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329300000007

第7章 魂牵梦萦鄂前旗

梦回草原。

牧区六年经历,是他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毅力的源泉,精神的支柱。正是牧区的艰苦磨练和不懈努力,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是草原人民用宽阔的胸怀,朴实的作风,勤劳勇敢的品质教育了他,是草原母亲用最醇美的乳汁哺育了他。

1968年11月,龚有谦和一千多名南京知青来到鄂尔多斯草原插队落户,最大的二十一岁,最小的十五岁,全部是初高中学生。他和十三名男女同学一起,被分配到今日鄂前旗境内的毛盖图苏木,那个时候叫毛盖图公社红旗大队。

从绿色的江南水乡来到草原深处毛盖图,才发现草原已经是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还没有反应过来的知青们,惊愕又迷茫。大队计划分三个阶段安置他们的工作生活,使他们能够顺利,较快地融入当地环境。

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年在水利队集中劳动,熟悉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第二年一人一户分派到条件较好的牧民家中共同生活,学习蒙语和牧业经验。第三年每两名知青发给一群羊,使其能够独立放牧,自力更生。

热烈而隆重的欢迎仪式之后的第二天,他们便在冰天雪地下兴修水利,有两件事至今令龚有谦念念不忘。

挖水库时采用阶梯式方法,库底的土石方用锹铲起抛到第一个阶梯,再由第一个阶梯的人铲起抛到第二个阶梯。土石方就这样一级又一级地被抛到地面,再用车拉走。他那一组牧民得知他手臂受伤时,主动将下面挖出来的土适量甩到他这一层,不给他太大压力,使他手臂较快恢复。第二件事是,他从马上摔下来清醒后,第一眼就看见牧民和同学们焦虑关切的目光。同学们还从自己的箱子里拿出珍藏的大米给他熬粥喝。

经过一年劳动,按计划把他们每人分派到一户牧民家,龚有谦被分到大队贫协主席仁钦脑日布家。

令他感动的是,阿爸阿妈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在生活劳动方面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逢年过节怕他想家,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尽量做好吃的菜肴食物给他吃,让弟妹陪着他,说说笑笑,特别温馨,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这个阶段,他的蒙语和牧业经验得到提高。

冬季牧区生活充满艰辛,特别是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刺骨寒风中给一百多头牛饮水。水井很深,桶绳上结着厚厚的冰,一桶水二十斤左右。每换一次手,本来就冻得麻木僵硬的手快要粘到桶绳上。一头牛喝一桶水还不够,当时感觉到这群牛永远也饮不完似的。

更为痛苦的是,有时还有过路的马群来凑热闹,也得给饮水。牧民告诉他,无论是谁的马,都应该将它饮好,千里冰封没有水喝,马会渴死的,这是草原上约定成俗的规矩。

在仁钦脑日布家生活了一年之后,队上正式分给他和另一名知青王小仲400多只羊,家就安在布拉格小队的配种站上。

由于羊群是从各家畜群中分出来的,相互不太合群,为了防止羊群走失,白天不能离人,夜里也得守夜。十一月的草原已经有霜冻,将羊赶拢在一起,分别睡在羊群两侧,一旦发现有羊逃离羊群,便起身吆喝并挡回。夜晚非常寒冷,虽然垫着羊毛毡,盖着羊皮大衣,仍然冻得瑟瑟发抖。第二天早晨,发现对方的眉毛、鼻子、嘴唇都挂满白霜,乐得哈哈大笑。

数九寒天的冬季,是接羔保羔的关键时刻。母羊通常在凌晨最冷的时候产羔,他和王小仲轮流值班,每隔半小时提着马灯去羊圈巡视一次,否则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下,羊羔如不及时抱回房间,就会被冻死。

