有多长时间没看见漂亮小姐站在身边倒酒了?

父亲端起酒杯,众亲戚们也纷纷端起酒杯站了起来,他笑吟吟地说,谢谢大家,我太高兴。我……我今天……突然,真的非常突然,眼泪一下盈满了他的眼眶,他说不出话来。他垂下头,哇的一声,哭出了声。他一边哭一边说,我在这里吃这么好的东西,我坐在这么温暖明亮的地方,可是我的那些兄弟,他们连电视都看不到,他们住在屋里结冰的地方,他们好多人从来没吃过海鲜,我吃不下啊……所有的人都红了眼圈儿,所有的人都在那一刻,挂念起了他们素不相识的遥远的西藏。

后来,小伙子提前结束休假回到了他的哨所。他提着满满两大包东西,全是好吃的。他看到他的那些兄弟围着他乐呵呵的样子,心满意足。

当西藏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当西藏被越来越多的人向往,这三个男人,和他们所代表的群体,却始终特别。他们奔赴高原,不是为了好奇,不是为了风景,不是为了丰富自己的阅历,不是为了写作,不是为了舞蹈,不是为了绘画,不是为了音乐,不是为了自己的任何愿望。甚至,他们奔赴高原并非己愿。但他们一旦去了,就会稳稳地站在那里,增加高原的高度,增加雪山的高度。他们从不表达他们对西藏的爱,因为他们和西藏融在一起。

他们就是西藏军人。

贫家有奇宝

文/汪秀芬

女儿的书是他们的荣耀,女儿的书是给他们的最珍贵的礼物。

到了盛夏三伏天,大伙都要把家里的物什抖出来在太阳底下晒一晒。冬袄夏衫,陈芝麻烂豆子,农家小院色彩斑斓起来。每当此时,父亲必定爬着颤巍巍的木梯取下悬在屋梁上的书袋,母亲则忙着在院子里摆起陈书方阵。

梁上有多少书袋,可能只有父亲明白。随着姐姐和我相继步入学堂,书袋逐年增多。起初,书都是放在柜子里。每学期末,父亲总要花大约半天时间整理好我们姐妹俩用过的书籍,理得整整齐齐后放进柜子。一次暑假,父亲再次放书时发现柜子里的书残缺不全,拿出来仔细一看,原来家里的老鼠也要读书了,书页都被咬成锯齿状。自此,我们放弃书柜把书从地上转移到屋顶上。

还记得第一次上学领到新书回家后,父亲赶紧找来几张报纸教我包书皮。“新书,好好爱护,好好读。”父亲边说边极为小心地包好封皮,然后在封皮上一笔一画写下我的名字。父亲只上过四年学,后因无钱而退学。我不知道父亲为何如此爱书,但他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植下的爱书种子却在悄悄发芽。从此,领到新书,我首先便是包书皮,不在书上乱画,更不会乱撕书页。

父亲常念叨的一句话是“万贯家财不如一卷香书”。农暇时,父亲常会拿起我们涂抹过的旧书饶有兴趣地读起来。尽管有的还是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可父亲乐在其中。

与父亲相比,母亲不仅对书,而且对一切有字的东西都怀虔诚之情。母亲没有踏入学堂一步,至今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母亲羡慕识字的人,更羡慕读书人。每当我和姐姐在灯下写作业时,夏天母亲会轻轻地摇着扇子驱赶蚊子,冬天母亲会默默烧一盆旺火驱走寒冷。

家里的每本书,乃至每张纸,母亲都会收拾好交给父亲整理。由于母亲不识字,凡遇到有字的纸片书本,也不知道有用与否,母亲全盘留下。曾经一次洗衣服,母亲忘了掏口袋,结果姐姐衣服口袋里的一张纸被浸湿揉乱。还记得放学回家,母亲忐忑不安地把一块一块粘贴在一起的纸片递给姐姐。也不知母亲东拼西凑粘贴了多久,可那纸片其实是一张草稿纸。每次母亲扫地,整理屋子,都会把飞扬的小纸片或是撕剩的半个本子小心翼翼地捡起来。无数次,我和姐姐大嚷那些是废纸,可是母亲微微一笑,“这些都是你们写过的东西,留着或许有用。”于是,凡是我们姐妹读过或写过的书本,全都被保存起来。

最难忘的是前年高考后的那天中午,父亲和母亲顶着骄阳赶到学校接我回家。经过三天无硝烟的“战争”,我已筋疲力尽。宿舍里,父亲和母亲帮我收拾东西。被子、衣服塞进一个包里倒还省事,可堆积如山的书本、试卷却不好带走。父亲带来的麻袋已装满,可仍有好多书没有装下。

