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70900000022

第22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洽(10)

【原文74】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①,五苓散主之。

【词解】①水逆:因里有蓄水,以致饮水不能受纳,饮人即吐。

【释义】太阳水逆证治。

太阳中风,发热恶寒,已持续六七日,不但表证未解,反而增加心烦。邪气随经人里,扰乱气机,三焦水道不通,膀胱蓄水,经腑俱病,故有表里证。表证指太阳表证发热恶寒,里证指太阳膀胱蓄水。既有太阳表证,又有膀胱腑证。因水蓄于下,气化不利,津液不能如常输布,口中乏津,故渴欲饮水。胃失和降,所饮之水,拒不受纳,则逆而上行,故水入则吐,口渴不解,吐后再饮,再饮再吐,名日水逆。此属蓄水重证,治疗上仍需化气行水,兼以解表,故仍用五苓散。

本条和71条、72条都是讨论蓄水证,虽表现不同,但内容相符,病机一致,故都用五苓散化气利水。

本证的辨证要点是“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人则吐”。

【原文75】未持脉①时,病人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发汗后,饮水多必喘,以水灌②之亦喘。

【词解】

①持脉:即诊脉。

②灌:洗也,即以水洗浴。

【释义】重发汗而致心。肾阳虚的证候。

临诊见到病人手叉自冒心,是因于里虚心慌,跳动不安,患者当有心悸。实者拒按,虚者喜按。此心悸由正虚所致,因里不足而求助于外,故病人双手交叉,扪护于前胸,如此可使悸动稍有减轻,这是虚证心悸的主要特征之一。发汗过多,既可损伤心液,又能损伤心阳。心肾同为少阴,互相影响,故心虚亦可能下累及肾,引起肾阳不足。肾开窍于耳,故肾阳虚可见耳聋失聪。耳聋可通过观察病人对声音的反应以测试,如医师令病人咳嗽,病人罔闻,证明听力丧失。究其病因,心悸、耳聋皆由重发汗损伤心肾阳气所致,提示虚人不可过汗。

汗为阳气蒸化津液而成,发汗过多会导致伤阴损阳。津液受伤必然感到口渴,欲饮水自救者,应当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恣意多饮,则致水饮停聚为患,因汗后阳虚,无力行水。水饮上逆于肺,因而致喘。汗后肌腠空虚,必须善为调摄,若贸然洗浴,水寒之气易使毛窍闭塞,导致肺气不宣,因而致喘。

以上列举了汗后致喘的两种原因,说明形寒饮冷可以伤肺。并提示人们,在疾病、特别是大病的治疗过程中,注意病后调摄,是相当重要的。

【原文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①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②,栀二产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舍,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甘草二两,炙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生姜五两香豉四合,绵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词解】

①虚烦:因无形之热所致之烦。虚:非有形之实邪结滞,是相对概念。

②懊:指心中烦郁闷乱,莫可名状。

【释义】汗后吐下不止以及热扰胸膈的证治。

发汗后,水药入口,即见呕吐,是发汗不当,使胃气受损所致。胃气虚弱,不能化饮,水药入口,停聚于胃,引动气逆,故而呕吐。胃气不降见呕,饮渍于肠则利。若再发其汗,则必胃阳更虚,水饮内停进一步加重,从而:带来“吐下不止”的后果。

汗吐下后,表邪内陷,若与有形之物如宿食、痰水等相互搏结而烦者,是为实烦,但此虽因热邪内陷,却并未与有形之物相结,只是无形之热扰动胸膈,火郁而不伸作烦,故称为“虚烦”。其轻者,心烦“不得眠”;重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懊是心中特别难受,烦郁闷乱,莫可名状,足见其痛苦已非一般了。火郁当清之、发之,故用栀子豉汤清宣郁热,以除虚烦。

