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37400000011

第11章 列文虎克

微生物的首次发现

“充满煤烟、灰尘的车厢,是一个‘活动的监狱’。”“我‘最大的优点’,是‘保护指甲干净’。”

这是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1833~1896年)卫生习惯中的一个片断。

因为烟尘和指甲中,藏着大量令人生病的病原微生物。尤其今天,“生水里有‘小虫’,喝了肚子疼”的道理,以及“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普通常识了。

然而,这种简单道理,要是在300多年前,莫说一般人们,就连赫赫有名的英国皇家学会也全然不知。

本来,这无孔不入的微生物,何时何地不在与人们打交道?甚至在我们体内到处安营扎寨,自由钻进钻出哩。可是,由于人们不能用肉眼看见它们,因而几千年来,人类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微生物这东西存在。

那么,是谁第一个发现了这“小人国”里的捣蛋“居民”?

他,就是列文虎克!如果要歌颂他对人类的大功大德,那就必须从他发现“狄尔肯”的前因后果说起……

“狄尔肯”,原是拉丁文Dierken的译音,意即细小活泼的物体。这是列文虎克第一次发现微生物时,给它们取的奇怪名字。

好奇的看门人

列文虎克于1632年10月24日出生在荷兰代尔夫特市的一个酿酒工人家庭。他父亲去世很早,在母亲的抚养下,他只读了几年书。16岁就已经外出谋生,过着漂泊苦难的生活。后来返回家乡,才在代尔夫特市政厅当了一位看门人。

由于看门工作比较轻松,时间宽裕,而且接触的人也很多,因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从一位朋友那里得知,荷兰的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有许多眼镜店,除磨制镜片外,也磨制放大镜,并告诉他说:

“用放大镜,可以把看不清的小东西放大,并让你看得清清楚楚,神妙极了。”

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列文虎克,默默地想着这个新鲜有趣的问题,越想越产生了兴趣。

“闲着也没事,我不妨也买一个放大镜来试试。”

可是,当他到眼镜店一问,原来价钱却贵得吓人,他只好高兴而去,扫兴而归了。

列文虎克从眼镜店出来,恰好看到磨制镜片的人在使劲地磨着。但磨制的方法并不神秘,只是需要仔细和耐心罢了。

“索性我也来磨磨看。”

从那时起,列文虎克利用自己的充裕时间,耐心地磨制起镜片来……列文虎克除懂荷兰文之外,其他文字一窍不通。尤其一些科学技术的著作都以拉丁文为主,所以,列文虎克没法阅读这些参考资料,他只能自己摸索着。

列文虎克经过辛勤劳动,终于磨制成了小小的透镜。但由于实在太小了,他就做了一个架子,把这块小小的透镜镶在上边,看东西就方便了。

后来,经过反复琢磨,他又在透镜的下边装了一块铜板,上面钻了一个小孔,以使光线从这里射进而反照出所观察的东西来。这就是列文虎克所制作的第一架显微镜,它的放大能力相当大,竟超过了当时世界上所有的显微镜。

列文虎克有了自己的显微镜后,便十分高兴地察看一切。他把手伸到显微镜旁,只见手指上的皮肤,粗糙得像块柑桔皮一样,难看极了;他看到蜜蜂腿上的短毛,犹如缝衣针一样地直立着,使人有点害怕。随后,他又观察了蜜蜂的螫针、蚊子的长嘴和一种甲虫的腿。

总之,他对任何东西都感兴趣,都要仔细观察。可是,当他把身边和周围能够观察的东西都看过之后,便又开始不大满足了。他觉得应该再有一个更大、更好的显微镜。

为此,列文虎克更加认真地磨制透镜。由于经验加上兴趣,使他毅然辞退了公职,并把家中的一间空房改作了自己的实验室。

几年以后,列文虎克所制成的显微镜,不仅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大,而且也越来越精巧和越来越完美了,以致能把细小的东西放大到两三百倍。

列文虎克的工作是保密的,他从不允许任何人参观,总是单独一个人在小屋里耐心地磨制镜片,或观察他所感兴趣的东西。他作为自学者,从动物学各科中,获得了广博的知识。他把从于草浸泡液中所观察到的微生物,称之为“微动物。”

