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417100000021

第21章 心理行为分析及矫正(5)

一位中学生,有一阵子上课、活动老是不专心,见到人躲躲闪闪、不合群,和先前判若两人,老师感到非常奇怪。经过细心了解,原来是这位男生夜里遗精了,他这方面的知识很贫乏,误认为自己这是流氓行为,怕别人知道笑话。老师听后,先友好地一笑,然后给他讲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这种现象在青春期发育至结婚前的男性青年中相当普遍,约80%有这种现象,这是由于男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睾丸的成熟产生精子和附性腺分泌液体,达到一定量后便以遗精的方式排出体外,所以说,遗精是一种生理现象,对身体无害。像上述这位男生这样的例子在中学生中存在不少,认为精液是“元气”,为遗精而深深苦恼;认为遗精就是“流氓”,由此产生内疚和自卑。我们认为,正常男青年每月遗精1、2次,甚至更多一些,不是什么异常,不必为之苦恼。教师和家长要引导、教育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到学习和活动上来,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抛开因此而产生的自卑心理。

也有个别中学生因手淫而深深苦恼和自卑的。因手淫而产生的这种精神压力要比遗精大,不少同学会因此而一蹶不振,消沉下去,甚至怀疑别人在看不起自己。实际上,手淫也是青少年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

总之,对待青春期性现象及由此产生的自卑心理,教师、家长应区别对待,正面引导、教育。

青少年学生的自卑心理还表现在其他一些方面,比如道德方面、行为方面等等,这儿不一一述及了。

二、自卑感的成因

一般说来,青少年自卑感的形成与其自尊心、性格及后天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1.自卑感与自尊心

对一个人来说,保持尊严是做人的根本条件之一,人无自尊,就不成其为人,一旦伤及自尊,就会产生自卑。鲁迅的小说《祝福》,写到祥林嫂捐门槛回来,自以为赎了罪,放下包袱,便坦然去拿“祭品”,不料被四嫂大声骂止,从此,她一蹶不振,精神完全崩溃。最根本的原因,那就是伤及了自尊,产生了一种不如人的心理。在鲁迅另一小说《孔乙己》中也是这样,孔乙己虽然穷困潦倒、衣食不继,却依然保持着强烈的自尊,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长衫就表明有较高的身份,表明他的自尊,尽管那长衫又脏又破,尽管是站着喝。可笑又很可怜的是偷了书被别人看见了,便“涨红了脸”地争辩,搬出偷书不算偷论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同样,被人看不起的阿Q,他用精神胜利法来掩饰自己的自卑心理。上述例子说明:每一个人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在现实生活中,一旦自尊受到伤害,就会产生不如人的自卑心理,于是便时时刻刻地维护着自尊,比如在上面说过的那位中学生,因先天个子矮小,别人嘲讽他,他的自尊心在这时受到了伤害,于是,便会因自己个子矮小而深受自卑感的困扰。我们应尊重、信任每一位孩子。

2.来自生理方面的自卑感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与人之间的身体发育状况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他们的身体正处于发育的黄金时期,发育的年龄,发育的特征、速度都各不相同,特别是对一些发育较晚及先天生长发育有疾患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往往会因此而产生自卑心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及成长过程总结出:一个人由身体缺陷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虽然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产生精神病,但是它同时还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在中外历史上,这种例子举不胜举。

3.因性格而产生的自卑感

比如说,同样被起绰号的两位同学,一位满不在乎,另一位则因此而苦恼、自卑。究其原因,在于二位同学的性格不同。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及其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最早把人的性格划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种类型。内倾型的人,一般表现为沉静、谨慎、多思、孤僻、反应慢、适应环境困难;外倾型的人,一般表现为开朗、活泼、爱好交际、情绪外露、不拘小节,易于适应环境。满不在乎的这位同学的性格大概属于外倾型,容易适应外界环境,面对起绰号满不在乎;而感到非常苦恼的这位同学,性格大概就属于内倾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4.来自挫折和心理创伤的自卑感

一个人一旦碰到挫折,就往往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面对这仿佛不可逾越的困难,进而怀疑自己在各方面的水平、能力,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行,不如别人,特别是在青少年中,这种现象更加普遍。比如,中学生跳山羊,跳不过去的学生看到别的同学都跳过去了,惟独自己跳不过去,很懊恼,觉得自己在同学们面前失去了面子,抬不起头来,在这种古怪心理的支配下,他竟一直都未跳过去,并且这一挫折影响到了其他方面,成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阴影。在每一个人的记忆中,都留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隐私。比如说,过去曾受过打击留下的心理创伤,一旦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触及这个“伤疤”,就会引起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反应,也可以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句话来形容。有过心理创伤的人,往往都有强烈的自卑感左右其一生,但反过来,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自卑心理往往又会成为他前进的动力。举世闻名的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一生中发明了两千多种新东西,但在他童年的记忆中也有过严酷的经历,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让每个同学都叠一个小纸凳,可他做得不好,当时老师嘲弄了他,并且让他妈妈把他领回了家,说他是一个痴呆儿。但他以此为动力,没有气馁。在妈妈的帮助下,发愤努力,终于成为一个大发明家。但更多的人会在这种自卑心理的作怪下,一蹶不振,左右其生活和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及家长正确对待这些问题。

