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92300000024

第24章 桃园之义——类血缘(2)

终其一生,刘备与关羽、张飞之间的类血缘,始终不渝,类血,而浓于血。公元200年,曹操东征徐州,击败刘备,掳其妻小及关羽。曹操封爵位,拜官位,赐金钱,给美女,使尽一切手段,想尽一切办法,关羽就是不动心,不动摇。得知刘备的下落后,封金挂印,带着嫂嫂、侄女,绝尘而去,在民间和文艺作品中,演绎出一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主”的千古绝唱。

曹操为什么放下身段,不惜血本,极力笼络关羽?

世人都以为曹操爱惜人才,因为关羽实在是太有能耐。固然,曹操爱才的因素存在。我倒认为,曹操笼络关羽,分化瓦解刘备的成分要多些。

关羽的确是不错的一员战将,连曹操的主要谋士程昱也认为“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但此时曹操身边,谋臣如雨,猛将如云,张辽、徐晃、于禁、李典、乐进等等,都是不世出的名将,多一个、少一个关羽,无关大局。何况,关羽并不像世人印象中的那样能征善战,不过是借助赤兔马的爆发力和速度,在战斗中搞一些突然袭击而已。

倒是刘备这边,此时,“曹公尽收其众”,左将军已成光杆司令。其核心成员关羽已降曹,张飞已走散,身边只有糜竺、孙乾、简雍等几个文人,落荒而逃,走青州,奔冀州,投了袁绍。如果关羽铁心跟了曹操,张飞随刘随关,还是落草为寇,尚在三可之间。张飞跟关哥走或当山大王的可能性恐怕要大些。

曹操是铁定不会放过刘备的,刘备也铁了心要与曹操决裂。因为,在公元200年的“董承谋反”一案中,即使刘备没有参与其中,也受到曹操的高度怀疑,曹、刘之间是注定不共戴天的。曹操要杀刘备,没有理由,没有证据。何况,刘备早已溜之大吉。曹操“除掉”刘备的最好办法,就是挖刘备的台柱子,让关羽死心塌地地跟随自己,而不回到刘备身边。

上文说过,关羽、张飞肯定是结拜过的,张飞还曾被曹操封为中郎将。如果关羽不回到刘备阵营,张飞又跟关羽走,说不定,人到中年的刘备就此玩完。刘备脱离袁绍到汝南(河南省东南部)时,只带了赵云和赵云手下的几百军兵。没有了关羽、张飞,刘备到了荆州,刘表也不会厚待他,诸葛亮也不可能追随他。关、张的离落是刘备一生真正的生死关头。

刘备是否参与公元200年的“董承谋反”案,史无定论,但刘备已成曹操的嫌疑犯,刘备彻底地跟曹操分道扬镳,则是肯定的。刘备是个不甘人下的英雄,是曹操的眼中钉、肉中刺,曹操欲除之而后快。曹操的分化瓦解策略,够辣够狠,意欲不露声色、手不沾血而扼杀一英雄,除去一对手。可惜,高明的曹操未能如愿。

如果关羽降曹而不回归,还有会有此后的刘备么?还会有蜀汉帝国么?这个“如果”是很有些悬念的。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提出个有点意思的问题:从人事角度看,三国的局面,是刘备造成的,还是关羽造成的?蜀汉的缔造者是刘备,还是关羽?

可以说,没有关羽降曹后的回归,就没有刘备后半生的事业,也就没有此后的蜀汉帝国和所谓的三国。有意思的是,十八年后(公元219年),襄樊一战,就是这位关老弟,弄丢了刘备的“荆州”,使刘备和诸葛亮两路北伐的理想成了泡影,最终注定了蜀汉灭亡的命运。对刘备和蜀汉帝国来说,真的是成也关羽,败也关羽。

说到刘、关、张,还有一个问题值得一说。那就是,他们三个是否参加了关东联军讨董卓。

这还是个问题么?全国人民都知道,在讨伐董卓的战役中,关羽温酒斩华雄,刘、关、张三英战吕布,不是轰轰烈烈,言之凿凿么?