但是,列文虎克却对他的朋友——医生兼解剖学家德·格拉夫却是个例外,因格拉夫既是代尔夫特城里的名医,同时也是英国皇家学会的通讯会员。他早听人说,列文虎克正在研制什么神秘的眼镜。

一天,格拉夫终于专程前来拜访列文虎克。面对这位知名人士和朋友的来访,他热情地接待了客人,并拿出自己的显微镜请格拉夫观看。不看则已,看着看着倒使格拉夫抬起头来,严肃地说道:

“亲爱的,这可真是件了不起的创造发明啊!”格拉夫接着又说。

“你知道吗?你的创造发明具有极其伟大的意义。你不能再保守秘密了,应该立即把你的显微镜和观察记录,送给英国的皇家学会。”

“难道连显微镜也要送去?!”这可是列文虎克从来没有考虑过的严肃问题——要公开自己的显微镜。他认为这是自己的心血,自己的财富。所以,当他听了格拉夫的劝告后,他竟情不自禁地把显微镜收了起来。

“朋友,这种公开不是坏事,谁也不会侵占你的成果,你必须向世界公众表明:你的观察是如此非凡,这是人类从未发现的新课题。”

听了朋友的好心劝告,列文虎克虔诚地点了点头……

名震科坛

1673年的一天,英国皇家学会收到了一封厚厚的来信。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份用荷兰文书写的、字迹工整的记录,其标题是:

《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皮肤、肉类以及蜜蜂和其他虫类的若干记录》。

当时,在场的学者们看了标题后,有人开玩笑说:

“这真是一个咬文嚼字的罗唆标题。”

“这肯定是一个乡下佬写的。迷信加空想。这里边说不定写了些什么滑稽可笑的事呢!”

不料,他们读着读着,却一下被其中的内容牢牢地吸住了,因为这竟是科学家们毫无所知的神秘事情啊!

列文虎克这样写道:

“大量难以相信的各种不同的极小的‘狄尔肯’……它们活动相当优美,它们来回地转动,也向前和向一旁转动……”

“好,好,这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研究报告。”此时,大家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然而,当他最后向皇家学会担保说:“一个粗糙沙粒中有100万个这种小东西;而一滴水——在其中,狄尔肯不仅能够生长良好,而且能活跃地繁殖——能够寄生大约270多万个狄尔肯”时,显赫的皇家学会,竟觉得这又是件太令人不可思议的事了,以至于不得不委托它的两个秘书——物理学家罗伯特·虎克(1635~1703年)和植物学家格鲁(1641~1721年),为皇家学会弄一个质量最好的显微镜来,以进一步证实列文虎克所报告的事实是否真实。

经过几番周折,列文虎克的科学实验,终于得到了皇家学会的公认。

于是,列文虎克的这份记录被译成了英文,并在英国皇家学会的刊物上发表了。这份出自乡下佬之手的研究报告,果真轰动了英国学术界。列文虎克也很快成了皇家学会的会员,并对他的成就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不断的前进

成功的喜悦,并没有使好奇心强的列文虎克冲昏头脑。相反,更加促进他那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他将自己的观察报告继续不断地寄往伦敦。

皇家学会的科学家们一如既往地抢先阅读……

1673年,列文虎克详细地描述了他对人、哺乳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等红血球的观察情况,并把它们的形态结构,绘成了图画。

1675年,他经过多次对雨水的观察之后,又将他的观察记录送往了皇家学会:

“我用4天的时间,观察了雨水中的小生物,我很感兴趣的是,这些小生物远比直接用肉眼所看到的东西要小到万分之一……这些小生物在运动的时候,头部会伸出两只小角,并不断地活动,角与角之间是平的……如果把这些小生物放在蛆的旁边,它就好像是一匹高头大马旁边的一只小小的蜜蜂……在一滴雨水中,这些小生物要比我们全荷兰的人数还多许多倍……”

1677年,列文虎克同他的学生哈姆一起,共同发现了人以及狗和兔子的精子。

“这些小家伙几乎像小蛇一样用优美的弯曲姿势运动。”这是1683年列文虎克在人的牙垢中所观察到的比“微动物”更小的生物。诚然,由于他的显微镜效能还不能完全清晰地看清这些小生物,所以,他的描述和绘图,并不够准确。尽管如此,谁又能怀疑,列文虎克不是发现微小生物的最早鼻祖呢?

