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543100000017

第17章 位盛危至 德高谤兴

“原文”

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毕,尽毕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

“译文”

一个人的爵禄官位不可以太高,如果太高就会使自己陷于危险状态;一个人的才干本身不可以一下子都发挥出来,如果都发挥出来就会由于江郎才尽而陷于没落状态;一个人的品德行为不可以标榜太高,如果太高就会遭到无缘的毁谤和中伤。

“解说”

古代开国功臣多被杀,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不能急流勇退。汉初二杰,“萧何系狱,韩信诛夷”,只有“子房托于神仙。”其实,在其他事上同样应该知道进退深浅。人和人在一起,因利益之争,因嫉妒之心,因地位之悬,因才能之交,都有可能产生矛盾,所以做人处事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尺度。

“例解”

秦皇兴土木 役民又劳众

秦统一全国之后,秦始皇不顾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广大人民对于休养生息、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的迫切要求,继续以无休止的徭戍役使人民,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给,因而使秦朝的社会矛盾日益加深。

早在兼并六国时,每当秦军攻灭一国,秦始皇即令绘制该国宫殿的图样,并在咸阳北阪上大兴土木,仿照各国宫殿的式样修建。当时在渭水北岸,从雍门以东,直至泾水、渭水一带,建成无数的宫殿。全国统一后,秦始皇对咸阳宫加以扩建,在渭水南岸修建信宫,形成渭水南北,宫观殿屋星罗棋布,遥遥相对,复通甬道纵模交错,绵连不断的景象。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一座规模更加宏伟的朝宫,在渭水南岸的上林苑中,又破土动工了。这就是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倾倒的阿房宫。阿房宫又名阿城,是朝宫的前殿,因作宫于阿房故名。故址在今西安三桥镇南,阿房村及古城村一带。阿房宫东西宽五百步,南北长五十丈,庭中能容纳上万人,下面可以竖立五丈的大旗。据《三辅黄图》载:“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已建成的离宫别馆依山跨谷,辇道阁道逶迤相属,工程之浩大可谓前无古人。据司马迁记述,当时“关中计言三百,关外四百余”(《史记·秦始皇本纪》),这就形成以咸阳为中心,遍及渭水南北,函谷关内外的宫殿群。秦始皇广治宫室,耗费无数,后果只能是劳民伤财。

秦始皇不仅生前穷奢极欲,还要为死后安排豪华的享受。秦始皇为了修建阿房宫和骊山墓,征用刑徒七十余万人,并从巴蜀、荆楚等地调运各种建筑材料,途中转输十分艰难。他在即位之初,开始预建陵墓,即骊山墓。据载陵墓高五十余丈,周围五里多,墓内修筑宫观殿宇,陈设各种奇器珍宝。经考古调查及发掘,现陵墓陵丘高四十三米,基身设有内外两城,内城周长“两千五百多米”,外城周长近六千三百米。在陵东侧发掘出三个兵马俑葬坑,总面积为两万多平方米,出土陶俑及陶马“约六千余件”,形状与真人真马相仿。兵马俑坑的布置,是按军阵场面排列的,体现了当年煊赫的军威。然而未等骊山陵墓全部完成,这位始皇帝便死于东巡途中。

不辨忠和奸 失策杀晁错

西汉最初几个皇帝都比较有作为,象汉高祖刘邦,任用萧何、张良、曹参、陈平等名臣,奠定了大汉帝国的基础。文帝比较节约,增强了政府的经济实力。景帝也不是昏庸之辈,景帝之子武帝更是雄才大略。但汉高祖当年打天下,功臣名将甚多,汉高祖将他们封在全国各地,后来又怕他们功高震主,一一翦除,代之以自己刘姓子弟。但刘姓子弟在自己的封地称王之后,单独发展,渐渐积累起实力,到景帝时又形成威胁中央的局面。而景帝在处理“削弱藩王”的大事上未能分清忠奸,以致失策。

景帝手下的重要谋臣晁错,很早就提出削藩的政治主张,即由西汉中央政权收回赋予藩王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权,只将他们养尊处优,不问政事,减除对中央的压力。汉景帝在这件事上很犹豫,对同姓子弟下不了手,况且反状不明显,很难用一个名义着手此事。晁错就恳请景帝以大汉江山为重,并告以前代的教训,景帝才想有一番作为。但晁错的父亲听说晁错建议削藩的事,老泪纵横,认为晁错离间皇室骨肉,会遭人忌恨,下场会很凄惨。晁错却说:“为了陛下的威严、大汉江山的稳固,虽然晁错可能遭人忌恨,也是值得的。”