董卓的都督华雄,是被孙坚干掉的,罗贯中把功劳记载关羽头上,史有定论,且不去说他。

至于三英战吕布,我怀疑是罗贯中酒醉后的挥毫泼墨,而不是虎牢关前的真刀真枪。《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正史没有刘、关、张参加关东联军讨董卓战役的任何记载。《三国志》中刘备、关羽、张飞本传中,也没有他们兄弟仨参加此役的蛛丝马迹。

陈寿是个很公道的历史学家。参加关东联军讨董卓,那是何等光荣的事。如果刘备兄弟确实参加了的话,即使没有什么战功,陈寿在他们的传记里也会隆重地描绘一番,至少是轻描淡写地带上一笔。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柳,弃官亡命。顷之,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毌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至下邳遇贼,力战有功,除为下密丞。复去官。后为高唐尉,迁为令。为贼所破,往奔中郎将公孙瓒,瓒表为别部司马,使与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绍。数有战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

刘备真正登上历史舞台是公元194年,以平原相的身份率军救陶谦,陶谦死后刘备任徐州牧。上述这段《三国志·先主传》里的文字是刘备公元184—公元194这年十年间的简历,陈寿写得相当简练,对刘备任安喜尉、下密丞、高唐尉、高唐令的经历都没有标明年份。

袁绍抢夺韩馥的冀州牧一职是在公元191年,即关东联军讨董卓的次年;公孙瓒任命他的三个部将严纲、田楷、单经分别为冀、青、兖三州刺史,也是在关东联军解散之后。也就是说,刘备在高唐令任上被黄巾余部驱逐的时间,是在关东联军解散之后。

反过来说,关东联军讨董卓时(公元190年),刘备在高唐令的任上。高唐县属青州的平原国(今山东省西北部),作为地方官,一个县令离岗,带几个兄弟千里迢迢去参加什么讨董卓,是不可思议的。

何况,县令的手下是没有军队的,只在刘备投奔公孙后,才当了个别部司马,带了个独立团,手下才有了一个地方团队。就是这个地方团练,也属于公孙瓒,因为刘备是公孙瓒的别部司马,而公孙瓒是没有参加关东联军的。

刘备真正拥有军队,是做了平原相(相当于郡太守)后,这时是关羽和张飞给他当别部司马了。所以,公元194年的时候,援陶谦后就留在了徐州,可以不听田楷的调遣,不再回公孙瓒的身边。

关于刘备参加关东联军讨董卓,我的意见是.

一、刘、关、张没有参加此战役,罗贯中为刘、关、张伪造履历的嫌疑很大。

二、即使参加了此战役,也没有什么三英战吕布,那是罗贯中为刘、关、张虚报战功。

三、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刘备跻身并端坐于各路诸侯之间,关羽、张飞屹立于刘备身后,关羽直接向袁绍请战等情节,统统都是胡扯。即使刘备参加了讨董战役,即使袁绍他们看在刘备皇族身份的分上,让刘备参加联军最高军事会议,会让关、张两个上等兵与会么?这明显是违反组织原则和保密规定的嘛。

作为小说,罗贯中哪怕弄出一个猪八戒大战霍元甲的情节来,也无可厚非,而且会相当得好看。但作为历史,读史者多个心眼的好,不要把文学和历史混为一谈。

⒊表兄弟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是个人见人爱的角色,英武伟岸,功夫了得,忠心耿耿,大义凛然。

赵云可能是《三国演义》塑造的诸多著名的艺术形象中,最接近历史原型的一个。当然,这个历史原型到底怎样,本身也难以确定,只能以史料的记载为准。

《三国志·赵云传》全文只有四百字左右,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合做一传。《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对赵云的生平事迹记载较为详细。

赵云出生于公元158年(刘备生于161年),卒于229年,享年72岁。赵云起先跟随中郎将公孙瓒在幽州抗击乌桓(今华北北部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也叫乌丸),刘备投奔公孙瓒后,公孙瓒派刘备(其固有部队约一千人及小队乌桓骑兵)随田楷助徐州牧陶谦拒曹操,赵云为刘备的骑兵分队队长。刘、赵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陶谦死后,刘备领徐州牧,赵云回幽州公孙瓒处复命,两人就此分手。

