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69900000028

第28章 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介绍书目知识(2)

根据国家标准《中国标准书号》(G5795—86)的规定,我国图书1987年1月1日开始使用中国标准书号(此前,我国图书使用统一书号。从1988年1月起,正式废止)。中国标准书号由两部分组成。主体是ISBN,可独立使用,组号是一位数字7。我国获得了1亿个ISBN编号,按每年出书10万种计算,可使用1000年。我国出版社代号由中国ISBN中心分配。该中心分5个出版量等级,设置了113410个出版社代号。最大的出版社10家,编号由两位数字组成,图书编号量100万个。最小的出版社可设10万家,编号由6位数字组成,图书编号是100个。

1991年5月17日国家技术监督局正式批准、颁布了国家标准《中国标准书号(ISBN部分)条码》(GBI2906—91)。

根据这一标准的规定。从1992年1月1日起。出版社应将ISBN条码印刷在图书封底(也可根据需要将条码印刷在图书封二)。

这将简化促进图书发行、管理、流通的自动化工作。除ISBN原有的数据码和校验码外,条码增加了前缀码部分,前缀码恒定为978。是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分配给国际标准书号(ISBN)系统专用的前缀码。

中国标准书号的另一部分是图书分类——种次号。它与ISBN之间用水平线或斜线隔开。目前我国出版发行单位和图书情报机构主要采用手工方法检索图书和排架。图书分类——种次号正是为顺应我国图书分类统计和销售陈列工作现状,参照全国统一书号编制的。

藏书印

人得到一部喜爱的书,都会高兴地在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或加钤藏书印,以表明书的归属,得到一种满足感。

签名,一般都在书的封面。有的人为了不影响封面装璜的美观,将名字签在书名页,并写上何年何月购于何时及某些感想,记下某些和书有关的趣事。

在书籍上用印始自唐代。中国自古,皇帝的占有欲最强烈而且也能够尽可能地占有他想要占有的东西。最好的书和画当然是皇帝收藏的对象。李世民自书“贞观”二字,制作“贞”、“观”二小印。李隆基自书“开元”二字,制成一印。它们都曾用于内府藏书,虽然印章文字简单,没有“鉴赏珍藏”一类字眼,但可以看作是鉴赏图章的滥觞。当时集贤院等藏书也都用印。

它们是最早的藏书印。

这时候,私人藏书家也开始在自己的藏书上用印。如韩愈写诗称颂的李泌有“邺侯图书刻章”印。宋代的苏东坡有“赵郡苏轼图籍”印,王晋卿有“晋卿珍秘”印。它们都是为藏书而专门镌刻的藏书印。到了明代,藏书印便在酷爱风雅的士大夫层中盛行起来。

藏书印所刻文字,有的人仅用名章,或在姓名之后加一“藏”字,或是“某某藏书”、“某某珍藏”等。有的在姓氏前面加上郡望,有的以书斋名称入印。也有人不用姓名,仅钤闲章而已。

古代有些人,在藏书印上夸耀门庭,刻上先辈“什么官职多少代孙”或自己的官职、自己的功名,未免显得俗气。有些人以诗人印或以对后人的期望之言入印。这些藏书印就不是短短几个文字所能容纳的了。有的藏书印文字竟长达一百五六十。

也有以藏书印明志的,如清代洪颐煊的“宁静以致远”、清劳格的“实事求是,多闻阙疑”等。有的人是治印自娱,如清末潘祖荫藏有黄丕烈“百宋一廛”和吴骞“千元十驾”散出之书,乃刻印“分廛百宋架千元”,有些藏书印对藏书者的闲情逸致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杏花春雨江南”就是。

藏书印记名之外可以记年。古人有这样做的。现代作家茅盾先生也有一方“玄珠六十八岁后所读书”的印章。

至于将自己的肖像刻成印记,就更别具一格了。

藏书印盖在何处十分讲究。一般都不盖在书的封面,无论线装书还是今天的铅印本都是如此。一个人或许含有几方印章,最主要的一方,应盖在书名页的著者或编纂者的姓名下面,最好能贴近书的边框。每册书的末页的下角,也应当盖一印来压卷。如果还有其他藏书印,可以分别盖在序文前后和里封面版框的空白处,贴近下角。假如一本书他人已经收藏过、书名页已用印若干,那么自己的藏书印宜钤在最上一方印之上,显示出流传收藏的顺序。若下角仍为空白,还是盖在下角为宜。

