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92300000037

第37章 司马懿——曹操的借尸还魂(1)

上集说到,曹操借鸡生蛋,借壳上市,借尸还魂,一路“借”下去,最后,把老刘家的国家“借”到自己家里,变成儿子的私产。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曹操死后三四十年,曹操演过的一出戏,又有一个名角重演一番。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江山轮流坐,今年到我家,一点不错。曹家的天下坐了不到五十年,司马氏如法炮制,将曹家的天下拿了过去。

⒈该死的司马懿

读了《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一死,《三国演义》就不好看。总共一百二十回的皇皇巨著,罗贯中将诸葛亮死后的三国剧情,仅用十五个章回的篇幅,匆匆交代过去,草草收场了事。似乎,三国历史,是刘备的三国史、诸葛亮的三国史。

那是没有办法的事,谁叫罗贯中是刘备和诸葛亮的超级粉丝呢。

在我看来,三国的故事,曹操死前的那一部分好看。曹操、刘备、孙权等等,打来打去,打得再没有水平,也打出了一个三国。袁绍、吕布、公孙瓒,打来打去,打得再没有水准,也打了几场闻名的恶仗。

三国故事,唯独不好看的部分,是刘备死后诸葛亮在蜀国掌权的十二年中,那些断断续续、虚虚实实的北伐,看了让人堵心;诸葛亮劳心伤神、呕心沥血,为虚无缥缈的理想而战的无奈,看了让人泄气。三国的故事,诸葛亮死后的那一部分本来也应该是好看的。司马懿父子打来打去,打得再无赖,打得再没章法,毕竟打掉了三国。问题是,罗贯中偏偏要让司马懿的历史不好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真正主宰三国历史的,除了曹操,就是司马懿父子;刘备、孙氏兄弟,多少还掺和了一些三国的历史进程,诸葛亮呢?一边去。没有他,蜀国照样建立;没有他,说不定蜀国还可以晚几年灭亡。

我们现在来看看,重演曹操历史大戏的这个名角:司马懿,还有他的两个儿子。

司马懿没有曹操幸运。至少,曹操是忠臣奸臣、英雄奸雄的问题,全国各族人民还可以讨论一番,折腾一阵,满天的口水可以替代人工降雨,缓解旱情。曹操还可以在阴间地府看看热闹,偶尔冷笑几声,或者痛苦一阵。

如果请什么零点公司调查一番,问问普通民众,司马懿是忠臣还是奸臣?是英雄还是奸雄?调查结论会毫无悬念地高度一致:司马懿是奸臣、奸雄,而且还是奸人,而且……还是……诸葛亮的手下败将,直至诸葛亮死后,仍然是诸葛亮的手下败将。《三国演义》里,不是有死诸葛吓走生仲达(司马懿字仲达)的故事么?

司马懿知名度很高,可美誉度很低。

近代著名历史学者吕思勉先生写了一本《三国史话》,其中一章叫做《替魏武帝辩诬》,情真意切地、苦口婆心地、甚至脸红脖子粗地为曹操平反昭雪,辩诬正名。只要谁说曹操的一句坏话,他老人家就生气,就跟人家急。此书紧接下来的一章是《从曹操到司马懿》。老先生继续替魏武辩诬漂白,还要拉上一个垫背的——司马懿。

吕先生说:“从魏武帝到司马懿,可以说是中国的政局,也可以说中国的社会风气,一个升降之会,从此以后,封建的道德,就澌灭已尽,只剩些狡诈凶横的武人得势了。”

按照吕先生的观点,司马懿是狡诈凶狠的武人的代表,曹操则似乎是文明和博爱的集大成者。在吕先生看来,曹操是封建伦理的继承者,发扬光大者。司马懿是封建伦理的破坏者,封建政治道德的毁灭者。中国封建道德的沦丧,司马懿该负全责。一句话,曹操该上天堂,司马懿该下十八层地狱。他不仅篡夺了曹氏孤儿寡母的万里江山,还撕毁了封建统治的温馨面纱——封建统治的纲常伦理。

我有些想不通的是,吕先生为何对曹操如此厚爱有加,对司马懿竟如此大张挞伐。

在民间就更不用说,凡是读过《三国演义》的有点文化的人,或听过三国戏的文盲都知道,司马懿这个人,不仅无赖、无能,还彻头彻尾地没有出息。公元234年,诸葛亮带了十万大军,对曹魏帝国进行第五次攻击,司马懿率兵抵抗。诸葛亮三番五次地挑战,司马懿像缩头乌龟似地不敢出来。甚至,诸葛亮叫人给司马懿送去女人的衣衫,司马懿还是不敢应战。你说司马懿窝囊不窝囊?

