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61400000023

第23章 道法高强开坛授箓

此外,每逢三元日,到了天官、地官、水官考校人们得失的时间,张修天师就要下山开坛授箓度人。唐代是对符箓授受非常重视的一个时代,各派符箓,由低及高,共有一百二十阶,其中以正一派的二十四箓为基础。由于龙虎山天师世家的巨大感召力和张修天师的高强道法,每年三元日,慕名前往龙虎山法坛的人络绎不绝。在这些授箓求度的人群中,有两个人比较特别有名:一位乃是江西大富商刘迁,另一位是茅山高道邓先生——邓启霞。

江西大富商刘迁身上发生的一件事情,曾经轰动一时。江西大富商刘迁乃是当时商界响当当的人物,生意做得很大,富甲天下,名噪一时。虽然是像刘迁这样的大富商,每天忙于商业的经营和人际的应酬,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在内心深处却十分空虚,因而慕道和向道的意愿十分坚决。他在得知龙虎山的张修天师道法高强之后,于三元日前往龙虎山求度。经过龙虎山严格的考查之后,刘迁获得了授箓的资格,跟同一批求道者一道皈依道门,在龙虎山被授予都功箓。刘迁虽然获授都功箓成为道门弟子,但每天忙于生意上的事务,无暇修道。就这样,一晃就过了很多年。

有一天,刘迁亲自去金陵处理一宗大的生意,刘迁到金陵后随即住店休息。第二天一早,仆人叫门,无人应门,打开门一看,刘迁脉息全无,已经一命呜呼了。就在刘迁的家人悲痛欲绝,为他料理后事,准备下葬之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刘迁的身体居然微微蠕动,慢慢活了过来。就在家人惊喜之际,刘迁向大家讲述了他死后发生的奇事。刘迁说,就在自己睡着之后,被两位冥官捉拿到了地狱。正在自己惶恐不安,不知如何是好之时,天空忽然出现耀眼的金光,一位身穿黄衣的仙官从天而降,拦住了两位冥官的去路,对他们说:“两位冥官,请索下留人。”

两位冥官回道:“请问仙官有何吩咐?”

黄衣仙官说:“你们难道没看见刘迁身佩正一箓吗?身佩正一箓之人,名在上天,不归你们冥府管辖。如果抓错了人,你们可是要担责任的啊!”

两位冥官听后,大吃一惊,答道:“多谢提醒,我们险些出错。不过,根据我们冥府的记录,刘迁大限已到,我们不抓他的话,又如何处置呢?请明仙官示。”

黄衣仙官说:“刘迁虽然大限已至,不过他身佩正一箓,可以延寿三十年。”

两位冥官道:“这下妥了,我们可以放人了。刘迁就交给您了!”

说罢,刘迁眼前金光一闪,睁开眼睛已经回到了阳间。有了这次死而复活的不凡经历,刘迁深感龙虎山正一箓的神奇。于是反思自己的人生,认识到无论是钱财、地位、名誉,还是妻妾儿女,这些东西在死亡的面前是多么脆弱啊!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刘迁幡然悔悟,决定放下自己的金钱、名位和家庭,脱去自己华美的绫罗绸缎的衣服,抛弃锦衣玉食的生活,毅然辞家,上龙虎山,追随张修天师修道去了。刘迁的事迹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很多人听闻了刘迁的故事之后,纷纷前往龙虎山,恳请张修天师授箓,成为张修天师的弟子。杜光庭《道教灵验记》、元明善《龙虎山志》和《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对刘迁的事迹均有记载。

(唐)杜光庭《道教灵验记》卷十一《刘迁都功箓验》载:

刘迁者,江西大贾。诣十九世天师,传授都功法箓。明年卒于金陵,两夕而苏,云:“冥官所追,忽有金光自天而下,黄衣使者乘空而至,执素简读曰:‘刘迁身佩正一箓,名在上天,非地司所籍。大限既足,可延三十年。’”由是披褐修道,入龙虎山师奉天师焉。

元明善《龙虎山志》53页:

修尝授法箓江西大贾刘迁。明年,迁来言,昨贾金陵得暴疾死,见黄衣人执素简,谓迁曰:汝佩正一法箓,非地司所摄。迁得复活,从师游。是为天师十九代。元至正十三年,赠冲玄翊化昭庆真君,子谌嗣。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之十九:

张修,字德真,仲良之长子。为人质朴,常衣布素,不喜华饰。与妻耕于野,不与乡人交通。岁以符法传人、治病,应时而验。所得法信,皆施贫士,甘于寂寞,无所贪慕。先二年,自营坟郭,曰:吾二年当去。至期乃沐浴更衣,端坐而化,时年八十五岁。

