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89300000028

第28章 造一辈子“中国星”(1)

国家大奖

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表彰大会,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为23位科技专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孙家栋是受表彰的23位科技专家之。

正如中国航天界众多元老级人士的评价:“两弹一星,除了发射了导弹、爆炸了原子弹,还有向太空放卫星,关键是孙家栋放成了中国的第一颗卫星。在孙家栋之前虽然科学院已经对卫星研制做了许多基础工作,但在孙家栋担任了中国的第一颗卫星的技术总负责人以后,领导大家大胆地制定了新的总体技术方案,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卫星的设计与研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一举成功,在当时确实是件震撼世界的事情。孙家栋虽说是最年轻的获奖者,但他获得这个功勋奖章是当之无愧的,人生能有多少个10年,孙家栋人生的六个10年个个都有轰轰烈烈的事业,都有人生精彩。

1949年,20岁的孙家栋,为新中国的建立欢呼,随即加入解放军新组建的空军队伍,留学苏联。

1959年,30岁的孙家栋,从加入中国导弹研制起步,开始并为之奋斗了一生、历经艰险、攻克难关,拥有引以光荣而自豪的航天生涯。

1969年,40岁的孙家栋,主持研制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大功告成,在人民大会堂亲自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汇报卫星情况。

1979年,50岁的孙家栋,被中共北京市委任命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担任“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总设计师。

1989年,60岁的孙家栋,由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改任航空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在这一年,他代表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卫星商业发射服》的协议书。

1999年,70岁的孙家栋,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参加领导的中国、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2009年,80岁的孙家栋也许是最为忙碌的一年。这个忙碌是指他在这一年中参与的活动多,主持的技术会议多,空中飞来飞去工作的内容多。这一年他主持、参加卫星发射会、登月战略研究会、火箭技术评审会等重要会议和活动近50次。这一年是孙家栋厚积薄发、赞扬与荣誉集中而至的一年。而这一年最为重大的事件是:孙家栋荣获2009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这一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累计飞行494天,其中环月飞行482天,圆满完成工程目标和科学目标,孙家栋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目视“妇娥一号”卫星准确落向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

3月5日,孙家栋收到了97岁高龄着名科学家钱学森亲笔签名写给他80大寿生日贺信。

4月8日孙家栋生日那一天,他收到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送来的生日贺卡,上面写着:“尊敬的孙部长:在您80华诞之际,谨祝您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9月30日,孙家栋受国院总理温家宝的邀请,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盛大国庆招待会。

10月1日上午,受中共中央的邀请,孙家栋作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与胡锦涛、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首都各界20万军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观礼盛大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活动。

孙家栋在天安门城楼上看到一个个受阅方队在雄壮的嘹亮军歌声中威武向前,精良铠甲铁流滚滚,导弹武器威震四方,先进战鹰呼啸划过……孙家栋大学时的飞机梦;留学归来后从事中国导弹研制;如今应用卫星种类齐全遨游太空,航天大国的形成令每个中国人振奋,在那个瞬间一一掠过他的脑海。

这时,新华社记者在天安门城楼上采访了孙家栋,他动情地说:“预祝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取得更大成就,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晚上,孙家栋与胡锦涛、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联欢晚会并观看礼花鎌的盛况。这一个接一个活动虽然使孙家栋感到疲惫,但党和国家给予的崇高荣誉更让他感到无比幸福与荣耀,也深感党和国家赋予光荣使命的责任重大。

2010年1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国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当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来到大会主席台时,大会堂爆响了热烈的掌声。上午10时,与会全体人员起立高唱雄壮的国歌,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谷超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颁发奖励证书,同他们热情握手、祝贺,并同他们一起合影留念。孙家栋手捧印有国徽的鲜红证书站在胡锦涛主席右侧留下了历史性的影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院,向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委员刘延东在会上宣读了《国院关于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她说:“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国院决定,对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授予谷超豪、孙家栋两位院士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谷超豪院士、孙家栋院士及全体获奖者学习,继续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奋力攀登、开拓创新、爱国奉献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奖励大会结束后,新华时评《有一种纯粹令人敬仰》的文章写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对工作严谨敬业,对名利淡泊知足,对他人宽和谦逊……在孙家栋自己看来,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他并没有刻意追求所谓的“崇高”,只要做一个纯粹的科学家,一个恪尽职责、恪守良知的科学家。但这份纯粹却让人倍加感慨,在如今这个诱惑很多的时代,这份纯粹显得越发珍贵,越发可敬。纯粹更意味着一种境界。人活着得有点理想,有点超脱精神,不能太急功近利。为名利所驱、为外物所役的人其实是很可怜的:他们整天孜孜以求,却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迷失方向,失却了真正的自我。做一个纯粹的人其实并不难。我们或许无法取得孙家栋那样的科学成就,但只要像孙家栋一样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我们就可以无愧于已,无愧于人。正如毛泽东所言,“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011年《求是》杂志开年首期刊登了《航天赤子孙家栋》一文。文章说:孙家栋是我国最年轻的“两弹一星”元勋和最年长的卫星工程总设计师,也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和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

