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69400000006

第6章 茶道与水(2)

今看种菊处。

曾开几树花。

在古人于上饶留下的诸多赞颂陆羽的翰墨中,莫过于一位佚名作者题《陆羽泉联》:“一卷经文,苕雷溪边证慧业;千秋祝典,旗枪风里弄神灵,”这副联语,不仅对仗工妙,则更高度集中地概括了茶神陆羽,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茶学、茶文化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为世世代代的人们所景仰和祀典。

天下第五泉

扬州大明寺泉水

大江南北,亦有湖山,来自衡阳洞庭,休道故乡无此好;

近水楼台,尽收烟雨,论到梅花明月,须知东阁占春多。

——方梦圆

大明寺,在江苏扬州市西北约4公里的蜀岗中峰上,东临观音山。建于南朝宋大明年间(457—464)而得名。隋代仁寿元年(601)曾在寺内建栖灵塔,又称栖灵寺。这里曾是唐代高僧鉴真大师居住和讲学的地方。现寺为清同治年间重建。

清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皇帝巡幸扬州,担心人民因见“大明”二字而思念前朝(明朝),遂下令改名为“法净寺”;并亲笔题了寺名。1780年4月,鉴真大师座像从日本回国探亲前夕,复称大明寺。在大明寺山门两边的墙上对称地镶嵌着:“淮东第一观”和“天下第五泉”十个大字,每字约一米见方,笔力遒劲。

著名的“天下第五泉”即在寺内的西花园里。西花园原名“芳圃”。相传为清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皇帝下江南,到扬州欣赏风景的一个御花园,向以山林野趣著称。唐代茶人陆羽在沿长江南北访茶品泉期间,实地品鉴过大明寺泉,被列为天下第十二佳水。唐代另一位品泉家刘伯刍却将扬州大明寺泉水,评为“天下第五泉”。于是,扬州大明寺泉水,就以“天下第五泉”扬名于世。大明寺泉,水味醇厚,最宜烹茶,凡是品尝过的人都公认宋代欧阳修在《大明寺泉水记》所说“此水为水之美者也”是深识水性之论。

20世纪八十年代初,扬州园林部门又在西花园建了五泉茶社,这是一座仿古的柏木建筑,分上下两厅,两厅之间以假山连接,上厅好像置身于蜀岗之上,下厅背临湖水,犹似悬架在湖水之中。游人至此,在饱览蜀岗胜景之后,入座茶厅内小憩,细细地品饮着用五泉水冲泡的江南香茗,既可举目东望观音山色,又可俯视清雅秀丽的瘦西湖风光,那才真可谓是赏心悦目,烦襟顿开,不虚此行呢。

天下第七泉

怀远县白乳泉

应汲乳泉烹香雪

合邀明月饮高楼

——佚名

白乳泉,在安徽省怀远县城南郊,背依荆山,面临淮河,东和禹王庙隔河相望,西与卞和洞为邻。因其泉水甘自如乳,故得名。泉左有“望淮楼”,登临闲叙,凭栏远眺,意趣盎然。这正如楼联所石:

片帆从天外飞来,甓开两岸青山,好趁长风冲巨浪;乱石自云中错落,酿得一瓯白乳,合邀明月饮高楼。

泉右有双烈祠,为纪念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怀远籍烈士宋玉琳、程良而建。祠上有亭,日半山亭,可俯瞰怀远全城。这里峰峦迭翠,芳草如茵,古树参天,柏林似诲,景色迷离,清幽宜人,实为天然佳境。

白乳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烹茶煮茗,芬芳清冽,甘美可口。泉水表面张力强,水倾注杯中,能突出杯面一米粒厚而不外溢,且能浮起硬币,游人观之,无不称奇。宋苏轼曾来此游历,烹茗品泉,赋诗留念,并将此泉誉为“天下第七名泉”。

天下第九佳水

柏岩县淮水源

半山垂下水品帘

疑是银河落九天

——佚名

淮水源头,在地处鄂豫交界桐柏山北麓,河南省桐柏县(唐代属山南东道唐州)境内。陆羽在唐玄宗天宝后期,在荆楚大地沿江淮、汉水流域进行访茶品泉期间,曾前往桐柏县品鉴过淮水源头之水,并评为“天下第九佳水”。