草原上的快乐随处都有,小队在每一畜群上抽调一个劳力,集中到各畜牧点剪羊绒,这样可以加快速度,避免羊绒损失。男女青年在一起,一边紧张地剪羊绒,一边欢声笑语,歌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夏季的一天上午,蓝天白云,天气晴好,龚有谦和往常一样,带上干粮和水,背着书包走出家门,站在高处眺望,羊群犹如点点珍珠散落在绿色草原上,确定了自家羊群的方位以后就赶了上去,很快便撵上了羊群。羊儿们安静的吃着青草,他就找了一个高地坐下,拿出书本阅读,一边留意着羊群的动向。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翻滚的乌云就像黑色锅盖,将整个天空严严实实的盖住,只留下乌云与地平线之间一小圈亮光,在地平线和乌云之间的亮色中,一缕缕黑色烟柱向上升腾,将乌云和地平线连接起来。

正当龚有谦被这奇异的景观震撼,突然狂风大作,羊群开始骚动,紧接着大雨夹杂着鸽蛋大小的冰雹猛砸下来。大部分羊,特别是山羊开始向家的方向狂奔。少数绵羊非但不跑,反而将头插进沙蒿里,无论怎样驱赶,就是不动。龚有谦的草帽帽沿被打烂,顾不得身上头上脸上的疼痛,只有一个念头,赶快把羊群赶回家,不能丢掉一只。

在他最无助、危险、困难的时候,黑暗中闪出一个魁梧的身影,双手拿着一个厚实的麻袋,将他紧紧裹住。原来是小队队长王拉,在麻袋的遮挡下,龚有谦没有被冰雹砸伤。

不幸的是,仅仅放了一年羊,他就患上了黄疸肝炎,只好回南京治疗,医生要求他休息半年,在家休息了三个月就返回牧区。大队根据他的身体状况,安排他当大队小学一年级老师。

学生们都是牧民的孩子,蒙古族为主,基本都住校,好像是每月回家一次。教室里没有课桌,只有几个土台子,冬天孩子们趴在上面写字很冷,小手冻得通红,上课时经常会听到孩子们抽吸鼻涕和咳嗽声。

学校设两个班,蒙汉各一个班,他教汉文班。由于学生不多,汉文班只有十个学生,所以老师要承担全部课程,语文、算术、美术、音乐、体育、劳动。虽然工作强度和难度都比较大,只要和孩子们在一起,就觉得特别快乐。

班上的孩子除三名汉族同学外,其他基本没有学过汉语,他就将汉语翻译成蒙文,再将蒙文翻译成汉语。正因为有在牧民家生活一年的经历,奠定了他良好的语言基础。孩子们每次从家里回学校,都给他带来干奶酪、酥油、炒米。经常乘他早晨起床外出洗脸刷牙之际,将他的床铺好,房间打扫好。

文革期间,龚有谦的家庭受到冲击,当时国家有知青病退政策,他就办理了病退手续。

一位学生的奶奶听说他要回南京,特地骑着毛驴赶到学校,拉着他的手说,娃娃们喜欢你,家长们放心你,你别走啊。是不是想吃大米了,让人从银川买来。是不是嫌住得不好,让他们为你盖新房。

1974年6月的一天,为了避免离别的伤悲,头一天晚上就整理好行李,次日一早队上会派骡车接他去公社乘班车。

第二天清晨,轻轻推开房门,顿时愣住了。孩子们穿戴整齐,静静地站在门外,小脸上挂着泪珠,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将每一个孩子拉到身边,相拥而泣。

走了很远之后,回首眺望,孩子们依然站在大沙梁上,向他挥动小手,金色的霞光映照着瘦小的身影,在热泪中逐渐模糊。

瑞雪兆前旗。

孙瑞雪似乎是这个时代的早产儿,别人还在上学放牧,他就当上了苏木副书记。别人见了异性还脸红,他就结婚生子。别人还在为孩子求学的事四处奔波,他就抱上了大胖孙子。别人还在为一日三餐挣扎煎熬,他已经成为亿万富翁。

孙瑞雪到底有哪些过人之处,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才使他的经历听起来有点像神话传说。