三、自卑心理的克服与引导技巧

综上所述,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有自卑心理,也就是说自卑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那么,如何指导青少年克服自卑感呢?首先我们应让其好好回忆一下,找出具体原因,看看自卑心理究竟是因何形成的,然后对症下药,进行正确引导教育。

1.要了解和尊重青少年

了解是指导的必要前提。了解和尊重青少年,对于帮助其克服自卑心理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和日益增强,一般来说都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同时这种自尊心也很脆弱。一位颇负盛名的中年画家,在回忆自己成长的过程时,曾说起他少年时代的一段往事。那是他上小学时的一个课间,他和几个顽皮的小朋友趁老师不在教室,便在黑板上胡写乱画起来,有的画头、有的画花,偌大一块黑板,被几个小朋友的杰作占去了一半。待下节课的教师走进教室时,他们已来不及擦掉了,只好争先恐后地逃到座位上等老师的“雷头风”。果然,教师嗔怒了,他让大家一一把那些“创作”擦掉,惟独留下这未来画家的“处女作”,而且一下课就把他叫到办公室。“那是你画的吗?”教师严肃地问。他只好不安地点点头。“哈!”教师突然眼睛一亮,换上一种极其兴奋的口吻说:“你画得很好,千万不要半途而废呀!”这出乎意料的激励,使这位“小画家”的心中泛起了希望的浪花,因为这位教师没有责备他,没有伤害他的自尊心。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来说,小学生进入中高年级后,一部分儿童,特别是一些女生已经进入青春发育期,他们的身高猛长,样子像个“小大人”,体力和精力及个人意识的发展,使得他们要求成人把他们当作大人看待,他们已经有了独立的见解,要求独立行动,急于摆脱成人的监护,什么都想自己干,教师和家长应信任、尊重他们。但是他们的情感比较脆弱,意志比较薄弱,自我控制能力较差,遇到困难易退缩,常常会因一件事情的失败而心灰意冷,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很难做到“败不馁”,特别是当孩子做错事之时,我们更不可不问青红皂白便大批特批,横加指责。比如,孩子平时学习比较努力,但因方法不对头,考试成绩不理想,本身他自己就非常苦恼了,作为家长和教师应帮他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成绩不理想的症结,迎头赶上。这样,即使他本身有一些自卑心理,但随着成绩的不断提高,他会渐渐地克服。如果不体谅孩子内心的痛苦,而一味地指责、讽刺,孩子的自卑感便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产生对立情绪。

在秘鲁还有家长十诫,把如何尊重、信任孩子具体化了:

(1)不训斥孩子。如果家长经常不断地训斥孩子,就会被认为是家长出气的一种形式。

(2)不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在私下或当众使他们蒙受耻辱。

(3)在纠正孩子的缺点时不要笼笼统统,而要力求具体,不要对孩子失言,谈事要精确,清楚地指出所犯的错误。

(4)提供选择方法,不要显示你们的权威而作出最后决定,否则是不适宜的,也是不受孩子欢迎的,可能使孩子失望、自卑。

(5)决不许采用打击的态度。不要讲:你让我丢脸!同你在一起真倒霉!我讨厌你!我对你不能忍受之类的话。

(6)凡应受嘉奖和表扬的,就给予孩子嘉奖和表扬。孩子做了好事,一定要表扬,以培养其自尊心。

(7)尊重孩子的意见。

(8)培养孩子独立办事的能力。

(9)要经常同孩子谈心。

(10)要同孩子的朋友建立联系。

2.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帮助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树立自信心,是克服自卑心理的关键所在。在困难和各种挫折面前相信自己能力的人,就不会自暴自弃。最近日本教育界的一项研究表明:最好不要在儿童作业本上打“×”号。“因为这样会损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打“×”号达不到引起学生注意及修改的目的,相反,只会使学生在心理上受到打击。他们认为,最好在学生做错的地方打圈或划个线,让他改正即可。苏霍姆林斯基总结自己几十年的教育经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注意保护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所以,在教育实践中,他较注意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他对待四年级以下的儿童,从来不打不及格的分数,如果是不及格,他让学生好好想一想,然后再回答,反复地做几遍,让他自身相信:他的作业会一次比一次好。这样的教育方法,会使儿童发现自己创造力的秘密,很为自己的成绩感到高兴,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得到了培养。