削藩的消息传播出去,那些拥兵自重早就蠢蠢欲动的藩王们马上勾结起来,由吴王刘濞领头,以“清君侧、诛晁错”为名发动了叛乱,打着清除皇帝身边的坏人的旗号,向长安进攻。汉景帝接到战报,大惊失色,向群臣问计。晁错主张征召兵将,准备粮草,向叛乱的吴楚等七国发动反攻,彻底征服他们,维护中央政权的权威。但晁错的仇人一个名叫爰盎的大臣却对景帝说根本无须担忧,因为“吴楚七国虽然财力丰富,也积蓄了很多年,但手下并没有精兵强将,天下有抱负的正直之士不会投靠他们。七国不过是招揽了一些市井无赖之徒,战斗力很差,不会成功。”汉景帝就说:“虽然这样,但时间一长,也会造成很大损失,你有什么妙计平息七国叛乱么?”爰盎故作沉吟,摇头晃脑地请求给他时间考虑。过了几天,爰盎偷偷进宫,求见景帝,他向景帝分析形势,说:“吴楚七国互相勾搭,他们说当初高祖分封刘姓子弟们为王,在自己的封地上自立王国,本来生活得很好,年年向中央进贡。现在晁错违背高祖的遗志,擅自诬蔑藩王,削夺他们的权力和土地,当然要造反,诛杀晁错。所以,依臣下看,只要斩杀晁错,派使臣去安抚七国,七国一看到晁错的人头,一定会停息叛乱。”景帝有些犹豫,但转念一想,不能因晁错一人得罪七国,只要能尽快结束战争,牺牲一名臣子不算什么。

晁错正在准备讨伐叛军,没料到景帝会听信谗言,已传下诛杀的旨意。他穿戴整齐,接听圣旨,却是景帝下令处斩他全家的命令。晁错便在长安东市被杀了头,还连累了全家。忠臣晁错不幸身死,爰盎得到升迁,而七国之乱却没有平息,汉景帝反而得了忠奸不分的骂名。

轻信奸谗言 险失栋梁材

唐高祖武德年间,天下大势尽入唐朝之手。但武德初,仍有王世充、窦建德等力量居于中原一带。唐高祖李渊派次子李世民率军扫平这些割据势力,每每捷报传来,李渊十分高兴,对李世民也越来越信任,封赏越来越高,但也有不分是非,斥责李世民的时候。

李世民攻打王世充,围困洛阳很久,终于使王世充被迫投降,以保全性命。李世民进入洛阳城,下令封闭府库,等待高祖派人来清点接收。高祖便派了贵妃等若干人马来洛阳接收宫储殿藏,以及宫女,但李世民负责全城的大小事务,贵妃便向李世民索取珍奇珠宝,并且为自己的军中家属请功求官。李世民却对她说:“洛阳行宫中宝物奇珍都属大唐,要一一登记在册之后往朝中报告,并交由朝廷处理,我不能私自授人。官职功劳更加应该给那些有功负伤的将士,没有军功的不能授予。”对李世民的婉言谢绝,贵妃等人十分生气。李世民又因为皇室淮安王李神通攻打洛阳立下赫赫战功,赏赐给他几十顷田地,以示对他的功劳十分肯定。这些田地十分肥沃,张婕妤的父亲相中了,也要得到这些地,他向张婕妤诉说了要求,请女儿去向李渊要。高祖不明缘由,便下诏赏给他。而李神通因为受李世民赏在先,不肯答应。张婕妤对高祖说:“您已经下诏赏田给我父亲,秦王李世民违抗诏旨,将它给了李神通,您可要为我父亲作主。”高祖大怒,斥责李世民说:“你秦王的命令现在比我的诏书还强吗?你竟敢私自作主乱赏田地!”李世民十分恐惧,又无可奈何。

高祖又对裴寂说:“李世民长期统兵征战,下命令自作主张习以为常了,不听我的话了。”尹德妃的父亲倚势骄横,唆使家奴将秦王府的杜如晦扯下马来,暴打一顿,并加以凌辱!还告到高祖那说秦王纵容部下对他家的人施暴。高祖越发对李世民生气,几次要降他的职,只是考虑到李世民的指挥才能才没有这样做,但他的不辨忠佞已很明显。

