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低买高卖还是高买更高卖,他们都必须维持独立的思维,为了与众不同所以作和大众相反的事是极其危险的。他们必须有合理的解释为何大众可能不对,同时预见采用相反思维所将引致的后果。这给他们与众不同时所需的信心。从孩提时代,我们就深知合群从众的重要性。胡思乱想,奇怪的主意,使你失去朋友,受到嘲弄。长期以来我们已习惯于“集体思维”。但炒股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如果股市大多数人都看好某股票,他们都已按自己的能力入场,还有谁来买股使股市继续升得更高?反之如果大多数股民不看好股市,他们都已经脱手出场,那么股市的继续下跌区间也已不大。你如果随大流,则你将常常在高点入市,低点出市,你将成为失败者。
当然,何为大多数股民看好大市或大多数股民不看好大市是很难计量的,你主要通过研究“股势”来得到答案。这里强调的是思维的方式。你从小学习的那些讨人喜欢的性格,如听话、合群、不标新立异等等都成为炒股成功的障碍。
必须具有耐心和自制力
耐心和自制力都是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很困难的事情。炒股是极期枯燥无味的工作。读者会嘲笑我的说法,说:“我炒过股,我觉得极其刺激好玩。”这是因为你把炒股当成消遣,没有将它当成严肃的工作。我是围棋爱好者,我觉得围棋很好玩。但问问那些下棋为生的人,他们一定会告诉你成日打谱是多么的枯燥单调。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每天收集资料,判断行情,将其和自己的经验参照定好炒股计划,偶尔做做或许是兴奋有趣的事,但经年累月地重复同样的工作就是“苦工”。你不把“苦工”当成习惯,你在这行成功的机会就不大。
因为炒股是如此的单调乏味,新手们就喜欢不顾外在条件地在股市跳进跳出寻刺激。在算帐的时候,你自然明白寻找这一刺激的代价是多么高昂。你必须培养自己的耐心和自制力,否则想在这行成功是很难的。
看过狮子是怎样捕猎的吗?它耐心地等待猎物,只有在时机及取胜机会都适合的时候,它才从草丛中跳出来。成功的炒手具有同样的特点,他决不为炒股而炒股,他等等合适的时机,然后采取行动。
等待时机也如种植花草。大家都知道春天是播种的时候,无论你多么喜欢花,在冬天把种子播入土的结果将是什么是很清楚的。你不能太早,也不能太迟,在正确的时间和环境做正确的事才有可能得到预想的效果。不幸的是,对业余炒手而言,往往不是没有耐心,也不是不知道危险,他们也知道春天是播种的时机,但问题是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判定何时是春天!
这需要漫长且艰难的学习过程,除了熬之外,没有其它的办法。当你经历了足够的升和跌,你的资金随升跌起伏,你的希望和恐惧随升跌而摆动,逐渐地,你的灵感就培养起来了。
必须具有超前的想像力及对未来的判断
这并不是说优秀的投资者具有一般人所不具备的第六感,而是他们有能力自繁杂的信息中理出头绪。大多数人注重于今天发生的一切并假设今天发生的一切会不断延续,但优秀的投资者会看得更远一步,预想在什么情况下今天的情形会停滞甚或产生逆转。他们并不较一般人聪明,但他们独立思考,不拘泥于成见。当他们看到改变的苗头,立即采取行动,绝不拖泥带水。
一旦你把资金投入某只股票,按原来的预想,这只股票的运动不对,你会怎么办?一般人常常想像出各种理由把这一不正常的运动“合理化”。这种为避免割肉痛苦的合理化假设是极其致命的,这也是许多有一定经验的炒手最终不得不举手投降的主要原因。一位成功的投资者决不让情感左右自己,有的话程度也很小。无论割肉认错是多么痛苦,他们决不迟疑。他们明白,让这样的情况延续只会带来更大的痛苦和损失。业余炒手很少问自己一个问题:“假如我今天手边有钱,还会买这只股票吗?”就是问了,也会找成堆的理由来安慰自己:“隔壁老王说这只股票的下跌只是暂时的”,“卖出股票要手续费”等等。一句话,业余炒手想方设法不去止损。
怎样才能减肥?答案其实只有四个字:少吃多动。减肥的知识是如此简单,减肥应是轻而易举的事吗?事实正好相反。美国有个统计,一百人参加减肥训练,只有十二人降低了体重,其中只有两人将体重降低持续一年以上,即2%的成功率。减肥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学习减肥多少困难,而是因为大多数人缺少每天应用这些知识的毅力。你很想吃一块蛋糕,但你知道这一块蛋糕下肚子,锻炼一天的效果就泡汤了,你忍得住吗?你定好计划,每天吃什么,锻炼多久,你坚持了多久?
