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40600000003

第3章 父子创业:铁血背后的无奈(2)

休养生息是一个受到重创的国家必须经历的,朱元璋作为一个贫民出身的帝王,这方面的体会更深一层。针对元末大乱之后大片土地荒芜的现状,他承认战乱期间开垦的无主土地由耕者所有。新开垦的土地,有些地方可以免除赋税三年。

他还实行迁移人口的措施,将人口密集地区的无地贫民迁移到有大量抛荒无主土地的地方,后来还将东南富户迁移到南京和临濠,既充实了首都,便于控制,又拔除了他们在原来地方剥削劳动者的基础。同时将在战争中沦为奴婢者释放为自由民,将各级官员拥有的奴婢数缩减到很小的数目,使元朝以来盛行的储奴制度大为衰落,又增加了社会小生产者的数目。

如果说,农民皇帝朱元璋对社会底层的农民还有些许温情的话,那么对于士绅和官吏两个阶层来说,只剩下敌视和严酷了。这种农民起义军的一贯作风,即使在当了皇帝之后也没有大的改变,似乎对那些豪门富户、贪官污吏有着天生的反感和无情,只一句话:“拉出去砍了!”在朱元璋当政期间,先后六次进行大清洗,约有10万至15万名官吏与富户被屠杀。

朱元璋确实殚精竭虑,衣食起居也十分节俭,可崛起的新官僚巧取豪夺、恃权自专,严重伤害了农民利益。朱元璋为此采取了诸多措施,比如说改革官制、建都察院、实行特务统治、加强舆论控制,等等。但这些措施的火候不好掌握,很有可能误伤了好人。

朱元璋为了治国,为了保护农民而进行的残暴统治,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空印案”和“郭桓案”。

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偶然发现地方官普遍在使用空印文书,认为一定有舞弊,大发雷霆,引发了空印案。明初规定,每年各布政使司、府、州、县均需派遣计吏至户部,呈报地方财政的收支账目及所有钱谷之数。府与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与户部的数字必须完全相符,不能有一丝一厘的差异,而且,这项统计要层层上报,在户部审核通过才算完事。稍有差错,即被驳回重造账册,加盖原衙门官印后,方为合法。

当时,各布政使司距离京城,远的有六七千里,近的也有三四千里。古代交通不便,一来一往,为了盖个府印,就要花上一年半载了。所以为了避免麻烦,上京的专员都带着盖有官印的空白账册,一但被户部驳回,就可重新填写。这些空印文书,都是骑缝印(即只有半边印),不能做别的用途。全国各机关都明白这个道理,户部也默认了,对此从不干预,习以为常。

洪武八年(1375年),朝廷考校钱谷书册,明太祖得知空印之事后大怒,以为其中有诈,认定系地方官吏借此舞弊贪污,下令严办,自户部尚书至各地守令主印者皆处死,佐贰以下杖一百,充军边地。

当时,朝廷上竟无一人敢说明真相,只有一位士人叫郑士利的上疏直言,力辩其诬。他说:“国家立法,必先明示天下而后罪犯法者,以其故犯也。自立国至今,未尝有空印之律,有司相承,不知其罪,今一旦诛之,何以使受诛者无言。”朱元璋读了大怒,把郑士利抓来追查幕后黑手。这位士人笑着说:“顾吾书足用否耳。吾业为国家言事,自分必死,谁为我谋。”于是,他也成为朱元璋怀疑的对象,被处死了。

为什么朱元璋对官场上习以为常的事情如此震怒?因为他亲身经历过元末那个时代,当时吏治相当腐败,很多不良的习气也带到了明初。朱元璋有感于此,打算彻底整顿官员的作风。他觉得,如果放任这种官员不遵守规章制度而讨巧的事情,那以后会出现更多更大的问题,因而对这个案子格外重视,处理方法也相当残酷。

如果说空印案对官僚系统是一个震动的话,那么九年后的郭桓案,可以说则是对整个社会的一个大震撼。

郭桓是当时的户部侍郎,朱元璋怀疑他与北平二司的官吏们互相勾结舞弊,便进行审问,最后把郭桓与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的所有官吏一律处死,并且还追赃700万,追到各省的官吏,又杀了数万人。