除了刘迁之外,茅山道门威仪邓启霞,字云叟,乃是唐代名震一时的“北帝派”创始人邓紫阳邓天师的后人。年轻时专程到龙虎山追随第十九代天师张修,参受法箓,获授正一都功箓。据南唐徐锴《茅山道门威仪邓先生碑》的记载:邓启霞少年时曾于唐咸通元年(860),投茅山太平观柏道泉为弟子,六年后披度为道士。唐咸通十二年(871),到龙虎山十九代天师参授都功正一法箓。乾符三年(876)至茅山太平观三洞法师何元通处,进授中盟上清法箓。

《茅山道门威仪邓先生碑》记载了邓启霞的生平事迹,以及他诣龙虎山追随十九代天师参授都功正一法箓,后成为一代高道的事实。兹列引如下:

原夫性与天道,夫子秘而不言。神之格思,诗人谓之难度,况乎穷幽极奥,炼气陶形?而庸庸之徒,交臂于遗金,爽口于缘鹄,涂穷于缺甃,智极于转丸,奔驰莫逢,视听莫见,真人隐而下士笑者,又焉足怪乎?宏之在人,可得而言矣。故茅山道门威仪邓君启霞,字云叟,其先南阳人,今为丹阳金坛人也。开元时有邓天师者,道简上圣,屈乎下风,光国垂勋,隐景遁化。君即其后也。祖讳文,考讳章,皆不仕。君性理和敬,神识宏深。咸通元年,始诣茅山太平观柏尊师道泉为弟子。方羁丱,六年乃披度为道士。十二年诣龙虎山,十九代天师参授都功正一法。乾符三年,诣本观三洞法师何先生,元通进授中盟上清法。何即桃源黄先生洞元之弟子也,与瞿仙童为同学之友焉。其源流隐显,著自前闻,固非末学所能谈悉。天祐四年,吴太祖旌别元异,始加简署。寻为本山道副,九年为山门威仪,再赐紫服。华阳洞天仙圣游集太平观,即太宗文皇帝为升真先生之所立也。虽神真所处,杳以静深。而外迹系时,与之崇替。中和之际,寇盗星驰。人力所为,翦焉将烬。世之后学,无所式瞻。君誓高日月,诚贯金石。周流劝谕,力与志拜。人物感其精诚,神明助其寻度。荆棘陨萚,并为芝丹。鸱枭革音,复见鸾鹤。像设严毖,垣楹轮奂。其所经始,三百馀间。山楼所须,田畴帑庾,什器等率皆称是。

夫紫荩兆于建业,茅山连于金陵。君之缵修,灵境光复。而有唐中兴之业,亦自此而基。神理幽通,不期而会者矣。义祖武皇帝作镇江表,特加礼异。至诚所启,罔有不从。是以力役复蠲,樵苏有禁。梁怀王藩屏淛右,亲图写其像焉。君既拱此元珠,轻其尺璧。内以宏道,外以成人。贞素先生王君,理解清深,墙宇高嶷,未尝不摄齐捧袂,虚往实归,舒其愤悱。致于夷旷,偏得其道,以居京师。君于世学,多所精诣。体此敏博,冲而用之。既居其实而去其华,养其内而遗其外,故不复为称矣。夫流光迅驰,道俗同在。若并辔半岭,而升降则殊。及夫百龄有穷,万物将蜕,众自此沦厌,君自此跻升。真俗之间,由是而判。幽冥恍惚,昧者不知。春秋八十有五,太和四年,岁在壬辰,解化于山门。君所传经箓,昭显于时,则故元博大师(真素先生)王君栖霞,惠和大师康君可久,茅山威仪王君敬真,麻姑山威仪王君体仁,表叹大德,赐紫安君光美。左街焚修大德张混成,庐山道副重安寂,并被国宠,翊于道风。入室弟子故太平观都监陈修一、陈守一,今茅山都监主教,门事表叹大德邓栖一、监观倪宏一等,并随其性习,间参道要。山门教宇,栖一有其劳。君遗世虽遥,贞石犹缺。真迹未勒,门人惧焉。锴之蒙浅,虽晚闻道,昔尝逮奉贞素伏申之敬,贞素之上清门人今右街章表大德刘君德光,为启霞之友,邓君栖一因而见托,故锴不为让焉。其铭曰:

大道泛兮,物无不在。人代有敝,真风无改。于铄邓君,情遗所宰。惟道是求,惟道是采。脱落畎亩,超登云海。天作茅峰,人作瓃。君始从师,逸而功倍。教法遥邈,君能复之。一匡轮迹,允洽昌期。君既往矣,谁能嗣之。弟子栖一,承兹道基。敬仰高风,刻石为碑。俾尔后学,高山仰之。董诰:《全唐文》第19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卷八百八十八,第9283页。

