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57400000062

第62章 以河流的名义(6)

坪西坝人是值得骄傲的,他们一年有八九个月生活在长江的岛中,可谓“江山自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他们祖祖辈辈守候在这块沃土上,把岛上500多亩土地挖了又挖,翻了又翻。一家人守着几棵桂圆树,生活得有滋味、有情趣,煞是令人向往。

我在岛上生活多年,熟悉这里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状态。春冬季,长江水退,岛的四周裸露出一大片沙滩和碛坝,沙滩可以种植榨菜、烟叶、芝麻、花生等经济作物,碛坝可以晾晒榨菜。夏秋季,江水上涨,沙滩全部淹没,岛上的甘蔗熟了,柑橘熟了,瓜果熟了,桂圆熟了,眼望着一个金灿灿的收获季节,谁不喜上眉梢,甜在心头?

桂圆树一般是隔一年结一次果,一棵桂圆树少则结果上百斤,多则可以收获1000多斤,最高的产量可达到2000多斤。一斤桂圆可卖8元到10多元不等;生长较好的一棵树,两年就可收入一万多元。一家人有几棵树,算算这笔账,他们一年收入有多少呢?

2000年4月末,我岛上儿时的伙伴、村支部书记张超胜告诉我说,岛上人均收入4700多元,每个劳动力年均收入6700元。很多人家收入都在几万元以上。

在北京木樨地,我曾和一位报告文学作家谈起过我童年在这个岛上的生活,他惊叹长江上竟有如此美妙的“桃花源”,也叹息这个小岛将沦为一片泽国。

准确地说,我10岁至15岁在坪西坝生活,夏天读书,江水上涨,我常常背着书包乘船过江去上学。那年月,花生是集体劳动掏过的,但常有遗漏的花生掩埋在沙土里,不论多么细致也掏不光沙土里的花生。但我发现了在沙土中捡落花生的秘密。江水在狂涨时,速度很快,有时一天要上涨四五米。这个时候,我就沿着一浪高过一浪的沙土走,一浪打来,沙埂上的花生就露了出来,可以毫不费力地捡得花生,几个小时下来,我的书包已装得鼓鼓囊囊。我索性学也不上了(那时读书无用论盛行),回家煮上一锅盐水花生,美美地享用一餐。有时捡得太多,就用石磨碾成花生浆煮稀饭吃。

我常常为我这伟大的发现而自豪,别人掏遗落在土中的花生,要用铁锄、铁耙挥汗挖上半天,才有几十颗、几两的收获,而我则不用任何器具。我不用挥汗如雨,只在涨洪之时利用长江一个又一个的浪涛会淘洗沙埂的劳作,嘴里哼着“你家哪里住啊,我不给你说,平西坝哟,庙崖河”的歌儿,踩着松软的沙土,踏着浪花,顺着沙埂与浪潮的接壤处走,乐滋滋地捡回三四斤花生。

虽年代久远,但我记得很清楚,为了捡落花生,逃过很多次学,但从来没有挨过父母的骂,因为那个年代,是填肚子比什么都重要的年代。捡一包花生回家,全家人眼中都闪烁着惊喜之光。

我登上坪西坝,不敢惊扰乡亲们,独自一人在蓊密的桂圆树下踌躇。画眉在树丛中蹦蹦蹿,斑鸠在树丛中唱歌,点水鸟仍是一跃一跃地飞,一切的一切还是儿时的模样。

掩映在树丛中的房子还是老样子,砖墙、土墙,土墙、砖墙……仅是从这些旧房子看,肯定是“现在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但这仅是一个表象。三峡工程上马,乡亲们知道自己的家园将全部被淹,从80年代开始,就没有向住房投入几个子儿了。他们住着破旧的房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手里面紧攒着一年又一年的积累,准备在搬迁新家时作一次大的投入。

说实在话,这些年来,乡亲们靠水吃水,靠岛吃岛,承包到家的河滩地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种榨菜、种烟叶、种芝麻、种花生,桂圆树也长势喜人。按照现行的移民政策,农村移民是可以淹前两头经营的,即在江水没有涨起来之前,可在原有的土地和新安置的土地上种植庄稼,收入全归移民自己所得。