郭桓到底犯了什么大罪,会引起如此大的震动呢?在朱元璋的《大诰》中,总结出了郭桓的几大罪状:

第一项,朱元璋曾下令:太平、镇江、广德有几个府减免官田钱粮一半,但是这些地方没有一粒米收到国库里,都被郭桓私分了。

第二项,郭桓收了浙西的秋粮,应该是450万担。实际上只交上去60万担,还交了一些钞,两者相加才合粮食200多万担,其他的200多万担又被郭桓私分了。

第三项,郭桓等在征收赋税时,一石粮折钞两贯,但两贯钱以外,又跟老百姓要了水脚钱100文,是用船运输的费用;车脚钱300文,是用车运输的费用;口食钱100文,是人马所要吃的粮食的钱;库子钱100文,是给掌管仓库的人的钱;蒲篓钱100文,是粮食打包需要的钱;竹篓钱100文,是用来装粮食的筐的钱;还要交沿江的神佛钱100文,是拜佛保佑运输粮食的船平安抵达所需要的钱。这些巧立名目的费用,全部进入郭桓等人的腰包。

第四项,当时官府养马,草料要从民间征收,谁给郭桓贿赂了,草就可以免征,他把这些负担分摊到其他没有给他贿赂的地区。还有在粮食里掺水以增加重量,最后造成仓库的粮食大批腐烂。

这起案子引发了朱元璋在全国范围内的反腐运动,牵连甚广,“天下中产以上人家破产大半”。

朱元璋想要用恐怖的手段,达到清明的吏治。他的做法,虽然震慑了官场,但也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就是让他的继承者东施效颦,用同样残酷的手法虐待官员,让政坛充满恐怖气氛。

荒唐的独裁治国术

如果说整顿吏治、打击贪污还算是朱元璋为了治国而进行的努力,那么,他推行的一些为了保证皇帝的绝对权威的手段,则不免显得草率,甚至荒唐了。

他在《大诰》中说:“今后布政司府州县在役之吏,在闲之吏,城市乡村老奸巨滑顽民,专一起灭词讼,教唆陷人,通同官吏,害及州里之间者,许城市乡村贤民方正豪杰之士,有能为民除患者,合议城市乡村,将老奸巨滑及在役之吏在闲之吏,绑缚赴京,罪除民患,以安良民,敢有邀截阻当者枭令。赴京之时,关津渡口毋得阻当。”

这番言论,明显违反了《大明会典》第一一三条的规定:“若军民出百里之外不给引者,军以逃军论,民以私渡关津论。”这里所谓的“引”,乃是指地方官府发给的路引,也就是通行证。朱元璋曾规定,地方军民无路引不得出境百里之外,而他的《大诰》,等于在国法上开了个口子。

他觉得光靠自己、靠政府监察系统,还抓不完、杀不光贪官污吏,就要求老百姓帮他扭送京师。作为最高统治者,却对自己的官僚机器如此不满意,必欲杀灭而后快,朱元璋大概是千古第一人。

明初四大案,胡惟庸案、蓝玉案、空印案、郭桓案,前两案株连被杀者四万人,后两案合计被诛杀七八万人。所杀者从开国元勋到一般行政官吏,包括普通富户或者读书人,几乎摧毁了明朝赖以运行的整个官僚系统。他在位时期,人们都十分害怕做官。

郭桓案后,被迫从国子监生中破格提拔千人之多,因为那场大案牵连的人员太多,造成很多国家机构空置,没有合适的人来填补空白。官僚体系如此,民间亦如此。朱元璋当政30多年,几乎把浙江的故家世族扫荡殆尽,其他地方大略相类。

中国古代皇权和相权的斗争,到朱元璋一朝画上句号。随着胡惟庸“谋逆”被诛、牵连数万众,太祖顺理成章地废除中书省,宰相的名号就此断绝,而皇帝直辖六部。

他本能地仇恨任何官吏,官越大恨越大。明朝初期的宰相,李善长、汪广洋、杨宪、胡惟庸,每一个都不得善终。

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理。第一,不论何时何地,他总要抱着一种二元的眼光去看问题。在他的眼里,不是朋友就是敌人。他觉得自己有义务替己方把一切敌人都消灭光。第二,你不消灭别人,别人就要来消灭你,因此就是生命不息杀戮不止。