陆羽在《水品》中说的一“柏岩县”即今之河南省桐柏县。桐柏县是我国四大水系之一的淮水发源地。于东汉延熹六年(163)于桐柏县城西南15公里处建“淮渎庙”。后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从原址迁至县城东关。明清以来皆有增补修茸。这是历代官府与民间祭祀淮水之神的庙宇。

桐柏山水帘洞水,清纯甘冽,胜过诸多名泉。水帘洞。在柚柏县城西5公里,群山环抱,松柏苍翠,是桐柏山著名风景之一。水帘洞距地高约20多公尺。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淮水源头之水,亦从山岩缝隙间渗泄于洞内成泉。而洞口则被山顶倾泻而下的瀑布遮盖,犹如珠帘垂挂。沿石壁前有阶梯和铁链可攀援而上,进入洞中,虽盛夏酷暑,仍凉气袭人,沁人心脾。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避暑消夏的理想胜地。在水帘洞溪旁建有山寺,寺内墙上有历代文人、游客书写的诗和题记,赞颂水帘洞的奇妙和优美。

天下第十四佳水

玉虚洞下香溪水

玉洞玲珑,诗圣频来扣紫府

香溪剔透,茶仙亦步汲泠泉

——舒玉杰

玉虚洞,在湖北省秭归县溪镇2公里处的潭家山麓、香溪河畔。相传,在唐天宝五年(746)发现。洞门呈半月形,洞口刻有“玉虚洞天”四字,进洞口右行,下台阶五十余级,即达洞之内厅,洞室开阔,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平面纵长约85米,宽约40米,高约50米,全洞共约3600余平方米。宏伟壮丽,浑如地下宫殿。钟乳石附于四壁者形龙虎、仙人、鸟兽;垂于洞顶者状如旗幡、宝盖、宫灯、千态万状,绚丽多姿。壁间垂一巨形钟乳石,似盘龙大柱,高十余米,尤为绝妙奇异。据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南宋诗人陆游等均曾游此。今洞口中有宋人谢崇初等留下的摩崖题刻和清人甘立朝撰写的《游玉虚记》碑刻。

玉虚洞下,一年四季,有清泉长流,称为香溪流泉,因泉水与香溪河相通,故名,泉水清碧甘冽,是烹茗佳水。唐代茶人陆羽约于天宝十二载至十四载(735—755)在荆楚大地、巴山蜀水访茶品泉期间曾游历五虚洞,品尝香溪甘泉,定其为天下第十四佳水。

天下第十五佳水

商州武关西洛水

秦关月夜迎逋客

洛水茶烟舞晓风

——舒玉杰

武关,在陕西省商州地区丹风县城东40公里的峡谷之间。它自古以来即和具有战略意义的名关——潼关、萧关、大散关称为秦之四塞。关址建立在峡谷间一块较高的平地上。关周匝约1.5公里,板筑土城墙,成方形,东西各开以砖石包砌的券门洞,西门额刻“秦关要塞”东门为“武关”二字,门内额有“古少习关”四字。关东沿山盘曲,悬崖深壑,路狭难行,山环水绕,险隘天成。秦末汉高祖刘邦从河南入关灭秦,即取道于此关隘。

西洛水,即源出陕西省洛南(雒南)县冢岭山的伊洛之水(今天称之洛河)的一条支流。从洛南流过丹风县的武关之西,至太古河汇入丹江。茶圣陆羽当年在沿汉水流域品泉较水期间,曾西行进入陕西商州武关,品鉴过武关西洛水,并将其评为天下第十五佳水。

天下第三泉

苏州虎丘寺石泉水

雁塔影标霄汉表

鲸钟声渡石泉间

——佚名

苏州虎丘,又名诲涌山。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西北山塘街,距城约3.5公里。春秋晚期,吴王夫差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一说为“丘如蹲虎。以形名。”东晋时,司徒王珀和弟王珉在此创建别墅,后来王氏兄弟将其改为寺院,名虎丘寺,分东西二刹;唐代因避太祖李虎(李渊之祖父)名讳。改名为武丘报恩寺。武宗会昌年间寺毁,移往山顶重建时,将二刹合为一寺。其后该寺院屡经改建易名,规模宏伟,琳宫宝塔,重楼飞阁,曾被列为“五山十刹”之一。古人曾用“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的诗句来描绘虎丘的景色。苏州虎丘不仅以风景秀丽闻名遐迩,也以它拥有天下名泉佳水著称于世。