涪陵区移民局副局长徐本栋告诉我说,坪西坝的移民对桂圆树有着特殊的情感,在移民安置初期,他们提出要在新垦的土地上种植桂圆树。移民部门也与科研单位携手合作,加快培植桂圆苗的步子。桂圆树为何只生长在坪西坝这个岛上,其他地方能不能长出桂圆树并结出甜美的果实?这是多年来人们一直思考的问题。移民局和农业科研部门为此伤透了脑筋。岛上的桂圆树是不能迁走的,能迁走的小桂圆树还不知到了新地方能不能生存?会不会患水土不服?

坪西坝的土质太松软、太肥沃了,岛上四面都有湿润的江风吹拂,有充足的日照,有雾露的滋补,树上才结出甜津津的桂圆。

我来到一棵桂圆树下,静静地站了下来,望着那四伸的树丫,感受着绿阴下的恬静和温馨,思绪回到了童年……就是这棵树,我小时候曾和伙伴们多次爬上树去玩耍,在没结果实的季节,就比试谁爬得快,谁敢在枝丫上玩弄“空中飞人”的把戏。听大人们说,桂圆是滋补品,吃多了容易上火,可我们不信,认为那是“摇树枝哄麻雀”的事,其真实用意是叫我们小孩不要偷桂圆吃。

每当桂圆挂果成熟的季节,瞅瞅四周没有人,我就偷偷地用弹弓打几粒下来尝鲜。有时,就像孙悟空钻进蟠桃园偷吃仙桃一样,爬上树去偷吃桂圆,有时吃得太多,果然尿胀,屙血尿,雀雀痛,还不敢说。那年月,全国上下都在抓阶级斗争,是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特殊时代,如果发现谁偷吃了桂圆,就要遭受极为严厉的惩处。

我父亲是岛上的教师,很受人尊重。他常教育我不要做坏事,可我有时实在是经不住饥寒的煎熬,违心地偷吃了乡亲们的桂圆。虽说在那个饥饿的年代中,几乎每一家人都以不同的形式偷吃集体的桂圆、花生、芝麻和粮食,但我不同,我是岛上唯一的一所小学的老师的孩子,应该有“饿死不食周粟”的精神。

而今,我站在当年曾偷吃过桂圆的树下,心里掠过一阵歉疚和犯罪感。

我记得很清楚,20世纪60年代中期,全岛只有五六百人,时光不过流逝二三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到了90年代,全岛人口就陡增至1300多人,全部成了三峡工程的移民。

我母亲的坟墓就埋葬在小岛的最高处,离我儿时居住的学校只有100多米距离。每逢春节,我的兄弟姐妹四家共12口人,都要到岛上扫墓,插上香烛,鸣放鞭炮,以祭奠不幸早逝的母亲。

三峡就要涨水了,全岛大部分将被淹没,只剩最高处的小学和母亲墓地周围一小块陆地。随着大规模的移民开始,随着三峡工程三期水位日益临近,坪西坝的父老乡亲们将根据移民规划,全部搬迁出这个美丽富饶的小岛。

南沱镇的党委书记冉启林告诉我说,区镇村社的干部为把村里的移民迁走和安置好,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干部们走乡镇、串村社、上涪陵、到重庆,踏破铁鞋,为的是给坪西村的1300多号人找到栖身地。他们这里找寻、那里联系,按照农村移民“以土为本”的原则,左邻右舍都找不到收入能达到坪西村水平的土地。农民没了土地,就失去了根本。后来,村里除了个别移民自己联系到附近农村安家之外,绝大多数移民都搬进了城。

母亲的坟墓迁不迁呢?我们兄弟姐妹四家人常常讨论。按三峡有关移民政策法规的规定,埋了15年以上的坟墓可以迁,也可以不迁。

我向长眠在这个岛上已经30多年的母亲行了三鞠躬礼之后,转眼望了望这个四周还是静悄悄的岛屿,心里泛起一阵复杂的潮水……告别母亲的墓地,我的眼睛蒙上了一层水雾。这块土地是神奇而富饶的,60年代养活四五百人,90年代养活1300多人;这对于人多地少的中国来说,不能不说是一大贡献。这里的父老乡亲勤劳、善良、勇敢,他们在有限的土地和有限的环境容量中,在人均只有两三分地的窘况中,硬是凭自己勤劳的双手养活了自己。