如果把这种心理带入现实政治当中,特别是带入政治生活的最高层,那就是整个国家的灾难了。

高层政治家,特别是专制时代的皇帝,如果出身太低,恐怕不是国民的福分。这样的人,固然能使大多数平民感到亲近,但自己本身的心理阴暗面太多,特别是早年的种种人生经验,可能造成执政上的偏执,从而给整个国家带来灾祸。

从“空印案”的处理上,就能看出朱元璋的草率和简单化思路。他以为从“空印”的事情上发现了全国性的舞弊,于是一路追查下去,全国的地方计吏都几乎杀光,杀得整个行政系统几乎崩溃,只好提拔国子监的学生充数,官僚体系因此更加效率低下。

草根的出身,使得朱元璋对于知识分子的作用产生较大误解。他认识不到知识分子是自己统治的同盟军,应该给予礼遇和尊崇,反倒相当程度上把“士”跟“吏”混为一谈,动辄打屁股或者当廷“掼死”。

廷杖固然不是朱元璋的发明,但他却把这种刑罚发挥到极点,以至于后来士大夫人格扭曲到以遭受廷杖为荣——这意味着你具有了挨打的资格。知识分子被抽掉了精神的脊梁骨,整个社会进一步“扁平化”,一盘散沙;政府如聚沙造塔,随时都会崩溃。这个教训,似乎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反思和吸取。特别是在社会动荡或者突发灾难的时候,弱点就会完全显露出来。

从冤狱到屠杀

针对可能威胁其皇位的开国功臣们,从“胡惟庸奸党案”到“蓝玉奸党案”,政治谋杀持续十多年,被卷进杀死的各色官吏约5万人。到朱元璋死时,所封的9个公爵、54个侯爵除了没威胁的两三个,全部消灭了。

据说,大屠杀的目的是确保后世子孙能坐稳江山。但是,朱元璋为什么要采取冤狱和屠杀的方式来巩固统治,而不是像宋太祖赵匡胤一样,通过“杯酒释兵权”实现和平过渡呢?

回答这个问题,要考虑到朱元璋个人经历中的两种思维:

第一,在元末大乱时期,他备尝世态炎凉,对人性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一起打天下的兄弟难道就不会起来造反吗?

第二,长期的军事斗争生涯,让他形成了惯性思维,没有敌人也要制造出敌人来。

而且,朱元璋也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杀人。他曾经就赵匡胤的政治策略进行过深刻反思。朱元璋在位期间的每一个案件,都是他深思熟虑出来的结果。

在对待功臣方面,朱元璋握紧一个“严”字。建国初期,朱元璋主要是惩戒部分不法功臣,以此形成威慑作用,但到了他执政后期,特别是1390年之后,“惩戒”便变成畜意的杀戮。在两大谋反案件(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中,被牵连而死的人都数以万计,加上其他的诛杀,开国功臣中能够全身而退的只剩下个别的。

甩掉丞相搞独裁

丞相作为帝王之辅佐,由来久远,基本上可以说,中国自有帝王始,就有辅佐朝政,处理实际事务,掌握次高权力的丞相这一可称“天下第二人”的职务。到了明初,宰相制最终终结于朱元璋。这不是一时的冲动,是在他建国为帝后,为了巩固帝权,经过多年的思虑和谋划才决定的。

最初,他对设立宰相辅佐国政的制度,也是一如前代,并无疑虑。早在他还是称为吴国的时候,便已经设立了丞相的职位。从吴至明,丞相共有左、右二员。那时位居左丞相的是李善长,位居右丞相的是徐达,丞相任所称中书省。

明朝出任丞相的只有李善长、徐达、汪广洋、胡惟庸四人,时间只有十三年。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因“胡党案”撤销中书省,胡惟庸以谋反罪被诛以后,权力由六部分摊,军队设立左、右、中、前、后五军都督府,一切权力由皇帝直接掌握。朱元璋成了中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君主。

首先要说的应是李善长。在朱元璋为郭子兴的部将时便与朱在军中共事,那时朱元璋才27岁,而李善长则已41岁,但他们相交极厚,彼此非常相得。

李善长其人,史称“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从指挥作战和组织供应,他都兼管。建国之初,一切有关政治、经济等项的法规和制度,也都是由李参与制定,或者由其牵头的,所以被封为开国六国公之首。