列文虎克在牙垢中所发现的微小生物究竟是什么呢?当时就连他自己也不得而知。直到200年之后,人们才认识了它们——无处没有的细菌。

由于列文虎克的名气越来越大,一天,有位记者来采访列文虎克,向他问道:

“列文虎克先生,你的成功‘秘诀’是什么?”

列文虎克想了片刻,他一句话不说,却伸出了因长期磨制透镜而成为满是老茧和裂纹的双手。这不是一种最诚挚而又巧妙的回答吗?

1723年,91岁高龄的列文虎克,虽然健康状况越来越坏,但他的工作并没有停止。

8月24日清晨,素有早起习惯的列文虎克却没有按时起床。他的女儿玛丽娅对父亲的破例感到奇怪。当她来到父亲的床前时,列文虎克却抢先说道:

“玛丽娅,快去请霍霍夫利特先生到我这里来……”

即将离开人世的列文虎克,镇静地对好友霍霍夫利特说:

“对不起,请将桌子上的两封信译成拉丁文,并连同包袱送到伦敦皇家学会……”

8月27日,列文虎克在亲密的朋友和女儿的陪伴下,在代尔夫特的老家,安静地离开了人世。

伦敦皇家学会收到列文虎克的两封信和一大包东西。一封信详细地写着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另一封信却这样写道:

“我从50年来所磨制的显微镜中,选出了最好的几台,谨献给我永远怀念的皇家学会。”

人们打开包袱一看,共有大小不同的显微镜26台和好几百个放大镜!

一个看门人竟登上了科学的宝座,他在后辈的人生途中,留下了多么宝贵的精神食粮。“狄尔肯”的本来面目被公诸于世,他给人类的健康、幸福,拓开了多么巨大的物质宝库!

同类推荐
  • 探索未知-认识微生物

    探索未知-认识微生物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万物家史

    万物家史

    本书多侧面、多层次、全方位、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门学科的发展史。对每一门学科的起源、脉络以及各学科间的互动做了系统、明晰的梳理。
  • 走向孤独

    走向孤独

    大约有十七八年了,我把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田野调查上,了解中国土地荒漠化、江河与湿地等关于生态环境的状况,走得最多的是西部,更确切地说是河西走郎以西,风沙线和干裂的土壤以及大漠戈壁,胡杨红柳从此烙印在心的深处,成为一种生命感觉。我从大地之上、之中得到的启迪,由此而发出的思之种种,应是我写作生涯中最值得庆幸的一段历程,至少在这举世滔滔皆言利的年代,我曾在旷野中呼告守望,我没有变得更为浅薄,但,深刻与高贵是谈不上的,尤其是和大地之上的万类万物相比,我怎么能连根带叶地理解一根小草?我该如何去感觉在荒漠中兀自高大,而到了秋天那叶子金黄得醉人的独树胡杨呢?
  • 探究式科普丛书-历史的底片:摄影

    探究式科普丛书-历史的底片:摄影

    本书就摄影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希望热爱生活热爱美的你,从中可以轻松收获让绚丽瞬间永恒的技巧。
  • 百科知识-科学百科-生物工程(科普新课堂)

    百科知识-科学百科-生物工程(科普新课堂)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进的农业,必须有先进的农具作保证。中国古代的农具,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印刷术的变迁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当今,愈来愈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印刷行业,正在或将要告别毕时代的活字印刷,进入激光照排的新时期,这将是又一次前无古人的印刷技术的重大变革。火药,顾名思义就是“着火的药”,我们通常所说的火药就是指“黑色火药”。因为它呈褐色,也叫“褐色火药”。这是人类掌握的第一种爆炸物,触火即燃是它主要的特征,而且燃烧猛烈,故冠之以“火”。可为什么名之为“药”呢?
热门推荐
  • 悦闻奇录

    悦闻奇录

    大家好,我是(悦闻奇录)的作者。书名:悦闻奇录。;悦闻奇录类别于名著(聊斋志异),书里故事千奇百态,适合广大读者阅读。故事内容分别有:恐怖鬼故事、教化型的鬼故事、励志型的鬼故事、民间鬼故事。;
  • 生化危机:SF