用印一定要端正,印章多为规则的方形或长方形,也有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印泥的质量要好。刚用过印时不宜把书合上,应让印色晾干,或衬一吸墨纸以防染到另一书页。有些印泥渗油,容易损坏书籍。印色不好,时间久了会由红转黑,可涂上双氧水,干后即恢复红色藏书票得到心爱的书籍,也可以贴上藏书票。藏书票是收藏者的藏书标签。

藏书票源于德国,以后逐渐流行于欧美和日本。在本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

藏书票大小和邮票差不多,大一些的如扑克。它实际上是袖珍版画,图案取材广泛,表现手法多样。它可以是彩色的,也可以是黑白的。有的小巧,有的活泼,有的庄重,有的典雅。图案及图案风格依藏书者兴趣而定。图案设计常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有些藏书票印上某种花卉、动物图案,表达藏书者的志趣,有一定寓意,比如“骆驼”表示藏书者的吃苦耐劳,“牛”表示藏书者的埋头苦干。反腐倡廉的今天,有人以京剧包公的脸谱为藏书票,边上有“公正廉明”四字,中国京剧院的藏书票上也有京剧脸谱图案,反映了该单位的性质和藏书特点。

除了图案,还可以有“某某藏书”、“某某爱书”的字样。国际通用体例,要有“EX-LIBRIS”或“EXLIBRIS”(“我的藏书之一”)字样。

藏书票虽有手工绘制,但更多的是采用木刻、石版、铜版等,其中又以木刻居多。可以自制,也可以请人代制。

藏书票一般贴在书籍的首页或扉页上。它除了作为藏书标记,也是很美的书籍装饰品。

因为藏书票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品,于是在世界各国出现了许多藏书票收集爱好者,建立了不少藏书票收藏协会。叶灵凤是我国最早的一位藏书票收藏家。不少作家都有自己专用的藏书票。

家藏图书的保护

家庭藏书可以不像图书馆那样登录,但至少应有一本藏书记录或曰藏书帐,记下什么时间得到什么书籍,便于查检。

家庭藏书可以分类保管、分类上架入箱。前文介绍的分类法和中国标准书号可以作为分类的参考。如果再细分,比如文学书籍类下分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学下又分文学理论、各个历史时代文学、各种体裁文学作品等,就需要去查一下分类法了。当然,只有藏书特别多时才这样做。欧洲一些国家的居民,因家庭藏书量庞大,就请图书馆员帮助整理、分类。

我国有些人家,藏书虽不多,却也有给图书一个分类号的,很是有趣,大约是受了常去图书馆的影响。

林语堂先生谈到家庭藏书时这样说过:“书籍绝对不应分类。把书籍分类是一种科学,但是不去分类是一种艺术。”现在一般家庭,居室狭小,能摆下一二个书柜就很不容易了。书柜可以成为装饰,比如精装书放在一起,大32开、小32开书籍分开摆放,显得整齐利落。不按分类法排架,可以把常用的书籍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实际上,大凡自己的书柜,不用太长的时间,就容易记住某本书的位置。闻一多先生的书斋,书籍摆放就没有什么规律,书架之外,桌子、椅子上到处是书。参观过中南海毛泽东故居的人都知道,他的书籍,除了书橱,床上甚至厕所里也都有书。这与主人爱读书的习性有关,把书带到哪里,看完后就常常放在那里,让书籍“随遇而安”。散乱,也是一种拙朴的美。

对书籍的保护,最主要的当属防火。古人有积石储书,也有以铁函铁柜储书的。但一般是用书柜书箱。我们今天藏书,应使书柜书箱远离火源,也不要靠近电源,防止电源线老化失火。

其次是防水防潮防霉和防虫蛀。书籍万不可置于地面。如果用书箱,应与地面间留有一定空隙。古人为防止书籍霉变虫蛀,有曝书之举,即农历六月六日将书置于阳光下曝晒。其实不一定是六月六日,在伏天和初秋天气晴朗的日子都可进行。

同类推荐
  •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半夜三更”是何时,消防车为什么涂红色,“五粮液”、“女儿红”、“全聚德”这些老字号有什么典故……本书将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并回归于日常生活,让你轻松学到知识,领悟文化的真谛。
  •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本书试图解答以下问题:在我国当下的媒介文化具体语境下,电视娱乐是如何建构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娱乐为王”的时代,如何打造优质的娱乐产品?电视娱乐化的道德伦理底线在哪里?其合理的内核、价值和边界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对娱乐进行审美救赎?应该塑造和架构一种什么样的娱乐精神、审美精神和“快乐文化”?
  • 中国传播思想史:近代卷

