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93100000008

第8章 心在哪里,爱就在哪里(2)

小时候,我最关心的其实是猪的膀胱。在那个年月,猪膀胱不亚于现在的气球。屠夫总是对我特别恩惠,他剖开猪肚,取出猪内脏,就把完整的猪膀胱交给我。我将它洗干净后,拿出一根吸管,把猪膀胱像吹气球一样吹起来,然后和几个小伙伴一边拍一边跑。那时年少,一个猪膀胱便能让我们乐上一个上午。

最热闹的是中午,母亲把亲朋好友都请到了家里。这是我们家乡的风俗,哪户人家杀猪,都要叫上亲朋好友好好地吃一顿。一整个上午,她都在为午饭而忙碌,她像上紧了发条的闹钟,紧紧地围着灶头转,她要用新鲜的猪肉做成各式各样的菜。

吃饭的时候,父亲频频地给屠夫敬酒。屠夫总是借着酒劲说一些自己的“丰功伟绩”,然后一群人笑成一团。他们的笑声荡漾在午后的阳光里,成为我经久不息的回忆。

吃完饭,母亲就把新鲜的猪肉腌起来,等到阳光好的时候,再拿出来挂晒。此时,已经是腊月中旬,年的味道越来越浓。

最初的珍惜和慎重

男孩子的年,总是和鞭炮绑在一起。腊月下旬,学校已经放假,长达半年的约束终于告一段落。不管成绩结果怎样,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脑子里不再有学校,不再有老师,也不再有课程。我们开始把自己完完全全地交给了各种各样的游戏。

过年的时候,鞭炮最受欢迎。我们拿着父母给的零用钱,频繁地出入商店。那些日子,鞭炮声就好像我们的影子,我们走过哪里,鞭炮声就响到哪里,街上、小河边、谷场上,到处是鞭炮声,到处是我们的欢笑。

儿时的我们,总是绞尽脑汁,变着花样玩鞭炮。在阳光灿烂的午后,拿几个塑料瓶,到山坡上玩游击战。一队是“解放军”,另一队是“日本兵”。我们把鞭炮装进塑料瓶,把塑料瓶当成手榴弹,纷纷朝“敌营”扔去。鞭炮一爆炸,瓶子就成了绽放在空中的花朵。在一阵又一阵的惊叫声里,我们笑靥如花。

或者从家里拿来一根长长的铁管,把铁管插在斜坡上。此时,每个孩子都像是一个即将上战场的士兵。鞭炮就是我们最有力的武器,我们把点燃的鞭炮扔进铁管里,然后迅速卧倒。随着沉闷的爆炸声,铁管口便冒出许多青烟,那场景像极了扔炮弹。

很快,我们就不再满足于这种“小打小闹”了。我们去商店里买来更大的鞭炮,相对来说,这种鞭炮要有威力得多,声音也响亮得多。我们一点燃鞭炮,就把它往铁管里扔。“砰”的一声,铁管口烟雾弥漫,空中纸屑飞扬。

那些年的寒假,山坡成了我们的后花园。若是不幸碰上几个大人,挨骂是在所难免的。如果碰上父母,那就远远不是挨骂那么简单了,屁股上多多少少得挨几下。尽管这样,我们却总是乐此不疲,游戏带给我们的刺激远远赛过父母的忠告和打骂。

除夕夜和大年初一是我们最自由的时光。一来,大人们忙着过年,根本无暇顾及我们;二来,他们不想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打骂孩子。于是,我们就更“胆大包天”了。有时,大人也童心未泯,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当中来。这时候,我们的热情便格外高涨。

零花钱数量有限,很快就花完,实在没钱了,我们就跟在大人后面捡鞭炮,或者厚着脸皮向小伙伴们要。这时,我们分外珍惜手中的鞭炮,往往会想出最好玩的方法,才舍得让手中的鞭炮炸掉。现在想起来,这便是我们最初的珍惜和慎重。

年是一条绳子

年是一条绳子,把散落在各省各市的人往家里拢。那些匆忙在车站的脚步,奔走在月台的身影,无不受了年的召唤。为此,我们不惜几百人挤一个车厢,不惜凌晨起来排队,不惜带了被子在车站过夜。

故乡的一切都令我觉得那么亲切。故乡就像母亲,即使我经年不见,看到她的瞬间也不会有任何陌生。故乡曲折的小径,参差不齐的房子,错综复杂的高压线,都让我觉得我仿佛从来没有离开过它们。