    生化危机:SF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你是否期待电影中那些出生入死的科幻惊险场面,但你可知道真正的生化事件发生在一群仅仅是孩子的他们身上,一个微不足道的事件,在不对的场合,不对的时间,不对的人物身上,这些带给人类的是毁灭还是重来。
  • 极品叔叔

    极品叔叔

    李家大少爷爱上了一个网络认识的女孩,而女孩不愿意在高考没有完成就见他,所以两人约定了三年之约,他并没有按照三年之约做,他想守着她,以另一种方式。。
  • 杀手贵妇

    杀手贵妇

    杀手号,穿越古代寄魂在一个娇弱的落魄小姐身上得以苟活。换名为韩诗冰,与母亲弟弟几人寄住在泰州第一商柳家的一个小院里。刚刚穿越韩诗冰就被柳家大少柳凌寒所休弃,然而面对陌生的世界,和纷繁的暗流,韩诗冰迎韧而上,决心要撑起韩家的一片天,保护自己的家人。然而,她的生活并不太平,周旋于各种美男帅哥之间,也遭受过各种挫折。但韩诗冰做到了,她用自己的实力重新让韩家繁荣起来。但是莫名其妙的暗杀,和黑衣武士的阻挠
  • 毒爱——痛

    毒爱——痛

    或许你不在身边,我才会觉得我们不曾亲密。你去结婚,新娘却不是我,心痛,心伤,你是一份毒,我甘愿毒死在你的手中,可是你的眼中终归没有我的影子。走过了几年,才知道我没有能力,去爱你了
  • 恭亲王奕诉政海沉浮录

    恭亲王奕诉政海沉浮录

    晚清历史风云变幻,爆发于19世纪中叶前后的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从内外冲击着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有忧患意识的统治阶层开始思索如何自强以抵御外侮,于是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他们发起并领导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相继爆发使洋务官员寄予办洋务以自强御侮的梦破灭,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出的新生资产阶级力量则开始思索一条新的社会发展的道路——鼓动光绪帝进行改良变法。
  • 瞬间爱情

    瞬间爱情

    蜘蛛的网,收起来是密密的网,幽幽的塔,张开来却是血肉人生。心魂在它势力范围之内翻扑打滚,万劫不复。瞬间的爱情,蛛网上的一滴晶莹的泪,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让你看众生百态。但是,泪很快就会消散,蒸发,或者掉落。因此,弥足珍贵。
  • 云舒

    云舒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凡人,又怎能够读懂所有的奥秘?或许,只有突破一切桎梏,化身为神,才能够真正明晓一切,了解所有的秘密。可是,真正的神,又有谁见到过?或许,那终归只是一个飘渺的传说……
  • 狩猎者之末日行者

    狩猎者之末日行者

    在经过黑暗大涅盘后,地球进入怪兽时代..卫青在觉醒者测试后,被检测出身具三系能力,加入觉醒者训练营后,进行三年的训练却迟迟不能觉醒出能力,最终基地认为他是个不能觉醒的人,被当做废物遣返回家。面对生存的压力和心中不朽的梦想,毅然踏上不断变强的道路,再一次猎杀过程中意外救了一个科学怪人,两人达成共同目的,慢慢打造出一座地下堡垒,从此开启了踏上巅峰的道路。王教授理论:所有生物都是向着“人”进化后的失败品,唯独猴子成功了,所以我们是人。当某一天从外太空来了一群“人”时,别惊讶,他们也是“人”,只不过祖先的基因可能是鸟、鱼、虫子等等。当外太空的“人”到达地球要与人类争夺正统时,又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
  • 网游之混沌之光

    网游之混沌之光

    地球的资源终于在人类的开发下枯竭了,地球人开始移居到火星,火星设施的不健全使人类无法出来自由活动,政府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开发了一款叫做混沌之光的网游。混沌之光只是一款单纯游戏么?它的背后藏着怎么样的惊天秘密?一个胖屌丝如何一步一步的开始崛起?美女?财富?英雄?来吧!让我们一起跟着胖子走出那上那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