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居一隅,我们都有认识自我以及周边世界的必要和欲求。为此,我们固然可以行,可以悟,可以仿,但根本的一点是我们要有知。这种知当然主要指的是间接知识,亦即已经载入书籍的精神之粮。缺乏这种知识作基础,我们将行而无效,悟而不得,东施效颦,徒添人间许多笑柄。对于人类发生认识论而言,“神农尝百草”般的行是知之始,是没有错的。但是,对于个体发生认识论而言,这种模式不一定全对,甚至有害。已经知道某种花草有毒,是断然不要再尝的。一代人的聪明与发展取决于能否迅速准确地把握人类已经具有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或创造新知。因而,说知是行之基,亦非为过。这种知,主要靠读书而来。我们称羡某人博古通今,学富五车,事实上还是讲他博览群书,学问渊博,是说他藉着读书,将自我延伸得要比一般人辽远,精神自我要比一般人博大。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其实,未必尽然。对于一个没有相关知识储备的人来说,行万里路也只不过走走罢了。这种人想靠“行”来获得某种认知的升华,只是自欺欺人。自欺倒也无可指责,欺人则是不可饶恕。对他来说,行程当中外面的景观仅仅是物质的呈现,决不可能产生相应的文化意蕴。
我们说某人在某一领域目光敏锐深邃,观察细致周到,并非说某人眼睛的生理构造有怎样的特别之处,而是说他拥有一双由知识造就出来的智慧之眼。一位天文学家和一位更夫同样用射电望远镜去观测太空,他们所“看”到的事实是决然不同的。同样,多少人曾经在余秋雨先生之前就畅游过相同的名山大川,饱览过一样的文化景观,但是为何一定要等到余秋雨先生来“边走边写”,才能有一部融山川名胜和文化沉思于一体的,读来令人荡气回肠的《文化苦旅》呢?导致这种现象,固然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但是,知识储备和由此而衍生的眼光差异,想来是主要的原因吧。
纵览古今,大凡有成就者无不是自我在纵深方面得到了有限的延伸。这种延伸的中介或依托,简而言之,就是读书——阅读用符号表述的各种现实和思想,充实自己的精神之库,造就自己的智慧之眼,使自己蜗居的时空得到极大的拓展。
本世纪四十年代末,美国有位叫戴尔(E·Dal)的传播学者写了一本名为《经验之塔》的书。
他认为,知识经验主要来源于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经验三种渠道。后两者又称为“替代经验”。所谓替代经验,简单言之,就是间接经验,亦即凡是知识经验,都要亲身经历,我们通过照片、电影、电视和语言的描述,一样可以获得相似的结果。事实上人正是利用替代经验,才使自己的知识经验成几何级数增加,也正是这点,人与其它动物才有了根本的区别。
诚哲卡西尔说:“人是创造和使用符号的动物。”比如我们虽然没有到过尼亚加拉大瀑布,但是藉着图片和语言文字描述,我们总能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甚至对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地形、地貌、产生原因以及方向和气候特点,还会有更深刻的了解。戴尔将这三种知识经验来源,构结成为一个金字塔般的层次,因而称此番理论为“经验之塔”。在这个塔形中,戴尔将抽象的经验,亦即通过语言文字符号获得的经验,安排在尖塔上,往下依次为观察的经验、做的经验。
解读这个经验之塔,可以有两种思路,一是由下向上,阐释的是人类发生认识过程,即行是知之始;二是由上往下,阐释的是个体发生认识过程即知是行之基。在我看来,第二种思路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更有益处。“知”的缺乏或不足,不仅会导致“行而无效”,而且观察亦会陷入雾里看花的窘状,观不清,察不明。而“知”的累积或素养,主要靠的是读书。
不断地读书,知识经验便能获得一种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而使自我得到有意义的延伸。
藉着读书,自我便从促狭、渺小、有限迈向辽阔、广大和无限,映显出自我精神发展的广袤无垠。藉此,自我迈上开放的发展之路,使自我不断地与外界交流,保持自我的生命活力,免遭封闭的荼毒,免于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局促和悲哀。
藉着读书,我们便在瞬间完成了从付出微薄代价到赚取巨大精神利润的“惊险跳跃”。这种跳跃,使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前人花数年、数十年甚至数代人才明了的知识经验。这,无疑延长了我们的生命。这种意义下的读书,是在行使我们与生俱来的“智慧增值”的权利。谁不能利用这种权利给自己的知识或智慧带来几何级数的增长,谁的生命质量将会大打折扣。
藉着读书,我们可以将古今中外的智者云集于一室,用一颗虔诚的心将其清供,集聚他们的智慧之光,荡涤我们内心的尘垢和愚昧,获得透明和澄彻。这种读书可以谓之“召集智慧”。
读书使人更聪明
马克思的女儿曾问马克思:“你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马克思毫不犹豫地回答:“啃书本。”在寓居伦敦期间,马克思每天九点准时到大英博物馆阅览室,坐在他经常坐的椅子上,孜孜不倦地读书和写作,晚上八、九点钟才回去。为了写作《资本论》,他曾钻研过1,500种书,并且都作了笔记。他有一个习惯,看书时常常情不自禁地用脚来回擦地,长年累月,把阅览室座位下坚硬的水泥地板磨了一个坑,显出清晰的脚印,人们称它是马克思的光辉“足迹”。毛泽东同志在投考长沙第一师范前半年,每当长沙图书馆一开馆就进去,闭馆才出来,天天如此,风雨无阻,只在中午买几个包子或饼子充饥。他后来自己回忆说:“我没有进过大学,也没有留过洋,我读书最久的地方是湖南第一师范,它替我打好了文化的基础。
但在我的学习生活中最有收获的时期却是在湖南图书馆的半年。这正是辛亥革命后的一年,我已经十九岁了。不但没有读过几本书,连世界上究竟有些什么样的书,哪些书是我应该读的,都一点不知道。及至走进湖南图书馆,楼上楼下,满柜满架都是书,这些书都是我从来没见过的。真不知道从哪儿读起。原来每读一本书,觉得都有新的内容,新的体会,于是下决心要尽最大的努力尽量多读一些。我就贪婪地读,拚命地读,正象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拚命地吃个不停一样。”解放以后,据不完全统计,从进北京到1966年9月,毛泽东同志从北京图书馆等单位借阅的各种图书达2,000余种5,000余册。仅1974年一年,借阅北京图书馆等单位的书刊就近600种,1,100余册。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回忆列宁时说:“图书馆在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一生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他从事的那种浩繁的工作中,图书给了他以帮助,给了他以知识,这些知识是他出色地掌握了的。否则,他就不可能成为我们大家所知道的那个列宁了。”