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68100000008

第8章 谦虚(1)

白居易的自责诗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也是有名的清官。他在杭州任刺史期间,除了饮水吃菜要在当地购买外,从不索取任何名贵物品。他带领百姓疏治西湖,筑下白堤,绿化西湖,做了不少好事。可是,他离任回家后,在自省往事时,猛然想起自己做错了一件事,很对不起杭州百姓,于是写下了一首自责诗:

三年为刺史,

饮水复食叶。

惟向天竺山,

取得两片石。

此抵有千金,

无乃伤清白。

这首诗是写他在游天竺山时,带回两片玲珑可爱的山石。他觉得对不起天竺山,如果每个游人都带回两片可爱的天竺石,那么日长月久,天竺山又会成为什么样子呢?这不是破坏了大自然之美吗?破坏自然美,抵得上贪污千金,不是一个为官清白的人的作为。短短六句诗,表现了白居易思过自责的精神。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员,能有这种精神,确是难能可贵的。

郑板桥求师

郑板桥既长于赋诗,又善于书画,且风格卓异,深为文坛瞩目。他任范县县令期间,闲暇时也常邀一些文人墨客,评诗论画,并视为乐事。

当时,乡村有一位叫筱草的青年,自幼勤奋好学,尤酷爱作画。他早慕郑板桥之名,很想求其指教;可只因无人引荐,一直未能如愿。后来他便作了一幅画,托本村一个叫蚌翁的秀才捎至县衙,想请郑板桥在文人墨客聚会时,给以品评。

这天,蚌翁听说郑板桥又邀文墨好友相会,便将筱草之画带去悬挂,想求其品评。画上的图景是:日已落山,余辉尚存,山坡上一樵夫砍柴已毕,并将柴捆好,正要回家,却又神情迟疑。大家观后,褒贬不一,蚌翁说:“还是请县令大人品评吧。”

郑板桥沉吟了片刻,道:“我观此画,意境新颖,技法甚佳。尤以樵夫工笔沉思之状,更有情味,使人大有笔已尽,而意无穷之感。”

大家听了郑板桥的评说,无不感到其才思过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可是郑板桥又话头一转道:“当然此画也有美中不足之处。你们看,樵夫身边竟少了一把斧头,这大概是作者粗心吧。”

诸友一听,对郑板桥的眼力更是赞佩不已,纷纷附和道:“对对对!想必是作者遗忘了。”还有的提议道:“既然樵夫缺斧,县令何不给补上一把。”郑板桥听此,也未推辞,遂调色运笔,在樵夫腰带上添了一把斧头。

蚌翁听完评议,将画送还筱草,并将郑板桥为其添斧一节,大肆称赞了一番。准知筱草展画一看,顿呈不悦道:

“此画如此一改,寓意皆失,只成废纸一张了。”接着“哧啦”一声,将画撕成碎片。蚌翁惊问道:“此话何意?”筱草未答,却挥成诗一首,交与蚌翁道:“请将此诗复呈县令,一阅便知。”蚌翁接过诗稿,第二天只好又去了县衙。郑板桥把诗稿展开,只见上边写道:

糊涂县令好糊涂,砍柴焉能不带斧。樵夫欲归何所虑,岂非正在寻找斧。

郑板桥阅后,以手击额道:“写得好,写得好,我真是糊涂呀!”他随即问道:“此人才艺皆佳,不知官居何职?”

蚌翁笑道:“其乃稚气未泯,无师自学之平民耳。”

郑板桥道:“年幼技高,自学成才,更堪为我师!快快带路,我即刻去拜访。”

陶行知以小朋友为师

现代史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抗战时期,创办了晓庄学校,但不久就被国民党反动当局查封了。在查封期间,孩子们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互帮互学,使陶行知深受感动,写了一首诗:

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

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生在。

有个女孩提出建议:“我看第二句可改为‘大孩主动教小孩’更好。”陶行知惊喜照改。

在另一首诗中,陶行知写道:

读了书,不教人,

什么人?不是人。

一个小孩建议把“不是人”改为“木头人”。陶行知连声说改得好。

一字之师

一次,郭沫若(1892—1978)在台下观看自己创作的历史剧《屈原》的演出,演到第五幕第一场,他听到婵娟怒骂宋玉:

“宋玉,我特别地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郭老听后,感到骂得还不够份量,就走到后台去找“婵娟”商量。

“你看,在‘没有骨气的’后面加上‘无耻的’三个字,是不是份量会加重些?”郭老问演员。

正在化妆的一个演员,灵机一动插了话:

“不如把‘你是’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这多够昧,多么有力!”