赵构听谗言 罢相讨金欢

南宋高宗赵构,在即皇帝位的初期,做了一些好事,其中之一就是拜李纲为相。

李纲原来是北宋力主抗金的名臣。宋钦宗要是能坚持重用李纲,也不至于父子一起当俘虏。现在,南宋高宗终于要起用李纲了,这就引起那些主和派大臣的恐慌。中丞颜岐居然连上五道奏章说:“张邦昌是金人所喜欢的,还应再拜他为相;李纲为金人所恶,虽已下诏拜相,还是应该乘他还没到京城时把他罢免了。”这是要皇帝喜敌国金人之所喜,恶金人之所恶,一切看金人的眼色行事。这时的宋高宗还算明白,他对颜岐说:“我做皇帝,恐怕也是金人所不喜欢的吧。”言下之意是,你是否打算也罢免我呢!这一下,颜岐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不过他还不死心,又把自己的奏章给李纲看,企图让李纲自己主动引退。宋高宗听说李纲到达京城,派人迎接慰劳,又是赐宴,又是召见。李纲见了高宗,涕泪交流,高宗十分感动。李纲谈起颜岐的奏章,斩钉截铁地说:“我但知有赵氏,不知有金人,自然为金人所恶。说我的才能不足以任宰相可以,说我为金所恶所以不当宰相则不可。”高宗说:“我久已了解你的忠义智略,要使敌国畏服,四方安宁,非拜你为相不可,望你不要推辞。”

当时还有一个大臣叫范宗尹的,官拜右谏议大夫,也附和颜岐,说李纲名过其实,却有“震主之威”,以此阻挡李纲的拜相,但高宗不听他的,还罢了他的官。

李纲拜相后立即向高宗建议办十件大事。这十件大事是:一,议国是;二,议巡幸,三,议赦令;四,议谮逆;五,议伪命;六,议战;七,议守;八,议本政;九,议久任;十,议修德。这十件大事中,议谮逆,即要查办被金人立之为楚帝的张邦昌;议伪命,即追查“受伪官”,也就是在傀儡皇帝张邦昌当政时期任命了官职的人。宋高宗对其他的八件都同意照办,惟独对上述两件“留中不发”,也就是搁置起来,没有实行。李纲又上书力争,并对高宗说:“张邦昌留在朝廷,路上都会指着他说:‘这也是一位天子啊!’”说到这里,李纲声泪俱下,对高宗说:“我决不和张邦昌同列,我要是见到他,一定用笏痛击他。陛下如果一定还要用张邦昌,请罢免我。”宋高宗于是把张邦昌贬至潭州。后来,张邦昌也终于在潭州被杀。

李纲拜相初期,尽管言论刚直,高宋还能容忍和采纳。但是,没有多久,高宗的态度就有了重大变化,对李纲的种种建议,都“留中不报”了。高宗任命黄潜善为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李纲则改任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位居黄潜善之下,黄潜善是高宗的心腹,是大臣中主和派的首领。黄潜善善于揣摩高宗的心意,一方面竭力主张与金人和议,一方面又怂恿高宗“巡幸”南方,到扬州去。这两条如果付诸实施,就必然形成偏安江南、把中原大片国士包括北宋旧都拱手送给金人的局面。当时,所有的爱国的文臣武将,无不切望宋高宗能回到汴京(开封),把一切抗金力量都团结起来,驱逐金人,迎还徽、钦二帝。李纲当然更是如此。他一接相位,就立即推荐抗金名将张所和傅亮为河北招抚司和河东经制司,这样就守住了两河之地,使中原有了可靠的屏障,朝廷无北顾之忧了。李纲又推荐名将宗泽为开封留守。开封经宗泽的一番整顿,形势顿时改观,为高宗北归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李纲竭力劝说高宗不要南巡,而应回归故都,即使暂时不能还都,至少也要选择关中或南阳等地,以示不忘故都,维系人心。可是,宋高宗根本听不进去。他一会儿表示同意去南阳,一会儿又改变了主意。其实,他压根儿就不想北上,而一意南下。正是在这件事件上,由于李纲一再据理力争,高宗觉得这个人成了他南下的障碍,自然就非要赶走不可了。高宗采取的第一步措施是,先罢免李纲所推荐的张所和傅亮。李纲听说要罢免傅亮,到高宗面前力争,并说如果你一定要罢免傅亮,就交付黄潜善施行,放我回归故乡。高宗并没有因此收回成命。李纲不得不再次上疏请求辞职。高宗责问他说:“你所争的都是一些小事,为什么要这样啊!”李纲说:“方今用人才,将帅是最紧要的,怎么能说是小事呢?”这时,黄潜善等一班主和派大臣纷纷乘机攻击李纲,要求高宗罢免他。高宗也就顺水推舟,把李纲从相位上撤了下来。李纲从拜相到罢相,前后只有77天。从此,河北、河东的招抚司、经制司都被废除,两河郡县相继沦陷。凡是李纲所规划的军政民政,全被废置,金人的气焰也就更加嚣张了。

