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92300000032

第32章 曹操——从西瓜籽到西瓜(5)

公元197年界桥之战后,袁绍基本上统一了河北之地,气焰也就高涨起来,书信中对曹操盛气凌人。适逢南征张绣失败,曹操怒火攻心,想与袁绍拼命。试想,东有吕布,南有张绣,曹操渡过黄河去攻击袁绍,结局会是怎样的一个情形?只要吕布往西,张绣北进,切断曹操的河南归路,曹操不是死路一条么?

荀彧,只有荀彧,使曹操冷静下来,劝他先东击吕布为要。因为此时袁绍的北边还有公孙瓒,袁绍又是个绣花枕头,不敢贸然南下,端曹操的老巢。果然,次年(公元198年),曹操就灭了吕布,袁绍无所作为。

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曹操居于劣势,上下恐惧,孔融为首的反对派在朝中散布失败论调。开战后,打得非常艰苦,粮食将尽,曹操实在坚持不下去了,几乎意志崩溃。曹操去信与荀彧商议,能否退兵回许都,诱敌深入,以图再战。荀彧激励曹操,咬牙坚持,伺机用奇,终于扭转战局,大败袁绍,取得了统一北方的决定性战役的胜利。

曹操孤掌难鸣的时候,荀彧力排众议,坚定地支持曹操。曹操丧失理智的时候,荀彧给他泼水降温,回归理性。曹操精神崩溃的时候,荀彧给他予激励,帮他咬牙坚持。

这不是精神导师么?一个比曹操小八岁的人,能做一代雄杰曹操的精神导师,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在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谁配做曹操的精神导师?曹操甘做谁的精神上的乞儿?

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之后,荀彧为侍中,守尚书令(后为实任)。侍中相当于皇帝的政治侍从,尚书令为宫廷秘书长。从荀彧的作为和任职来看,荀彧无疑是曹操的心腹,安插在皇帝身边的监视者和联络人。

荀彧是曹操的精神导师和首席谋士,又是曹操安插在献帝身边的耳目和打手,这就难办了。

荀彧以精神导师的身份(而不是以谋士的身份),阻止了曹操干两件事。

公元204年,曹操功攻克邺城(魏郡和冀州的治所,今河北省临漳市),自领冀州牧。当时全国分为十三个州,有人建议曹操恢复古时的九州建制,并把幽、并二州和司州(长安、洛阳两个首都之间的地区)的大部分划入自己的冀州,这样曹操就可雄视天下。

荀彧对曹操说,现在北方初定,如果您把别州的领土划入自己管辖的冀州,不仅显露了政治野心,还会引起那些占州据郡者的疑惧,导致众叛亲离,天下汹汹。现在河北袁谭尚在,刘表据有江汉,这样一来,天下就难以安定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北定袁谭,南制荆州,修复旧京(指洛阳),号令天下,这才是社稷长久之利。曹操权衡利弊,还是听从荀彧劝谏,遂罢九州之议。

公元212年,董昭等人上蹿下跳,四处活动,欲推曹操为魏公。当然,这么大的一件事,怎么也得探询、征询荀彧的意向、意见。

当董昭去征求荀彧的意见时,荀彧装着很吃惊的样子对董昭说:“曹公本兴义兵,以匡正汉朝,虽勋庸崇著,犹秉忠贞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

以荀彧的聪明睿智,哪里不知道这其实是曹操的心思?只是装糊涂,故意责备董昭等拉曹操下水,曲折地希望曹操适可而止,就此打住。

按照汉朝的祖制,非刘氏不得为王(东汉王朝的草创阶段除外)。曹操于公元196年已封为武平侯,是最高等级的侯爵,公元208年之后,职务是一人之下的丞相。暂时又不能封王,曹操政治地位要上升,只能封王与侯之间的公爵。

公爵与侯爵是有本质区别的。封侯者,只是得到一块食邑,享受此地的税赋,而不能在这块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官僚机构,不能行使治权;有的侯爵纯粹是一种荣誉,如关内侯。封公国就不一样了。某某公不仅抽食此地的税赋,还在这块土地上建立自己相对独立的行政机构和军事机构,对这块土地行使虽不完全独立但相对完整的治权。

荀彧深知,曹操只要走出了这一步,必然沿着公—王—皇的道路,毅然决然地前行,汉王朝迟早完蛋。

荀彧不能同意,因为他家世食汉禄,因为他的政治道德观是维护汉室,曹操的篡汉意图突破了他的道德底线。荀彧阻止曹操恢复九州,讽止曹操封魏公,都是为了维护汉室。德高望重的荀彧反对,曹操封魏公的事只能作罢。但“(曹)操心不能平”,此事没完。