郭沫若一想,真是太绝妙了。这一字之改,真把这句话讲活了,婵娟的愤懑之情溢于言表,他不禁拍手叫绝,连称:“好!好!真率!”

这件事在郭沫若这位著名学问家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为此专写了一篇题为《一字之师》的文章,倾吐了他对这位一字师的赞赏之情。

八十一岁写座右铭

革命老人吴玉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1878—1966)担负着党和国家的重要职务,愈老愈爱做学问,从不懈怠。

81岁那年,吴老在自己案头挥笔写下了一则座右铭:

“我志大才疏,心雄手拙。好学问而学问无专长,喜语文而语文不成熟。无枚皋之敏捷,有司马之淹迟。是皆虚心不足;钻研不深之过。年已八一,寡过未能。东隅已失,桑榆非晚。必须痛改前非,力图挽救。戒骄戒躁,毋怠毋荒”。

吴老将此语铭记终生,虚怀若谷,勤学不辍;为后人作出了楷模。

“我知道得太少了”

84岁的气候学家竺可桢的生命处于垂危之中!这是1974年1月21日,是他逝世前两个星期的日子。

这天,照例有不少人来探望他,爱人因他前一日咳了一整天,便把所有的亲戚、朋友都留在房外。猛然间,竺可桢听到了外孙女婿的声音,便迫不及待地叫他进来。

外孙女婿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竺可桢虽是大科学家,但他对自己缺乏“基本粒子”这门新学科的知识很着急。他曾五次向晚辈求教“补课”。现在,他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求学的机会。

破例进屋的外孙女婿,看到竺可桢强作精神,艰难地坐在书桌边。老人因病,听觉受到严重损伤,带上助听器都听不清外孙女婿的讲话,只得叫他写下来。

爱人劝他:“你连坐都支持不住,还问这些干什么?”

竺可桢听了,简直想发火,他一声咳一个词地说:“不成!我知道得太少了。”

外孙女婿还给他介绍了国外研究基本粒子的近况,以及杨振宁的《规落场》取得的新进展。

竺可桢听后,心里像吃了舒心丸那样舒坦,他满意地笑了,憔悴的脸上,泛起了喜悦的红晕。

“说吾孬者,是吾师也”

解放前,戏剧大师梅兰芳在一大戏院演出京剧《杀惜》。

剧场内,戏迷们喝彩声不绝。

“不好!不好!”从戏场里传来一位老人的喊声。人们一看,这位老者衣着朴素,已有六旬年纪,他不住地摇着头。

梅兰方看到这一景象,心里感到有点蹊跷:“这是怎么回事?”戏一下场,他来不及卸装更衣,就用专车把这位老先生接到家中,待如上宾。用茶毕,他恭恭敬敬地说道:

“说吾孬者,是吾师也。先生言我不好,必有高见,定请赐教,学生决心亡羊补牢。”

老先生严肃又认真地指出:“惜姣上楼和下楼之台步,按‘梨园’规定,应是上七下八,博士为何八上八下,请问这是出于哪位名师所传?”