炒股也是一样,任何对炒股有一定认识的人,都明白炒股所需的具体知识少的可怜。股票只有两条路可走,不是上就是下,影响股票升落的因素就是这么多,真正重要的因素列出来占不满你的手指,甚至不识字的也可以在股市露一手。股票的引诱力也人所共知,你如果做的好,前景大大的光明。这样的行业,成功率甚至低过减肥!为什么?因为人们常常做不到自己知道该做的事情!
人们都知道诚实是取信于人的不二法门,有多少人做到了?我欣赏王安先生的话:“我可能没有把我知道的全部告诉你,但告诉你的,全部是真的。”我们都知道“贪”是受骗的根源,有多少人做到了“不贪”?报纸上天天讲的骗人和被骗的故事都是怎么发生的?我们都知道努力是成功的基石,大家都想成功,有多少人做到了“努力”?或许有人认为每天工作八小时就已很“努力”了,未免太简单了些。我们都知道应该“当天的事情当天做完”,有多少人做到了?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这些都是不难做到的事,需要的不过在行动上应用,但大多数人都失败了。
一位成功的投资者,他应十分留意怎样将他的知识应用在炒股中,他不会为应用这些知识的枯燥而忽略细节。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知识通常并不困难,困难在于用毅力应用这些知识。在炒股问题上,我是坚信“知易行难”之说的。
据说有个砂石老板,没有文化,也绝对没有背景,但生意却出奇的好,而且历经多年,长盛不衰。说起来他的秘诀也很简单,就是与每个合作者分利的时候,他都只拿小头,把大头让给对方。
如此一来,凡是与他合作过一次的人,都愿意与他继续合作,而且还会介绍一些朋友,再扩大到朋友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客户。人人都说他好,因为他只拿小头,但所有的小头集中起来,就成了最大的大头,他才是真正的赢家。
吃亏是福,因为人都有趋利的本性,你吃点亏,让别人得利,就能最大限度调动别人的积极性,使你的事业兴旺发达。
但现实生活中,能够主动吃亏的人实在太少,这并不仅仅因为人性的弱点,很难拒绝摆在面前本来就该你拿的那一份,也不仅仅因为大多数人缺乏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不能舍眼前小利而争取长远大利。能不能主动吃亏,实在还与实力有关,因为吃亏以后利润毕竟少了,而开支依然存在,就很可能出现亏空。如果你所吃的亏能够很快获得报答那还挺得住,反之,吃亏就等于放血,对体弱多病的人来说,可能致命。
曾经重组国嘉实业达到借壳上市的北京和德集团,借壳之前是个传统的进出口公司。从1994年开始,短短三四年间,其资产从3个亿发展到30个亿,主要就是靠鱼粉进出口生意。鼎盛时期的和德,是世界上公司进出口鱼粉贸易量最大的企业,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达到了85%的垄断地位。
它为什么能有这样的规模?
价格是关键!和德的报价永远是同行业中最低的,它出售的鱼粉每吨销售价比进价要低将近100元左右。
这样的生意岂不是越做越赔?