然而,建国之后,朱李开始逐步相离了。当时中书省掌管全国军、政大权,对一切庶务都有专决的权力。李善长自作主张的行为并未有所收敛。而对皇帝朱元璋来说,这样的做法简直忍无可忍。他对李的不满,便是由此开始,只不过隐忍不发而已。

到洪武四年(1371年),机会恰好到来。李善长因患病在家,多日未能前往中书省治事,自觉心有未安,便上疏恳请致仕(退休)。他这样做一则是略示未能任事心有末安;二则也是借此以为试,看看皇帝对他究竟如何看待,这是历代大臣所惯用的一招。

朱元璋得奏之后,并没有如他想的那样下旨慰留,而是顺其所谓,立即钦批准其致仕。当然,朱元璋心里还是有一些歉意的,所以对李善长的家人也特加恩礼,到洪武九年(1376年)更将自己幼女临安公主下嫁李善长的长子李棋为妻。

当时徐达北伐未归,中书省无人,朱元璋就提拔了追随他多年的旧人汪广洋。汪为人谨慎小心,廉明持重,与李的专断截然不同,可以令朱元璋放心。但汪却没有丞相之才,事事请示,又令他日渐失望。所以李善长将胡惟庸荐入了中书省,汪则依照酒例升为左丞相。

胡惟庸是淮西定远人,是朱元璋的故旧。他很早便以精明干练受知于李善长,曾多次受其推荐和提拔,后来更成了亲戚。胡惟庸的女儿嫁给了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的儿子李佑。胡惟庸于洪武三年(1370年)进入中书省,任参知政事,后在七年内连升三级,即中书左丞、右丞相、左丞相。到洪武十年(1377年),他已经变成了皇帝之下第一人,位极人臣了。胡得李的指点和旧部配合,使汪更加相形见绌,终被朱元璋贬到广东。

朱元璋对胡惟庸虽基本满意,但并不放心,始终暗地里察访着胡的言行。而胡在挤走汪之后,也不由得无所顾忌,趾高气扬起来了。当了左丞相的胡惟庸,不知自重,专横跋扈,结党营私,这就对皇权构成了威胁。

这并未瞒住朱元璋。于是洪武十年(1377年)又将汪广洋再次调回中书省,以钳制胡惟庸。不过这一招失败了,汪本庸才,重任后更是小心翼翼,不敢得罪胡惟庸,反使胡更加恣纵起来了。后来刘基(伯温)暴卒,出现了一些不利胡惟庸的说法,朱元璋本想借此利用汪广洋整倒胡惟庸,而汪却回护胡惟庸。朱元璋一怒之下将其再次贬谪,后余怒未息,又下诏遣专使赐死汪于途中。

处置了汪广洋,给胡惟庸的震动很大,他本就有很多隐瞒了朱元璋的独断行为,又有贪欲敛财的经济问题,所以也联络亲信,开始有所动作了。同时朱元璋已经怀疑他有异心,当有人上告胡的结党谋反之后,立即就予以审究。洪武十二年(1379年),即胡惟庸当上左丞相仅2年时,朱元璋不动声色地发动了大清洗。

他借故逮捕了胡惟庸及一批官员,第二年朱元璋就处死了胡惟庸,连同被处死的还有一大批官员。

同类推荐
  • 不灭大汉

    不灭大汉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当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来到这战乱纷飞的时代成为那大汉最后一名皇帝,还会让这些事情发生么?袁家兄弟:“吾乃驻马店四世三公的袁家公子。”刘协:“吾乃大汉王爷!”曹操:“吾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刘协:“抢得就是你。”刘备:“吾乃汉室宗亲。”刘协:“我怎么不知道?”孙权:“……”刘协:“你别说了,你那本事还不如你那兄长。”孙策:“终于有人想起我了。”刘协:“有勇无谋之辈,比起吕布你还差的远。”周瑜:“安敢欺我兄长。”刘协:“你媳妇归我了……”汉旗指处,望尘逃遁!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吾刘协要再创一个大汉盛世,诸卿可愿助本王一臂之力?”
  • 梦回唐朝追女记