据《苏州府志》记载,茶圣陆羽晚年,在德宗贞元中(约于贞元九年至十七、八年间)曾长期寓居苏州虎丘。一边继续著书,一边研究茶学、研究水质对饮茶的影响。他发现虎丘山泉甘甜可口,遂即在虎丘山上挖筑一石井,称为“陆羽井”,又称“陆羽泉”,并将其评为“天下第五泉”。据传,当时皇帝听到这一消息,曾把陆羽召进宫去,要他煮茶。皇帝喝后大加赞赏,于是封其为“茶神”。陆羽还用虎丘泉水栽培苏州散茶,总结出一整套适宜苏州地理环境的栽茶、采茶的办法。由于陆羽的大力倡导,“苏州人饮茶成习俗,百姓营生,种茶亦为一业”。

因虎丘泉水质清甘味美,在继陆羽之后,又被唐代另一品泉家刘伯刍评为“天下第三泉”。于是虎丘石井泉就以“天下第三泉”名传于世。

“虎丘石泉水”位于颇有古幽神异色彩的“千人石”右侧的“冷香阁”北面这里一口古石井,井口约有一丈见方,四面石壁,不连石底,井下清泉寒碧,终年不断。这即是陆羽当年寓居虎丘时开凿的那眼古石泉。

天下第一泉

北京玉泉山玉泉

波声回大液

云气引甘泉

——胡应鳞

同类推荐
  • 拿手川菜

    拿手川菜

    川菜是中国汉族八大菜系之一,也是最有特色的菜系,民间最大菜系,同时被冠以“百姓菜”的美誉。川菜赢得国内外人们的青睐,许多人发出“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赞叹。川菜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著称。传统的饮食习惯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得到了发扬光大,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越来越多绿色的、天然的、健康的、风味独特的美味菜肴成了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选择。《拿手川菜》教人们利用闲暇之时,烹制出具有浓厚家乡风味及地方特色的菜肴,获得健康享受的同时给生活增添活力。
  • 保肝护肝食谱

    保肝护肝食谱

    肝脏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也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健康饮食,才能有效保护肝脏功能,预防和调理肝部疾病。
  • 家常美食菜谱

    家常美食菜谱

    本套“美食与保健”丛书,包括《糖尿病食疗药膳》、《高血压食疗药膳》、《高血脂食疗药膳》、《冠心病食疗药膳》、《肥胖病食疗药膳》、《胃肠病食疗药膳》、《川菜美食菜谱》、《大众美食菜谱》、《家常美食菜谱》、《凉拌美食菜谱》、《素菜美食菜谱》、《汤煲美食菜谱》、《婴幼儿美食菜谱》、《孕产妇美食菜谱》、《中老年美食菜谱》、《美女靓汤菜谱》共16册。其中药膳食谱皆包括烹饪材料与调料、操作方法与步骤和保健功效等内容,非常全面、系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非常易懂、易学和易用,是广大读者用以指导健康膳食的良师益友。
  • 美食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美食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众多的菜系。目前有四大菜系、八大菜系、十大菜系之说。它们因地理气候、习俗、特产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中国饮食文化有着丰富的饮食观念、民俗风情、物产原料烹调技术、饮食器具、礼仪、食疗养生多重内容。我国的饮食调制方法各式各样,烹、炒、煎、炸、煮、炖、涮等。花样繁多,色香味俱全。《美食高手》一书方便易懂,更提取了各菜系中的精华,渴望成为城乡居民,尤其是家庭主妇的良师益友。
  • 家常汤羹8000例

    家常汤羹8000例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各种家常汤羹的烹饪技巧、营养结构与饮食宜忌,具有体例科学、内容丰富、装帧精美、经济实惠的特点,且循序渐进、简单易学。它是一本家庭学习家常汤羹烹饪方法的指导书。
热门推荐
  • 龙啸九歌