在坪西坝,村里的父老乡亲们认出了我,惊喜地围拢来,纷纷向我咨询有关移民的政策法规。

一阵寒暄,一阵嘱咐后,告别了父老乡亲,在离开坪西坝的路上,我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步一回头,久久不忍离去……因为,我知道,岛上那四季永不枯败的、永远充满生命之绿的桂圆树、柑橘树,到2008年--在江水淹没这个小岛之前,将被我的父老乡亲们挥泪砍掉,那些世居了几十年、几百年的新、旧房屋,将在移民们的泪水和号子声中被推坍、被炸毁,为了长江航道变成坦途,岛上一切阻碍航道的屏障将被彻底清除掉,这个富饶而美丽的小岛大部分将成为水下泥沙……2006年5月30日是传统旧历的端午节,在这个酷热的下午,我和涪陵移民局副局长徐本栋、南沱镇移民办主任周明一行三人来到了江中心的坪西坝。

岛上1000多名移民已于一年前全部搬迁完毕,所有的房屋已全部夷为平地,岛上荒草丛生,荆棘遍地,刺苞横行。徐局长介绍说,移民搬迁过后,岛上已全部停电停水,实行“全面封锁”。考虑到安全问题,大小船只一律不许载人到江上岛。

这一次坪西村之行,也是我向这个村庄做最后一次告别。

我沿着那些曾经熟悉而现在根本没有路的泥泞地,小心地摸索前行。我去寻找母亲的坟茔,好不容易找到了方位,可篱笆、锯齿刺、花生地、包谷林、桂圆枝丫等挡住了所有的路径。我不顾一切地拨开荆棘,来到长满荒草的母亲坟前,已是汗流浃背。

我把手中的矿泉水当酒洒在坟前,没有带香烛、钱纸,便把手中的笔记本撕下几页,当做钱纸点燃,然后,我双膝跪下,向母亲做最后一次叩拜……没带香烛,但我用一瓣心香、用最简单的仪式祭奠了我的母亲。离开墓地,周明主任在前面带路,我们一行三人在杂草丛生的岛上转来转去,希望能找到一两个人。坪西村的人全部搬迁了,可肥沃、松软还在,岛上的庄稼和杂草都长得十分旺盛,放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真是“庄稼与杂草并存,江鸥与孤雁齐飞”。

周明对我说,移民搬走已快两年了,水还没涨起来,地也没淹掉,迁走的移民觉得土地不种庄稼太可惜了,就有部分人回来种玉米、花生、芝麻等农作物,移民的想法是在水淹之前能收多少就收多少。

“虽然封了岛,但土地没淹,政府应给移民的补偿还没全给完,这些肥沃的土地闲置甚是可惜。部分移民就从20公里外的城里返回来种上庄稼,淹前两头经营,正是政府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体现。”徐局长对我说。

我们几乎转了半个岛,才找到了几个正运送榨菜的骡马队和几个给花生施肥的移民。一个年过半百的移民老远就打起了招呼:“徐局长、周主任,你们上岛来做啥子嘛?”

“是来看你们在做啥子。”

周明主任对岛上的每一个移民都能叫出姓名。他告诉我说,这个移民叫李世生,一家13人,光是移民补偿金就有25万元,已在城里买了两套房子。

李世生的老伴笑眯眯地对周明说:“周主任,我正要找你,你就来了。我家迁到涪陵城南,儿子在海南打工,35岁才结婚,已经要生孩子了,还不知道在哪儿办生育指标手续?”周明给她详细讲了办手续的过程。

