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处于北京市区的中心,广场东西宽500米,南北长880米,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相当于60个足球场大小,可同时容纳100万人举行盛大的集会、游行,是当今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和最有名的旅游胜景之一。
天安门广场中央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南面是毛主席纪念堂。广场的东面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由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及中国革命博物馆于2003年2月28日重组而成);广场的西面是人民大会堂;广场的北面是雄伟的天安门城楼,城楼左右两侧依次为劳动人民文化宫与中山公园;广场的南端,是与天安门城楼遥相呼应的正阳门城楼。广场的上空飘舞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这些美轮美奂的建筑座落有序,浑然天成,而且各有特色,将天安门广场衬托得愈发大气壮观。天安门广场既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也是人民的广场,同时还是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首选场地。
在明清时期,天安门广场属于皇家的禁地,由宫墙保护,只设有三座门,即南边的大明门(清朝时易名为大清门,辛亥革命后称中华门)及东边的长安左门、西边的长安右门。三门之间构成一个封闭式的“T”字形宫廷广场,原是天安门前举行皇家活动的重要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封建王朝的宫廷广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2年8月拆除了东西边的两座门,1955年拆除了广场中部的东西红墙,1958年拆除了广场南面的围墙,此后又对天安门广场进行了大面积的改建,广场面积增加到原来的两倍多,由11万平方米扩大为44万平方米,从此不再是一个皇宫前封闭的前院,而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广场及社会主义中国的象征。半个多世纪以来,政府和群众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庆典与集会活动,许多重大政治活动及外国元首来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欢迎仪式都在这里举行。
天安门广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见证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胜利,谱写出了一曲又一曲如泣如诉的雄壮之歌。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此,天安门广场解禁了,人民群众在这里可以自由通行了。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在我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拉开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帷幕。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帝风暴,北京的爱国人士在天安门广场集会声援,这里变成了反帝示威活动的中心。1926年3月18日,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军舰入侵我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集会,参与游行示威的群众不辛遭到军阀政府的杀害,导致了震惊全国的“三一八”惨案。1935年12月9日,北京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广场集会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会后开展了气势非凡的游行示威活动,这便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1947年5月20日,北京进步学生在天安门广场集会,向反动统治者示威,反对国民党制造内乱,会后举行了“反饥饿、反内战”的大游行活动。
199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50华诞的隆重庆典,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检阅了声势浩大的阅兵式和群众大游行。当天晚上,天安门广场礼花竞放,歌舞飘扬,人们陶醉在欢乐的海洋之中。为了举行建国50周年的大庆典,天安门广场得到大幅度修葺,地面全部用平整漂亮的花岗岩条石铺砌,东西两侧各辟有一块4800平方米的大草坪,广场中的各式华灯及周围的各种建筑物全部修饰一新。
天安门广场,曾经是一个旧时代的宫廷广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它被改建成为一个人民的广场,为首都北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景象,这在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三个重要里程碑之一。另外两个重要里程碑依次为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及亚运村的建设,这三个里程碑归结起来,都处于北京城传统的中轴线上,而天安门广场的扩建堪称对北京城传统中轴线的延伸与完善,代表着北京开始走向国际、走向世界,有着深远的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在卢沟桥事变发生地宛平县署原址,处于北京市西南方向的宛平古城里面,占地面积约为3万余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了2万平方米,展览面积6000平方米,是我国仅有的一所专门记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综合性大型历史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一期初建工程于1987年,二期工程完成于1997年,三期改造工程在开展《伟大胜利》主题展的前夕顺利完成。纪念馆的核心建筑由三部分组成,即:主馆、资料中心和南北四合院。主馆是一座牌坊式建筑,有6个展厅、一个半景画馆、一个多功能报告厅及两个恒湿恒温文物珍藏库房。东西两边的南北四合院和资料中心,都是仿明清建筑,与宛平城楼的风格保持统一,也与主馆风格相得益彰。从1987年7月7日开放至今,纪念馆一共推出大型基本陈列3个,专题展览近30个,展出藏品多达1万多件,接待国内外游客900余万人次,在世界上有了不小的影响,先后被评为国家、北京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在中央及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方人士的鼎立扶持下建设起来的。199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江泽民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并特地作出重要批示。与此同时,江泽民同志还亲自批示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二期扩建工程。1997年5月,江泽民同志又亲笔题词:“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史育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振兴祖国。”1997年7月7日,二期工程竣工开放。