事,是这么回事;话,却不能这么说。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人去说,同一个人从不同侧面去说,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

《三国演义》以文学的形式,记载了三国的那一段历史,相当一部分还是历史的真实。但是,哪怕是历史的真实,《三国演义》里的话,是罗贯中说的。罗贯中说的话,总是包含着他自己的情感、观点,难免有意无意地诱导甚至误导读者的思维、判断。

笔杆子杀人,不露痕迹不见血。难怪历史上的那些杀人如麻的赳赳武夫,对付笔杆子,要么利用,要么咔嚓。

既然后世之人用司马懿的“怯战”,来衬托诸葛亮的能征善战,我们就拿这两个对手、对头来做一个比较。比思想,比品德,比作风,那是很难比较的,因为缺乏客观标准。那就比能力,因为能力表现在过程,更表现为结果。

诸葛亮前四次北伐,其对手是曹魏帝国的大将军曹真。公元231年,曹真去世,司马懿接替曹真,成为曹魏帝国的西方屏障,也就是诸葛亮的对手。

诸葛与司马,就要鸣锣开打了。

⒉司马PK诸葛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第一次较量,并不是在北伐战场。在诸葛亮北伐之前,两人已经开打,可谓是先声夺人。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第一次交手,犹如现代数字化战争,敌人远在千里之外,连皮毛都没看见,轰隆!一发弹道导弹从天而降,预警机还未升空,“你妈的”(NMD——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尚未启动。

公元227年,刚刚上任的魏明帝曹睿,诏命司马懿率军驻扎在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曹魏的“荆州”和南阳郡治所),都督荆、豫二州诸军事(曹魏帝国的南方方面军司令),在首都的南面,东扼吴,西备蜀。

早先,襄樊之战(公元219年),关羽丢了荆州,蜀将孟达畏罪投降曹操,断了诸葛亮两路北伐的念头。两年前(公元225年),诸葛亮已平定南中,如今声称,他要北伐中原,恢复汉室。

孟达投降曹魏之后,很受魏文帝曹丕的宠信,封侯,假节,为新城郡(今湖北房山一带,治所在上庸县)太守。孟达是个首鼠两端、反复无常的小人,为人又狂妄自大。曹丕死后,朝中的一些元老重臣开始排挤、打压孟达。诸葛亮想策反孟达,作为北伐的右翼,至少可以牵制曹魏的兵力。

孟达果然与诸葛亮暗送秋波、明度陈仓,决定反魏归蜀。魏兴郡(今陕西安康地区,治所在西城——陕西省安康市)太守申仪与孟达不和,向司马懿检举(实际上是诸葛亮派郭模诈降,故意向申仪透露消息,逼反孟达)。

司马懿得到情报,急忙写信给孟达,在信中跟孟达说,你老兄早已弃暗投明,现在是国家的栋梁,蜀人对你切齿痛恨,故意中伤你要反魏,说你要造反,老夫我是绝对不相信的。

孟达接到司马懿的信后,果然放松警惕,还给诸葛亮写信,得意洋洋地对诸葛亮说,宛城距魏国首都八百里,距上庸(今湖北省房山县)一千二百里;司马懿派使者请示中央,返回宛城,再率兵抵达上庸,至少要一个月,那时我城池已坚固,各项准备就绪,司马懿无能为力了。