其实不然,一方面,和德要求所有的买家在签订购买合同的同时预先支付40%~50%的订金,合同一般都是三个月以上的远期合同。这样就有50%的贷款至少提前90天进入和德的账户。然后在国外出口商发出装船通知单之后支付另外50%的贷款。在将近30天的行船时间内,和德就可以白白占用大量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和德在业内的绝对垄断地位,使得它在银行的信用很高,又可以在不具备任何抵押的情况下,获得180天的信息证额度。两者相加,和德在一年里就有至少大半年的时间可以有大量买方和卖方的资金在账。
有了钱就好办事,仅仅是用这部分资金进行一级市场上的新股认购,20%甚至更高的投资收益率就完全可以弥补在鱼粉贸易中的损失。至于账面上的亏损而省掉的税金,还有大量的货物贸易使它在与保险公司、银行、码头等方面谈判时占据的优势,则更是外人看不到的。
和德的董事长毕福君,后来虽然因为盲目进军高科技而落败,但在饲料进出口方面却算得上是英雄,用他的话来说:“经商其实很简单,就是三个字——卖!卖!卖!”
大量的销售才能保证大量的现金流,而大量销售的秘诀就是让利。
强者恒强,很多时候就因为强者有吃亏的本钱;而弱者,就算想吃亏也吃不起,所以弱者的生存,实在是更难。
吃亏是福,吃小亏占大便宜。但是吃亏也是有技巧的,会吃亏的人,亏吃在明处,便宜占在暗处,让你被占了便宜还感激不尽,这也是经商的智慧。
忍与经商之道
1.用人之忍
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先生,被日本称为“经营之神”。他在用人方面有其独到的理解。我们可以把他的思想总结为:糊涂用人智慧——70%原则。这种管理思想,是中国“中庸”思想的发展,通过70%原则,在70%的层面上获得均衡,可以有效地处理用人中的矛盾问题。“水至清则无鱼”,也许70%原则能更有效地解决用人中的矛盾。
松下对70分左右的中上等人才较为偏好。这与松下公司的发展有关。松下电器创业之初,公司的名气还不大,它只能吸收三井、住友、三菱等大企业所不要的人成为职员。松下认为,他的事业迅速成长,是这些被视为次级人才的人一手建造出来的成果。
其实,“70分人才”有其独特的优势。
第一,他们一般很容易融入团队。
那种“顶尖”人才才高八斗,高高在上,做事情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看不起下面的人,听不进下面人的意见,于是常常不能很好地融入团队。而“70分人才”就不一样了。他们常常低头思考自己的不足,希望借助团队的力量使自己成长,使自己能够很好地完成主管安排的任务。所以,他们能够很好地融入团队。
第二,他们有追逐“顶尖”者的动力。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当“顶尖”人才正在独孤求败,全靠自我约束寻找前进的动力的时候,“70分人才”正在以“顶尖”者为目标,苦苦地追赶。他们往往有一种与顶尖者较一较劲的心理,这种明确的目标和心理就会产生出强大的动力,去达到顶峰。就像马拉松比赛一样,跑在第一位的选手前面漫漫长路,空无一人,于是他常常回头,看看后面的人在哪里。而第二位的选手就不一样了,他们眼睛死死地盯着第一名,而且还可以在第一名后面避一避风,看到时机成熟,一下超越之。
第三,他们心存感激,更加忠诚于公司。
主管常常有这样的感觉,“顶尖”人才常常埋怨工作这也不适合那也不适合,即使把他培养成一个高层主管,他似乎也并不特别感激你和公司,因为他会认为那是他应该得到的。而70分的中上等人才就不同,他们认为他们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与主管和公司对他们的培养和器重是分不开的。于是,他们心存感激,更加忠诚于公司。这就是为什么有一个中型民营企业老板,他在招聘的时候,放弃了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而选择了一个自考生。他说,我想要把他培养成公司的销售经理,这2个人都很不错,但我认为把这个自考生培养出来,他会更加忠诚于我们公司。
主管在用人的时候,常常有所顾虑,因为不清楚这个人是不是能够胜任这项工作。松下认为,对员工是否能够胜任一项工作的判断,最多只能把握到70%,剩下的30%就只能在他做的时候才能发现。正如谈恋爱与结婚一样,谈恋爱最多也只能了解对方的70%,剩下的30%只能在结婚之后才会慢慢发现。既然如此,主管为什么要为不清楚这位员工是否能够100%胜任这项工作而发愁呢?如果,知道这位员工有70%的可能性胜任这项工作,那已经很不错了,就应该让他去做这件事,在做的过程中再去考查剩下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