为了盛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经党中央同意,中央宣传部牵头,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文化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联合举办《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经过4个月的精心准备,在2005年7月7日那天盛大开幕。
展览由八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民族危急、救亡兴起;第二部分:国共合作、共赴国难;第三部分:中流砥柱、抗战灯塔;第四部分:日军暴行、惨绝人寰;第五部分:浴血疆场、民族壮歌;第六部分:得道多助、国际援助;第七部分:历史胜利、巨大贡献;第八部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展览共选用文物800多件、照片600多张、图表近40件,其中有141件文物属于首次公开。为丰富展览形式,还邀请了当代著名画家、艺术家创作了一大批油画、雕塑,且成功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了一批景观。藏品展出方式以巨幅照片、形象图表及现场复原等形式为主,利用文物及塑型结合的方法组成立体空间,给人震撼的视觉冲击,如“地雷战景观”、“地道战景观”、“水上游击队”等立体模型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半景画的陈列采用声光变景技术,其陈列艺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再现了“七七事变”的战斗场面。英烈厅中的主题雕塑更达到了直抵心灵的效果,喻示着英烈不屈不饶的精神。
在2005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纪念日至9月3日全国抗战胜利纪念日期间,大型主题展览以接待集体参观为主,实行凭票免费参观,可通过电话预定参观票。9月3日之后,纪念馆作为长期展览恢复正常接待观众。
卢沟桥
卢沟桥座落于北京西南15公里的地方,由于桥身横跨卢沟河——即今天的永定河而得名,属于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卢沟桥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又叫“七七事变”),中国人民组织的抗日队伍在卢沟桥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帷幕。
卢沟桥的始建时间为公元1189年,并于公元1444年重新修葺。后来,卢沟桥毁于一场洪水,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卢沟桥全长为266.5米,宽为7.5米,一共有11道石拱,桥身左右两边的石雕护栏分别有望柱140根,柱头上全部雕塑着体积不等的石狮,数量多达500个左右,并且每个石狮的神情和姿态均不雷同。桥东的碑亭中竖着一块汉白玉碑,上面有清朝乾隆皇帝题写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被人们誉为“燕京八景”之一。历史上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经在游记中记载过卢沟桥,并且盛情赞誉“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卢沟桥以东是宛平县城,始建于明朝崇祯十年(1637年)。1937年7月7日晚上,驻扎在北京市丰台的日本侵略军于卢沟桥畔中国守军防区内开展军事演习。演习结束之后,日本侵略者借故有一名士兵失踪,强行要求进入中国军队驻守的宛平城搜寻,这一要求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词拒绝。日军因此向宛平城以及城西的卢沟桥发起猛烈攻击,并妄图强夺卢沟桥。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中国守军二十九军官兵,面对日本侵略者毫无道理的挑衅与进攻,实在不堪忍受这等屈辱,于是奋起反抗,打响了我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军的第一枪。
“七七事变”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开端,从此以后,中国老百姓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坚忍不拔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最后终于胜利了,成功地将日本侵略者赶出来了华夏大地。在全世界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战场也因此成为一个十分关键的战场,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成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时至今日,在卢沟桥的望柱和宛平城的城墙上,仍然可以清晰的看见当年日本侵略者的弹痕。卢沟桥已经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同时也是全国著名的纪念抗日战争历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宛平城
宛平城全城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总面积20.8万平方米。它是一座桥头堡,城垣建筑风格与北京故宫近似,有城门两座,西有威严门,东有顺治门,门洞高4.5米,宽4米,城墙四周外侧有垛口、望孔、射眼等,每个垛口均配备有盖板。宛平城其貌不扬,但是知名度却很高,因为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七七事变”就是在这里发生的。
一直以来,宛平城就是北京的南大门,它最早建于明朝末期崇祯十年(1637年),正值明朝的兵荒马乱之际,建造宛平城的目的是为了屯兵守卫京城。明朝时期,宛平城被人们称作“拱极”城,清朝时期易名为“拱北”城,那时还不叫“宛平”。宛平县署原本在北京城内的鼓楼附近,等到辛亥革命结束之后,宛平县划入河北省管辖,宛平县署便正式搬迁到原“拱北”城,也就是现在的地址。
宛平城的布局结构最初和一般县城不一样,城的内部没有其他县城的大街、小巷、市场、钟鼓楼等基础设施,全城只有东西两个大门,且都有瓮城与城楼,城墙比普通城市的围墙更厚实、坚固一些,以便有助于保卫京城。
宛平城在明、清之际并没有遭到破坏,但民国之后却成了一个水深火热的地方。1937年7月7日夜里,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畔开展挑衅性军事演习,且鸣枪逞凶。日军当夜竟然反咬一口,向驻守宛平城的二十九军提出无端抗议,诬蔑中国军队由宛平县城开枪,并慌称有一个日本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寻。二十九军守桥部队当即否决了日军的无理要求,日军便用大炮和机枪向宛平县城轰击,双方展开了激战。由于二十九军的坚决抵抗,日本侵略军伤亡重大,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这就是历史上的“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自卫战争的序幕,也是东方及太平洋地区反法斯战争的开端,在宛平城边、卢沟桥畔,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爱国官兵,为了护卫自己的祖国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英雄事迹真是可歌可泣。
1984年,宛平城重新修葺了城墙、城门、城楼、瓮城及兴隆寺等建筑。城墙基础为六层条石,上面砌城砖,内部则以黄土、碎石筑实,上端铺了三层砖。城楼重建后,城台向内延伸了数米,顶部为木结构的阁楼。宛平城内有一座名为兴隆寺的古建筑,于明朝万历年间修建,清朝康熙年间重修,民国期间逐渐走向衰败。兴隆寺有大殿三间,内供佛祖释迦牟尼,两侧为十八罗汉;东西禅房各三间,山门上有“兴隆寺”的匾额,门外有两尊石狮。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坐落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其原址是原北京大学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