孟达哪知,司马懿立即率兵出发,出军的同时派人进京请示,倍道兼行,仅八天,就兵临上庸城下。孟达如雷轰顶,措手不及。

上庸城一面靠山,三面临水,孟达依山固守。司马懿派出打援部队,拦截援军。同时,立即挥军攻城,仅半个月,就灭了孟达。

从此,诸葛亮东西两路北伐中原的梦想,彻底破灭。

孟达的反魏,是诸葛亮策动的,是诸葛亮北伐行动的一部分,司马懿牛刀小试,诸葛亮只能仰天长叹,欲哭无泪。司马懿的大名,诸葛亮肯定早已如雷贯耳。诸葛亮可能没有想到的是,司马懿这个文官打起仗来,竟如此的出手不凡,如此的心狠手辣。

的确,司马懿一直是个文官,曾经干过相当于地方财政局长、太子侍从、国务院办公厅主任、国务院秘书长、最高副监察长等职务。

公元224年,魏文帝曹丕御驾亲征孙权,46岁的司马懿留镇许都,才开始独立带兵。曹丕去世(公元226年)后,驻宛城,48岁的司马懿才真正成为军事上的方面大员。

司马懿灭孟达之后,回军宛城。

公元231年三月,司马懿接替曹真的时候,诸葛亮正进行他的第四次北伐,进围祁山(今甘肃省礼县东北)。司马懿令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陵率精锐四千驻守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南下解救祁山之围。诸葛亮留一部分部队包围祁山,率余部挺进到上邽,趁机收割上邽之麦(注意,诸葛亮的军队也抢劫)。

车骑将军张郃等坚决要求主动出击,司马懿不许,一直尾随诸葛亮,不与正面接战。将军贾栩、魏平等对司马懿大为不满,说,像你这样,畏蜀如虎,岂不被天下人耻笑?可见,这些骄兵悍将对这位新统帅还不服气。

五月,司马懿命张郃出奇兵进攻祁山蜀军的南营,自己与诸葛亮正面对峙,以为牵制。诸葛亮命魏延等迎战张郃,张郃大败,死伤三千余人。六月,蜀军粮尽撤退,张郃追击至祁山东,遭伏击阵亡。

公元234年春二月,诸葛亮发动第五次北伐。此次北伐,老诸葛是来玩命的,空巢而出,率领十万大军(约占蜀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出褒斜谷(今陕西省太白县西南褒河山谷),四月抵达郿县(今陕西省眉县),于渭水南岸扎营。

司马懿在军事会议上说,如果诸葛亮到达郿县以后,向东进攻并占领武功(今陕西省武功县西部),长安会受到威胁,我们的麻烦就大了。如果诸葛亮向西占领五丈原(今陕西省眉县西部,平地中的高地称为原),我们就平安无事。

诸葛亮果然进入五丈原,司马懿派雍州刺史郭淮抢占五丈原的北原(东西流向的渭水将五丈原分为南、北两部分),以切断蜀军北上之路以及与西方羌、胡少数民族的联系。司马懿命令所有部队,深沟高垒,闭关不战。

两军相持百余日,蜀军百般挑逗,诱惑,讽刺,辱骂,司马懿无动于衷,或者说不屑一顾。诸葛亮将妇女的衣衫送给司马懿,以示羞辱。魏军将士们群情激愤,“兵”怨沸腾。司马懿“无奈”,向朝廷请战,朝廷派卫尉辛毗持节(皇帝的全权特使)来到军中,任司马懿的参谋长。将士群情汹汹,纷纷要求出战。辛毗手持尚方宝剑,站立于中军大门,口宣圣旨:出战者,斩!

八月,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蜀军内讧,自相残杀(指魏延“谋反”案),班师回朝。

诸葛亮与司马懿的直接交锋,只有两次,即诸葛亮的第四次、第五次北伐。其实,这两次交手,就像乡下男女的相亲,互相深情地望了几眼,悄悄地拉了拉手,连个Kiss都没有,离别后留下一大堆的遗憾。

我搞不懂的是,后世之人竟把司马懿当成诸葛亮的老对手;而且,非要用司马懿的怯弱无能来映衬诸葛亮的能征善战。

诸葛、司马这两次若即若离的交战,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惨烈的阵仗,其实就是思想战、意志战、心理战。论思想,诸葛亮崇高而空洞,司马懿敏锐而具体。论意志,诸葛亮垂死挣扎,司马懿忍字为上。论心理,诸葛亮惶恐焦躁,司马懿闲庭信步。