孙瑞雪是杭锦旗人,上小学的时候,肩膀上一边背着书包,一边背着算盘,三天以后只背书包不背算盘,曾经上过私塾的父亲问他咋不背算盘了,孙瑞雪答曰,老师根本就不会打算盘。

后来他考上了伊克昭盟农牧学校治沙造林专业,在学校活跃积极,如鱼得水,办油印校刊,当广播站编辑,不但入了党,还喜欢上了一位比他大两岁的女同学。毕业以后,女同学随他到了鄂前旗城川苏木。上班没有几天,领导让他写一篇文章,当天晚上打好腹稿,第二天就把稿子交给领导,领导连声赞叹,怎样会有如此高的效率。

不久,大沟湾发生洪灾,只经历过旱灾风灾冰灾雪灾的干部职工们,在洪灾面前不知所措,惶恐之中,推举孙瑞雪当抗洪救灾总指挥。孙瑞雪似乎也不大清楚能否挑得起这幅担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竟然没有推辞。他将干部职工分成几个组,一部分人负责加固堤岸,一部分人帮助农牧民转移,还有人负责骑上摩托车来回通报信息。

几天以后,旗上的领导到一线查看灾情,慰问大家的时候,对他说,旗上领导担任总指挥,干的也就是这个样子。

很快,他就担任了苏木副书记。他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待得太久,自然就到了敖镇工作。那个时候鄂前旗没有一条柏油路,第一次骑摩托车就摔了一跤。从敖镇下乡到牧区,一百多里路,开车走六个小时。当时整个旗没有工业,干部下乡主要任务就是打井上电修水利,防风治沙抓植被。

孙瑞雪说,他一生最幸福的事有两件,第一件是家庭好,第二件是遇到了好领导。

他说陈莲花当旗委书记的时候,解决了通讯困难。郭宇吹响了鄂前旗解放思想的号角。苏建荣抓实事,为鄂前旗立下了汗马功劳。鄂前旗在于新芳任职期间,走上了富民强旗的道路。

解放思想,首先是走出去,旗领导带领四套班子、科局长、乡镇干部到长三角地区考察。许多干部是第一次出远门,有人不会系领带,不会配衣服。灰白色裤子配蓝上衣。气温20°;的金秋时节,有人在西服上面套一件半截呢子大衣,热得脖子伸不直。因为没有见过马桶,不知道怎么蹲马桶,住在五星级宾馆到处找公共厕所。吃惯了桌饭的鄂前旗精英分子们,不习惯分餐吃饭,有人把洗手水当茶水喝。更有甚者,有人不会坐火车,稀里糊涂上了相反方向的火车。

不出门不知道,一出门吓一跳,南方考察开阔了视野,加大了解放思想的步伐。

郭宇当书记以前,鄂前旗没有大会议室,就改造了一个会议室,没有换桌子椅子的资金,沿用长条木凳子。有人批评说,开会用嘴开,要那么大地方干什么。为了修建广场,拆迁了一个学校,遭到阻拦,另外修建了宽敞漂亮的学校,批评声顿然消失。

有一段时间,鄂前旗各个单位纷纷外出跑资金,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全旗像雨后春笋般一下子有了新旧小汽车十七辆,其中有十五辆三菱车,两辆桑塔纳。孙瑞雪要到的是一辆车门能自动开关的桑塔纳,往会场一开,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孙瑞雪是鄂前旗第一个使用传呼机和手机的人。传呼机刚上市,他一下子买了八个,分别送给相关领导,还帮人家交呼机费用,提的条件是如果他传呼领导,请领导第一时间回复他。所以,当他到呼市跑项目的时候,从前旗出发以前,给东胜方面打招呼,到了东胜拿上文件就往呼市赶。到国家计划委员会争取项目,事先知道呼市相关领导要去北京,他从银川机场出发,赶到北京,同呼市领导一起到国家计划委员会争取项目支持。