那些天,许多收购旧书的小贩已在宿舍前排起了长队。“挑些重要的书带回去,其余的卖了吧。”我提议道,那么多书拿起来很沉。“辛辛苦苦读的书,哪能不要呢!”母亲又继续往麻袋里塞,父亲则从小店里又弄来一个麻袋。从课本到试卷,从本子到草稿纸,母亲一点不剩地全装进麻袋里。

流火的七月,父亲弓着背,背着一麻袋书,母亲弓着背,背着一麻袋书。走出宿舍,小贩们立刻围上来。“不卖,不卖!”母亲极力从包围中往外挤。“什么?三毛钱一斤,你以为我背的是什么,这是书,这是宝!”父亲似乎有点愤怒,“你们买不起!”小贩们面面相觑,“第一次遇到这么奇怪的人。”一个小贩嘀咕道。

十几里路,三十几度高温,父母挥汗如雨赶到家时已直不起腰。他们脸上挂满汗珠,心里却乐开了花,因为我踏上异地求学的征途,父母更格外珍惜那些书。十几年的求学,几间小瓦房越来越破了,越来越空了,父母也越来越憔悴了,唯独梁上的书袋越来越多了。瓦房年久失修,每到春夏多雨时节,雨水顺着瓦缝流进屋里。高挂在梁上的书虽可逃鼠啃之苦,却免不了雨淋之灾。于是晒书成了父母伏天的头等大事。

爬上屋顶将积攒了几十年的书一捆一捆搬下来,而后又要一本一本扎好搬上去,对于年近五十的父母来说,这不是一件易事。可是每当矮小的瓦房前,简陋的篱笆院子里摆满大大小小的书本时,父亲会坐在一旁悠闲地吸着烟,“万贯家财不如一卷香书,我家可比百万富翁还富呀!”母亲则时不时翻动受潮的书,似乎在呵护一个宝贝。

从6岁上小学到如今,我在校园的书香世界里一年年长大,一步步了解世界。村里小学的三间小瓦房留下了我天真的童年,镇上初中的小小图书室开启了我心灵的窗户,县城高中的教室搭起了我走出大山的阶梯。一步步走过来,在南京农业大学的四年时光里,我在书籍的海洋里遨游,在知识的宝藏里寻觅与吸纳。如今来到北京,来到中国农业大学,来到一个更大的书香世界寻觅与探索。每年寒暑假我会不辞长途跋涉带一包心爱的书本回家,也许书页已发黄,也许本子已写满,但那是我学习的记录,那是我成长的见证。没给父亲带一包香烟,没给母亲带一双棉袜,但父母接过我肩上的书包已笑容满面。女儿的书是他们的荣耀,女儿的书是给他们的最珍贵的礼物。

又一个盛夏来临,故乡的小院里,父母又要为家里的“宝贝”忙碌了。

同类推荐
  • 扬眉欢喜,低眉自在

    扬眉欢喜,低眉自在

    这是一本有关人生求索、待人接物、情感心路的哲思随笔。全书由6个篇章160篇美文构成,作者用独特的视角切点,精辟的人生哲理,韵致优美的文字,娴熟的写作手法,常常由一个好故事,或阐释一个新颖的道理,或抒发一种独特的情感,引领读者激扬向上,带给你非同一般的阅读感受。
  • 时光深处的柔软

    时光深处的柔软

    周遭浮躁个人乏力时,走进那片时光,你会真切地感受到阅读是心的抚慰与拥抱,你会因此拉近与真与善与美的距离,你会强烈地意识到阅读才是最奢侈的享受。不想迷失自己的人,向往真善美的人,以满腔热情想与生活来个熊抱的人……来吧,捧起《时光深处的柔软》,你便与最美好的自己相遇了。
  • 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

    三千佛塔烟云下:东南亚五国文化纪行

    文化行者郭建龙,历时四个多月踏遍中南半岛,在行走中探求东南亚五国的历史沿革和文化变迁,拼凑起东南亚五国近千年的历史图景,在风景之外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新鲜且独特的东南亚。
  • 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换个阅读角度,替经典文学抽丝剥茧。换个阅读方式,揭开作者、人物、故事之谜。换个阅读视野,享受更完整的文学之旅。《玩·镜花》分为文心解疑,奇国探秘、异物寻踪、人物趣谈、技艺索考、丛论杂谈六部分,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隐、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镜花缘》的异想世界。
  •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朱自清编写的《荷塘月色(精装插图本时代经典)(精)》分为感悟生活、故人旧事、行走的踪迹、思索人生四辑内容,其中,第一辑中的佳作,无一不体现朱自清先生为文的特色;第二辑的七篇作品之中,《背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其简洁朴实的文字,忧郁萦绕的氛围,为世人展示了中国式的父子情深。
热门推荐
  • 爱上17岁