历史学者们都认为,诸葛亮北伐的最大障碍,是粮草运输问题。其实,这只说到问题的一半。准确的说法是,诸葛亮北伐的最大障碍,是粮草来源问题和粮草运输问题。

蜀汉国小民穷,从汉中至关中只靠栈道运粮。与曹魏帝国相比,国家财政、资源(包括粮食)储备、军队数量、作战工具(主要是马匹),均处于明显的劣势。加上仰攻作战,运输困难,对他们有利的作战方式是速战速决;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蜀军一旦有野战、决战机会,是会玩命的;玩命的军队,战斗力是强大的。

对于玩命的军队,当然跟它玩命。司马懿不,他玩的是智慧。

⒊智慧

司马懿的智慧,表现在对于敌我双方形势的研判。既然你诸葛亮寻求野战、决战,寻求各个击破。那么,我在险关要道挡住你,用我的时间耗你的粮食;我用大兵团固守,化解你的攻势,让你无法各个击破。等你的粮食吃完了,乖乖地收起作战地图,卷铺盖走人。公元231年的祁山之战,张郃出奇兵袭击祁山南营,被魏延打得大败。蜀军撤退时,张郃追击蜀军而阵亡,都用血的事实说明司马懿坚壁清野、闭关不战的正确。

司马懿的战与不战,是智慧的问题、策略的问题,而不是勇气的问题、荣誉的问题。古今中外,官方民间,却一致认定,司马懿是怯而不战。

《晋书·宣帝纪》(司马炎称帝后,追封他的爷爷司马懿为宣帝)在结尾处,给司马懿做了一个评注,其中说道:“……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反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

作者这段话的意思是,司马懿百日平定辽东,半月消灭孟达,外断内决,雄才大略,不愧是世之良将啊。可是,与诸葛亮对仗的时候,却偃旗息鼓,毫无斗志,直至诸葛亮送来女人衣衫,才被激起一点羞耻之心。然而,还要假惺惺地千里请战,请来的是皇上不许出战的尚方宝剑,徒然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本来,蜀兵勇武比不上魏军,魏军以逸待劳,司马懿若有勇气干他几仗,打败蜀军,建功立业,是显而易见的。不幸的是,司马懿反而闭军固垒,不敢出战。诸葛亮活着的时候,惧怕蜀军的实力;诸葛亮死后,司马懿还疑神疑鬼,吓得掉头而逃。如此作为,可不是良将之道啊。

《晋书》这段话的言下之意,跟诸葛亮相比,司马懿也就算不上什么真正的良将了。

后世的历史学者论及司马懿时,多以《晋书》的评价为标杆,得出司马懿怯战、司马懿不如诸葛亮的结论。

司马懿真的是因怯战而避战?因惧怕诸葛亮忍受奇耻大辱么?

蜀军每次北伐,刚到敌国领土的时候,肚子填得饱饱的,斗志昂扬,锐气正盛,看起来确实有点可怕。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张郃攻祁山南营的失败以及追击蜀军时的阵亡,证明蜀军是有野战战力的,这也是事实。

怕不怕只是浅层次的问题,就算司马懿怕诸葛亮,又怎么样?什么都不怕,未必是真豪杰;有时候知道怕,未必不是大丈夫;韩信还受过胯下之辱。深层次的,真正有意义的,是理念问题。

从理念上看,《晋书》“以此争功,其利可见”中的“功”,与司马懿心目中的“功”,肯定是不同的概念。从字面上看,“功”是指战功。究其实,《晋书》作者以及后世之人所说的战功,是战斗效果。司马懿心目中的战功,是指战役甚至战争效果。

具体来看,论将领、人数、战力,司马懿手下的军队绝不会亚于诸葛亮的北伐军。司马懿忍受奇耻大辱,不痛打蜀军一场,涉及作战意图和作战目标的问题。

此时的吴、蜀两国,已结成牢固的联盟,两国都在竭力(不是极力)扩张,甚至在地图上瓜分了曹魏帝国的版图。曹魏帝国的国策,是从长安、襄樊到巢湖三点一线的固守,并积蓄力量,伺机消灭两个敌手。对于司马懿来说,只要能守住关中,就达到了作战目标。