离年越来越近,出门在外的人差不多都回家了。归来的人群让平时空旷的村庄显得充实和丰满。在小径上行走的人们,一如村庄奔腾的血液。

人们开始坐在操场上聊天、打麻将、打扑克。那一刻,熟悉的家乡话在我们耳边忙忙碌碌地穿梭着。我们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又那么心无城府,又那样俏皮可爱。在外打拼的日子,我们学会了伪装,学会了奉承,我们甚至忘记了怎样微笑,又怎么有机会那么心无城府,那么轻松俏皮。

在外忙碌的日子里,我们把家乡、亲朋好友都最小化在心里。然而过年的时候,我们把这一切重新放大。我们想起了远方的朋友,想起了好久没有联系的亲戚。我们拜访每一个亲戚,每一位朋友。我们彼此倾诉一年里的工作、生活、情感。直到一年的最后,我们才了解彼此在一年里发生的事。而下一次再见面再倾诉,或许是下一次过年了。如果没有年,那么我们是不是会彼此远去,到最后形同陌路。

我们和许多人吃饭,和许多人聊天,然后得知他们最近一年的得与失,好与坏。我们的心又渐渐靠近。

难忘元宵那片烛光

一直觉得,元宵是春节之后的另一个高潮。春节过后,人们开始走亲访友,或者外出工作,甚至开始忙于农活,过年的喜庆渐渐消散。然而,元宵的到来,让人们重拾喜庆的氛围。

对我来说,最兴奋的事就是挂灯笼。我家乡所在的南方,流行元宵节挂灯笼。至今,我依然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如此热衷于挂灯笼,那天大早上从睡梦中醒来,一睁开眼,我便一心期待着,一刻不曾踏实。

因为心里有了期盼,所以元宵节的上午与下午对我来说尤其漫长。

到吃晚饭的时候,我的心简直快提到了嗓子眼,我囫囵地吞下晚饭,便在门口等待着,盼着母亲早点下令。

终于,母亲拎着两只灯笼向我走来了。我忙抢过灯笼,点燃早已准备好的两根蜡烛。然后,我从桌子旁搬来凳子,将灯笼高高挂在门口。

每当这时,母亲总会说:“呀,兔崽子会挂灯笼了,今年必定红红火火呀。”我简直乐开了怀。我终于明白,原来自己一天所期盼的,就是母亲的这句赞扬。

灯笼挂上后,家门口便全是红红的光晕,我最喜欢的就是那火红的氛围。我突然发现,门口的挂花树、石头全被红光笼罩了。少时,我总这么想,要是一年到头都有这样的场景,该多好。

挂好自家的灯后,最重要的就是去庙里点蜡烛。那是一件盛事,几乎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参加。路上全是人,他们无一不拿着香烛,满脸虔诚。我跟在母亲身后,几乎被人流推着走。如果碰上晴朗的夜晚,月光已洒满整个村子。走在路上的人,都被月光所笼罩。人们顶着月亮的光辉,熙熙攘攘地往庙里走。多年以后,那场景依然如同雕刻般印在我的脑海里。

等我到达的时候,庙里已经满是红光。在烛光的映衬下,每个人都红光满面,如同醉了酒的汉子。

我们点燃蜡烛,朝拜之后,便开始默默祈祷。

回来的路上,人们的脸上不再那么庄重。他们互拉家常,也有的开开玩笑,其乐融融。假若月光清朗,人们还会在户外的石凳上坐下,就着满村的红光促膝长谈。我总觉得,那是一次心灵交流的盛会。

等我回到家的时候,时针常常已经指向九点。我上床入睡,灯笼的光芒却常常不期然地进入我的梦乡。

在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依然难以忘怀那片烛光。它曾那样丰盈了我的童年,并在漫长的岁月里始终呵护着我孤寂的心灵。

一圈又一圈盘旋的长龙

元宵真正的重头戏是迎龙灯,村里的能工巧匠已经摆开了阵势。他们选择了宽阔的场子,趁着慵懒的阳光,开始麻利地编织灯笼,或紧张忙碌,或吞云吐雾,或满脸正经,或嬉皮笑脸。但不管怎样,场子里的灯笼越来越多了。