梅兰芳一听,恍然大悟,深感自己的疏漏。纳头便拜,连声称谢不止。

此后,梅兰芳凡在当地演戏,都要请这位老者观看,并常请他指正。

甘拜下风

苏东坡在杭州当知州的时候,,一天,和友人袁公济在西湖南山休息。忽然,天上彤云密布,一阵清风徐来,东坡盼望久旱能降甘霖,忽然诗兴大发,便对友人说:

“我们来斗几句诗如何?谁吟得雨速来谁为胜者。”

袁公济欣然同意。

东坡略略思索了一阵,脱口而出:“一炉香对紫宫起,万点雨随青盖来。”

“好诗,好诗!”袁公济不禁击掌叫绝。只见祈祷喜雨的香刚点起,雨就淅淅沥沥降下来了。

袁公济也是文才大略,他即兴吟道:“青天白日沛然下,皂盖青旆(pèi音配)犹未归。”

这位大学问家一听,此诗句真谓奇特,确比自己棋高一着,应该甘拜下风,便谦逊地说:“比雨速,我不如你。好了,今天的午饭我请客。”

东坡乱改菊花诗

一次,苏东坡拜访宰相王安石,未遇,偶然发现其书桌砚台底下压着一首未写完的诗:“西风昨晚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想:“只有秋天才刮金风,金风起处,群芳尽落,但菊花有傲霜之骨,怎么花瓣四处飘落呢?王公真是‘江郎才尽’铸成大错啊!”于是,他挥笔续诗:“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便拂袖而去。

王安石见到东坡续诗,暗自忖道:“真是少见多怪!”他建议皇上将东坡调湖北芡州府当团练副使。东坡到任后,不理政事。一日他和好友陈季常到后花园赏菊饮酒。这天正是刮了几天大风之后,园中十几株菊花枝上一朵花也没有了。

只见满地铺金,落英缤纷。东坡一时瞠目结舌。陈季常问:

“你见菊花落瓣,怎么这样惊诧呢?”东坡叙述了在王安石府中改菊花诗一事,好友大悟。东坡感慨万分:“去年我刚被贬谪来芡州,我还以为是荆公恨我揭了他的短处,公报私仇,谁知这不是王荆公之错,而是我错了。这事给我的教训太深了:凡事要谦虚谨慎,千万不可以自恃聪明,随便讥笑别人。”回城后,东坡向王宰相“负荆请罪”,承认了错误。

“我不要求任何奖赏”

同类推荐
  • 校长管理艺术:好思想成就好校长

    校长管理艺术:好思想成就好校长

    陈松信校长的《校长管理艺术:好思想成就好校长》是他几年来校长管理的一个结集,每篇文章都明显地打上了实践的烙印。同时,它又不是简单的事例的陈列,又都有着属于他的理性剖析。于是,让你感到鲜活而又富有一定的理论色彩。书中流淌着这位校长成功的喜悦,也弥撒着某些失败教训的遗憾。
  • 教师公文包-趣味数学

    教师公文包-趣味数学

    本书内容分“故事中天机道破”、“游戏中巧妙绝伦”、“迷题中茅塞顿开”三部分,收录了近百篇数学趣味小故事。
  • 吕氏春秋的教育智慧

    吕氏春秋的教育智慧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吕不韦的教育思想;《吕氏春秋》的教育智慧;《吕氏春秋》选编。内容涵盖吕不韦简介;吕不韦的教育思想;重农思想;安贫守道重用贤能;推崇教育;主张知士、爱士与举贤等。
  • 酷短信之至理名言

    酷短信之至理名言

    这是一套最新、最酷、最炫的沟通手册。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幽默逗闷的搞笑专家、情意绵绵的爱情攻略、温馨感人的祝福满堂,随时随地幽默搞笑,时时处处富有哲理。轻点拇指,传递无限情谊吧!
  • 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本专著主要内容为:性和谐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凸现的一个社会问题。从文革的极端禁欲主义文化中走出的中国人,正在以一种更加反叛的方式构建自己的性价值观。传统的性伦理和性规范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一些过去不可想象,不可接受的性越轨现象被接受了。这种反叛是人类婚姻制度所固有的本性与德性、人性与理性的矛盾的表现。在这样一场追求性规范“合理性”的运动中,哲学工作者应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揭示性存在领域固有的、隐藏在现象内部的规律性,对传统性价值观和伦理观念做出客观的评价,分析这些观念形成、发展的原因,同时回答好这个问题:在当代中国,什么是性和谐,我们应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实现性和谐。
热门推荐
  • 盛世霸宠:百万契约新娘