栀子豉汤由栀子、豆豉二药组成。栀子苦寒,可导火热下行,清泄邪热。豆豉轻清宣透,具解表宣散之功,与栀子配伍,则清中有宣,宣中有降,可除火郁虚烦之证。使用本方,需先煮栀子,后纳豆豉,才能发挥其清宣郁热的治疗作用。火热郁于胸膈,若药后热郁得伸,则有呕吐的可能,并且邪随吐解,但栀子豉汤并非“吐剂”。

若兼见病人自觉气息不足,是吐下后伤及正气,就应加入甘草以益气,即栀子甘草豉汤治之。若见呕吐,是胃气不和而上逆,当加入生姜以和胃降逆止呕,即栀子生姜豉汤治之。

【辨治要点】

主症:心烦不得眠,心中懊,反复颠倒,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苔薄黄或黄白相兼。

成因:热郁胸隔。

治法:清宣郁热。

方药:栀子豉汤(栀子、香豉)。

【原文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①者,栀子豉汤主之。

【词解】①胸中窒:胸中憋闷不适。

【释义】郁热所致胸中窒的证治。

发汗、攻下后可出现烦热、胸中窒的症状。烦热是指心烦而身热,或是指因热而烦,其烦较甚之意,显示火郁的程度较上条为重。胸中窒是指胸中有堵塞憋闷之感,是热邪留扰胸膈、胸肺之气运行不畅所致。本证是在上条所述心烦不得眠的基础上产生的,其证较上条为重。但仅见窒塞,并无疼痛,说明火热之郁仅在气分而未及血分。本条虽较上条之程度为重,但其病机仍为无形热邪留扰胸膈,故仍治以栀子豉汤清宣郁热,是治病求本之法。因热郁得宣,则气机自然畅达,其证就会消失。

【原文78】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释义】热郁影响血分而见心中结痛的证治。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是表邪人里化热,郁于胸膈,必见心烦懊等症。热邪郁于胸膈,即可能影响气机,引起胸中窒塞的症状;也可能由气及血,导致血行不畅,引起心中结痛等症状。身热不去说明邪气稽留于表。此证由气及血,较之上条烦热胸中窒,其病更深一层。但是从病机上看,胸膈郁热仍为基本病机,故仍用栀子豉汤清宣郁热。郁热宣散则气机畅达,气机畅达则血脉流利,其痛自除。方中豆豉性味辛散,有解表之功,可解散在表的稽留之邪;栀子尚可通利血脉,正可以除心中结痛之症。

【原文79】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十四个,擘厚朴四两,炙,去皮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释义】热郁胸膈心烦腹满的证治。

伤寒下后,余热未尽,邪热留扰胸膈,故心烦。热壅气滞于腹,故腹满。胸腹气机壅滞,则卧起不安。病机为热扰胸膈,腑气壅滞,治以栀子厚朴汤,清热除烦,宽中除满。本证心烦、腹满非有形实邪阻滞,虽为胀满,但多按之濡软不痛,此与有形实邪阻滞所致的腹满硬痛而拒按不同,应作鉴别。

方中栀子苦寒,清解郁热;厚朴苦温,宽中行气;枳实苦寒,破结消痞。本方即栀子豉汤去豆豉加厚朴、枳实而成。因病变已波及脘腹,非栀子豉证局限于胸膈,故不用豆豉之宣透,而加入厚朴、枳实,以行气除满。

【辨治要点】

主症: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成因:邪热留扰胸膈,气机阻滞于腹。

治法:清热除烦,宽中消满。

方药:栀子厚朴汤(栀子、厚朴、枳实)。

【原文80】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栀子十四个,擘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释义】热郁胸膈兼中寒下利的证治。

伤寒误用丸药大下,损伤脾胃,致中焦虚寒。同时下后外邪乘机内陷,留扰胸膈,形成上焦有热与中焦有寒之证。上焦热郁则身热不去,微烦。言“微烦”者,指比上述之心烦不得眠,或心中懊恼,反复颠倒之证略轻而已。至于中焦有寒之证虽未明言,但可从大下之后,脾胃受损,方用干姜以温中散寒来认识,似可推测本证或有食少便溏,腹满腹痛等症。