心理学家作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各年级中各选3个班,共18个班,他们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看起来十分认真的智力“发展预测”,当煞有介事的实验完毕后,他们以赞赏的口吻将各班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交给老师,使教师从内心里承认这份名单。而实际上,他们所提供的名单,都是随机的,但他们告诉教师不要公开这些学生的名单。8个月后,对18个班又进行了复测,结果是,他们所提供名单上的学生成绩确实提高得比其他同学快,并且个个都显得自信、活泼,和先前比,判若两人。在心理学上,我们把这一有趣的现象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引用在教育上,指教师和家长的期待可以使学生产生自信心,从而成为前进的动力和动机。家长、教师还要不断地把自己的愿望告诉孩子,不断地对他们提出奋斗目标,以激励其上进。在这个过程中,要真诚地帮助他们克服前进中的困难,要渗透殷切的期望和深深的爱。

3.要丰富青少年学生的知识,培养其各方面的才能如果学生爱好广泛、知识丰富,那么,他就会心胸开阔,注意力和精神不是在一件事情或挫折上“打转转”,而是对各门学科知识和各项活动都表现出极大兴趣。况且,有了各方面的才能,他就不会在同学面前感到自己不行,而是什么都想“露一手”,克服自卑心理。青少年学生求知欲强,兴趣和爱好广泛,教师、家长应根据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兴趣,如绘画、唱歌、书法、乐器、阅读等。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是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事实上,儿童有了才能,会引以为自豪,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

4.要坚持以表扬为主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美国总统林肯曾说:“每一个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教师、家长要对儿童细心观察,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和微小的成绩都要及时地、热情地给予表扬,使他们产生一种愉悦感。多次、反复地表扬会使他们巩固优点,克服缺点,产生自豪感,增强自信心,从而能够做得更好,超越自卑!

嫉妒

一、嫉妒的危害

有人称嫉妒是一种比仇恨还强烈的恶劣情绪。意大利诗人但丁将它与骄傲、贪婪合称做“三大灾星”。英国大哲学家培根也说:“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地悄悄地去毁掉人间的好东西。有了它,不但不能尽到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而且也玩忽了自己应尽的职守。所以它不仅危害别人,也会危及嫉妒者本人。”英国化学家戴维在科学史上是一位重要人物,法拉第成才时,他常指导法拉第从事科学研究,可当法拉第显露了卓越才能并有可能超过他的声望时,身为该国皇家学会会长的戴维竟在1824年投票反对法拉第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他这种狭隘的心理同时也影响了自己晚年的科学建树。

俄国作家尤里·卡尔洛维奇·奥列沙写过一部名叫《嫉妒》的长篇小说,书中人物伊万介绍童年时代的一段经历时说:“当时我是一个文科中学的学生,在一次舞会上被一个女孩比得相形见绌。我容忍不了这样的事情,在走廊里抓住这个女孩,狠狠打了她一顿,抓破了她惹人喜爱的小脸蛋。”

后来,伊万被从舞池上轰回家。他说:“我第一次尝到了嫉妒的滋味。这种由于嫉妒而产生的内心灼痛,可真是火烧火燎的。要想嫉妒另一个人,真不知要花费多少代价!嫉妒把你的嗓子勒紧,把你的眼睛从眼窝里往外挤……”

伊万在班级里是一个拔尖人物,在同学们当中从来说一不二,他容不得那女孩在跳舞和团体游戏时超出自己,并且动手打了她。这类嫉妒行为学生中间并不鲜见。出于嫉妒,有将课本、听课笔记一股脑儿扔到便坑里的;有在晚自修时悄悄拧下全班自行车车铃、拔下气针的;有传递假消息、制造恐怖气氛的……少数人为了发泄胸中对同学的嫉恨、不快,在厕所里画漫画、写匿名信、在公开场合故意令嫉妒对象出丑。这些行为破坏了班集体和谐、融洽的心理气氛,给被嫉妒者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引发了一系列非正常事件。如偷盗、斗殴、辍学、出走、轻生……给学校教育罩上阴影,给家庭带来不幸,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同类推荐
  • 河西教育史

    河西教育史

    本书论述了从远古时期到2005年河西地区的教育史,主要内容为各个时期的学校设置,教材选用,教育管理机构以及教育对社会的影响。
  • 为生命而歌

    为生命而歌

    在20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他独创“六步教学法”,为学生创设了自主、灵动、和谐的“语文课堂生态”。先后到全国10多个省市讲学、献课。并多次婉拒北京、成都等地名校的邀请,扎根大巴山区教学一线,甘为人梯,力促教育均衡发展。曾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校长,全国教育科研杰出校长,全国百名优秀小学校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达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拔尖人才,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 为了生命的尊严