    盛世霸宠:百万契约新娘

    五年前她问他,“我在你心里,到底是什么?”他却直接掠过她,连一言半语都没有说。五年后她霸气回归,他却回答了五年前的问题,“你问,你在我心里是什么,我现在告诉你,你在我心里,就是我一生的爱人,一辈子都不会变。”
  • 相缘

    相缘

    作者云: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只是生了一个女儿,有了一个女婿……女主有点小小的狡猾,男主只能纵容她。传说中: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我就是那个脸皮比较厚的人……最后一句,相信缘分吧亲~
  • 神机妙算大比拼

    神机妙算大比拼

    这套作品每册内容包括故事、游戏、竞赛、解题、答案等內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能够促使广大青少年互动参与式地进行动手动脑,具有极强的可读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并且每册内容归纳排列,篇幅短小、内容精炼、语言简洁、明白晓畅,能够达到青少年喜闻乐见和学好玩好之目的。同时这套作品每册根据内容需要适当配图,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智趣结合,有教有乐,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用以培养智力和学习素质,同时也非常适合广大父母和各级教育组织用以组织开展青少年智力游戏活动。
  • 烁星的轨迹

    烁星的轨迹

    烁夜彗星,每隔七十二年,就会经过地球,洒下大量的微分子,这种微分子会改写人类本身,产生一种特殊的效应,这种效应只在二十岁以下的人身上出现。高霖,一个隐藏在校园内的杀手,作为最强的能力拥有着,’掌控‘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 晓晓妖妃很诱人

    晓晓妖妃很诱人

    她,有着特殊的本事,让他后悔不已。他,有着绝世的容貌,可她不为所动。这是一场夺心的战争。这是一场心的历程。让我们来看看她究竟有怎样特殊的本事,能让传说中嗜血成性的他言败。顾晓晓——第一妖王妃,为复仇嫁给七王爷。寒墨风——传说中的他,冷血恶魔高冷妖孽。可他们,都为彼此沉沦。她的人,杀人放火也是对的!别人动她一根毫毛,都是罪大恶极!伤害她的人,男的都下地狱,女的都生不如死!
  • 愤怒的机枪

    愤怒的机枪

    著名导演康洪雷称赞本书为“近几年来读过的最具有文学价值的小说”,并将执导拍摄同名电视连续剧。刚子本来只想踏踏实实过他的小日子,攒钱翻盖老宅,继承老爷子的正骨术,就算当了伪军医官那也是迫不得已。可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已经成为日军特种部队执行一项绝密任务的关键人物。哥哥牺牲、老爷子被绑架、小侄女不幸身亡,接二连三的事情将刚子推向风口浪尖,推向一个将对中国抗日战争产生重大影响的节点上。当谜底揭开时,刚子幡然醒悟,毅然祭出他珍藏的镇宅之宝——一挺轻机枪,与八路军并肩作战,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不屈不挠的复仇大戏。
  • 女配难当

    女配难当

    穿越成言情文的女配,身份不凡,是幸还是不幸。本打定主意跟在小白女主后面混吃等死,风波却接踵而至。随身带着个萌呆的帅哥,祁柳只得踏上女配的艰难之路。作者大人阴测测的表示:谁告诉你这是种田文了,这可是武侠文!谁告诉你只有一个女主了,这可是多女主!
  • 心随笔

    心随笔

    本书收录了个人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诗歌作品,不求闻达于世,只愿留下一份感动与懂的人分享。
  • 召唤万岁

    召唤万岁

    亲眼目睹女友出轨,季枫气的绿帽都变成召唤系统,我有上将颜良文丑,可斩一切……
  • 景别

    景别

    天丰市艺术学院的三位女学生,刘云、罗珊、朱萍,她们毕业后,分别被天丰市电视台招聘为播音员、主持人、秘书。三个女孩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做人的准则。电视台这种广泛与社会、官场接触的行业,充满着阴谋、权术、虚假、尔虞我诈。刚刚踏上社会的三个女孩,她们经历了恋情、友情、事业、阴谋、权术的洗礼。由于对人生、生活、工作认识的差异,以及性格和处事方式的不同,她们各自的命运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从她们的命运里,透射出一个时代的横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