    爱上17岁

    小集25岁,在北京有自己的事业,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认识了17岁的小颖!小集对她一见倾心!小集认真的记录着于小颖每一个点滴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识人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识人术

    本书内容有:现代人更需要识人;容貌识人;衣着打扮识人;行为动作识人;情态识人;谈笑识人;笔记识人;习惯、癖好识人等。
  • 带着盲僧去装逼

    带着盲僧去装逼

    【2016快节奏爆爽都市文】宅男杨松,巧遇盲僧空降,从此获取了盲僧所有的天赋技能以及全套召唤师技能。从此,他铸造了一个神话,成就了一个无敌盲僧。“唉,天天有美女来投怀送抱,还能不能让人好好的打撸了?”杨松左拥右抱,十分无奈。【书友群469660038,进来就带你装逼带你飞,打撸扯淡两不误!】
  • 绝代风华:清风一念

    绝代风华:清风一念

    现代堂堂一名特工高手竟然穿越成空有美貌的废柴女.还有就是这男的怎么回事,自己不就偷了他一次衣裳,就逮着自己不放,还让自己以身相许,什么逻辑。“我决定了,既然你说我要以身相许,要不,我睡你吧。”“好,你上我下.”许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伴你三生三世枕边佳人。
  • 叶风的小城生活

    叶风的小城生活

    天降横财,而使得叶风原本简单的生活的而不简单。原本只想和自己喜欢的人过着平淡的生活。却没想到,在一次又一次意外中,成就了叶风。无心插柳,柳成荫。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乐趣。书名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我重新开了本书,换了名字,亿万富翁的小城生活请大家能够支持.
  • 花落燕云梦终结篇

    花落燕云梦终结篇

    现代才女林希意外穿越到明朝唐门圣女唐蕊身上。她机缘巧合下并与明朝诸皇子产生旷古奇恋。最终,她选择燕王朱棣,可却因误会绝望跳崖。可她并没有死去,而是又穿越到朝鲜贵族家的女仆身上。明朝这边,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开战。如何在陌生的环境中把握自己的命运?是做历史的旁观者,还是做改变历史的人?
  • EXO我装逼你挨雷劈

    EXO我装逼你挨雷劈

    作为一个宅女,腐女,吃货,偶尔会脑脱线及于一身的人来说,遇见美男外加美男是自己的师兄,竹马,演员的几率相当于是火星撞地球。沫俪婳是一个女神(经病)中的极品,陵芷茶是一个女神(经病)中的奇葩,反正两人都不是什么样正常的人。问题来了,这样脑抽的两个人,为什么就是破了人类的规律,女神(经病)撞上美男了呢?而且,你TM的居然告诉我,美男对她们俩的印象还不错?哦莫,这个世界疯狂了!
  • 纵横天下之法师传奇

    纵横天下之法师传奇

    现实社会的废柴网吧玩游戏猝死,谁料醒来竟是穿越到了自己所玩的游戏里,而这个世界似乎并不算只是游戏那么简单。废柴重生,且看他如何在游戏世界杀boos,夺宝藏,占地盘,赢得美人归!新书求多多支持!
  • 逆天凡仙

    逆天凡仙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便逆了这天,我便将天地踏在脚下。我为主人,天地为刍狗。凡俗小子,逆天改命。在一次意外之下,李云得到了一个逆天的机会,以区区凡俗之人的身份前往传说中的修真世界。从此踏上了一条战天斗地的不归路。横扫魔界,脚踢妖族,一统三界,成为千古一人。然而就在三界一统之后,李云却发现了一个惊天之密,原本安宁的三界再次掀起腥风血雨。最终,这天地的束缚被打破,万古的禁忌也成为了过往。人们为了纪念造福三界的人,尊称李云为——凡仙。
  • 我喜欢你,可你却不知道

    我喜欢你,可你却不知道

    喜欢的歌,静静地听,喜欢的人,远远的看。有些人一旦错过了,就是一生的后悔,可有些东西,即使现在没有抓住,也别忘记,在下个转弯,他一直等着你……遇见你就注定了爱上你,即使与全世界作对,那又何妨?学业,身世,爱情……交织在一起,又会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