但事情总得有个完,怎么完?只有两个办法——荀彧闭嘴,或曹操乖乖地当他的丞相,不要有什么野心。后一个办法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前一个办法。前一个办法中,要荀彧暂时闭嘴是可以的,永远闭嘴是不可能的,因为荀彧是有政治原则的人。那就是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永远闭嘴。

人的死法,无非有以下几种:病死、意外死亡、自杀、他杀。荀彧生活在宫廷之内、皇帝身边,意外死亡的可能性很小。没有高血压、心脏病,像诸葛亮那样突然病死也不太可能。剩下的只能是自杀或他杀两种可能。

据《三国志·荀彧传》记载,公元212年,适逢曹操南征孙权。曹操上表朝廷,请求让荀彧到谯县劳军。荀彧到曹操的军营后,就被曹操扣留在军营里,以侍中、光禄大夫的身份,作为丞相府的参谋长,随军效力。曹操率大军向濡须口(今安徽芜湖长江北岸的裕溪口)进发,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今安徽寿县),忧郁而终,享年五十岁。

《后汉书·荀彧传》的记载则不太一样,范晔说,荀彧阻止曹操称魏公以后,适逢曹操南征孙权,曹操上表请求荀彧到谯县劳军。荀彧到军中以后,曹操又上表将荀彧留在军中效力,皇帝也同意。曹操率大军向濡须口进发,荀彧则因病留在寿春。有一天,曹操派人给荀彧送来食品,荀彧打开一看,食盒中空空如也,便服毒自尽。

关于荀彧死亡的上述两种说法,哪种更接近真实,哪种更合情合理一些呢?

按照《三国志》的说法,荀彧“以忧薨”,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忧郁而终。忧是忧虑、焦虑,郁是精神压抑,情绪低落,忧和郁本身不可能直接引起人的死亡。

可以肯定,荀彧出发劳军之前,身体是棒棒的,否则,曹操不会提出,献帝也不会答应,荀彧也没有可能前去劳军。荀彧到谯县时,身体仍然是好好的,否则,曹操不会上表朝廷,请求荀彧留在军中效力,还要他当自己的参谋长。当时曹操是从谯县出发,经寿春进攻濡须。

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就知道,从安徽亳州骑马(以荀彧的地位不可能步行)走到寿县,不会超过一个星期吧?怎么几天之间就病倒了,还病死了呢?脑卒中?心脏性猝死?恶性肿瘤?在医学上都难以解释。人一忧,就薨了,在十天半月的时间内忧郁而终,既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科学道理。

根据《后汉书·荀彧传》的记载,曹操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一看,是个空食盒,便明白了曹操的意思,仰药自尽。按照《后汉书》的说法,荀彧之死,是曹操逼迫他自杀所致。

我认为,《后汉书》中曹操逼荀彧自杀的这个说法,是合情合理的,至少比《三国志》“以忧薨”的说法更合乎当时的情况,更合乎常理,也更符合科学道理。为什么呢?

首先,曹操的权力欲望突破了荀彧的道德底线,荀彧极尽全能维护汉室。曹操在权力扩张的道路上总是要前进的,也是不得不要前进的,可前进的道路上碰到一块巨石。曹操既然要继续前进,要么绕过它,要么铲除它。起初,曹操是想绕过去的,但怎么也绕不过去,因为荀彧实在是清心寡欲,德高望重,凛然不可侵犯。那么,只好铲除他。

其次,荀彧有大功于曹操,既对献帝曲意回护,又对曹操忠心耿耿。尽管他在思想上、道德上尊崇汉室,维护皇帝,但在行为上并没有损害曹氏集团。

我想,铲除荀彧,可能是曹操一辈子最无可奈何的一件事,伤心、痛苦、沮丧、无奈、愤恨、恼怒,充满了曹操的心胸。必须铲除他,但不能亲手杀害他,不能公开杀害他,更不能杀全家、夷三族,只能让荀彧自我了断。

如果我是曹操,当我送出这个空食盒的时候,肯定会站在窗前,望着使者远去,眼眶里滚动着泪水,向着北边,默默地说:“我的导师、我的朋友、我的战友,永别了。可是,事情为什么要这样?不这样,我又能怎样?”