这一切都是元宵节的铺垫。正月十五的晚上,全村人兴奋异常,人们早早地装好了灯笼,匆匆扒完晚饭,便急不可耐地到场子上集合。

不消一会儿,灯笼已经全部连接起来了。然后,人们麻利地插上蜡烛,迅速地点上。霎时候,一条火红的长龙呈现在场子上。人们欢呼起来,与此同时,鞭炮声大作,场子上烟雾弥漫,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长龙缓缓地出发了。

我们一群小孩子跟在长龙后面,肩上扛着小小的灯笼。那种的心情不亚于参军入伍,只要身在队伍中,就感觉有了归属。一群人打打闹闹,开心地唱歌,一起对那些队伍之外的小朋友挤眉弄眼。

长龙上路了,公路上开始充斥着红光,路边的住户早已准备好鞭炮。龙头一到,鞭炮声就大作,一时间,空中烟雾弥漫,我们仿佛走进仙境里。

走了许久的公路,终于到了一块平整的地方,人群顿时沸腾起来。

我明白,他们要开始舞龙了。等我抬头看时,龙头已经快速飞奔起来,后面的也紧跟着旋转起来。此时,我们的眼前一片火红。过一会儿再细看,这条长龙已经开始一圈又一圈地盘旋,红色越来越晃眼,长龙舞得越来越快。到最后,有些人简直已经被甩得飞起来,一阵浩浩荡荡的鞭炮声和惊呼声过后,人们终于停止了奔跑。

到这个时候,迎灯笼的活动已经进行到一半,人们卸下肩上的家什,开始养精蓄锐。因为,等着他们的,是挨家挨户地转悠。人们开始换蜡烛,或者趁机吃点东西。我们这群孩子,也从激动中抽出身来到处撒野。

大家休息片刻,重新走进队伍。接着,我们开始挨家挨户地转。所到之处,鞭炮声不绝于耳。我只感觉到自己走进了一片烟海,大人们的背影和小伙伴们的笑脸都开始迷糊起来。

半夜,月亮高悬。我们终于回到村里的场子上,等着我们的,是丰盛的点心。末了,我们在月光下散去,各回各家,各入各梦。

散落在林荫道上的乡情

当季节的轮回再次停留在夏天,当岁月的磨盘再次旋转到端午,我心里那些遥远的回忆又慢慢升腾起来。

那时,生活并不是很宽裕,可是母亲从来不会因此而冷落了端午。

早很多天前,她就从山上采来粽叶,把青绿的粽叶放在阳光下晾晒。快到端午时,母亲把粽叶放在开水里煮泡,那青绿的粽叶转眼间就变成黄色的了。到端午的前些天,她便开始忙碌地包粽子。因为家里亲戚比较多,所以母亲往往要多包一些。

我的家乡流行“走端午”,就是在端午的前几天,人们拿着自家包的粽子走亲访友。母亲包好粽子后,“走端午”的事情就由我和父亲做。在头一天晚上,母亲已经用一个竹编的篮子装好粽子。第二天一早,我和父亲便趁着晨曦上路。

我家的亲朋好友分布很广,有些村子能坐车直接到达,有些村子则要走很多小路才能到,我更喜欢去那些需要走路才能到达的村子。

上午时分,我和父亲一起钻入林荫道里。路上,“走端午”的人很多,熙熙攘攘,有的用扁担挑着,有的用手拎,还有的用肩扛着。

同类推荐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本书包括了亲情之暖、友情之暖、爱情之暖、陌生人之暖四部分。全书收录《十四岁少年失忆事件》、《永远的粉丝》、《不寻常的生日礼物》、《神秘的刘教授》、《我欠父亲一颗真心》等36个故事。
  • 坚守心灵

    坚守心灵

    本书是广元市公安局人员的散文集,是对公安工作的讴歌和对自然的热爱。内容健康向上,是公安警营文化的体现。
  • 中外文学名作导读

    中外文学名作导读

    本书是高等艺术类院校必(选)修课教材。按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三部分编排。其中古代文学包括诗词歌赋、文章、小说、杂剧;现代文学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文章等;外国文学包括诗歌、戏剧、小说等。所选内容皆为名家名作。
  • 温润一生

    温润一生

    这是一本散文集,这是一本励志向上的智慧美文集,厚厚的、沉甸甸的,像秋后的庄稼,读着,不忍放下。在今天,有一些人还能独守本心,固守心中那份执著,这实在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而本书作者便是这样的人。
  • 寄小读者·往事

    寄小读者·往事

    《寄小读者·往事》总共分为六辑:第一辑中为我们讲述了,我的故乡、我的童年、童年杂忆、我入了贝满中斋、我的中学时代、我的大学生生涯、在美留学的三年、在巴黎的一百天。
热门推荐
  • 都市冥君