这些伟大的导师、聪明的巨人都和读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他们不是这样酷爱读书,他们的聪明才智是不会发挥得这样充分的。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什么读书对人的聪明才智有这样巨大的作用呢?我们知道,人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从实践中产生的,这是就人类的整体而言的。对每一个人来说,知识和能力是从两方面而来的。一方面是自己亲身实践得到的知识;一方面是间接经验得到的知识。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265页)没有直接经验的知识,你也无法接受。假如一个人连苦、辣、酸、甜的直接经验一点都没有,他人讲什么菜是辣的,什么菜是苦的,也是无法理解的。然而,就一个人的知识的全部而言,主要不是直接经验得到的,而是间接经验得到的。间接经验可以通过口授、电影、广播等多种途径得到,最主要的途径则是书籍。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几千年了,人们积累了各种各样的知识,生产斗争的知识,社会斗争的知识,思维规律的知识等等。这些知识经过人们的概括和总结,系统化、理论化,著于书中。因此,认真读书,是吸取前人经验的重要途径。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两个智力基础差不多的人,一个文化水平较高,一个文化水平较低,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文化水平高的人,智力发展常常超过文化水平低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根本原因在于文化水平高的人,能够利用文字等工具,去读书、看报、阅读文件,接受间接的知识。为什么那些不读书、不看报的人思想保守,心胸狭窄,眼光短浅,孤陋寡闻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能很好地接受间接知识。
读书,可以从多方面发挥人的聪明才智。
1.认真读马列和毛泽东同志的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这些伟大革命导师的书,是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在他们的著作里,有的是直接讲无产阶级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有的虽然不是直接讲这些问题,但在整个文章里,都贯穿着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我们读他们的书,主要的还不是记住他们对个别问题所作的结论,而是学习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有些人认为学习马列和毛泽东同志的著作是政工人员、领导干部的事儿。当然,政治工作人员和领导干部是非学习不可的,这是他们的基本功。如果一个政工人员或领导干部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没有兴趣,他就不能理解我们党的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就不具备政工人员和领导干部的起码条件。其他人要不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呢?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搞生物学的人同时必须学习物理学的书,也不要求搞数学的人同时必须学习文艺理论的书,但我们要求各行各业的人都要学习马列的书、毛泽东同志的书。斯大林说:“没有必要使一个医学专家同时又是一个物理学专家或植物学专家,反过来说也是一样。但是有一门科学知识却是一切科学部门中的布尔什维克都必须具备的,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社会发展规律、无产阶级革命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以及共产主义胜利的科学。”(《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62页)马列的书和毛泽东同志的书是教给我们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科学指南。一个人没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就等于没有灵魂,就必然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认真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书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做个聪明人的起码条件。
2.读书可以广泛地吸取人类科学文化成果,增长广博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开阔思路,启发我们去发明创造。我们不妨举出李斯特发明石碳酸防腐剂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
一百多年前外科手术十分落后,病人接受手术后大都逃不脱死亡的命运,原因是无法制止伤口化脓感染。英国的外科医生李斯特为此十分难过,他一直想解决这个问题,都没有成功。
1864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表了关于有机体腐败和发酵的研究成果,证明有机体的腐败是微生物的繁殖引起的。李斯特读到巴斯德的论文,很受启发。他想:既然有机体的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病人伤口化脓不也是一种有机物腐败现象吗?看来,关键在于杀死微生物——病菌。他经过反复实践,终于找到了石碳酸这种有效的防腐剂。李斯特用石碳酸对病人手术部位的皮肤、医生的双手、手术器械以及包扎伤口的绷带,都进行严格消毒,果然保证了手术的成功。为了感谢巴斯德,他写了一封感谢信给这位学者,说:“请您允许我趁这个机会,恭恭敬敬地向您致敬。感谢您指出微生物的存在是腐败的真正原因,……只是根据这唯一可靠的原理,才使我找出了防腐的办法。”
读书对于发挥人的聪明才智的作用有很多。谚语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讲读书与写作的关系。读书多了,熟悉了各种写作技巧,写起文章来就会一挥而就。“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说的是读书与经验的关系。在一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读书多了,得到的知识越多,经验也越丰富,也就越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