本证病机,上热中寒。治当清上热、温中寒,用栀子干姜汤。方中栀子清上焦邪热以除心烦,干姜温中散寒以止下利,寒温并用,相反而相成。

脾胃虚弱、感受外邪,热扰胸膈者,亦可用本方治疗,不必拘泥是否误下。

本证与黄连汤证同具上下寒热错杂之病机,相比之下,彼以腹痛、欲呕吐为主,本证以烦热下利为主。

【辨治要点】

主症:身热不去,微有心烦,或有腹满时痛,食少下利等。

成因:胸膈有热,中焦有寒。

治法:清上热,温中寒。

方药:栀子干姜汤(栀子、干姜)。

【原文81】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①者,不可与服之。

【词解】①旧微溏:平素大便略微溏薄。

【释义】栀子汤的使用禁忌。

凡是使用前述(76~80条)含有栀子的方药,都不能给予平素脾虚便溏的人。“旧微溏”是宿疾,脾虚易生湿,“湿胜则濡泄”。素日脾气虚、脾阳虚或脾肾阳虚之人,大便经常溏泄,即使有火邪郁于胸膈的虚烦证,也应慎用栀子诸汤。因为栀子苦寒质润,走而不守,不同于苦寒燥湿的黄连、黄芩,不但不能燥湿,反易滑泄大肠,易于伤脾肾阳气而使便溏更甚。

若非用栀子不可时,应当减少用量,或仿上条栀子干姜汤寒热并用之法,酌加温补脾肾的药物。热郁胸膈、中虚下利之用栀子干姜汤,属权宜之法。

【原文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一作僻地①者,真武汤主之。

茯苓芍药生姜各三两,切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词解】①振振欲擗地:身体振颤,站立不稳,欲仆于地。

【释义】

太阳病过汗伤阳而致肾虚水泛的证治。

太阳病发汗后,其人仍发热,显示太阳表证未罢,但变证已经出现,如“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等。产生这些变证的病机是过汗伤阳而致肾虚水泛。阳虚水泛,水气凌心则心悸,清阳不能上升则眩,眩与悸同时出现便应该考虑阳虚水泛的可能。水气泛滥,阳气不得展布,清阳不能实四肢;水气泛滥,侵犯四肢经脉,因而出现身瞤动,严重者振振欲擗地。本证即使没有全身水肿,但已属于阳虚水泛证,宜用真武汤治疗。

本证可以理解为阳虚水泛证的早期,既有阳虚水泛,又有太阳发热未罢,属于表里同病。病因是汗不如法,发汗太过,或是误发虚人之汗,使阳气受伤。虽然有表证发热未罢,但不用解表法治疗,而用真武汤温阳利水,因为本证脾肾阳虚,水气泛滥,里证较急较重,必须先治。表证发热为次要见证,此时解表,徒伤正气,不利于阳虚。

对于“发热”一症,历来注家见解不一,有的认为是表未解,有的认为是“虚阳外浮”,当以前者为是。表邪未解,用真武汤属先里后表之法。若为“虚阳外浮”,真武汤难以胜任。

真武汤是温阳利水的代表方。方中炮附子温肾阳,化水气;茯苓、白术健脾运,利水气;生姜温胃阳,散水气;芍药,《神农本草经》谓其有“止痛,利小便”之功。

真武汤,又名玄武汤。玄武意指传说中的玄武大帝,是坐镇北方的水神,能制水而镇摄水邪。因本方具有扶阳镇水之功,故以其命名。

【辨治要点】

主症: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或全身水肿,小便不利,苔白,脉沉。

成因:少阴阳虚,水气泛滥。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附子、茯苓、白术、芍药、生姜)。

