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06000000029

第29章 宣言也应有曲意

有这样一句观棋俗语:“看透莫说透,说透非朋友。”这是劝诫人们不要道破谜局。因为可能你已经看出问题的所在了,并有清晰的思路下好这步棋,但你毕竟是个旁观者,不是正在下棋的人,若你为一方指出迷津,另一方会怪你多管闲事,被指点的一方则怨你自作聪明,两处不讨好。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如棋盘上的谜局,如果你直言直语,道破玄机,未必会落个“好人”的名声。所以,会做人的人懂得话不说破,不说过多的赘言;而一般人则会直言快语,看似大侠风范,却容易被人视为“眼中钉”,遭打击报复。

没有人乐意让自己的缺点、错误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果一旦曝光,他们就会感到十分难堪或恼怒。比如,某人若当面指出你的孩子如何如何不好,你肯定会大为不快,甚至同他翻脸。

在人们眼中,自己的孩子总比别人的好,大多数人对待自己所做的某事或所持的某个观点都会认为是最好的,就像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一样,纵然有错误的地方,也不容许别人随便指责,如果是被当面直言提出,心中总是感到大为不快的。因此,在不得不提、不得不说的时候,处世高手们都会用十分委婉含蓄的语气说:“你做得很好,如果能再……将会更加完美一些。”一般人则会说:“你这样做费时费力,不如……”处世高手说:“你的想法很好,你看这样是不是也行得通?”一般人会这样说,“你的设想不合理,我认为……”因此,很多时候,处世高手的建议会被别人积极采纳利用,而一般人的批评则会引起别人强烈的不满和抵触。

人往往在没有任何抵触情绪的情况下,可以主动改变自己。但如果有人告诉他错了,他就会反对这种指责,而且不理会别人的意见。

说话不要太偏激

上海一家在国内较有影响的报纸招聘编辑部主任,应聘者200多名,结果张博士和郑硕士进入了最后的面试。在第一轮面试后,两人难分伯仲,各有千秋,这使社长和主编难以定夺。最后,主编出了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让两人浏览近期的几份报纸,然后写一份策划报告对该报纸做总体评价,并根据自己对这份报纸的认识勾画出它的市场定位、稿件内容、组稿对象、刊物风格和未来发展方向。

可以想象这份报告的分量。五天后,两人都按要求完成了任务,并将报告发送到主编的电子信箱里。

正如他们的面试一样,报告也是双峰对峙。不过,两人的报告还是有些差别的,主要集中在第一个部分,即对该报纸现状的评价上。张博士曾从事过编辑工作,所以对报纸的缺点看得非常清楚,他虽然对该报纸进行了肯定,但是在最后,其主要篇幅用在了点评该报纸的缺点和不足上。而且在报告中“语重心长”地警告:如果不改变现在的办刊方向和做法,该报纸将很快被市场淘汰。而郑硕士报告的第一部分的主要篇幅是谈论报纸的优点,而且承认这份报纸能坚持下来正是它本身具有足够的优势,比如读者对象把握较好,文章内容和风格有个性等等。但是他也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说:如果能在某些方面改进一些,比如商业资讯的快速传达到位,这份报纸可能会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当然,他是在间接地指出报纸的缺点。

最后的结果是:郑硕士被录用,张博士被淘汰。社长和主编决定录用郑硕士的理由是:郑硕士对报纸的评价中肯,策划基本到位;而不录用张博士的理由是:他虽然策划也基本到位,但对该报纸的评价过于偏激。

为什么高学历、有工作经验的张博士被淘汰,而相对学历低一些的郑硕士被录用呢?难道真应了“忠言逆耳”那句古训?实际上,问题并不是出在张博士该不该指出这家报纸的缺点和不足上,而是他指出问题的方式并不符合一般人接受批评的心理,尤其是当他在求职时,没有把握好主次关系,对将要供职的报纸一味地批判、苛求,只字不提它的优点与长处,这必然无法赢得老板的欣赏。

通常,我们在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某些长处进行赞扬之后,再去听一些令人不痛快的建议,总是心情好得多。就好像牙医用麻药一样,病人虽然要受钻牙之苦,但麻醉药却能消除痛苦。

在报告中,张博士虽然也使用了麻醉剂———赞扬,但是他没有任何“铺垫”,直接批评报纸的不足,让老板感到他几乎是在全盘否定该报纸。而否定显然不符合该报纸的现状,尽管名列当地传媒的次要位置,因为它能生存,就说明它的主办者并非庸才。否定报纸就是否定它的老板,当然不可能引起老板的共鸣,相反只能导致老板的反感。

直言直语不是一把可以劈荆斩棘的开山刀,而是一把让人心冷并讨厌的双刃剑,许多人都害怕被它刺痛。

其实,“直言直语”是人性中一种很可爱、很值得大家珍惜的特质。因为,唯有这种直言直语的人,才能让是非得以分明;让正义邪恶得以分明;让美丑得以分明;让人的优缺点得以分明。只是在社交处世时,“直言直语”却是一种致命伤。

