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92300000043

第43章 祢衡、嵇康之死——自杀的第二种方式(2)

任何一个人,包括祢衡,想参加游戏,都是无可非议的。问题是,当你没有资格、没有权力、没有能力制定准入制度和游戏规则的时候,你想加入的话,就要遵守既定的准入制度和游戏规则。除非有一天,你有资格、有权力、有能力制定新的制度和规则,别人也只好按你得游戏规则玩。

比如曹操,刚把献帝迎到许都的时候(公元196年),袁绍的势力比他大,地位比他高,资格比他老。献帝是想让曹操做大将军的,袁绍老大的不高兴,曹操只好客客气气地把大将军的位置让给远在冀州的袁绍。

当曹操统一北方、睨视群雄的时候(公元208年),干脆把汉朝的三公官位废掉,不客气地自任丞相,谁也甭想做什么大将军。这就是一个从遵守游戏规则到改变游戏规则的过程,曹操玩得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祢衡的玩法跟曹操截然相反。曹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祢衡只能取得最大的失败——误了卿卿性命。

诸葛亮就比祢衡高明得多。知道自己在曹操和孙权那里,坐不了什么好位置,捞不到什么大油水,就干脆投奔一无所有的刘备。一入局,就在几个人的小圈子里弄个主要领导干干,在公司里拥有技术股。

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有一个高贵而高尚的毛病,喜欢来什么“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忸怩媚俗之态,进退失据之状,跃然纸上。

据老古我看来,居庙堂之高,就应该好好做官,替君王好好办事。帮君王把事办好了,也就替老百姓分忧了,还整天在嘴巴上忧什么百姓?估计,所谓的“则忧其民”,是酒醉饭足、骄奢淫逸之余的感慨和内疚,说成“则愧其民”可能准确些。

处江湖之远,就应该种好地,养好猪,教好书,养家糊口,照章纳税,何劳你替君王分忧?君王整天在深宫里左拥右抱,酒池肉林,自有美眉、杜康解忧,你臭老九何必自作多情?所谓的“则忧其君”,可能是担忧君王的美酒、美女过剩,可惜可恨,心里酸溜溜的缘故。

当时的祢衡,是否也有这种两头牵挂、进退两难的高尚情怀,不得而知。据我看,多半是没有的。但凡脾气坏、喜欢骂人的人,都是急性子、直肠子的人,忧死了,累死了,憋死了,屈死了,也唱不出“进也忧,退也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自欺欺人、哗众取宠、此地无银的高调来。

照理来说,祢衡可以参加三国的大游戏,也可以参加荆州的小游戏;可以入局豪赌,也可以置身度外;可能“居庙堂之高”,也可以“处江湖之远”。这是他的自由,他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问题是,你祢衡若要参加游戏,就要遵守规则。你祢衡也可以不动心,靠边站,但不能没完没了地败人家的兴,揭人家的短,坏人家的事。否则,只能是两个字:找死。

找死,是通俗的、口头的说法,正规的、书面的说法是:自杀。

自杀,《辞海》的解释是:故意用某种手段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我看来,这个概念的外延有些模糊不清。《辞海》的自杀定义,有一个隐义,意思是自杀都是自己动手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对自杀下的定义是:自杀是生命个体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死亡方式。根据我的观察,并非所有自杀都是自杀者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有些人的自杀,不是自己动手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是采用其他的方式。不管以那种方式自杀,都有一个本质特征:主动地。

在我看来,一个人只要主动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就是自杀,至于采用什么方式,是否自己动手,在所不问。

本书第四集《诸葛亮的悲与苦——以理想的名义自杀》中说过,从精神的层面看,诸葛亮死于自杀,并把这种自杀视作自杀的第三种方式——以理想的名义进行自虐,通过这种自虐来耗竭自己的生命。

把头伸向屠刀

既然有第三,就肯定有第二。如果诸葛亮的死,是自杀的第三种方式,那么,祢衡的死,则是自杀的第二种方式——假借他人之手自杀。

祢衡这个人,智商是很高的。他应该知道,以自己的做人处事风格,我行我素,长此以往,不是“国将不国”的问题,而是“自绝于人民,自绝于党”,一不小心,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那么,祢衡为什么还要像飞蛾扑火一样,在骂人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地一往无前?我看,只能做如下解释。