李纲罢相后,宋高宗又诛杀太学生陈东和布衣欧阳澈,因为这两人都一再要求让李纲复职、罢免黄潜善等奸佞。两人慷慨赴死,大义凛然。不论认识的和不认识的,都为之流泪。陈东死后,尚书右丞许翰说:“我和陈东都是为李纲而谏争的,现在陈东被杀,我却留在庙堂(朝廷),这可以吗?”他连上八道奏章请求罢官,终于也和李纲一样被撤职了。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快读中华传统文化书系(最新图文普及版):史记

    青少年快读中华传统文化书系(最新图文普及版):史记

    本书记载了上起轩辕、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涉及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医学方面,几乎囊括了当时人类思想活动的全部内容。
  • 三略

    三略

    顾名思义,《三略》是专讲战略的兵书。其上略、中略、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始终贯穿着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绕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可以说,《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影响极为深远。
  • 四库全书——伤寒论

    四库全书——伤寒论

    在中国医学史上,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著作。中国医学的肇始期可上溯几千年,至此,才理法方药大僃,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因其滋养,产生了精彩纷呈的各种医学流派。《伤寒论》篇什不过十卷,然包罗宏富,精微玄妙,常读常新,帮后世彦各骋其智,祖述推演以探求仲景深意者,层出不穷,著述不下数十百家,为杏林增色不少。本书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点校,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伤寒论注释、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
  • 枕上晨钟

    枕上晨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溢文正。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二嘲青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被誉为“晚清第一名臣”。
热门推荐
  • 聆剑

    聆剑

    江湖如梦,谁能与我长伴左右?上古传说,三剑现世,谁能主宰沉浮?
  • 洞玄灵宝千真科

    洞玄灵宝千真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历史惊天迷案

    中国历史惊天迷案

    经典谜案追踪,科学视角推理。打开尘封绝密卷宗,导入现代探案手法,解构经典历史谜案,还原真实第一现场。
  • 血染空城

    血染空城

    海珞璃,杀手,在不小心的一个意外中,成了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怨魂。她被仇人所杀,她决定轮回转世,报复他,打击他,可不知为何,他却怎么也下不了手……
  • 霸道老公王俊凯:狂宠小娇妻

    霸道老公王俊凯:狂宠小娇妻

    当呆萌妹子安槿柠遇到霸道总裁王俊凯,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嘿嘿
  • 傲娇王爷:王妃别跑

    傲娇王爷:王妃别跑

    他,一个以腹黑闻名全国的战神王爷;她,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丞相嫡女,她是因任务失败而死亡的腹黑特工,当她变成她,有那些变化?当他们遇见有会碰出什么火花?且看强强联手,黑尽天下,宠之入骨……(第一次写文,还望大家支持)
  • 玩跨世子妃:倾心恋

    玩跨世子妃:倾心恋

    他是帝都闻名的风流庶子,她是候爷放上心尖上宠的嫡女。他爱她却从不说出口,却默默的为她的付出一切。她为他弃温文尔雅的太子,骁勇善战的冰山王爷。她问:“为何不爱我。”他说`:“有一种爱叫守候。”
  • 霸上黑道女王:赢了我就别想跑

    霸上黑道女王:赢了我就别想跑

    她,宫家捧在手心的千金,看似清纯、优雅、端庄,谁知换上军装的她也是如此霸气、腹黑、杀伐果断。他,众所周知的世界顶级设计师Kevin,转眼却成了黑暗帝国的大少,“不就是个小白脸嘛,有什么了不起的”无意中得知这一评价后的他奋起直追扬言要拿下这个毁他名誉的小丫头……
  • TFBOYS:来如飞花散似烟

    TFBOYS:来如飞花散似烟

    十四岁的他们遇见了她,一年之后,十五岁的他们却失去了她,她如同人间蒸发般没有任何消息,而一年以来的回忆却永远烙印在他们心中。十年以来寻找,却终是依旧了无音讯。天意弄人,十年之后却让他们再次遇见。十年之后物是人非,他们还能认出那个她么?而那个她还是十年前一样与他们在樱花树下,荷花池边,枫树林里,漫天飞雪中嬉戏打闹的那个她么。先说一下,在这篇文里因剧情需要可能三只的家世性格都会有变动,望见谅。(对了,第一章是过审用的,所以可以跳过,还有喜欢我小说的可以加我QQ:3082177911哦记得在备注后面打上读者)
  • 战争论

    战争论

    《战争论》是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被誉为影响历史进程的100本书之一。全书分为八篇,作者揭示了战争从属于政治的本质,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阐述了战争性质向民众战争转变的历史趋势,探讨了战略和战术、进攻和防御、战争的目的和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等理论。实际上,《战争论》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地位。克劳塞维茨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考察战争问题,系统总结战争经验,在战争的概然性、战争与政治的关系、精神因素的作用、民众战争、集中兵力等许多方面有精辟论述,其内容、思想对当今的战争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