2011年1月1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专程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代表科技部向孙家栋表示问候,感谢他为中国航天科技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为谋划我国科技事业特别是航天科技事业发展、促进决策科学化所做出的努力。

2011年1月26日上午9时50分许,一阵爽朗的笑声从孙家栋的家里传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一来到孙家栋家里便说:“孙老您好,春节快到了,我代表胡锦涛总书记和党中央来给您拜年啦。”习近平紧握着孙家栋的手说:“您是航天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曾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袓国和人民都不会忘记您。对您为我国航天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敬意和感谢!”孙家栋说:“我们在去年和‘十一五’期间连续取得了一系列很不容易的成绩,同时也有一批非常优秀、非常有战斗力的人才脱颖而出,这都得益于集团公司信任年轻人,给他们压担子。另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院来到孙家栋家中看望孙家栋外,航天精神代代流传,年轻人深受感染,这点我体会很深。”习近平说,“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广大航天工作者培育和发扬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的延续和发展。我们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大力弘扬航天“三大精神”,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不断开辟人才培养新路径,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孙家栋点头回忆道:“一直以来,航天就提倡联合起来求发展,集中力量办大事,遇到困难后要联合攻关。”

习近平希望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能够延续这个优良传统,围绕目标动员各种力量,完成好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习近平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一个如此好的基础,有一批这么可靠的领军人才、主心骨,有这么一套很好的体制,一定能朝着胜利的方向迈进。我对你们有很大的信心!”

201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90华诞之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工作者受到了党中央和国资委党委的表彰,孙家栋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12年1月17日,中国传统春节到来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委员刘延东响亮而温馨的祝福声,打破了孙家栋家中的宁静:“孙老,给您拜年啦!过节好!”

天事业的奠基人和参与者之一,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还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月球探测工程中担当了重任。看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去年取得的成绩,我感到很受鼓舞。航天事业振民心、扬国威,孙老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您的事迹将被永远铭刻在国家的历史、党的历史上!

刘延东用充满敬意的话语微笑着对身边人说:“孙老80多岁的高龄还坚持在一线工作,还带出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高水平航天队伍,十分了不起。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工作,现在正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都需要学习航天精神,也希望孙老多给我们提些意见和建议。”

孙家栋听后谦和地说:“衷心感谢党中央、国院对我们航会天科技工作者的关心。我深深感到,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党中央、国院的关怀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我们这支航天科技队伍的努力奋进。集团公司的年轻同志既善于发扬和传承老一辈留下来的航天精神,又注重自主创新,是一支朝气蓬勃的队伍。”

2010年I2月I6日,《科技日报》大型报道《航天大师孙家栋》。

2010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时代先锋:航天赤子孙家栋》。

同天,《人民日报》刊登了评论员文章《爱国奉献的楷模》。

2010年12月18日,中国广播网报道《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的精神家园》……

电视屏幕上的孙家栋也频频出现在亿万观众面前,可谓是全国人民耳闻眼熟的“超级明星”。

2010年1月1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与《新闻直播间》播出,中共中央、国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专题节目。与此同时,“腾讯新闻”等视频也进行了大量专题报道。

2010年1月27日,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节目专题播出记者访谈《孙家栋: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

2010年4月16日,BTV电视专题播出《孙家栋:从东方红到,40年三大突破》。

2010年9月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了8月31日孙家栋在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院士系列讲座第一场开讲的报道。同时播出了孙家栋与夫人魏素萍一起观看世博会太空家园馆及航天展品的相关内容。

2010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专题播出《孙家栋:为“妇娥二号”研发团队打满分》。

2010年12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联播《时代先锋》节目专题播出《孙家栋:兢兢业业50载,只为梦圆在太空》……

2011年1月17日,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上以每小时15次、每天共300次的频率,循环播出了《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孙家栋和“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指挥岑拯作为科技界代表在片中亮相。至2月14日,中国国家形象片共计播放约8400次,孙家栋以中国国家形象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2011年1月18日,2010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孙家栋荣获终身成就奖。中国科协常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为其颁奖并讲道:孙家栋获得终身成就奖,是科技创新在国家战略层面的一种体现,表明国家系列重大科技创新获得了企业界、媒体界、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等评委的一致认可,也表明航天科技树立起中国经济新兴力量的一道标杆,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

2012年6月4日下午,小行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根据国际天文联合会第77508号《小行星通报》,第14808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孙家栋星。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向孙家栋及其他4位获奖者颁发了小行星命名证书和小行星运行轨道图。万钢指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是我国科技界的杰出代表,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名字命名小行星,是对这些贡献卓越的科学家的尊重和爱戴,在鼓舞广大科技工作者、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孟子

    名人传记丛书——孟子

    孟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出生在战国时期的邹国,自幼丧父,家境贫困,从小勤学苦读,受教于孔子门人。他继承了孔子学说,倡导仁政,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他携弟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由于他的政治主张没有得到施展,晚年后他退居讲学,继续他的教育事业,被后人尊为“亚圣”。
  • 李自成第四卷:李信与红娘子