同类推荐
  • 烽火明月

    烽火明月

    这是一个架空时代,鞑靼人的铁蹄来临时的恩怨情仇,家国天下。本人不喜欢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喜欢装傻打脸这种与弱智者之间的游戏,更没有兴趣斗极品整渣男。那——这些都不写,作者君想写什么?呵呵,写写我的历史观,就是人口与资源的争斗史(详见132~135章),以及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制定规则,调节贫富以及应对生产力过剩这些社会问题,预计在第三卷开始)。所以偶设置了一个和宋明相似背景的架空世界,那里的资本刚刚萌芽,一切有着无限可能。本文完!!
  • 大清雄起

    大清雄起

    游戏小宅男无意间穿越清朝末年,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九位皇帝,光绪。伊藤博文说:“只要大清别再在日本本土增兵,我们可以考虑把塞班岛割让给你们。”亚历山大三世说道:“只要大清退兵,我们可以废除前四个旧约(中国与俄国之前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赔偿大清的军费。”登陆日本,血战东京,击败法国......中国从此告别割地赔款的时代,天兵一到,必将所向披靡,这是中国人的强国之梦!中国人的悲哀耻辱,这里必将洗刷!“......”看小宅男如何翻江倒海,推翻慈禧,十岁亲政,打赢中法之战......让大清屹立在东方之上,世界之巅!(本书有点过度YY,喜欢的朋友求收藏一下给点票票,不喜欢YY的朋友可以立刻点叉叉,求支持!顺便说句,此书并不是扶持满清,后文中将会改为中华帝国,请大家看书的时候别在意这些,谢谢!)
  • 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下)

    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下)

    本书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纵深的透视,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做了全面的阐述,它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天空中遨游、于探幽寻秘中启迪智慧,启发思考,启示未来。
  • 沈万千的妖孽人生

    沈万千的妖孽人生

    沈万千穿越了,一不小心穿越到了一具即将被扔出城的尸体上,没想到的是尸体居然还是宋国公主的面首。沈万千不甘再被那饥渴难耐的老妇女玩弄,从此开始了他的新生活,而就在一切的一切正顺着他意料的方向发展的时候,那个宋国公主,那个丑陋而变态的老女人居然认出他来了,一场场官场权谋、阴谋阳谋由此展开...
  •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是中国西晋时期北边众多游牧民族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趁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枭雄割据,逐鹿中原,天下谁主?
热门推荐
  • 威行海上

    威行海上

    相传大明国开国之初,宰相刘伯温写成一本奇书,里面记载着他毕生研究出的改朝换代之术,在他死前将此书送到了海上一个不知名的小岛上。许多年后,当这个消息传遍整个大明国的时候,一个海上群雄逐鹿的时代来临了……
  • 官入玄机

    官入玄机

    史上最具恶名的大官终于被判了死刑。不曾想死后穿越到了异世。官员,恐怕是穿越众中最废材的职业了……要在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中生存,何其艰难。唯一的依仗,便是那张舌灿莲花的嘴,那颗七窍玲珑的心。玄幻,不止是升级……
  • 盛世独宠:三世桃花美人志

    盛世独宠:三世桃花美人志

    重回过往,只为了攀上桃花树越过围墙去找你。重回过往,只是为了你。你茕茕孑立,立在冬月里。我说:“先苦后甜。”罗辰之冷笑。我说:“我跟你随军去。”罗辰之冷笑。我说:“我猜到了开头却没猜到这结尾......”罗辰之说:“砍尽所有桃花树,此后大齐再无桃花再无冬!”谁说重生就是为了复仇?谁说前世遇见的都一定是渣男?谁说大宅院里住着的都是心机婊?这不是一个重生复仇的宅斗故事。但我也不告诉你到底是什么故事。--------------------简介无能,保证坑品质量,欢迎跳坑---------------------
  • 八门魔诀