在一次旗人大代表会上,孙瑞雪提出前旗要修建铁路,利用黄河水促进前旗发展。此话一出,一片哗然。有人指责他,这个小子又喝多了。

孙瑞雪遇到的好领导,就包括苏建荣。

当时苏建荣当旗委书记,孙瑞雪当乡企局局长。旗上研究决定让孙瑞雪到城川当书记,他一口回绝,好马不吃回头草,不去。

苏建荣气得拍了桌子,问他不去城川想干啥。

孙瑞雪随口说,想搞个饲料加工厂。

苏建荣说,啥时候能搞起来,到时候去看看。

孙瑞雪说,半个月。

说完此话以后,孙瑞雪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军中无戏言,自己把自己抵到了南墙上。

当天晚上,他给老婆说要去一趟东胜,给单位人说,一切按部就班,工作照常运转。那个时候他刚学会开车,还不大熟练,开上单位的小汽车,忐忑不安的到了东胜。跟一个同学借了五万元钱,订购了一套饲料粉粹机,拿了饲料配方。连夜把粉粹机往前旗拉,走到乌审旗的时候,已经深夜,车陷进一个坑里出不来。发现一家人门口停了一辆东风卡车,敲门请求援助,付给人家一百元钱以后,车主用东风车将载着粉粹机的汽车拽出沙坑,他在一旁仔细观察,学会了如何挂档,如何启动车辆。到家以后,已经是清晨七点多钟,老婆看见他蓬头垢面神情憔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惊愕之后,将粉粹机拉到畜牧局院内,招了三个中专毕业生,饲料加工厂正式开工。到工商局注册的时候,没有商标,孙瑞雪找来纸笔,亲自设计绘制了商标。

不分白天黑夜,日夜忙碌,忐忐忑忑过了十五天。孙瑞雪的手机响了,一看是苏建荣办公室的电话,心想麻烦大了,书记要跟他摊牌了。

苏建荣来到饲料加工场,里里外外看了一遍,就走了。又过了半个月,苏建荣打来电话,语气很客气,要他过去一趟。孙瑞雪心想,这一回真要免他了。

惴惴不安的到了苏书记办公室,苏建荣说最近去了市计划委员会、农行、财政局,怎么那么多人都认识你。

孙瑞雪说,你查查乡企局的帐,除过干部职工的工资是财政发的,其他费用都是从上级部门要来的,几个厂子的资金投入也是上级部门支持的。

苏书记找他谈话没几天,孙瑞雪就到了旗计划局当局长,后来又到了发改局,还担任过上海庙经济开发区第一任主任。

孙瑞雪说,最早搞开发区,祁毕西勒图功不可没,那时候既没有资金也没有人才,开发区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与几届领导的坚持和努力分不开。

他认真的对我说,高鹏作为他的后任,比他有智慧,有魄力,最终得到历史的认可。他当了逃兵,但依旧心系前旗。对鄂前旗既怕又爱,每一次高高兴兴回前旗,晕晕乎乎回东胜,有一次一天喝了九场酒,喝得快要死掉,被送到医院抢救。

孙瑞雪表示,虽然离开了前旗,不能直接参与工业生产,还可以参与文化建设,草原大舞台上演的《神圣玛尼宏》,就有他的一份功劳。

孙瑞雪离开鄂前旗,投身鄂尔多斯市商界,按照自己的说法,穷则思变是主要原因。

2005年父亲生病住院花费一万多元,儿子恰在这一年考上大学,夫妻两取完所有存款,还不够儿子交学费。跟一位朋友借了三千元钱,说打麻将输了,不好意思说儿子上学要用。在单位也能挣点小钱,但怕犯错误,如果为了钱犯错误,就保不住名节,得不偿失。

丢下公务员的铁饭碗下海经商,还有一个原因。为了跑项目,自己垫钱,整天陪人喝酒,把胃都喝坏了。请的人层次越高越吃不上饭,一开始就给人家敬酒,喝完酒还得把人家送回去,帮人家搬家,干家务活,简直是拿命换上级的支持。吃闭门羹的事多得是,副旗长副盟长到上级部门办事,人家连个凳子都不给,有的把资料扔出来,热脸贴了冷屁股。做人谁愿意那样,回到单位,大小是个官,出了前旗求人办事,连孙子都不如。