以上两个例子,一位是俗家弟子,一位是正式道士,都获授正一都功箓。那么到底什么是箓,什么是授箓仪式,什么又是都功箓呢?总的来说,受箓仪式即是获得箓的一种仪式,“箓”是受箓仪式之核心。浅白地讲,道士的“箓”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职场的各种资格证书,但这两者绝不能等同,因为“箓”所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及神圣而超世俗的宗教内涵是普通的资格证书所没有的。这里所说的“箓”也是法箓,是授予道士的法职,也是道士与真神沟通的凭信,拥有法箓道士就能够调遣官将吏兵等鬼神,拥有巨大的威力。道教认为神在本质上是道炁,通过受箓才能将箓上的官将吏兵纳入自己的身体之中,也才能够出官上章(主要是通过存想的方式,想象先把箓中的神进入自己体内,然后从自己身体出去升天禀报),这样道士才具备消灾、驱魔、捉鬼、治病的威力。因此,道士与神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道士还未成仙之前,通过受箓就获得了支配官将吏兵的权利。《正一法文太上外箓仪》称:“未受箓时,无所呼召,受箓之后,动静呼神。不行戒者,呼之不至,破戒之人,吏兵远身。”一般来说,道士法箓还必须跟戒律相配合修行,法箓才会灵验,其巨大法力才能发挥出来。《洞玄灵宝课中法》称:“箓者,戒箓情性,止塞愆非,制断恶根,发生道业。从凡入圣,自始及终,先从戒箓。然始登真。”《道藏》第32册第229页。既讲到受箓与戒律的配合,也讲到受箓是道业开始的标志,从此以后一步一步向着登真成仙目标努力。

所谓的都功箓,即学道之人,最初所受之箓。一般来说授箓基本程序为:初授太上三五都功箓,升授太上正一盟威箓;再授上清三洞五雷箓,升上清大洞经箓。根据《天坛玉格》的规定,授箓有大体有5个等级:

初次授箓:授予《太上三五都功经箓》,简称“都功箓”,要求:通晓《早晚功课经》,诵读《老子道德经》、《度人经》,属六、七品职衔;

第二次加箓:升授《太上正一盟威经箓》,简称“盟威箓”,要求:通晓正一诸经,属四、五品职衔;

第三次加箓:加授《上清三洞五雷经箓》,简称“五雷箓”,要求:通晓《上清经》,属三品职衔;

第四次加箓:加升《上清三洞经箓》,简称“三洞五雷箓”,要求:通晓《三洞经》,属正二品职衔;

第五次加箓:晋升《上清大洞经箓》,简称“上清箓”,要求:通览藏经,属正一品职衔,通常只授给天师真人,不授他人。

明代朱权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中讲到授箓的单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初真受法,必先受箓,许补从九品。其正九品,未受录人不许任之。

第二个原则:凡行斋醮,虽有他品,复而未受,都功箓无祭酒职者,誊诚不达。七品以上,不受盟威箓,不许任之。五品以上,不受洞渊箓,不许任之。四品以上,不受神霄箓,不许任之。三品以上,不受大洞箓,不许任之。

第三个原则:法与箓相需,不可相违。天心法,宜受都功箓。五雷法,宜受高上神霄箓。灵宝法,宜受紫虚阳光箓及灵宝中盟录。天蓬法,宜受北帝伏魔箓。天枢法,宜受上清回车毕道箓。赵侯南法,自有正振,宜受赵侯箓。朱权:《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见《中华道藏》第28册,第688页。

由此可见,刘迁和邓启霞在第十九代天师张修处,最初所受的法箓为初等级的都功箓。即使是初等级的道箓,已经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可以想见,高等级的道箓的威力更是高深莫测。

前面提到的在木叶上篆写符文,乃是天师世家的家传秘法。除了第十九代天师擅长该法之外,《天师世家》还记载第三十四代天师张庆先,亦擅长木叶篆符。据说第三十四代天师张庆先曾“游山之张公洞,有井极深,戏以木叶投入,俄而波涛汹涌,有一老龙从井出,拜而有请,戒之毋旱涝而去”。可见木叶篆符的威力巨大,张庆先天师一个游戏性的动作,居然把井中的老龙惊起,前来拜见天师。此外,苏东坡曾经写过一首木叶篆符有关的诗作,从中亦可以看出天师世家木叶篆符的巨大影响。

(过安乐山,闻山上木叶有文,如道士篆符,云,此山乃张道陵所寓,二首其一)