    八门魔诀

    一场造化,罗布竟然多出了一颗“心脏”。一串石珠,造就通往绝世强者之路。一句承诺,带着她踏尽山河,不惜于世皆敌。一个责任,肩负起人间希望。······“如果你将我击倒,我将强大到你无法想象!”。这是罗布的座右铭!······女帝?那是罗布父亲的老情人!仙子?她管罗布的父亲叫负心人!公主?哦!那是罗布的老妈!魔女?她的女儿是罗布的姐姐!妖女?嗯···她生了一窝小狐狸,说是罗布的妹妹们!······后宫?抱歉!罗布很单纯,那说的是他父亲!罗布扒拉着手指计算着,天啊,我怎么这么多姐姐妹妹啊?······
  • 任他明月下西楼

    任他明月下西楼

    纤正全看着纤如画。纤如画也看着纤正全。俩人眼里满满的情意,和爱意。看着,看着纤正全流泪了。纤如画也流泪了。“殿下,你因何流泪?”纤如画用手抹去纤正全的泪水,情意绵绵的问道。“唉,不说也罢。”纤正全那俊脸满是愁容。“说嘛,人家想听。”纤如画倒入纤正全的怀里撒娇道。“那我就说了...”纤正全的泪水再次流了下来。“嗯...说。”“如花,你看着枇杷树。”纤正全指着院子里的枇杷树开口了。“真美”纤如画轻声喃喃。“美得不要不要的。”纤正全拿起纤如画的衣袖抹了把鼻涕。“唉,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纤正全带着哭腔,情绪不能自已。“滚,犬嘴吐不出象牙!这辈子,你也别再想见我!”纤如画生气的拂袖而去、本书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支持,百度搜索“墨星封面”第一个就是!
  • 欢乐校园那些事

    欢乐校园那些事

    兰芝恋在欢乐校园里非常受欢迎,一开始就交到3个好朋友,唯独林云韵和她的小跟班夏露露一直在背后骂她,天天都这样,直到有一天……
  • 戒指的记忆·印度卷

    戒指的记忆·印度卷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文库:戒指的记忆·印度卷》中这些富有想象力的故事,生动细腻的插图,为中国孩子展示一个多样、奇妙、精彩、和谐的世界。在甜美的睡梦中,你可曾听见“东方的呼唤”?在太阳升起的土地上,在霞光最先照亮的神秘国度,晨风是否有着不一样的味道,鲜花是否更加艳丽而浓香馥郁?把这些美丽的故事介绍给中国小读者,是编者李鸣编写《世界经典民间故事文库:戒指的记忆·印度卷》的初衷。
  • 小魔女的爱情魔咒

    小魔女的爱情魔咒

    他,是玩世不恭的邪魅少爷。而她,是中了真爱魔咒的小魔女。两人相遇,什么?要我做你奴隶!那要看你的实力了,三场pk,胜者为王如何?夏浅轻蔑一笑,心想,和我pk,呵呵,虐完后不要哭哦
  • 魔恋天罚

    魔恋天罚

    万年前魔神只是他的枕边人,光明神只能靠边站,谁是谁的谁,谁又在复杂阴谋的漩涡中挣扎?冷月枫,原本只是一个温柔懦弱的孤儿,一次欲纵中巧穿异界,树下缘分使然让他在危机中与强大恶魔签订契约,她的出现,在他的生命中增添了一份阳光注入了一丝色彩。为夺回珍爱,他不惜穿越时空,为找寻真相,他不惜与教廷为伍。是世界改变了他?还是他改变了世界?看冷月枫古往今来力挽狂澜只为找寻那曾经的一份爱。PS:飒飒的读者1群1418780672群2121457593群59075586
  • 豪门代孕:财阀10月掠爱

    豪门代孕:财阀10月掠爱

    本是豪门之后,一场恩怨算计的车祸令她沦为底层人民,从此立誓不入豪门。但是,当他器宇轩昂,眉目疏朗的出现在她面前,轻飘飘地丢下一张支票:给我生个孩子,但我不会娶你。面对病重的母亲,她会如何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