公孙瓒此人,出身世家,又读过书,“为人美姿貌,大音声,言事辩慧”。率领的是乌桓铁骑,敢冲敢杀,号称“白马将军”。赵云有些朴讷少言;武功在北方胡骑中可能也不算突出,公孙瓒可能有些瞧不起赵云,至少没有重用他。赵云也看出公孙瓒非成事之主,便借奔兄丧离他而去,后投奔袁绍。

真是无巧不成书,不是兄弟不聚头。在袁绍处,赵云碰到了落难的老朋友刘备(公元200年,刘备失徐州后,官渡之战前)。刘备受袁绍派遣,带着赵云,到汝南(河南省东南部)一带联络黄巾余部,以骚扰曹操后方,两人借机脱离袁绍。关羽得知刘备的下落后,一路追随而来。在汝南,刘、关、张、赵终于散而复聚。

什么叫缘分?这就是缘分。

在汝南,刘备顶不住曹仁的压力,于公元201年投了荆州牧刘表。从此,兄弟们不离不弃,不死不散。

赵云的成名之战,在于当阳(今湖北省当阳市)长坂救后主。“及先主为曹公追于当阳长坂,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这是发生在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荆州(赤壁之战前夕)时的事情。

《三国志·赵云传》的这段记述,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在《三国演义》中却描写得起伏跌宕、轰轰烈烈,连在高坡上指挥战斗的曹操,看见身抱幼儿、挥舞银枪、所向披靡的敌军虎将,竟下令不得伤害,欲生擒之,以为己用。

孙夫人不辞而别回江东时,欲劫持刘禅同往,赵云又截江夺阿斗。所以,陈寿在赵云的传记后评注道“……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陈寿将赵云比作刘邦的卫士、车夫灌婴之类的忠勇之士。

因为赵云的忠勇,因为赵云的可爱,历朝历代的许多作者和读者都为赵云在刘备集团中的待遇抱不平。

刘备平定荆州后,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刘备的任命,自然没有曹操的中央政府的任命文件)。这个“翊”字,是护卫的意思。刘禅接位后,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这里的永昌亭侯是爵位,征南将军、镇东将军是名号或官号而不是官职;中护军才是实职,大致相当于现代的中央保卫局局长。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赵云与邓芝率军驻箕谷,为疑军,失利,贬为镇军将军,次年卒,多年以后追谥顺平侯(县侯)。

从赵云的履历来看,跟随刘备之后,其主要工作是保护刘备的大本营及其家眷,属于内臣,与那些攻城野战的将军们,如关、张、马、黄等,工作性质是不一样的,工作业绩的评定标准也是不一样的。终其一生,赵云没有关羽、张飞甚至没有马超、黄忠之辈荣耀、风光,其实是很正常的。

既然赵云的职责是保护大本营,那么,《三国演义》大书特书的救后主、救主母,只不过是赵云的本职工作。如果在战斗中丢了他的保护对象,是要承担责任的。曹操追刘备的,是日行三百里的五千铁骑,如果《三国演义》的记述真实的话,值得佩服的反倒是曹操,没有曹操的爱才惜才,恐怕十个赵云也死于乱箭之下、刀枪丛中,刘禅也成不了日后的阿斗皇帝。

刘备称王之后,以关羽为前将军,张飞右将军,马超左将军,黄忠后将军。赵云位在关、张之下,世人觉得合情合理;而位次于马超、黄忠两位半途参加革命的降将,世人就觉得刘备不公,为赵云不平了。

其实,刘备的人事安排,除了政治考量(各派系、各大实力派都要照顾到)以外,单从赏功的角度,也是合情合理的。这就是上文说的,赵云是内臣,不能与野战之将相比。一台戏中,总有人在台上显风光,有人在台下跑龙套。战争中,总有人在前方拼杀,有人在后方奉献。