天师化去知何在,玉印相传世共珍。故国子孙今尚死,满山秋叶岂能神。

同类推荐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活着,因你而美丽

    活着,因你而美丽

    这是描述我国著名烧伤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盛志勇的长篇传记。作者以尤其动情的笔调咏叹了主人公毕生倾力于青春美丽、生命美丽的烧伤外科学。以大量翔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呈现出盛志勇院士在我国烧伤医学上的巨大贡献,这同是地是对整个人类未来的贡献。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缪尔·莫尔斯、威廉·汤姆孙、阿尔弗莱德·诺贝尔、威廉·亨利·柏琴、乔治·威斯汀豪斯、亚历山大·贝尔、托马斯·爱迪生、卡茂林·昂尼斯、鲁道夫·狄塞尔、亚·斯·波波夫等人物。
  • 大清十二帝

    大清十二帝

    《大清十二帝》选取了清朝近300年历史中出现的12位帝王来切入历史,将12位帝王的一生娓娓道来。《大清十二帝》采用新颖的观点,通过简明的体例形式、精炼的文字内容,立体、真实地再现了清代帝王的生平事迹,深刻揭示中国古代社会由乱到治、由治到乱以及繁荣衰败的内在规律。
  •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门德尔松、马克思、柴门霍夫、弗洛伊德、毕加索、爱因斯坦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热门推荐
  • 逆天驭灵师

    逆天驭灵师

    苏离,21世纪的天才驭灵师,却遭渣男和挚友的背叛,无声息地惨死于世间。这一世的归来,她为自己报仇雪恨,踩渣男渣女,修天下至宝,为所欲为,不受任何控制。潇洒人间。直到遇到了他们。强势霸道占有欲极强的萧。撒娇卖萌极度依赖的魅。冷漠强大为她不惜抛弃一切的阴间冥王以及温柔至极宠她入骨的仙尊。一世孽缘,又将何去何从?!
  • 大宋之才子恋上雪女

    大宋之才子恋上雪女

    她,江湖赫赫有名的雪女他,官场上的风流才子她身负血海深仇,却爱上了他他和她两种人,却纠缠不清……
  • 劫殇缘

    劫殇缘

    上古纪元,大道有殇,百族倾覆,成万古幽扃。今破茧而出的襁褓,得九玉玲珑入世,历经万千劫难,站于人道巅峰,横扫诸敌,解万世天渊!暮然回首,却已物是人非,终弃一身羁绊,醉卧云巅仰天笑,听一生山河泪,叹一世红尘醉。一场三千繁华浮生梦,弹指刹那成黄沙......
  • 绝宠之局

    绝宠之局

    重生?复仇?崛起?都不是,那些不过是一个经营了百年的局。
  • 神级倒霉系统

    神级倒霉系统

    作者简介:这本书的主角王小天很倒霉。中个系统是倒霉的,救个妹子大半身家没了,写本小说赔了一百多万……王小天自述:作者,你就是眼红我!赤裸裸的嫉妒!系统是萝莉,体娇声酥这点我跟你说了?妹纸是校花,他爹叫李刚你见我逢人就说了么??一书封神,身价千亿我从来没有说过吧???哥从来不装逼,因为哥……
  • 神尊战魂

    神尊战魂

    自幼双亲被擒,立誓拯救,手持长枪一战成名,名震五域,明执念,破成神!
  • 蚁族大帝

    蚁族大帝

    他只是个小人物。他名罗义,穿越后却成了蝼蚁。每每月圆之夜,他总是梦见自己成为了一个末代君王。偶然之下,他踏上了修行之路,随着修为的逐渐提升,他发现那个梦并不是梦。
  • 环游世界大探险:南非大冒险

    环游世界大探险:南非大冒险

    田健三郎倒卖毒品配方的计划失败之后,受到了博士严厉的训斥,为了完成扩展黑暗兵团的计划,博士再次派遣田健三郎带着大胡子和老鼠眼一起到南非首都去寻找一个大宝藏,传说在这个宝藏内有着数不尽的财富。莱恩、米娜和卡奇带着猫头鹰巴布和魔法杯再一次登上了寻找宝藏及追捕田健三郎的行程……
  • 妃斗之两生花

    妃斗之两生花

    并蒂莲,两生花。柳思仙,玉玲珑,两个绝色倾城的女子,是姐们,更是仇敌。身系上一代的恩怨,无法自拔。她们在这幽深宫,相互倾轧,争斗,扶持,依靠。为着内心的执念,她们抛弃自我,抛弃真爱。只是在寂寞的夜里,谁会知道她们浮华之后的悲哀。步步走,步步伤,谁会醍醐灌顶,谁又会痛到最后。
  • 神佚

    神佚

    现实世界的物质和精神世界的灵魂,互为表里,构成了世间万物,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绝对的吗?如果说对于妄想的事物,我们可以说它是虚幻的并不存在的,但是却没有人能够真正否定灵魂的存在。同样的幻想不一样的答案,是我们的渴望造就了这一差异,还是现实果真如此。故事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