孙瑞雪的经验是,人不能穷一辈子。所以,他就离开鄂前旗,进入鄂尔多斯市商界,几年打拼,成绩斐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创造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心中最美的地方。

张凯在呼和浩特市工作,既是公务员,也是作家。曾经在鄂前旗工作过,谈起前旗,心潮澎湃,情真意切。

他说,人过半百,少了几许激昂澎湃,多了许多心灵怀念。

前旗,在蓝色高原叫前旗的地名很多,但张凯的前旗,全称叫鄂托克前旗,是他心灵深处永远放不下的念想。

1984年,张凯初涉写作,在恩师石笑先生的指导下写了两个戏剧剧本《审羊》和《鸡宴》,年底参加全盟文艺汇演,两个剧本双双获奖,引起伊克昭盟文化界的关注与关怀。一年以后,他辞去康巴什乡政府的工作,在散文家全秉荣先生的推荐下来到前旗。

从康巴什到前旗,乘坐的是一辆轰隆作响的旧班车,走了三天才到达敖勒召其镇。从此这一方水土和这里的人,成为他生命中美好的记忆。

当他怀揣梦想,风尘仆仆,灰头土脸的来到前旗时,一下子傻眼了,敖勒召其镇是那么小,街道上行人那么少,树木是那么稀疏,风沙是那么疯狂。返回去吧,已经辞掉了工作。留下来吧,这地方还不如康巴什乡政府。

第二天,在灰色的天空下行走,行人少得可怜,沙尘像细碎的雨点,落在头上,衣服上。走了半晌,一位头上包着红纱巾的女同志骑着自行车迎面而来,忙上前拦下。问她到旗政府怎么走。

对方反问他,外地来的吧。

张凯愕然,女人说,我们这里很少有外人来。并告知他离旗政府还有一里地,要送他过去。张凯顿时觉得暖流涌动,真想一把摘下蒙在她头上的红纱巾。

到乌兰牧骑报到,是副旗长秦明山领他去的。刚到乌兰牧骑大门前,透过吉普车玻璃,看到院内站着五六个人,车还没有停稳,他们便迎了过来。一位个头不高,身体微胖,圆脸大脑门的人,热情的握住他的手,用标准的普通话说,欢迎你到乌兰牧骑工作。他叫孟克,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音乐作曲系,是乌兰牧骑队长。

当时,乌兰牧骑一共二十七名队员,只有两人是汉族人。一位汉族队员叫张利平,是笛子演奏员,不仅能听懂蒙语,还能用蒙语说一些日常用语。每次开会时,怕他听不懂大家就说汉话,说着说着,就变成了蒙古话。见他一头雾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便哈哈大笑。他暗下决心,要学蒙语,为学蒙语,闹过不少笑话。

一天夜晚,几个男女队员在宿舍闲聊,他对一位阳光漂亮的女队员用蒙语说,毕其麦达海日泰,其麦给温思么日拜那。

大家哄堂大笑,笑声此起彼伏,女队员双颊绯红,很意外地望着他。

过了一段时间,张利平问她大家为什么坏笑。她不好意思的告诉他,你说的是,你爱我,想吻我。

他忙说,对不起,对不起。别人教的是,朋友,你真漂亮。

打那以后,那位女队员就成了他的蒙语老师。

在此期间,张凯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和剧本,乌兰牧骑经常上演他的作品。

去旗志办,是文友王宏伟一再劝导的结果。

王宏伟把他叫到家里,详细地介绍了旗志办的工作职能及重要意义。他说编撰《鄂托克前旗志》,前可稽古,后启来者,是一项功及当代,惠及子孙的千秋伟业。咱们热爱文学,想当大作家,如果能参与编撰前旗这部百科全书,对日后写作大有裨益。