无疑,刘备是信任、感激赵云的。实际上,赵云从来也没有计较这些政治待遇问题。刘备挑选赵云做这份工作,除了赵云的能力以外,与赵云这种秉性忠厚、老成持重、不贪财好色的品性德行有关。

刘备称帝(公元221年)的次年,举国伐吴,赵云切谏,刘备不从。赵云年过七旬,参加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之战(公元228年),失利被贬。这是赵云一生中最不爽的两件事,但赵云还是默默忍受。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前,赵云意见的不受重视,除了刘备的大头症发作,听不进臣下的忠言直谏以外,是不是与赵云的内臣身份有关呢?这也难说。

对于刘备而言,如果关、张是兄弟,赵云像什么?我看,赵云像是忠厚老实、勤恳听话的表哥。

⒋舅子

就性格、智谋、能力,或者对刘备集团的贡献类型而言,庞统和法正都很相像。

庞统(179—214),字士元,别号凤雏,荆州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人。年轻时,庞统被荆州著名的人物评论家司马徽誉为“南州士之冠冕”,意思是南方青年学子之中的顶尖人物。水镜先生对诸葛亮的评价也没有如此具体明确。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说明青年时代的庞统的名气比诸葛亮大。

庞统最初投奔孙权,因其貌不扬,又有些傲气,不待见于孙权,便到周瑜帐下任职。周瑜死后,庞统亲自扶柩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说明周瑜待庞统不薄,也说明庞统知恩图报。

赤壁之战前夕,庞统在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下,投奔刘备。公元211年,庞统随刘备入川,与刘璋会于涪城(今四川省绵阳市),庞统建议刘备搞个鸿门宴,于席间袭杀刘璋,趁机吞并刘璋的军队和土地。刘备不从。庞统的急功近利与刘备的辛辣老到形成鲜明的对比。公元213年,刘备自葭萌关(今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进攻成都,受阻于雒城(今四川省广汉市),刘璋之子刘循率兵坚守,相持一年之久。庞统急于成功,强攻雒城,死于落凤坡。

法正(176—220)年轻时,与同乡孟达一起,从关中迁入蜀地,依附刘璋。后为新都县令,代理州军议校尉(军区参谋长),但不受信任,不受重用。法正与益州别驾(州牧的行政助手)张松相友善。此二人对刘璋心怀不满,是引刘备入川、反噬刘璋的谋主。法正迎刘备入川后,一直跟随在刘备身边,张松则留在成都做内应。

刘备包围成都后,又是法正出面劝降刘璋,连哄带骗,连恐带吓,兵不血刃占有成都。张松的哥哥张肃,举报弟弟“里通外国”,张松被刘璋诛杀。留在家里的张松脑袋搬家,随刘备在外的法正却功成名就。这可能是种瓜得豆、种豆得瓜了。

与诸葛亮的老成谋国、长于理民不同,庞统和法正都善于奇谋策划。所以,刘备每打下一个地方,随着地盘的扩大,都让诸葛亮留守,巩固后方,输送兵员粮饷,却带着足智多谋的庞统或法正,继续攻城略地。

庞统长诸葛亮二岁,法正长诸葛亮五岁。他们三人在年龄上都应该是刘备(161—223)的晚辈。但由于三个人的品行秉性各异,他们各自与刘备的相处方式也就不同。其中,庞统、法正与刘备相处方式基本相同,诸葛亮与刘备的相处,跟庞统、法正比较,明显不同。

庞统的个性,有点特立独行,同时又任性使气。庞统初见刘备时,怀里揣着鲁肃和诸葛亮的推荐信,他却偏偏不出示,也不说明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凤雏。看来,除了狂傲以外,也提示庞统自视不低于诸葛亮、鲁肃,不屑诸葛亮和鲁肃的推荐。

结果,刘备跟孙权一样,以貌取人,委任庞统为一个偏僻小县——耒阳县的县令。庞统呢,当然不屑一顾。到任以后,不理政事,整日盘桓于醉里乾坤,蹉跎于壶中岁月,被刘备免职。还是鲁肃得知情况后去信,诸葛亮力劝,及时地纠正了刘备的做法。