【原文83】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释义】咽喉干燥禁汗。

咽喉是三阴经脉循行之处,有赖阴津的滋养。咽喉干燥,提示阴津虚少,不能上承。平素阴虚咽喉干燥者,若患风寒表证,不可单用汗法治疗。因阴津亏损,则汗源不足,强发其汗,不但表证不解,而且阴津更伤。如必欲发汗解表,则以滋阴解表为妥,后世《通俗伤寒论》的加减葳蕤汤之类方药可选。若表证汗后咽喉干燥者,多属于化热人里之先兆,就更不可再用辛温发汗的方要来治疗了,宜参考少阳、阳明病篇,进一步辨证论治。

【原文84】淋家①,不可发汗,汗出必便血②。

【词解】

①淋家:久患小便淋沥与尿道疼痛的人。

②便血:此处指小便出血。

【释义】淋家禁汗。

素患淋证之人,大多肾阴亏虚而膀胱蕴热。阴虚有热之人感受外邪,不宜径用汗法。汗法,尤其是辛温发汗,既助热又伤阴,所以如果强发其汗,必然肾阴更虚,膀胱之热愈炽。邪热灼伤血络,就会发生尿血之变证。

【原文85】疮家①,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

【词解】①疮家:久患疮疡的人。

【释义】疮疡禁汗。

久患疮疡的人,长期流脓淌血,致气虚血少,不宜使用辛温发汗之法。虽复感受外邪而身体疼痛,也不可径用辛温发汗。若强发汗,则气血更加亏虚,筋脉失却濡养,就会发生强直拘紧、甚则抽搐等病症。

【原文86】衄家①,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②急紧,直视不能眴③一作瞬,不得眠。

【词解】

①衄家:经常有鼻腔或牙龈出血的人。

②额上陷脉:额部两旁凹陷处的动脉,在两侧太阳穴处。

③眴(shùn):眼球转动。

同类推荐
  • 医心方

    医心方

    《医心方》是日本的国宝,是中日医学交流史上的一座丰碑。撰者丹波康赖(912-995)系东汉灵帝之后入籍日本的阿留王的八世孙,他医术精湛,被赐姓丹波,累迁针博士、左卫门佐。他于公元984年撰成《医心方》30卷,这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医书,成为后来宫庭医学的秘典,奠定了医家丹波氏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该书荟集中国医学典籍达204种,其中大半在中国亡佚,集当时日本汉医之大成,内容广及医学的各个领域,乃至于养生、房中(性医学),后者则导致它在中国大陆被视为准禁书达几十年。
  • 肾脏疾病知识问答

    肾脏疾病知识问答

    按照中医理论,肾是“先天之本”。肾脏最主要的功能是通过泌尿排出代谢废物,并维持水、电解质、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因此人们常常将肾脏比喻为“清道夫”和“下水道”。此外,肾脏尚有多种内分泌的功能,如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前列腺素等。
  • 绛雪园古方

    绛雪园古方

    本书为清代王子接所著,其门人叶桂(天士)、吴蒙(正公)等校定。全书分三卷,上卷注释仲景之方,分为和、寒、温、汗、吐、下六剂;中、下二卷阐明内科、女科、外科、幼科、眼科及各科之方。
  • 揭秘血管病

    揭秘血管病

    血管病是当今世界的健康大敌,只有揭开生命的秘密、心灵的秘密、人体的秘密,血管病才会不再神秘了。这是借助血管病这个关注点,一箭四雕地揭开当今人类社会关于生命科学中四大谜团的书。只要人类不改变看眼前、看表面、看利益的自我思维方式,就会被虚假科学钻空子。真正认清生命和心灵,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将有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在那种情况下,血管病将成为无足轻重的简单小事情。这本书的真正意义就是要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 系统解剖学实习指导

    系统解剖学实习指导

    本书按人体的九大系统进行编排,各系统独立成章,各章节内含目的要求、教具准备、实习内容、复习思考题和重点掌握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终南山主人