对人方面,直言他人处事的不当或纠正他人性格上的弱点,这不会被认作“爱之深,责之切”,而会被看作是和他过不去;而且,你的直言直语也不会产生多少效用,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心的堡垒,“自我”便缩藏在里面,你的直言直语恰好把他的堡垒攻破,把他从堡垒里揪出来,他当然不会高兴。

所以,委婉含蓄的建议在生活的人群中会畅通无阻,而直言直语则处处遭遇红灯。下例中的这位科长通过建议的方式进行沟通的做法就很好。

建议别人这样做

某单位一位科员利用工作之便私吞公款600多元。当时,科长正好出差在外,这件事就被反映到主管他们的一位副科长那儿。

副科长想:处理要考虑到维护自己的威信,从轻处理为好。于是,他便以这位科员平时工作表现较好为理由,做出了免予退款,只做检讨的处理决定。

这件事传开后,职工们沸沸扬扬,议论纷纷,说这样处理太轻,没有达到真正教育那位私吞公款的科员和警告他人的目的。许多职工还亲自找了那位副科长,要求加重处罚,但这位副科长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意见。

这时,科长出差回来了,科长接受了群众的建议,召开科务办公会议,复议此事,但在会上却没有人吭声。此前,科长已经了解了情况,会上冷场的原因他是知道的。他想:自己的老搭档处理那位科员的意见是不当的,但若在会上直接去说那位副科长,效果肯定不好,很有可能让副科长认为自己是在拆他的台。如果把说服工作放到建议中,以建议的方式说出来,他也许会接受。

所以,科长首先肯定了副科长的工作动机是好的。副科长听后,心里为之一震,气消了大半,开始平心静气地思考问题。谈论了一会儿,科长用建议的口吻对副科长说:“关于处理那位科员的事,要顾及后果,如果让他退出公款,并公开检讨错误,他今后再管别人,腰杆就硬了,这样处理是不是要好些呢?”副科长思忖片刻,紧皱的眉头松开了。他想:同样一个动机,科长的方法比自己好,达到了动机与效果的统一。副科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连声称赞科长的处理方式好,使人茅塞顿开。这时,副科长带头同意科长的建议,重新严肃地处理了这个问题。事后,群众无不称赞副科长工作配合得好。

科长这一招很高明,他并没有直接否定副科长对侵吞公款的科员的处理意见,而是以建议的方式把自己的处理意见说出来,让副科长听着好像是在跟他商量一样。科长这样的说话方式很容易就让副科长接受了。这全都要归功于科长会办事,既严肃处理了侵吞公款的科员,平息了职工们的抱怨,又让副科长接受了自己的处理方式,还为副科长赢得了配合工作的美名。所以,与人说话尽量做到委婉,彼此互不拆台,利用彼此之间相互了解、亲近,这样就能达到有效说服的目的。

同类推荐
  • 向孙子学计谋:最有中国味的谋略之道

    向孙子学计谋:最有中国味的谋略之道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我们应当站在更高的角度来重新认识,要不断发掘传统文化的优势,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将之转换成有效的资源和力量。左燕编著的《向孙子学计谋:最有中国味的谋略之道》不仅孵释孙子计谋的内涵,而且结合实例进行解说。对于这种传统文化的传承,《向孙子学计谋:最有中国味的谋略之道》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主旨为生活和工作提供经验以供借鉴。
  • 做人关键是心态

    做人关键是心态

    做人关键是心态!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左右生活,但你可以改变心情。积极的心态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养成的,是人主动创造出来的,用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生,生命也就会更加精彩。张健华的《做人关键是心态》将告诉你如何学会成功运作心态。心态,决定着人生的命运:若是你去驾驭命运,则会成功;若是让命运来驾驭你,则永远只能是失败。
  • 我们聊一聊

    我们聊一聊

    物质生活充裕的8090后一代正面对现实的残酷,象牙塔里的大学生们已经体会到内心的焦虑。严峻的就业形势、难以承受的生活成本,让他们陷入了就业还是考研,出国还是工作的困惑中;书本里的铅字无法立即变成活生生的社会经验,曾经的理想猛烈地撞击着未来的路。本书从几百封大学生的来信中,挑选中相对有代表性的困惑和焦虑,同时邀请15位成功人士一对一地回复,或犀利或和蔼,或清晰或睿智,共同分享他们的人生经验,以及对青年们的无限期待。
  • 读《围炉夜话》学生活

    读《围炉夜话》学生活

    学习,对于人类来说是增长知识,充实精神必不可少的,一个人活在世上,就要有所求,就要有所取,这就是需要学习。学习给人快乐、使人高雅、长人才干!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了一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话道出了为人处世的自守友善之德。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是一个道理。
  • 能说会道办好事