祢衡不仅很想做官,还想一步登天,但不按常理出牌,不愿遵照既有的程序和规矩入仕,立马就要弄个三公九卿的位置坐坐,稍不如意,便破口大骂。

祢衡想,祢大爷骂你又怎么样!谁敢杀我?曹司空不敢,刘州长不敢,你黄祖敢?何况,我怀才不遇,四处碰壁,正活得不耐烦呢,即使你黄祖真的杀我,那就来吧。谁杀了我这个大才子,谁就遗臭万年,我祢才子则名垂千古。

这样一来,祢衡真的是“名垂千古”了。曹操和刘表不算太笨,是不想遗臭万年的。可怜黄祖这个大老粗,根本就没有想到遗臭万年还是名垂千古这样的问题,喝高了,一生气,一发怒,咔嚓,真的遂了祢衡的夙愿,真的遗臭万年了。

毫无疑问,黄祖的滥杀无辜,刘表的借刀杀人,都是不地道的,不正义的,应该谴责的。但问题的另一方面,祢衡自己,不停地把头伸到人家的屠刀下,尤其是黄祖喝高了、醉眼蒙胧的时候,那就不能单单怪黄祖这个大老粗了。

你祢大才子不是要主动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么?只不过借用了别人手中的刀而已。

《后汉书》的作者,将祢衡传记放在文苑列传一类,说明范晔将祢衡当作文人、文学家之类的人物。我仔细研究过中国文人(当然不包括每一个中国文人,请各位不要对号入座)一些基本特征。

中国文人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因为他们会写文章、诗歌,不仅信心满怀,激情满腔,还以为自己什么都会干,什么都干得好。比如东方朔、蔺相如、李白、纪晓岚,他们都在皇帝身边工作过。

其实,皇帝把他们安排在身边,只不过当花瓶,以示皇帝老爷多么重视文化或文学事业;或者把这些文人墨客当甜点,在酒足饭饱和思淫欲之间玩一点搞笑,来一段插曲;甚至把他们当夜壶,下头需要宣泄的时候,拿来爽一把,爽完后踢到墙角去。

可那些个文人们不这样认为,以为皇帝请他们来,是为了向他们学习文化知识,或探讨政治问题,或商讨军国大计的。于是,酒足饭饱之余,不去写文章,不去思淫欲;而是在皇帝面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如果皇帝老爷对他们表扬一下,赞扬几句,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便膨胀起来,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

如果皇帝老爷对他们爱理不睬,他们便做起白日梦来,说什么“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说什么“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说什么“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凉州”。实在无趣,无聊,无奈,便发醋,发狠,发狂,说什么“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结果呢,皇帝老爷烦了,腻了,叫他一边去。到这个时候,文人们还要发牢骚,说什么“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据我所知,中国古代的著名文人,真正懂得自身个体(而非社会)价值的,只有柳永和唐寅(唐伯虎)。他们自己做梦,也用方块字为别人编织美妙的梦境。他们从不乞怜皇帝的恩宠,精神上也不从属于、附属于皇帝,因为他们知道,皇帝根本就不鸟自己。他们只在自己的白日梦里,与青楼的姐妹们快乐地梦生梦死。

人生是什么?人生就是个过程,你自己高兴、快乐就行——前提是尽到责任,并且不妨害别人。非要去当别人的附属品,非要去看着别人的眼色快乐,何苦呢?

当然,老古我并不是在否认文学。而且我认为,文学有极大的价值。什么涤荡人的灵魂,陶冶人的情操,寄托人的理想,都是文学应有、该有、肯定有的特定功能。

但文学的价值与文人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人的价值,仅在于,或多在于文学,在于自己能做梦,还能为他人营造美妙的梦境。至于治国安邦、济世安民,是大多数能“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文人不擅长的。

像曹操这样,能文能武,能嫖能赌,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的文人是不多的。文人勉强去玩政治,搞行政,不少人弄巧成拙,贻笑大方,伤人害己。三国的文人中,只有曹操例外。而且,曹操之所以遭到后世文人的漫天谩骂,很可能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太过能干,太过全面,太过伤人自尊。

话又说回来,作为文人,像祢衡这些作家们,他们排列、组合文字的能力是比较强的,或者很强的,至少模仿、抄袭能力是很强的。否则,他们成不了文人。

问题是,摆弄文字的能力,不等于行军布阵或理民治事的能力。根据我的观察,通常的情况是,除极少数人以外,某一方面的能力,比如语言文字能力,相当突出的人,其他能力,如政治、军事、行政能力,往往是低下或欠缺的。