再次,荀彧有自杀的心理动机。能做曹操精神导师的人,其心智之高远,意志之坚强,肯定非比常人。荀彧追随、服务曹操二十年,曹操的事业就是荀彧的事业,曹操的功名就是荀彧的功名。

公元212年这个时候,赤壁之战过去了四年,曹操已统一了北方,三国的局面已初露端倪。荀彧五十岁,曹操五十八岁,荀彧知道,曹操在有生之年要统一全国是不可能的。

一方面,他和曹操的事业到此为止,继续下去只能是画蛇添足,不如找个合适的时机主动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和事业。

另一方面,曹操的事业和功名虽是荀彧的事业和功名,但曹操的现在的理想不是他的理想,理想和事业发生强烈的冲突,事业在否定理想。对视理想和事业如生命的荀彧来说,内心分裂的痛苦可想而知。

既然活着是一种痛苦,那么,死亡也算是一条出路。

我们可以往更深一个层次探讨,曹、荀之间,为什么最后分道扬镳,一个进了天堂,一个入了地狱?曹操为什么非要置荀彧于死地?

通常而且流行的解释是,荀彧与曹操之间,理想不同,政见不同,所以他们分道扬镳了;荀彧阻止曹操的政治野心,又德高望重,门生布满朝廷,所以曹操痛下杀手。当然,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都说得过去。

我认为,他们分道扬镳的根本原因,是他们之间的道德尤其是政治道德不同,不同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所谓理想,主要是指目标而言;所谓政见,主要是指策略、方法而言。目标不同,以强者的目标为目标;方法不同,可以协商、妥协,用不着你死我活。曹操和荀彧都不是庸人、俗人。如果仅仅因为理想、政见之分,闹不到这个地步。荀彧可以选择告老还乡,曹操可以把荀彧削为平民。

荀彧的政治道德底线是,我老荀可以竭尽全力辅佐你曹操成就霸业,但绝不能让你或你的子孙篡逆。在曹操看来,王朝更替就像日出日落一样自然,何况我也没有办法,我该做什么,还得做什么,谁挡我的路,只好对不起。这是不可调和的,不可妥协的,惟一的问题是,采取什么方式来解决。

荀彧是有道德,至少是有道德底线的人,这种人的人格是不可能分裂的。一旦自己的道德底线被强行突破,要么拼死反击,消灭对手;要么亲手消灭自身道德的载体——自己的生命。反击曹操是不现实的;何况,曹操的事业也有自己的一份。那么,只好选择剩下的惟一的一条路——自杀。我猜测,荀彧到谯县后,肯定与曹操有过全面、深入、深刻的沟通、交流、探讨甚至争执、争吵,只是不为外人知。就是这次交流,彼此亮了底牌。

我认为,荀彧的自杀,是曹操和荀彧的共同选择,是他们彼此之间最后一次默契的合作。睿智的荀彧肯定知道,曹操请他来劳军的真正目的,自己的生命该到尽头了。于是,到了寿春,停下不走了,等待自己和曹操最后一次默契的到来。

曹操痛下辣手的根本原因,并不是荀彧的威望和影响力,这个时候,再有威望和影响力的人都威胁不了曹操。曹操必须铲除荀彧,是因为曹操无法面对自己的精神导师荀彧。

曹操权力的扩张、地位的上升乃至于最后取汉朝而代之,既是主动的,又是被动的;既是赏心悦目的,又是无可奈何的。自从“挟天子以令诸侯”以后,曹操就走上侯—公—王—皇(这最后一步让儿子曹丕完成)这条不归路。

恐怖的是,自己的精神导师那双忧郁而坚定的眼睛,幽幽地盯着他,让他如坐针毡,使他如芒刺在背。

打个比方来说明曹操当时的心理处境。

如果和几个流氓在一起,你可能毫无心理障碍地参与轮奸一个可怜的妇女。如果你的母亲站在你的背后,你想干那缺德事,恐怕你下身的那个玩意怎么也硬不起来。如果你决意要干那龌龊事,只好一掌把老娘推开,关在门外,摔死拉倒。

我的这些说法,可以说是心理分析,但不是凭空臆测。让我们来看看公元212年的曹操南征孙权是怎么回事。

《后汉书·献帝纪》对此次的曹操南征孙权没有记载。《三国志·武帝纪》仅有简单的一句:“冬十月,公征孙权。”提示荀彧到谯县劳军,是该年十月的事,《三国志·吴主传》倒是有寥寥数语:“(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公攻濡须,(孙)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