    梦回唐朝追女记

    主人在演习中苦逼的穿越到唐朝,变成女主的奴隶。然后追女记从此开始了。
  • 天下之权力的游戏

    天下之权力的游戏

    有人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要夺取这“天下”!也有人为了守护“天下”而战!有人为了在这乱世保全家族,而罔顾“天下”苍生!也有人为了这“天下”人的生死存亡拼死战斗!有人为了尽快结束这场战乱,以暴制暴!也有人广收伤兵流民,屯田养民!故事从乱世前讲起,一直讲到天下统一。
  • 终极神探狄仁杰

    终极神探狄仁杰

    什么叫六十岁的人,三十岁的心脏,刘峰终于见识了,老天不开眼,让自己一个大好无为青年穿越到半个身子踩进棺材板板的人身上,这让还没结过婚的刘峰情何以堪。审案,哥哥不会,但是哥有金手指,实在忽悠不动的时候,哥还有李元芳,“元芳你怎么看?”。自从有了李元芳这个超级免费大保镖,省心又省力,是审案泡妞的必备龙套。(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 回到大祁打江山

    回到大祁打江山

    催眠失误穿越到古代!不料却穿到大祁第一奸臣之家,附身在聋哑十六年的白痴少年身上!究竟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管不了这么多,他只想娇妻美眷,儿孙绕膝,舒舒服服地做一个蒙混度日的富二代,却不曾想家道中落,稀里糊涂的做上了钦差大人……
热门推荐
  • 我的混混之路

    我的混混之路

    我什么都没有,但是出来混,我就凭的是胆子大,心狠,兄弟多,你牛b,你就来试试,
  • 肌肉魔法师

    肌肉魔法师

    流氓不可怕,可怕流氓有文化!魔法师不可怕,可怕魔法师有肌肉!什么?你是魔法师?我也是魔法师,并且我敢保证,我施展魔法比你快!什么?你是武士?不好意思,我是炼体士,凭你的攻击,根本就破不了我的防!重生后的林飞,完美地利用前世的种种机缘,一步步地踏上巅峰!这一世,势不留下遗憾!
  • 与哑巴谈场恋爱

    与哑巴谈场恋爱

    她以为她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是错误的,她拥有的不过是一个冷冰冰的家。直到遇到了一个长得超帅的哑巴,心智也只有六岁。她有了她们的孩子。她是谭家大小姐,但和他的恋爱却没有太多的豪门纠纷,只是纯纯的美好……可是后来她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有些什么东西正在悄悄的发生改变。她不知道,他们还能回到从前吗?
  • 欧布奥特曼之我是伽古拉

    欧布奥特曼之我是伽古拉

    叶子夕从小就是一个孤儿,没有父母,没有亲人,什么都没有,也没有朋友。但是,一场车祸改变了叶子夕的命运,他重生了,而且成了伽古拉。看他如何去面对欧布,智斗宇宙人……
  • 纵横一方

    纵横一方

    一个出生豪门却遭遇权术暗害的少年,历尽风浪终于拥有自己的一方霸土。
  • 寄曾经最好的自己

    寄曾经最好的自己

    "呐,顾勋,我喜欢你啊,你喜欢我吗?""啧,喜欢啊。""有多喜欢呢?""就像你喜欢我还要多那么一丢丢的喜欢。"-"呐,顾勋,我们这是爱情吗?""不啊,马上就要变成亲情了,去领结婚证吗?"-从高中到大学从大学到步入社会寄曾经最好的自己
  • 爱的呼唤——爱何妨

    爱的呼唤——爱何妨

    作者根据自己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记录成文,或者它不美,也不科幻,甚至带有一点点悲,但在文中总会找到感染你的瞬间。
  • 魔乱天穹

    魔乱天穹

    这是一个进一步死,退一步惨死的蛮荒世界,在这个世界只有三种人,一种是冷酷无情的人,一种是心狠手辣的人,还有一种是死人。
  • 文史通义

    文史通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我有超级医疗系统

    重生之我有超级医疗系统

    杨小云以为自己解脱了,没想到睁开眼发现自己回到了六十年前。爱她的丈夫尚在人世,第一个宝宝还在她肚子里,重生还附带了一个医疗系统,这辈子她还有理由过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