这样说来,祢衡的各任领导倒是对的。祢衡是个典型的文学青年,在政府里只适合干文秘工作。除非他去当自由职业的作家,在家里倒腾一些作品来卖,养家糊口或发家致富。当时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还没有成立作协,写书又不能卖钱,祢衡只能到政府里干文秘工作,才能活命——至少要从文秘干事做起。

祢衡呢?按他的想法,至少一开始就要弄个省部级干干,还算凑合。否则,便骂人,无休无止地骂,漫无边际地骂。结果可想而知。

祢衡的死,让我联想到他唯一的一个生前好友兼前辈孔融。

孔融的死,情形差不多,也有一点自己找死的意味。曹操在下决心干掉孔融之前,诚恳地希望与他和好,希望相互妥协,可孔融不买账,还站在舆论的高度继续反对、戏弄曹操。说孔融“有点自己找死的意味”是指,如果孔融仅仅在立场上、政见上反对曹操,曹操下此毒手,是邪恶的行为,由曹操负全责。

问题是,孔融不仅在立场上、政见上反对曹操,还要在生活上、日常琐事上戏弄曹操,在人身上攻击曹操。所以说,孔融的被杀,与祢衡的被杀,情形差不多,只不过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差别。

但孔融之死与祢衡之死毕竟有些不同。孔融所骂的公元208年的曹操,与祢衡开骂的公元196年前后的曹操不同。公元208年的曹操,已大权独揽,将献帝视同木偶。从维护东汉王朝的正统立场看,曹操的确有可骂之处。

也就是说,孔融的骂人,还有一点政治意义,还有一点正义的味道;何况,孔融骂得比祢衡有水平,有高度,有原则。孔融的死,对汉室、对传统伦理而言,多少还有一些价值。祢衡之死有何意义?有何价值?只不过给后世患自恋症的文人提供了一个意淫的对象。

“亲戚或余悲,他人也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死了就死了吧。问题是,还有很多人尤其是很多才华横溢的人,还是这样前赴后继地死去。

⒉嵇康

祢衡死于三国的前期,三国的晚期,还有一个著名的文人——嵇康,也是以祢衡相同的方式自杀的。

祢衡“自杀”,在愤愤不平的骂声中结束自己的生命。嵇康的“自杀”,却在《广陵散》的绕梁余音中,从容地走向生命的黑暗。

时代背景

嵇康字叔夜,谯郡人,生于公元224,死于公元263年,享年四十岁。与祢衡一样,嵇康出身贫寒。他的父亲做过曹魏帝国军队里管粮草的中下级军官。曹丕篡汉(公元220年)的时候,嵇康尚未出生。嵇康幼年丧父,靠母、兄抚养成人。

等嵇康娶曹操的曾孙女为妻的时候,曹魏帝国的大权正掌握在曹氏宗族、大将军、花花公子曹爽(曹操的族孙,曹操族子曹真的儿子)手里,司马懿像咸鱼一样,被晾在办公室里坐冷板凳,做个位高权虚的太傅。嵇康的青年时代,过着养尊处优的贵族生活。

后来,曹爽掌权时间长了,越来越不像话,与何晏(灵帝时大将军何进的孙子,何晏母亲被曹操霸占后,曹操收其为养子)、邓飏(东汉开国元勋邓禹之后)、丁谧(曹操心腹丁斐之子)、毕轨、李胜等结成死党,视国家法度如儿戏,生活糜烂堕落。阴骘的司马懿干脆回家睡觉,像病猫一样在草丛里潜伏下来。

公元249年,也就是嵇康27岁这一年的正月,司马懿父子趁曹爽陪皇帝曹芳离开洛阳祭陵之时,发动政变,诛灭曹爽一党。从此,曹魏帝国的中央军政大权归司马氏兄弟(司马懿于公元251年去世)。

公元254年,大将军司马师诛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曹爽的表弟,曹爽姑妈的儿子)、光禄大夫张缉(张皇后的父亲)等魏帝国元老重臣。同年废曹魏帝国第三任皇帝曹芳为齐王,迎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第四任)。

公元255年,司马师去世,司马昭继任大将军。公元255—258这几年,魏帝国手握重兵、驻扎东方(扬州)的几个重臣,如文钦、毌丘俭(毌也作贯,毌丘,复姓)、诸葛诞等,相继起兵反对司马氏集团。

公元260年,忍无可忍的第四任魏国皇帝曹髦率领卫士、奴仆,武装PK司马昭,被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公元264年,司马昭称晋王。

