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编制的黄河规划,决定兴建三门峡水利枢纽的第一期工程,任务是蓄水拦沙,综合利用。工程于1957年开工,1960年大坝及水电站厂房基本建成。蓄水后发生严重的泥沙淤积,并使上游渭河口也受到淤积堵塞的危害。为此,从1964~1978年对工程进行了两次改建,目的是解决水库淤积问题和使枢纽发挥综合利用效益。改建工程采用“蓄清排浑”的水库运用方式,即非汛期抬高水位蓄水发电、灌溉,汛期降低水位排沙,使水库基本作到冲淤平衡,保持有效库容,并收到综合利用效益,改建工程获得成功。
新安江水电站
新安江水电站建于浙江建德新安江上,是一座蓄水式电站。装机容量66.25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9亿度,水库总库容220亿立方米。拦河坝为混凝土宽缝重力坝,最大坝高105米,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电站。经过20多年运行,证明设计合理,工程质量优良,效益显著,已成为华东电网骨干电站之一。
刘家峡水电站
刘家峡水电站建于甘肃永靖的黄河干流上。水电站装机122.5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57亿度,水库总库容60.9亿立方米。拦河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147米。它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灌溉、防凌、养殖,是开发黄河的第一期工程之一。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长江干流上修建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组成部分。位于三世界最大的跨世纪水利工程——三峡水利枢纽蓝图。峡出口南津关下游2.3公里处,下距宜昌市约6公里。修建葛洲坝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对正在修建的三峡水电站进行反调节,以解决其对下游航道及宜昌港造成的不利影响;抬高水位,降低汛期水流流速,并利用这段峡道的河谷落差发电。
刘家峡水库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由船闸、电站、泄水闸、冲沙闸、大坝等组成。大坝全长2595米,最大坝高47米。一、二号船闸可通过万吨级船队,三号船闸可通3000吨以下客货轮。电站为径流式,总装机容量为271.571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41亿度。27孔泄水闸和15孔冲沙闸全部开启后的最大泄洪流量为11万立方米/秒。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三峡工程由一座混凝土重力式火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构成。三峡工程的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大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水电站左岸设14台,左岸12台,共装机26台,前排容量为70万千瓦的小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千瓦时,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
葛洲坝船闸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8年。一期5年(1992~1997),主要进行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爬机及左岸部分石坝段的施工。二期工程6年(1998~2003),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特级船闸,升船机的施工。三期工程6年(2003~2009),将进行右岸大坝和电站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是引长江一部分水到黄河、海河流域等北方干旱缺水地区的一项巨型引水工程,也是实行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一项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它关系到我国黄淮海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经多年的勘测、规划、研究,按照长江与北方缺水区之间的地形状况,分别在长江下游、中游和上游规划了三条调水线路,形成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的总体规划布局。三条调水线路有各自的主要任务和合理的供水范围;但每一条调水线路的实施建成,对黄淮海三流域的水资源配置都可以进行互相调济。
中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
水稻专家丁颖
丁颖(1888~1964)是我国农学家和水稻专家,生前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他运用生态学观点,对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演变、稻种分类、稻作区域划分、农作物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论证了我国是栽培稻种的起源地之一。丁颖著有《中国水稻品种的生态类型及其与生产发展的关系》、《中国栽培稻种的起源及其演变》、《我国稻作区域的划分》等。晚年主编《中国水稻栽培学》。
微生物学家陈华癸
陈华癸是我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1939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我国土壤微生物学研究先驱者之一。从事水稻土根层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和水稻土肥力的研究,以及根瘤菌共生固氮的研究。为中国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扩大双季稻种植紫云英绿肥提供了科学基础和应用技术。
遗传育种专家巧生
庄巧生是我国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学院,获学士学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先后育成了中苏68、华北187、北京8号、北京10号、12057、丰抗号系列、北京837、北京841等冬小麦良种,至1990年累计增产小麦45亿公斤。创导复合杂交,聚合不同来源的有利基因,丰富杂种后代的遗传背景。20世纪60年代初第一次把传力概念及其在育种上的意义介绍到国内,促进了数量遗传学在中国作物育种上的应用研究。80年代初筹建为育种服务的小麦品质实验室向全国示范,并以区域试验品种开展中国小麦面包烘烤品质研究,提出一些品质指标的量化标准。
植物学家刘慎谔
刘慎谔(1897~1975)是我国植物学家、林学家,曾任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科院林业土壤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等6所大学的教授。他对我国植物分类和植物地理学的建立与发展、森林经营及治沙等方面做出了贡献。著有《动态地植物学》、《历史植物地理学》、《中国北部植物图志》和《东北木本植物图志》等。
核农学家徐冠仁