    中国传播思想史:近代卷

    晚清时期乾嘉学派把中国的“小学”传播推向空前的繁荣,但这只是钻在故纸堆里封闭式的诠释传播。也曾产生直面社会的讽刺小说和谴责小说的通俗文学传播,但是在末日王朝的封建统治下,真正意义上的文艺传播和民主思想传播始终受到严格的控制。在这時代,西方的学术和文学艺术急速袭击而來。新的传播形式和内容,使早先只埋头于古典书籍的文人头脑清醒。
  • 石鼓文诠释

    石鼓文诠释

    在石鼓身上,记载着鲜为人知的秦人发展壮大的历史,以及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它填补了历史的空白。首先,石鼓文字是“金文之嗣”,是“小篆之祖”,是秦统一文字依据的母体。它承载着中国汉字发展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不可逾越的。
  • 多维视域的大众传媒

    多维视域的大众传媒

    本书是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人文社科项目和中国传媒大学“382人才工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成果。本书尽量做到有理论有实际,论述深入浅出,适合大众阅读,希望能在传播理论的研究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热门推荐
  • 重回16岁

    重回16岁

    物理满分,第一名化学满分,第一名数学满分,第一名……林飞狠狠地掐了一下大腿,乐了,这不是梦!!!
  • 战斗吧,骑士公主

    战斗吧,骑士公主

    莫名其妙从海滩上捡回了一个美少年,他居然说她是传说中十恶不赦的食人族,带他回来只是储备食物过冬?从海难中救起贵公子夏晨茗的普通打渔少女玛小酱,偷偷混上夏晨茗家的飞机,费尽心机来到向往己久的季蓝市!贵为“希亚学院”王子殿下的夏晨茗其实是一个脾气臭到不行的大魔王!
  • 狂龙出山

    狂龙出山

    他——天组最高指挥官,而天组是国家最高机密的特别行动小组,而她美丽动人,她是华龙集团的掌门人让我们看一看他们俩的都市生活。
  • 樱花下的美景

    樱花下的美景

    黑夜之中绽放的白色玫瑰,失去血色后追寻王子的踪影。剩下之中败落的黑色蔷薇,离开都城后失落公主的皇冠。夜色凌乱、堇色年华中是谁羞涩的脸庞。月色清冷、相思迷迭中是谁俏笑的容颜。年华匆匆、是谁负了谁的一颗相思种子。舞步浅浅、是谁离了谁的一曲离殇别恨。堇色、听说过么?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传说、听说过么?一个很美很美的笙神话。遥遥的樱花纷乱,你爱的太轰轰烈烈。悠悠的暗夜凌乱,你想的太周周转转。
  • 漫漫清欢

    漫漫清欢

    重生到康熙末年,老公是传说中的胤禛
  • 仙龙月道

    仙龙月道

    他,满门被杀,却机缘巧合下进入了修仙界。他,出入茅庐,如何在险恶的修仙界立足?如何报那血海深仇?如何纵横这漫漫仙道!
  • 越界倾城

    越界倾城

    一个是腹黑又无情的现代杀手,从没有人入过她心。一个是温润又禁欲的二皇子,他有野心,从没有女人能入他眼。他(她)们在月下相遇,在月下相知,然而相爱却没那么容易,待他(她)明白自己心意后,终于在月下相爱。然而,只不知,爱情能否圆满?
  • 相约在夏天

    相约在夏天

    青春的酸甜苦辣,青春的难忘爱恋;这个夏天,我们一起了祈祷,希望遇到那个你!这个夏天,我们是悲,还是欢;是离,还是合?
  • 神魔遥

    神魔遥

    神魔不显,天地不明。天地为因,众生为果。一段尘封的神话,在容年的触动下散落开来,一场神魔灵的浩荡修灵路就此拉开帷幕,血与泪,罪与罚。善与恶,正与邪,一切都在这场神魔遥之中。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邪仙遥"。
  • 不要穿越之天降妖女

    不要穿越之天降妖女

    丁安安,很乖很听话,喜欢自言自语,常说要叛逆却做不到。意外穿越,她来到了华夏国,开始新的生活。和王爷互换了身体,用尽办法,总算恢复真身。因纹身进入了魔教,血泪交织,终得心如平静。为新生跳下了悬崖,绝处逢生,再生仍是难逃旧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