    终南山主人

    神话出终南,文化源两周!小说从周武王即位写起,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结束,写出了纣王身死之谜,揭开了周文王被囚真相,引出了姜子牙身世之谜,道出了终南山神仙谱之因,而这一切的背后,都与终南山主人有关。轩辕氏族、姬姓王朝、当涂氏族的后裔在小说中的爱恨情仇、政治阴谋,都与神仙谱和阴阳石镜有关,而这两样物品的主人,正是终南山的主人,他的出世,注定将会引发新纷争,为名、为利、为爱、为情、为长生,争权、夺位、舍爱、迷情、皆宿命。
  • 快穿之非同儿戏

    快穿之非同儿戏

    康熙朝的阿哥们集体穿越成公主格格,无cp,虽然没有虐到脑残们,但是看四爷气得跳脚娱乐一把的效果还是有的!
  • 花臂骑士

    花臂骑士

    主角是纹身师的暧昧文。没啥大不了的,逮着姑娘就是个纹。
  • 北凉悍刀行

    北凉悍刀行

    一届风流剑子陈白帝,只因强闯仙界救下师姐谢石叽,修行跌落至武夫五品,并且惨遭体内八部天龙的反噬,小命去了半条。原本想就此了却心愿驾鹤西去,哪成想,命运偏偏再次招惹上了他,一个不小心掀起了仙,魔,人三界的腥风血雨……从此再难脱身!
  • 界坟之仙神引

    界坟之仙神引

    这个世界总有一些自命不凡的人,总要向自己的命运抗争,然而命运总是不可揣测。命运如同一条长河,没有开端,没有尽头。人们总在命运的长河里苦苦挣扎。有人说我们不过是上天抛在命运长河里的一条小鱼,有的人终其一生只在原地停留,有的人顺应河流而下看到了新的一片世界,有的逆流而上,看到了人生的开端。有的人跳出河流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看到了命运之外的世界,这些人便被称做——逆天者。天就是命运,命运就是天。冥冥之中上天早已经把一个人的一生已经安排好其运行的轨道。若有其脱离命运之轨道遍会遭受到上天的责罚,即天罚。然而上天总是给任何人留有一点余地,即使是背叛命运之人。
  • 落日余殇

    落日余殇

    那么温馨的爱,他回来了,经历了那么多,还可以坚持下去么?
  • 妖孽殿下的宠妃:追妻有约

    妖孽殿下的宠妃:追妻有约

    一场比武招亲,她陷入了一个策划已久的阴谋,也揭开了自己万万没想到的身世。此时,六界风云突变,人人见她诛之,唯有他,宠她,爱她,疼她。她说:“所谓的一见钟情不过是见色起意。”可是,初次见面,她却对他一见钟情,那张绝代风华的脸早已不知不觉间深深地印入心里!他说:“天下人不关我的事,我在乎的,也仅此你一人罢了!”【宠文】
  • 逆转宅男

    逆转宅男

    寨云,一个普通宅男!三流漫画家!一次意外,让他转生到了类似于古代的异界!最最让他痛苦的是,他竞附身在了一个恶名昭彰的败类身体之上!前世老实的宅男今生却成为一个败类!一个状师学院的状师!机缘巧合之下逆转案件!且看寨云如何在云国成为第一逆转状师!更利用他漫画的能力,在异界掀起了娱乐,漫画风云!
  • 冷色无心

    冷色无心

    寒梓夜,他无心,腹黑。不面瘫的冰山。不会爱上任何人。是男是女?“你猜吧。。。”
  • 神魔志怪录之孝璋太子传

    神魔志怪录之孝璋太子传

    流沙国太子沙孝璋,平冤案而大义灭亲、戡叛乱、征敌国而声震西域。但亦历三灾九厄,处生死之间。后蒙高僧度化,皈依佛门,东行而趋盱眙山朝圣大圣国师王菩萨。沿途,魔障、妖孽布难重重。孝璋凭借智勇与法力,一一破除,终于得偿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