此次的曹操南征孙权,是公元212年十月出发的,至次年的正月,才进攻濡须。从现在的安徽亳州到芜湖,整整走了三个月,而且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攻动作,相持一月余,看到孙权军队齐整,也就班师回朝。临走时发一通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字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这像曹操一贯的军事作风么?没有明确的战役目标,率领几万大军,劳师费饷,大老远地视察了一下孙权新建的军港工程,表扬一番后起之秀孙权,回家。

我怀疑,曹操的这次像旅行似的所谓的南征孙权,只是一个幌子,是用一次军事行动来解决一个极端棘手的政治问题。

顺便提及读史者容易忽视的一个细节:荀彧与曹操是儿女亲家。荀彧的长子荀恽娶了曹操的一个女儿,也就是曹丕称帝后封为安阳公主的那位。这样说来,荀彧临死惟一可以放心的是,曹操不会伤害自己的家人和家族。

上面说过,荀彧是有自杀动机的,不排除一种可能,曹操根本就没有逼荀彧自杀,自杀是荀彧自己的选择。荀彧是个智者。一个智者,懂得怎样活,为什么活,为谁活;也懂得为谁死,为什么死,什么时候死。对一个智者来说,生又何欢,死也何惧?

在三国这场世纪大混战中,英雄多如牛毛。真正的智者,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荀彧。

曹操的屠刀已然举起,就不可能再立地成佛。不能立地成佛,就还会继续杀人。

让人费解的是,曹操不仅继续杀人,杀的还是个女人。更不得了的是,这个女人,还是第一夫人。

杀第一夫人

曹操杀的第一夫人是献帝的第一位皇后——伏皇后。

伏皇后之死,正史有三处记载。

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献帝的皇后伏氏,早先给她的父亲、已故屯田校尉伏完写过一封信。信上说,献帝因董承被杀怨恨曹操,信中的一些话不堪入耳。这封信被揭发,伏皇后被废、被杀,兄弟们也全部被诛。

《后汉书·孝献帝纪》载:“(建安十九年)十一月丁卯,曹操杀皇后伏氏,灭其族及二皇子。”

《后汉书·皇后纪》对伏皇后之死的记载,大约如下。公元200年,曹操诛董承时,要把董承的女儿、献帝的董贵妃一起杀掉。献帝以董贵人有妊在身为由,求曹操手下留情。曹操不答应,还是残忍地将董贵妃杀害。伏皇后又惧又恨,便给他的父亲伏完写了封信,细述曹操残逼之状,叫她的父亲伺机除掉曹操。伏完不敢下手,也没有把这封信公开。

公元214年,此事被揭发,曹操大怒,逼献帝废伏皇后,并假造圣旨,将伏皇后废黜,关进暴室(宫中关押犯法女人的监狱性质的机构),幽闭而死,她所生的两个儿子被毒死,兄弟及宗族被杀者达一百余人,母亲等十九人流放涿郡(刘备的老家)。

同类推荐
  • 回到古代做导演

    回到古代做导演

    一个现代广告导演,因为一块神秘玉佩,穿越到了古代。他泪流满面地发现,他在前世实现不了的理想——拍电影,竟然能在这个古代世界实现!他一步步培养出他的电影制作团队:制片,编剧,音乐编曲,灯光师,舞美及特效师,场记及统筹演员呢?有梨园戏伶,当然,也可以海选男女主角。而他自己则要兼任导演、摄像师、后期剪辑师、吟诗作对的湿人、上书房行走、平西大将军、驸马爷……那一世,我去过;这一世,我来过,若能拼过、闯过、痛快过;爱过、恨过、自在过,不要脸,又有何之过?”
  • 中都梦

    中都梦

    《中都梦》描写宋、金交战时期,北京城历经金朝三代帝王的真实历史故事,在短暂的62年间,丛盛至衰的历史背景中,涌现出的历史人物众多,再现了八百五时年前,古都北京的历史场景。
  • 浊浪志

    浊浪志

    寒鸦啄断肠,鼠食堂中粟。谁为功成将,谁为冢中骨?
  • 三国之龙贯九天

    三国之龙贯九天

    “被赵云的师公收为义子,习得一身绝世武学,镇压黄巾之乱,娶了公主,代替当朝大将军何进成为外戚,刘大耳,曹阿瞒都要听我的,猛将、名士、美人、都是我的,这是我的三国,我是王烨,我为自己代言。”王烨重生东汉,且看他如何奉天子以令不臣,争霸天下。这正是:烽火焚东汉,群雄欲换颜,谁能震寰宇,苍龙贯九天。
  • 九一八