“你带上户口、结婚证去办手续,如果遇到了麻烦,就找我。你直接找区计生委的何主任也行,就说是我叫你去的,保证你能办好。”徐局长补充说。

有移民局长给她“打包票”,李世生的老伴笑得一脸灿烂。“我记得你在城里打工,怎么又来种庄稼?”徐局长问她。“是呀,我在城里当保姆,煮饭、洗衣,一个月350元,还包吃三餐。

李世生一个人又回来种庄稼,我就随他来了,也打个帮手。其实我在城里当保姆也很习惯,就是用不来全自动洗衣机。”

徐局长笑了起来,接着就教她怎样先按哪个(按钮),后按哪个(按钮),如何加洗衣粉等等。“现在那家主人还打电话催我回去呢。我不回去了,我要去海南给儿子打工,带孙子了。”她说。“你已搬到城里了,就该在城里打工。来坪西坝种庄稼,日晒雨淋,没电没水,蚊子叮咬,能挣多少钱?”我问李世生。

“在城里打工,收入不高,也不稳定。在坪西坝种庄稼,一年轻轻松松就能挣上一万多元。”李世生还说,水把地淹了就种不成庄稼了,只有回城里去打工。只要水没淹,庄稼人就眼馋,老是惦记着庄稼活。

水位达到法定175米水位,三峡库区将形成124座孤岛,还有近万村民生活在孤岛上。这些村民买柴米油盐、就医、孩子上学等都会在交通上受到极大限制。困在泱泱大江之中的岛上村民,已成为政府的一块隐隐作痛的心病。

据我所知,政府已拿出几个方案,比如,修建桥梁,把库区每一个小岛与陆地连接起来;可是,修了桥梁就得修公路,这不是修一座桥的问题,而是要修近百座桥梁,巨大的投资是地方政府吃不消的。还有一个途径就是让全部村民搬迁,把岛屿变成旅游胜地,让来三峡游玩的人上岛度假。可是,在土地资源紧缺的今天,岛上的土地耕种、管理又成为大问题。

徐局长告诉我,再过一段时间,移民补偿金全部到位,坪西村的建制就取消了。现在,坪西村的移民全都进了城,支部书记张超胜也搬到城里做小生意,但在坪西村的建制消亡之前,这位坪西村的最后一任党支部书记,仍在为政府和移民履行着最后的神圣的职责。

我突然感到有些伤感:中国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坪西村,这个被称为三峡库区第一富饶的村庄,将在中国行政建制的版图上永远消失。我不敢相信,这个令我梦绕情萦长达了半个世纪的村庄,难道真的就这样永远变成了梦中的回忆?

同类推荐
  • 伊利亚随笔

    伊利亚随笔

    《伊利亚随笔》荟萃了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兰姆最出色的随笔作品,堪称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瑰宝。在这些随笔中,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从日常作息、家长里短切入,将平生感念娓娓道来;随笔主题既与兰姆本人的独特经历水乳交融,又浸淫于广阔深挚的人道主义氛围,纤毫毕现地展示了英式随笔的至高境界。
  • 一片扁扁的阳光

    一片扁扁的阳光

    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南阳作家群新作丛书》包括《非斯》《白鱼儿》《第七个是灵魂》《蓝色寓言》等五个长篇小说,及《村子》《云上的日子》等十部散文。文坛老将行者的《非斯》再攀艺术高峰,带领读者在创世神话的奇境中,对宇宙和世界的存在作最根本的思考,试图在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建立桥梁。文坛常青树廖华歌的《村子》用爱去感知疼痛,解读村子永恒的语言。还有王俊义的《第七个是灵魂》、陈明远的《云上的日子》、池长生的《桐柏山寨》等大批佳作,也都受到读者的热烈好评。
  • 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

    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

    心灵,无论是对于人还是对于文学,心灵都是不可或缺的。《在雪山和城市的边缘行走》书名落脚于“行走”,毋宁说,是在行走中感受。同时,作者也显露出一种野心,这个野心就是把生命当作一个奇迹,来思考或者说来捕捉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意味——哲学一词,是借用了作者文中自己的说法。生活的意味或者文学的呈现总能比哲学更丰富,更能摆脱概念的规定性而更加意味深长。
  • 柳宗元集4