    李自成第四卷:李信与红娘子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

    开宗立派的艺术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音乐大师:灵魂的演奏者

    生活离不开音乐,正如享受音乐的我们离不开创造音乐的人们——那些一生孜孜不倦致力于音乐创作的大师们。本书精选了世界上近50位著名的音乐大师,通过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他们的生活和创作,让大家通过文字了解他们。
  • QQ王子马化腾

    QQ王子马化腾

    马化腾,腾讯主要创办人之一,现担任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被称为“QQ之父”,曾在深圳大学主修计算机及应用,于1993年取得深大理学士学位。1998年和好友张志东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在创办腾讯之前,马化腾曾任职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从事寻呼软件研发工作,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10多年经验。这本《QQ王子马化腾》是“小蓝狮子财富名人”其中一册,讲述了马化腾的故事。《QQ王子马化腾》的作者是俞志荣。
热门推荐
  • 琰琰传

    琰琰传

    她,本是天帝之女,从小生活月牙泉边吸收着日月星空精华,聪慧绝世无双,唯有对情感懵懵懂懂,他,由另一个星空负伤而来,她与她在月牙泉边不期而遇。为报救命之恩,也为再叙前缘,他说,我愿和你相守一生一世,她说:什么是一生一世?
  • 在那河流的交汇处

    在那河流的交汇处

    他们原本青梅竹马,然而一次莫须有的“破鞋”事件,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两人虽情深意笃,却被棒打鸳鸯,生离死别,永远地失去,男女主人翁的爱情故事,前后跨越三十年,是那个时代的真实的记录。
  • 网王之铃兰花开

    网王之铃兰花开

    她,疼爱自己的妹妹,同时也爱自己的哥哥,可是哥哥去世了,她自己扛下公司的所有担子,让自己的妹妹考上了大学,自己却在公司忙碌。她,在姐姐的羽翼下长大,很黏姐姐,她考上了大学,却不知道姐姐的辛苦,要姐姐陪她玩,直到姐姐累倒了,才从姐姐助手口中直到姐姐的辛苦,只是,后悔,已经晚了。
  • 死亡密码

    死亡密码

    他们是世界近现代政坛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特出的人生经历,使人们对其死亡的原因也更加关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档案栏目编著的死亡密码通过解密档案和对历史线索的再梳理,与亲历者和专家学者们一起探究他们的死亡真相。破译历史密码,还原历史真相。不论是革命领袖,抑或是大国政要,还是敌对阵营里的头面人物、政要、间谍,从他们的身上以及围绕着他们发生的一切,会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政治斗争的严酷,以及人生命运的多变。
  • 一厢情愿:帝女游现代

    一厢情愿:帝女游现代

    六界之中,谁人不知九天帝女,饱览一世风华。可谁知高贵的神族血脉之背后,隐藏着嗜血薄情魔族血脉。她神魔同体,有多少的无奈和心酸,扑朔迷离的身份。终是他与她之间一根剪断的红线。【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女主穿到现代的故事。】
  • 末日宅男

    末日宅男

    我叫启凡人如其名真的很平凡,坐在家中的电脑旁,看着直播间中的美女那性感的身材。身为一个宅男除了玩网游、看直播基本上也没别的事可以去做了,显示器中美女依然在表演自己的才艺时不时的摆出可爱的表情。正当启凡吸着香烟眼睛盯着显示器里女主播那张美丽的脸时,女主播的眼球开始上翻直到瞳孔完全消失只剩下了眼白,然后抓挠自己的脸,口中发出尖叫,牙齿渐渐的变得尖锐,手指上的指甲也在飞快的生长。
  • 眼科病名家医案·妙方解析

    眼科病名家医案·妙方解析

    本书是中医临床案例教学系列丛书之一。以现代病名为纲,扼要阐述疾病特征与中医证属和经典辨证论治,并精选了古今著名中医医家临床案例,系统介绍了病史、辨证及诊治经过,重点对处方作了解析,指出了医案的精要之处,提示了名医独特的学术思想、知常达变的诊治技巧和遣方用药的特色。
  • 浮华若梦鲛心泪

    浮华若梦鲛心泪

    初逢那时,白衣灼灼,灼了她的韶华一次离别,却生生隔了人与妖的距离纵使遗忘,也不会忘了你的笑靥如花,不会忘了你娇羞时的仓皇我愿伴君侧,执剑为君夺天下直到胸前开出妖艳红花,说不出口的深沉宛如秘密一样深藏心底浮华如梦,情若沧海
  • 情丝百态

    情丝百态

    穿越成丫鬟,伴随在少爷左右,展开一场少爷和丫鬟的爱情大戏。初次见面他向她要了一瓶香水,他送她一个木雕娃娃,虽说不上定情信物,但对他们意义非凡。
  • 日落之前我们相爱

    日落之前我们相爱

    [花雨授权]你会不会记得夏天的潮汐?我记得。永远吗?永远。我不相信永远,永远太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