    九一八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的话题,但我们还是想探究隐于事变背后的某种玄机。为此,《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九一八》撷取了事变发生前后21天的历史,通过38个细节性的事件和话题,力图多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事变背后的政治角力。你会看到,虽然占领中国东北是日本的既定国策,但事变的爆发也是日本国内各种政治努力复杂博奕的结果;虽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早已臭名昭著,但也脱不开当时的国情和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虽然中日双方是事变冲突的主角,但当时国际社会与国际列强的姿态,从定意义上讲也极大地影响了事态进程与结束。
热门推荐
  • 别让它们离开我们

    别让它们离开我们

    告诉我们濒危,濒危,为什么我们要等到某些物种濒危了才去采取保护措施?动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也许有一天,洪水暴发,沙尘暴暴发,人类即将灭绝,那时你还能犹豫吗?也许有一天,动植物将全部死亡,那时你才想到现在不该不植树造林吗?要是植物全部灭绝时,你还能呼吸到现在的新鲜空气吗?我们都不会想过这样的生活,那么,我们就动起手来吧,一起美化我们的绿色家园,创造美好环境,保护动植物!只有这样,人类才会创造出未来的美好环境。
  • 青莲剑仙异界纵横

    青莲剑仙异界纵横

    手持青莲剑殿,只要有足够的药材,铁矿,我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制造各种丹药和神兵。身为一代青莲剑殿传人,我要在这异界纵横。纵马江湖道,天地任逍遥。我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也是这异界的主宰!——青莲剑仙如是说。
  • 我的唐朝男友

    我的唐朝男友

    唐朝男友养成守则:一:要坚决服从命令,我说什么就是什么。二:工资每月上交,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三:要当一个好男人,要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四:要记住我的生日,我爸妈的生日,我爷爷奶奶的生日,还有我家狗的生日。五:你也知道女人一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心情会不太好,所以……我打你的时候,记得不准哭!
  • 喂,恶魔,我喜欢你

    喂,恶魔,我喜欢你

    “那个……我喜欢你”“对不起”什么?!本公主第一次主动表白就被拒绝了?!“为什么?”“因为我不想让你主动,答应我,做我女朋友”
  • 狂武仙帝

    狂武仙帝

    当我在临这世间,就是你们毁灭之日。重生之后开始了他逆天之旅,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没有人能拦住他的脚步。在这个实力至上的世界,脚踩大地,头顶天,一不小心地踩踏了,天捅破了。没关系,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 湘君

    湘君

    庙堂里,诸般神佛,哪个敢妄言,长生便是好?世家子,苦心孤诣,独上南山,求大道!不愿千年枯坐生死关,惟愿百年逍遥人世间。天地间,何人能传我逍遥决?
  • 神魔传曲

    神魔传曲

    一次穿越,是巧合,还是精心设计?天魔体与神魔魂的结合,究竟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万载之前的预言,又是怎样一个局?神秘的白衣剑仙,杀戮的魔都,强大的圣域,三者之间又是何关系?一切皆在神之三部曲:神魔传——为神为魔一念间,不看苍穹不看仙!
  • 导演万万岁

    导演万万岁

    三十年众生牛马,六十年诸天龙象。前世碌碌无为蹉跎一生,而今回迈步重头越。且看前世的人生输家,如何逆转人生成就人生赢家。导演你别这样...............
  • 生化任务

    生化任务

    华夏内蒙古自治区边防沙漠黑搭乌拉里出现了一个“人”,准确来说是具会活动的骷髅。这具骷髅寻路般往沙滩边缘走去,突然,这具骷髅突然抬起它的头对着天空用沙哑的声音大喊……2008年12日25日,华夏“红眼”在內蒙古自治区拍下了一张奇异的照片。这张照片拍的居然是一具会活动的骷髅,华夏国防部为了弄清楚这张照片的真相,秘密组织了一个名叫“刺密”的侦察小组前往发现那骷髅的沙漠进行调查。没想到的是,这具骷髅居然出自前苏联的一个生化研究基地,里面危机重重,以前的人已经都变成了吃人的怪物。侦察小组能否在这个危机重重的生化基地里活下来?
  • 圣途传

    圣途传

    不受上苍眷顾的少年勇入“归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