同类推荐
  • 重说中国近代史

    重说中国近代史

    本书源自人大的一门热门选修课,即张鸣老师开设的政治史公开课,它靠同学们口碑相传而走红校园,最终使更多的人对这段看起来枯燥无比的历史重新认真审视起来。
  • 重生之一本万利

    重生之一本万利

    上帝啊,我看你那慈爱的眼神是那么的真诚,可你怎么就那么的坑爹呢?!竟让穿越发生在范进的身上!我虽软弱并不可欺,既然天地于我不义。今日我必逆天行事,乾坤必然在我脚下。历史的格局,因商业帝国而改变。萝莉的倒下,只因我的出现。御姐的疯狂,只为我的横空出世。看低调的我只手擎天改变世界,呵呵...
  • 三国之我就是我

    三国之我就是我

    猪脚王少宇重生三国,这里有你想知道的,有你知道的,有你不知道的,还有你知不知道都要知道的。
  • 狼行三国

    狼行三国

    意外穿越,成为狼王的苏青,号令群狼行乱世。掌中吞天戟,胯下盖雪驹,所向披靡,肆意纵横驰骋这汉末江山!孤独的英雄,与狼共舞,诉说着他传奇的经历!
  • 五代前的那些爱

    五代前的那些爱

    我们沿着时光的轨迹,从远古走到唐五代,无数美丽的爱情故事都体现出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是人性的力量赋予了爱情吸引我们的力量,是命运的力量赋予了爱情震撼我们的力量。不论是悲剧还是喜剧,每一场经典的爱情都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而是一种丰富的人生,一种深刻的存在。一部回肠荡气的中国情爱史,一道色香味全的汉文化盛筵。
热门推荐
  • 基因狂潮

    基因狂潮

    当拥有了一个基因系统的时候,豌豆射手,生化僵尸,地狱恶魔,圣血天使,没有我造不出了的。但死亡却依旧紧随身后,是自保还是带领众人杀出重围?掌握自己的信念,徘徊于生死之间。聚信仰,铸神台,点神火,逆天改命。也许死亡才是开始,轮回得以重生。我是方言戍,基因系统的掌控者!
  • 诡闻鬼事

    诡闻鬼事

    穿草鞋的诡异女尸,引起千古谜团。突然造访的野乞丐,竟是茅山道教后裔,莫名失踪有何源头?爷爷得传其衣钵,利用所学道术,招魂、烧尸、续命、山野秘术……遇奇人解古墓迷云,为真相不惜探秘鬼境,鬼眼是凶或是吉?层层解密,步步深渊!
  • 夜雨惊鸿

    夜雨惊鸿

    初见,他认错了她,她神情似笑非笑,揶揄道:“公子一路对奴家又是牵又是摸的,坏了奴家清白,当作何打算?”再次见到,她夺了他的长剑,架在他的脖子上,问:“你也要与我为敌?”从她挟持了他逃出重围的那刻起,他们的一生注定纠缠。她渐渐找回失去的勇气:“没关系的,这世间的千千万万的药,总会有一种可以救你的,哪怕倾尽所有,我也会找到它。这些逼迫你的人,伤害你的人……”她靠在他怀里,虚弱不堪,看向五派的眉梢眼角全是恨意,嘴角有鲜红血渍,衬得那倾城的面容更加妖娆,却给人一种森森的寒意。“我一个也不会放过。我夜雨薇以性命作赌,此仇必报,不死不休。”
  • 浮尘成殇