    都市冥君

    八年前,他叫莫麟,现在叫莫休。八年前,他还是个阳光快乐的学生。现在神态,气质,面貌,找不到丝毫八年前的痕迹。八年前,他背着杀人犯的名声逃走,失去了太多。现在,他活着回来了,拥有了强大的资本。八年前那件事,对他来说,是不幸也是幸。人生如棋,复仇如旗,须落子布局,步步为营,最后将军,一击必赢。
  • 蔷薇少女蔷薇少年

    蔷薇少女蔷薇少年

    蔷薇少女同人新增蔷薇少年。七个少女与少年。最终还是算不到自己的结局么。
  • 水玉月心

    水玉月心

    幽冥之戒,慈悲之心。世无正邪,只分善恶,是人是妖又何妨。世间万物,除过自己,皆非自己;人生一世,分合离聚,皆是缘分。每个人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生和死。生和死之间的过程没有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相同。无浓浓的爱情,唯纯纯的感情;无深深的伤痛,唯淡淡的忧伤;无多角的恋情,唯前世的今生;无情人的暧昧,唯知音的知心;无甜蜜的誓言,唯无言的大爱;无血腥的打杀,唯幻想的技能;无恐怖的悬疑,唯暖心的玄机;无残酷的暴力,唯朦胧的温馨;无无情的争斗,唯挚爱的缘分;无血海的深仇,唯命运的相逢;无失去的宝贵,唯拥有的惜缘;无现实的世界,唯梦幻的童话。
  • 末世搬砖工

    末世搬砖工

    上一世我是个又土又木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这一世我来到了末世成为了一名搬砖工什么?废物?看我用搬砖的手捏爆你!末世的搬砖工赵凯发誓,这一辈子,一定要让日月星辰都为我倾斜,要让三山五岳都为我开道!
  • 良辰佳人

    良辰佳人

    秦少华深情一吻:“心儿,我该拿你怎么办,你这个小妖精!”碧蓝海循循善诱:“你做我的娘子呗,我给你儿子。”三皇子冷冷下令:“我要你做我的皇妃不敢不从。”哎呦,好混乱。什么什么?小三儿勾.引我的老公?看我不打断你的狗腿腿!哎呀你们一对一对的别在这里秀恩爱!看着心烦!找人家的亲亲去鸟~
  • 十年之约:只是因为遇见你

    十年之约:只是因为遇见你

    十年前,你就坐在我的身边,那样清楚,那样真实;十年后,当你站在演唱会的现场,当你唱响那首《heart》的时候,你会不会想起十年前那个坐在你身边的小女孩。十年的时光,如此短暂。当他终于找到她的时候,可……
  • 荒砂

    荒砂

    “最后一个种族进化完毕,第四次物种之战,即将开始。”“以神的名义,赋予你们战斗的力量。”“用你们所得到的,去屠杀其它种族的生命,获得更强的力量。”“用你们的生命,为这场盛宴加冕!”饶有兴致的声音,一次次响起,宣告战争的来临,不仅仅是人类与异族的战争。
  • 嘘这是一个秘密

    嘘这是一个秘密

    绝望少女偶得天神相助,逆天重生演绎巅峰人生。是少女被顺利养成,还是天神被意外俘虏。咱们一起探个究竟吧。
  • 在国家利益之间

    在国家利益之间

    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战后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援助探研”研究成果,对“二战”后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援助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不同时期美国发展援助政策的特点及内容,并对美国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援助的政治、经济及意识形态动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尤其是对冷战结束后美国发展援助政策的新特点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对美国发展援助的趋势提出了相关看法,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适合公职人员,政治、经济、历史专业研究人员、学生及时政爱好者阅读。
  • 简单爱青春

    简单爱青春

    欧阳紫琳一名普通的高三学生,像其他同学一样在为快临近的高考奋斗。成绩优异为人善良的她恰巧长了一张俊俏的脸,成为了很多人追崇的女神级的女孩。一向平静的生活被转校生陈墨打碎了。一次次的的机遇好像是老天给安排好的,两人很甜蜜的相爱了......后来欧阳紫琳知道杨墨的家室显赫,在外界的舆论和家人的阻挠,欧阳紫琳选择了离开。杨墨心有不甘踏上了“寻找”爱人的路。后来现实告诉她;我们只是爱错了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