公元265年秋,司马昭去世;同年底,司马炎篡魏,建立晋帝国。

以上几段文字,是嵇康生活其中的基本的时代背景。嵇康的青少年时代,基本在曹丕、曹睿执政期间,曹魏帝国政权稳定。嵇康生命的后半期,基本上生活在司马氏专权时期,曹魏帝国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嵇康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竹林七贤”的首领,尤其与其中的阮籍、山涛(字巨源)、向秀关系最好。嵇康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身材高大,健康健美。

就是这样一个一流的作家、音乐家,一流的美男子,一个众多青春少女和已婚妇女的超级偶像,被司马昭杀害,就像美国女人失去了奥巴马,肯定是令人扼腕、令人发指的。

那么,为什么,嵇康必死?

又有人把头伸向屠刀

司马氏父子与曹操父子不一样,他们身上没有多少文学细胞,历史学者们也把他们父子归为武人一类,司马昭出于嫉妒搞文字狱,可能性不大,也没有证据。嵇康的死,只能是政治原因或别的什么原因。

一般认为,嵇康的死,由于以下两个原因:一、嵇康是曹氏姻亲,忠于曹魏帝国,不愿做司马氏的走狗,拒不与司马昭合作。二、性格过于刚直,得罪了小人钟会。

这两个原因结合起来,分析嵇康的死,似乎的确能得到圆满的解释。即政治上的反动,是嵇康之死的根本原因;开罪于小人钟会,是嵇康之死的导火线或外在原因。

嵇康年轻的时候,是与政府合作的,还做了一个叫做中散大夫的闲官。在“自己人”的政府里,做个尊荣的闲官,陪着漂亮、尊贵的老婆(陪嫁肯定很丰厚),喝喝酒,弹弹琴,酒足饭饱之余搞点创作。文学玩腻了,才思枯竭了,则约上阮籍、向秀等人,在自家院子里的大树下打铁,叫老实坨子向秀拉风箱,与阮籍抡锤锻打,叮当作响,有声有色。劳作得精疲力竭时,又喝酒,谈玄说理,恣意纵横。

这才叫文化人,这才是我嵇康。

嵇康前半辈子的确过得很惬意。嵇康的后半辈子,仍然要如此这般地惬意,大将军司马昭却不惬意了。

司马大将军不惬意还好说,毕竟他们的层级隔得太远,平时也没多少联系。不好玩的是,司马昭的心腹、心高气傲的钟会也不惬意。

钟会是魏帝国元老钟繇(曹操时代镇守关中的大将,曹丕时代的司法部长)的儿子。司马昭掌权的时候,钟会官已做到司隶校尉。

同类推荐
  • 带着水浒系统闯三国

    带着水浒系统闯三国

    当大风起兮当奸臣当道,各逞心机当野心诸侯拥有四圣兽之力当失落的黄巾回来寻找真理天罡地煞,人间齐聚魔星降世,遍地狼藉乱世,再次开启大江东去“无论如何,我不能丢了信义!”一个少年站立在苍茫的大地这个故事,就从这里说起。
  • 大唐王侯

    大唐王侯

    梦回大唐,我不力改变历史的走向,我只想让百姓过的更好一点。
  • 回到唐朝当太子

    回到唐朝当太子

    这一刻,我不再是刘阳,而是大唐太子李承乾。斗李治,战突厥,灭吐蕃。既然我穿越来到唐朝,那就要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大唐太子路!
  • 帝临绝巅

    帝临绝巅

    天地之间,洪荒之中。诸天万域,三千世界。血与泪在山河中歌颂辉煌,刀与剑迸溅出大世火花。最高殿堂上,问谁能君临天下。重生的人杰,再世的天骄。不败的少年战神,无敌的,愈战愈勇的。当无数俊杰天骄出现在同一个时代时,又会创出一个怎样的盛世?
  • 大夏之殇

    大夏之殇

    故事都是人讲出来的,难免有些偏颇。新兴的王朝之下暗藏剧毒的花朵,四位帝王之后将如何在命运的洪流里找到自己的方向。在国家和亲情之间,什么样的选择才是正确,什么样的选择才是错误。这个故事很长,请你一壶好酒,还请静静地听完这个故事。
热门推荐
  • 再问巅峰