    浮尘成殇

    再坚硬的石头,经过碰撞、腐蚀之后,都逃不过蹉跎成尘土的命运吧?而经历过伤痛的我们是不是也终会变成这浮尘,随风飘起飘落?顾安,生性单纯却又冷漠淡然,家破人亡后,绝望的她遇上了她的瘾,“鼓神”洛笙。一次次的不忠与背叛使顾安幡然醒悟,有的人即使相爱也注定不能相守,最终选择离去。在顾安悲苦的人生中,如果说有谁给她带来过温暖,那个人就是陆小虎,那个每天都会对顾安说一遍我爱你的陆小虎。可惜局中人醒来的太迟,太迟......对于洛笙来说,他爱顾安,却又不能只爱顾安一个,从小见惯了爸妈虚伪的爱情,使得洛笙不敢把爱全都倾注在一人身上......是不是尘埃注定漂浮无所依?
  • 再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寂寥

    再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寂寥

    全新收录吴忠全三年间创作的精品散文,全书分为两部分,【众生之相】讲诉行走时遇见的小人物的故事,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游记讲诉自己走到哪里发生了什么,而是直接以当地风土人情或是当地人物做主人公的散文,每一个故事都单独区分开来。【一家之言】讲述作者行走于北方时经历的各种情感。体现出对故乡、对人生、对生命等等的感怀。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生存于天地之间,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改变,有些人我们无法挽留,有些时间我们无法停驻,于是那些我们经过的,错过的,忘记的与无法遗忘的,竟组成了大部分的生命,谁能说谁不曾感到寂寥呢?
  • 掠夺天下

    掠夺天下

    本书已经A级签约,四组出品,必属精品,质量和更新都有保障,请大家放心收藏阅读!警告一:本书每天最少3更,心情好,成绩好速度更快,看书慢的慎入!警告二:本书主角比较理性残酷,可能不会有什么儿女情长的情节!警告三:本书是仙侠文,但和你看的所有仙侠都不同,只喜欢老派线下的请不要进入!修仙世界,同样弱肉强食,遵循丛林法则。强者恒强,弱者只能被吞噬。杨易本是地球上地下世界王者,经历无数尸山血海,达到巅峰地位,却不料一夜之间穿越了。这是一个武者横行的世界,甚至有传说中的仙人存在。一部掠夺功法,可以吞噬吸收敌人的精气,这便是杨易来到这个世界的最大财富。且看黑道王者如何在修仙世界中纵横捭阖,再达巅峰!
  • 域解

    域解

    艾力本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却被上一任核首看中,被给予地球的星核后,成了新一任核首,掌握了操控全球的权力,也同时肩负起了保护地球的重任。。
  • 前传异能者

    前传异能者

    我们散播福音,我们散播真理,我们来拯救你们,放下心中的刀,去吧,去寻找那隐藏在黑暗中的光芒...记住我们,我们是使徒。
  • 小五义

    小五义

    《小五义》的全称为《忠烈小五义传》,又称《续忠烈侠义传》,共一百二十四回。书中以襄阳王赵珏因抱恨前仇,招兵买马,阴谋造反,天子旨准钦差颜按院大人奉旨查办为主线,主要讲了各路英豪纷纷效忠为民,弘扬正义的事迹。其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侠义豪情种种,皆在其中。另外人物形象塑造生动,跃然纸上,让人对豪强劣绅憎恨的同时,也对英雄豪杰的行为肃然起敬。此书在民间广为流传,也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 黑色交易

    黑色交易

    “不是出台吗?”“就算我要出台,也不陪你!”“那可由不得你。”“秦世锦!你混蛋——”过往的记忆纷至沓来,为了十万元,她闭上眼睛,忍受刺骨的屈辱。原以为一夜之后,一切都会结束,谁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年少时,他们是青梅竹马相见相厌。多年后,他却成了她的总裁上司。她只是搭错了电梯,竟然被整个公司疯传她是要向他爱慕告白!豪门大少秦世锦,她只想远离他,为何会越走越近?是他让她陷入困境,被学校处分警告,也是他在她最狼狈时替她解围!那个最不堪的夜晚,深刻在陆展颜心中,一直都是尖锐的刺。他们狠狠伤害着彼此,也伤害着自己,抵抗着诱惑,也抗拒着相爱……明明知道不该沦陷,可是为何会在不知不觉中对他心悸三分?莫非这就是爱……※※※第一最好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