徐冠仁是我国著名的核农学家,江苏南通人。193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1946~1956年在美国学习和从事研究工作。1950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创建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现任研究员、名誉所长。他成功地进行高梁雄性不育系的转育和辐射与同位素的研究,育出我国第一个高梁杂交种,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利用小麦单体缺体整套材料开展遗传育种研究;主持“水上无土种植水稻”获得成功,在世界上尚属首次。在美国曾采用热中子和X射线处理小麦,成功地得到抗杆锈病突变种,为当时抗病育种指出新途径,受到国际上的重视。1986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授予他杰出成就奖章与奖状。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袁隆平与他的杂交水稻。研究。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91年受聘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获得我国迄今为止惟一的发明特等奖,并先后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等多项国际奖。
农业教育家金善宝
金善宝是我国著名的农业教育家、农学家和小麦专家,中国现代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他为我国培养了几代农业教育、科研和生产管理人才。早期育成的“南大2419”、“矮立多”等小麦优良品种,最大年种植面积达7000多万亩,为我国小麦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后又发现并定名了我国独有的普通小麦亚种——云南小麦。他主编了《中国小麦栽培学》、《中国小麦品种志》、《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和《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等专著。其中《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1983)总结了中国小麦育种的成功经验并加以系统化,对指导小麦育种有重要意义,获1986年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农作物遗传育种专家傅廷栋
傅廷栋是农作物遗传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一东省郁南人。1965年,在华中农学院研究生毕业。1981~1982年在原西德进行油菜合作研究,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在国际上他首次发现“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波里马油菜胞质雄性不育类型,并进行系统研究。到1994年,在国外育成、注册的12个油菜三系杂种中就有9个是利用他发现的波里马不育材料育成的。在国内,首次育成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及其杂种;育成我国第一个通过审定的低芥酸油菜三系杂种“华杂2号”;后又育成低芥酸、低硫苷油菜三系杂交种“华杂3号”等三个品种,均已通过省级品种审定。“油菜波里马雄性不育系及其优质杂种的研究,选育与利用”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另有两项成果分别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著有《杂交油菜的育种与利用》等专著。
工业知识工业概览
在20世纪的基础科学、新兴技术和边缘学科指导下,为了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科学家开始寻求具有独特性的先进材料,从而为材料科学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这些新型材料被成功地应用于相应的行业,又大大加快了社会前进的步伐。从此,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走向电子信息时代,宇宙与海洋的开发时代,各种能源综合利用的时代。现代工业的技术积累导致传统产业如石油、钢铁、化工、机械、汽车制造发生了质的飞跃。在更加先进的技术领域,例如光电导体、有机发光二极管、光数据储存、光电池及太阳能电池、非线性光学器件、开关、导体、传感器、晶体管和有机激光器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科学家们竭尽全力探寻万物之理的法则,研究造化之炉的奥秘,破译生命之谜,构建新的自然图景,创造前所未有的业绩,推动了科学技术在20世纪突飞猛进的发展。今天,科学文明已渗透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科学
金属新材料——锂
锂是瑞典科学家阿尔弗德松于1817年发现的,直到20世纪中期才受到普遍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锂的新用途被不断发现,其用量的增长率每年都保持在10%以上。锂是最轻的金属,有人形容,如果用锂制作一架飞机,两个人就可以把它抬走。利用锂做成的锂合金,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高温、耐冲击的优点,还有阻止高速辐射粒子穿透的能力。因此,锂是研制人造天体的理想材料。
镍——钛合金材料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偶然发现镍-钛合金具有形状记忆效应。在一定的温度下,给它一个固定的形状,当温度下降时,很容易把它变为另外一种形状;当回到原来温度时,它又会自动地恢复原来的形状,好像它能“记住”自己原来的形状。目前已发现具有“记忆”功能的合金多种,其中以1∶1的镍与钛组成的“镍钛诺”合金应用最广。美国海军把“镍钛诺”记忆合金用在飞机液压系统的接头上,尽管价格较昂贵,但从未发生过漏油或破损现象,效果很好。
强劲的锂电池。
精密陶瓷
精密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又叫精细陶瓷、特种陶瓷等。日用陶瓷主要是用粘土、硅石熔烧而成。精密陶瓷则由极纯的硅、铝、碳、氮等元素的化合物的超细粉末烧结而成。由于成分和结构有很大改进,所以精密陶瓷具有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透光性好等优良性能。
金属瓷发动机
近年来,用精密陶瓷制成的“全陶瓷发动机”已经问世。这种发动机能把气缸工作温度提高几百摄氏度,因而能提高热效率、节约燃料、延长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取消了冷却水系统,更适合在高寒地带、沙漠地带及缺少水源等恶劣环境下使用。它的研制被认为是热机工业的一场革命。目前,世界上只有美、日、中等少数国家研制成功并投入实用试验。21世纪初,陶瓷发动机将达到实用化、商业化。
电子材料
电子材料是指在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中使用的材料,包括半导体材料、介电、压电、铁电及磁性材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半导体材料,而硅单晶是主要的半导体材料。硅的主要特新型精密陶瓷发动机。性是机械强度高、结晶性好,自然界中储量丰富、成本低,并且可以拉制大尺寸的硅单晶,所以它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基石。近年来,低电耗、具有光电效应的化合物砷化镓很可能成为继硅之后第二种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它可作为制造高速计算机的关键材料和成为激光光源。20世纪末,砷化镓材料已占半导体材料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