    再问巅峰

    500年前,为了保护大陆,他身负重伤,死于外敌之手,500年后,命运眷顾,再度回归,沦为普通人的他能否再度成功,问鼎巅峰,守卫大陆保护所爱的人?新作者,请大家多多鼓励!
  • 战天神皇

    战天神皇

    废材少年坠崖却意外拜神秘高人为师,冲破百世封印解开七行绝脉,得无上功法武神录传承,闯魔域进五行,远古遗址大显神威!一剑夺妻威震天下,九针封神怒发冲冠,白衣黑发血洗乾坤,百世轮回灵魂觉醒,历经磨难战皇重生,笑傲江湖任我独行!灭神山,诛地狱,斩魂殿,左踩缥缈幻府,右踢九霄仙宫,臀压凌霄宝殿,灭神诛魔百战大陆,上天入地唯我独尊!
  • 女教师的忧郁微博

    女教师的忧郁微博

    本书记载了女教师在微博里对教学和生活的忠实记录,对同事间关系的客观描摹,对国内民办学校的担心和思考等。
  • 无敌读心术

    无敌读心术

    张三作为一个纯爷们,必须拥有保护自己女人的力量,但是要获得力量,却要和美女们去做一些事情,可是这样一来,女人就越来越多,那需要的力量也就越来越大,也就需要和更多的女人去做事情,这他娘的是个死循环啊,张三爷表示,自己的压力真的很大。
  • 错入豪门总裁少爷排排站

    错入豪门总裁少爷排排站

    天啊,为什么来到这个城市寻亲,人没找到,却混得没钱吃饭的地步,该怎么办,跑去招聘会还不让进,就因为没钱交门票费吗,偶要工作,偶要钱,好心的帅哥带偶回去做保姆,从此偶的生活真精彩。灰姑娘变公主,哪个帅哥是偶的王子呢,温柔男,花花男,酷毙男…公主也不是好当的,坏女巫,坏公主,统统都来找偶的麻烦,偶没得罪你们吧,偶要逃离你们,偶要找到偶的亲妈妈,逃啊逃,寻啊寻…前面的帅哥别挡道…
  • 散神洲

    散神洲

    东方上古神仙与西方神界的历史渊源,鬼道少主爱上石头女。隐藏在各界深处的仙圣们,怎么护佑废柴登上人生巅峰,站上领袖枝头!我是阎雨,阎罗王的儿子
  • 谋杀现场:电台随机杀人事件

    谋杀现场:电台随机杀人事件

    午夜的电台节目,随着鬼故事的讲述,令人胆寒的真实死亡事件竟同时发生了!从此,随着电台直播的进行,离奇的死亡事件也频频发生:被鬼夺命的出租车司机、淹死后又爬出来去超市购物的水鬼、被火化的尸体再次出现、神秘的街边小贩……
  • 殷裴(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殷裴(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作品讲述了一个破碎家庭阴郁灰暗却充满张力的悲情故事。上篇《殷裴》讲述女孩在家庭关系中的迷失,母亲自杀使她陷入苦渊,开始重新考量生活,归罪父亲甚至葬送父亲,与家庭教师卑微的感情最终显得无力。下篇《殷拓》是殷裴的完善而非延续。角度回归到殷裴的父亲殷拓身上,社会打拼,与妻子的感情幻灭,与女儿的距离疏远,年轻时期一段不切实际毫无真实感的疏离感情成为悲剧诞生的导火索。从一个特别的角度诠释家庭关系甚至颠覆亲情骨血,迷失与茫然,痛苦的消散,孤立无援,年龄是青年和中年的对照,尽力挖掘人性并把所有人物的缺陷都投放在生活环境中,呈现现实。
  • 爱情离我三厘米

    爱情离我三厘米

    本书里面那个可爱的女生李薇拉和可爱的男生宁不悔是多么令人忍俊不禁的一对同桌,不仅让每个人都会不由的回想起自己曾经和他(她)的同桌时光,也是如此这般的美好有趣,或亦欢欣雀跃。这本书中有很多悬疑的地方,作者总是在适当的时候丢些疑问,让人越看越爱看,一步一步细致的看下去,欲罢不能。
  • 隐婚小妻,生个娃

    隐婚小妻,生个娃

    甩了窝囊前男友一时醉酒莫名被下药,拿了某位男子做解药。却不想对方竟然还是个老古董!还强行将她掳到民政局,她拿着红本本,欲哭无泪!叶展翊自认为是个传统的居家好男人,守身如玉。好像他有禽流感似的,她躲都躲不赢,不行,本少爷一定要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