    能说会道办好事

    言谈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把两个陌生的人由陌生变为熟悉,由熟悉变成知己或亲密的朋友;它可以解救危机,打开通往坦途的顺利之门;它甚至可以叱咤风云,一句话抵得上千军万马,可以翻江倒海、气魄无穷。周恩来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曾激励了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发愤读书;马丁·路德·金一次充满豪情壮志的演讲让美国黑人风起云涌寻求自由;贝多芬一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更是激发了许多人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样,周围的人给你一点小小的赞扬和鼓励,就能使你找回自信,完成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热门推荐
  • 爱的思念

    爱的思念

    我为你的付出,你不知道.你也不需要知道.我思念的你,何时才能再见到tfboys一个遥不可攀的人,在我最美好的年华,遇见了你,一生注定就此不再平凡
  • 极品外挂之双倍人生

    极品外挂之双倍人生

    当一个平凡的屌丝,得到了一个什么事情都会有双倍的外挂,那屌丝将不再是屌丝了,而是屌丝之王……理解能力双倍,泡妞效果双倍,工资双倍,我擦勒,连OOXX也是双倍!!都市YY文,不喜绕道
  • 雨后是彩虹

    雨后是彩虹

    我是一只小小的仓鼠,普普通通不起眼,但是在开学第一天惹上了一个大麻烦....
  • 秦爱(上)(纵横历史系列)

    秦爱(上)(纵横历史系列)

    她虽有母仪天下之命,却受不起这母仪天下的福——就是这样一句预言,亡国家恨,红颜祸水。这样的词在她的耳中已听得心寒,只盼能做一平民安安稳稳,却不知,为报国仇,仍是要违抗天意,入这皇宫大院——又或者,这真的是宿命的安排,让她认识公子扶苏,却又为他的绝情冷意伤神,难道,她这一生,都注定得不到幸福了吗?
  • 为美丽疗伤:让99种扮靓方式不再损害健康

    为美丽疗伤:让99种扮靓方式不再损害健康

    每个女人都爱美,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否则这个世界上不会出现紧身衣、高跟鞋、眼影、口红之类的东西。可女人往往又很胆小,不敢面对美丽过后的健康问题。于是,女人开始在高跟鞋和平底靴之间左右摇摆,迟疑不决,放下哪个都舍不得。《为美丽疗伤:让99种扮靓方式不再损害健康》便教给你一些美丽过后的补救秘诀,让你轻松把握美丽与健康之间的平衡。做女人,就要做到美丽——不受伤。《为美丽疗伤:让99种扮靓方式不再损害健康》包括身体、形体、生活三部分,介绍了99个美女健康生活的补救方案,是女性的必备手册,也是男士送给妻子、女友、女儿的贴心礼物。
  • 一本书读遍中外名人

    一本书读遍中外名人

    精选古今中外近百位在人类历史上做出杰出贡献并有着巨大影响的名人,涉及到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每一位名人的小传不仅概括性地介绍了其生平、影响、成就以及后人的评价,还收录一两则极具代表性的趣事轶事,立体展现名人的个性气质与人格特征。《一本书读遍中外名人》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史料力求详实,内容全面,侧重于展示名人的进取精神,为人们了解名人,走近名人提供了一扇最便捷的窗口。
  • 神迹觉醒

    神迹觉醒

    神迹觉醒;战争不断;真神之争;魂师之灾;沫白的命运!随之降临!神迹!觉醒!
  • 机械公敌

    机械公敌

    机器人突然有了自我意识,还成了杀人凶手,这是无意的巧合还是人类走向灭亡的开端?智能芯片,机器文明,在这谜一样的真相里,谁是主谋?谁又是真正的主宰?救赎自我,还是拯救人类?机器的时代即将来临,我们又该怎样面对?反抗,还是接受灭亡?人类,又该何去何从?
  • 魔龙霸神

    魔龙霸神

    本是苦命平凡的孤儿小龙,在被上官家害死的修真者的帮助下,开始了自己的修真之旅,然后进入修真界,建立自己的势力,入仙界,闯魔界,扫妖界,飞升神界,完成自己的霸者之路。
  • 魂摄之守灵人

    魂摄之守灵人

    列于不同位面的灵界和现界原本互不干扰、各自相安,而不久前灵界的一次大战,引发了空间的异常波动。不少恶灵闯过两界的屏障,蓄意夺取人类的灵魂,部分人更意外跨入了近灵界,越来越多的人在入夜后离奇死亡。意识到形式的严峻后,专门负责处理灵异事件的神秘机构督灵局,派出一批拥有摄魂珠的人穿梭于两界的缝隙之间,寻求魂定灵安之法。而游走于生死两界的他们,被称作—守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