    为了生命的尊严

    本书作者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新闻事件,解读了中国社会中自毁和毁人的悲剧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指出这种极端行为的根源是生命价值感的缺失。
  • 成电科研团队风采

    成电科研团队风采

    聚沙成塔,众多团队形成合力助推学校快速发展。电子科技大学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科学之花,使电子科技大学在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道路上迈出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脚步。
  • 社会学精要

    社会学精要

    “这本书是我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学习期间(1982-1988)撰写的一部旧作。当时,我刚刚从历史专业转到社会学,对与社会学有关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热情。所以这是一部刚刚接触社会学的人的充满探索新领域的热情的试笔之作。对于同样刚刚涉入社会学领域的人们,这部书对他们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人物和名著、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或许会有一些帮助。”本书介绍了社会学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八位代表人物,九部经典著作,讨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热门推荐
  • 足球梦——无冕之王

    足球梦——无冕之王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中国足球的未来的方向在哪里?马拉多纳要是在中国他能带领中国队夺得大力神杯吗?李震,一次机遇让他走入了梦寐以求的欧洲赛场。他是中国足球的一颗希望之星。他能为中国队带来什么?中国足球又能给予他什么呢?
  • 星月学院:死神少女

    星月学院:死神少女

    她是星月学院的新生,是智商超高的低调天才,喜怒哀乐从不展颜。经常握着一颗画着白线的诡异黑石。他,妖娆绝美,魅惑如妖皇。他,冷清如月,神秘如谪仙。他,冷酷凌厉,嗜血如杀神。他,清风随和,阳光如君子。变幻莫测的任务等级,你争我夺的任务积分,阴谋突然展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婚不由己:抢个老公么么哒

    婚不由己:抢个老公么么哒

    他是家世显赫,相貌英俊的高冷男神。她是开朗仗义,俏萌可爱的漫画小家。一场乌龙让两人相识,便就此纠缠不休。他不喜欢女人,却需要找个老婆!她不需要男人,却需要找个靠山!两人各取所需,一拍即合。谁知,她狡黠,喜于算计,但他也不赖,腹黑,擅长压倒。两人频频过招,结果她节节败退,而他也步步沦陷。
  • 废墟新秩序

    废墟新秩序

    宇宙总是在毁灭诞生,文明不断更迭,神,鬼,魔,佛,那都是一个个璀璨到极致的文明,地球一个科技的文明,但曾经却出现过恐龙文明,玛雅文明,楼兰古国。。。。。。那些主宰过世界沉浮,却最终成为历史的尘埃。。。。。。当有一天科技的文明走到尽头,当有一天,地球成为无数文明角逐的战场,无数的大星砸向地球,一个巨大无比的陆地在形成,那些被隐藏于历史的,那些传说中的生物,巨龙,僵尸,魔法师,精灵,开始出现在大地上。。。。。。。。。。。。一个从普普通通的打工仔,却因为一次意外来到了十万年年后的世界。。。。。。
  • 你我之间一线之隔

    你我之间一线之隔

    虐恋是我不变的信仰,请大家支持我,谢谢。
  • 想要你喜欢我

    想要你喜欢我

    初遇你,记住你那温柔的声音再次相遇,记住了你那温柔的笑脸陪在你身边,只是想要你喜欢我而已
  •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册)疑难详释与题解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册)疑难详释与题解

    《大学英语自学教程》(高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受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的委托,根据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英语自学考试大纲》编写的,供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个专业公共类英语考试的专科段(上册)和本科段(上、下册)考生使用的全国统一教材。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学习这套教材,顺利通过公共英语自学考试,我们针对自学考试的特点,紧扣教材,精心编写了《大学英语自学教程疑难详释与题解》这本指导书。
  • 千年寻爱:乱倾城

    千年寻爱:乱倾城

    红书:明明只是登个山而已,怎么就莫名其妙的穿越了?掉到一个架空的古代,遇上了一个王爷,竟是自己梦中男子,而自己失踪几日的相片居然在他手里,是天注定?等等,怎么他以为自己是个男子?而且还振振有词的说自己就是喜欢男子!天!自己可是百分百的女子呐,到底该如何是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微夏时光

    微夏时光

    刚入大学,遇见禁欲学长,捡了一只猫。可是,你怎么不告诉我,这是学长的猫。好了现在摊上了一只猫,一只猫就算了。为什么还有个学长。“学长,我养不起你”“没关系,我养你。”
  • 我相信命运把你我安排

    我相信命运把你我安排

    贴近生活的校园青春恋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可是我有时候宁愿选择留恋不放手等到风景都看透也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