    柳宗元集4

    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部分吸纳尚永亮《柳宗元诗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中的篇目,共精选柳宗元文学性较强的诗文110馀篇,按照题材和体裁分类,诗分为感怀抒愤、山水纪行、酬答赠别、咏物怀古、思乡怀归及其他内容六个部类,文则选取骚文小赋、寓言小品、论说杂文、人物传记、题序哀祭、山水游记、与答书信七个部类,每类大致以时间先后的顺序编排,予以注评。
  • 冯骥才作品精选

    冯骥才作品精选

    《冯骥才作品》是“现当代名家作品精选”之一,收录了冯骥才创作的散文、小说作品。《冯骥才作品》收录了《珍珠鸟》;《大地震给我留下什么》;《在雅典的戴先生》;《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萨尔茨堡的性格》;《燃烧的石头》;《精神的殿堂》;《古希腊的石头》;《离我太远了,皮兰》;《草原深处的剪花娘子》;《大雪入绛州》;《羌去何处》;《一个古画乡的临终抢救》;《谁能万里一身行》等作品。
热门推荐
  • 杨勇悫公奏议

    杨勇悫公奏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夫君难选

    夫君难选

    从现代穿到古代,我第一个想法便是:“太好了!”可一切要从一个婴儿开始,再度过幼年时期,实在是“太难熬了”。不过,在收了一个乖乖儿子,有了一个俊秀师兄,还找了一个亲亲老公后,突然觉得日子好过多了。只是,这老公的人选这么多,到底选谁好?
  • 三千狼魂

    三千狼魂

    修仙之人皆会炼丹,炼器,阵法,符箓,不过要有所成就,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精神力,天生精神力强大,并且能够吞噬灵魂的任道远得天独厚,正还是邪?唯心便是!
  • 命中注定:别离开

    命中注定:别离开

    命中注定,你相信吗?可能当时的我们什么都不懂....等到长大后已经晚了。一对双胞胎,明明爱的不是同一个人,但到底是什么导致她们就此亲情破灭?她们之间的命运到底是怎样的,命中注定的白马王子又会是谁?
  • 心灵厨屋

    心灵厨屋

    再成功再富有的人心灵总有劳累的时候,我用心做出来的食物希望能够带给你劳累心灵一丝安慰,让你在这繁忙的社会中得到安慰,让你的心在这一刻有一丝放松。
  • 灵魂罪恶

    灵魂罪恶

    人生就是一次盲目的、缺乏目的性的狂奔,奔跑的时候,血液循环开始加快,但血液带氧量却因为消耗而降低,渐渐的你越跑越快,呼吸却越来越急促,脑子越来越混沌,然后你在大脑缺氧的时候做了件糊涂的事情,糊涂到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哪错了,于是好像是在奔跑的时候撞上了一堵墙,全身都痛,可是就算这么痛,这么伤感,你也不能停下来,继续的狂奔,永远也不能止歇,等待着脑子更迷糊的时候,忘了痛,再干一件更加的糊涂事,这就是人生。——好像和内容完全没什么关系的介绍呢。
  • 痴傻王妃太彪悍

    痴傻王妃太彪悍

    一个饱嗝使她无故穿越,她开始扮猪吃老虎。对于爱情,她不知如何理解,她对他不知是爱还是恨,只知道到了最危急的时候自己喊出的永远是他。对于友情,她们亲密无间,也是友情,使她不得不远离她们。对于亲情,她早已不存希望。有些人让她不可抗拒,有些人让她不得不决裂,有些人却是给点阳光就灿烂。
  • 为了生存,什么都可以原谅

    为了生存,什么都可以原谅

    只为了活下去,因为这是生存的本能......无论做了怎样的事情,请一定要原谅。因为,那是为了活下去......
  • 逆天废柴:别惹me

    逆天废柴:别惹me

    【本文可能会有辣么一丢丢的虐,大家表介意】
  • 旋风少女之等待的迷茫

    旋风少女之等待的迷茫

    写了旋风少女第二季之后的故事,冰草粉可以看也可以选择不看。但是这个,大多数还是写白兔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