    龙啸九歌

    当全世界都遗忘了我的存在,我将在暗夜中醒来。这个世界有龙?无龙?这个世界亦真?亦假?这个世界自生?它生?倔强的笨小孩,高傲的独行者,孤艳的跳小妞……一群受灾难波及而身体产生变异的命运之子,在这个世界谜底揭开前,他们主演了一出出兄弟情深,爱恨情仇……朦胧的面纱撤去,久待未归的王终将降临,龙啸九歌,九曲回肠!
  • 轩辕本经

    轩辕本经

    上古时期,轩辕皇帝大战蚩尤,蚩尤坐下大将刑天被黄帝于逐鹿之野斩其首,但其魂不灭,黄帝无法将其杀死便把其首以五行八卦阵封印葬于苍北山底,刑天失去头颅便无法走出逐鹿之野也就不足为虑,蚩尤最后以战败而终,被黄帝所杀,其身葬于殇阳关,其首镇压于不周山,而黄帝以防其日后复活为祸人间更是传下轩辕本经交由后人修炼,代代相传,而黄帝更是以大神通于昆仑山之间以二十八星宿之位建立了一所大殿交由修炼本经之人居住,于此便天下太平,而千百年后的神州大地将又会是怎样呢?
  • 九域苍茫

    九域苍茫

    浩瀚乾坤,九域并立。一个必死之人,无意中得遇一怪人而摆脱了病魔,并开启了一段修行之旅。随着穆枫修为的加深,也渐渐了解到了所谓的九域,并从修真界,逐一进入其余八域,展开了一段别开生面的旅行。乾坤九域,流传着无数传说。修行路上爱恨交织。一个个故事,一段段传说。一张张面孔,恩怨交错。命运轮转,群雄逐鹿,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孤战天下,永不低头,九域苍茫,唯我号令。
  • 赖上百变酷公主

    赖上百变酷公主

    -不就是扎了他的车胎,明明就是他撞飞她在先!就是因为这个,他就彻彻底底地赖上她了!吓,在进入学校之后,才发现那个人竟然是校草?那些人的眼睛确定没瞎?-那个人,怎么会那么熟悉……她,云落浅势必会把整个学校闹翻天,她要让他们知道她这个穿越的百变公主可不是好惹的!『若·唯』【MOON社】
  • 山神爷

    山神爷

    现代社会一个坑蒙拐骗的小道士陈穆,被一本古旧的丹书带到修真世界,成为一名光荣的山神爷,还没来的及兴奋,就得知这个山神早已过气,山头都被妖精占了!为了生存,陈穆开启了一场逆天之路!(PS:本书并非快节奏爽文,各位看官点击请慎重!)
  • 迷途:黑暗的黎明

    迷途:黑暗的黎明

    这是一个终年与雪为伍的世界,冰冷的世界让,食物,显得愈发的贵重,低层的人们毫无顾虑的挣扎着,生存着,对他们而言食物有时候也可以是同类!
  • 女人使用手册

    女人使用手册

    该书讲述的最重要的事,包括事先确定最重要的事,与上司交往最重要的事,与下属交往最重要的事,与同事交往最重要的事等十部分。
  • 暗黑神探

    暗黑神探

    犯案鬼才与探案奇才的终极对决,《藏地密码》作者何马悬疑巨著!这是一本关于诈骗和连环犯罪这门艺术的硬派推理小说,翻开本书,带您直击破案天才和犯罪天才之间疯狂的对决和较量,错综复杂的案情和线索,将让你的大脑立刻死机,直接崩溃:他曾是“学校”里最出色的破坏者,是传说中来自地狱的复仇者,现在他却变身暗黑神探!他号称只查惊天大案,却总是被刑侦处请去处理鸡毛蒜皮的小事。
  • 重生之强悍女王

    重生之强悍女王

    捧杀我?我重生了不是吗?异能崛起,掌控着自然界全部元素,赌石,古玩这种小儿科的游戏偶尔玩玩感觉还不错。她这一事要做女王!“林墨炎你说你爱我?那你能给我什么?”“给你我的命。”
  • 无主境

    无主境

    “世间没有真正的所向披靡,万物皆有相生相克。任你空有凌云壮志,那又如何?俯瞰苍天大地的伟梦,不止于你。所以,我劝你最好听天由命,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