张凯被说得动了心,问旗志办的领导怎么样。王宏伟说领导叫余志龙,教师出身,当过苏木党委书记,是一位豁达爱才的好人。

余志龙五十出头,中等身材,方脸盘,大眼睛,声音宏亮,笑声朗朗,喜饮酒,好吸烟,笔头子过硬,事业心强。张凯到旗志办没几天,就被余志龙的气魄和魅力征服,无名的激情在心中激荡。在余志龙的领导下,他干劲冲天,查阅资料,办《旗志通讯》,给方志编写人员讲课辅导,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方志专修班进修,拟写《鄂托克前旗志》篇目,编撰《鄂托克前旗志?畜牧篇》,还兼任前旗文学期刊《红柳河》主编。在这个时期,还创作了大量小说。在旗志办工作时期,张凯心神愉悦,如鱼得水。

1987年底,张凯回老家康巴什和妻子举行婚礼,年过以后,夫妻俩回到前旗。朋友和同事在他房间里翻箱倒柜,只找出两三碗大米,两把挂面,半罐头猪油。他们把他拽到院子外面,问他准备给新娘子吃什么。

他说,煮挂面啊。

朋友说,这样的话,新娘子会被吓跑的。

他说,不会的,新娘子嫁给他是爱他有才。

屁。他们骂了他一句后,拉着新娘子到敖勒召旗镇一家酒店。本来应该新郎官请客,朋友们掏了腰包。

见他生活拮据,余志龙提来一食品袋豆瓣炒米和一块羊肉油坨子,吴利国送来一筐子土豆和半篮子腌白菜,其他朋友扛来一袋大米一袋白面,四大块烧猪肉,四十斤重的整羊肉,不到两天时间,新郎新娘就变成了富裕户。

那天晚上,第一次来前旗的新娘子流泪了。

蜜月假期结束,新娘子要回康巴什,临走时对张凯说,你有这么好的领导,这么好的同事朋友,真为你高兴,这个月发了工资,你一定要请他们一回。

至今,他都没有请过他们。

讲到此处,张凯潸然泪下。

近乡情怯。

刘建增出生在城川镇大发村,是鄂前旗走出去的知名文化人,虽然在鄂尔多斯市经营公司,担任董司长,对家乡几十年的变化深有体会,对一些往事记忆犹新。

刘建增说,近年来人们开始尊崇、羡慕、追随富人,对富人有了敬仰之意,不像改革开放之前人们对富有者的鄙视与羞辱。那时候人们敬仰和信任的是贫穷,生产队里最有权威的人是贫协主任。依靠贫下中农,团结富裕中农,打击地主富农。较富的人家没有表达意愿的资格,经常受到大多数贫下中农的欺辱和戏弄。

刘建增家是富裕中农,一直是团结对象,因为全大队没有富农和地主,他家就成了可团结可不团结,甚至自然滑落到被打击的地富及坏蛋群体里。

那时候有个光荣的口头禅,“我家几代都是贫雇农”。特别是上级召开有关政治运动的大小会议,贫下中农自报出身,发言的都是贫下中农。

1958年吃大锅饭时,刘建增的父亲说,尽是那些个没吃没喝的贫雇农鼓噪起来的,他们煽风点火,硬是撑破肚皮吃垮了集体。贫下中农吃了上顿没下顿,对运动非常感兴趣,只要是运动都拥护。解放以来一直提倡均贫富,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后来互助合作社,又到割资本主义尾巴,一次次运动都是将富人家的财产充公,贫困人家受益。

刘建增家的财产曾先后四次充公。解放前他家已经有几百只羊,百十头马牛,解放后没收归公,这是第一次。过了几年,全家人辛勤劳动,积累了些牛、马、羊,上级怕产生新的地主富农,又被充公归集体。

还有一次,发生旱灾,牧区牲畜困死被弃者不计其数,刘建增的爷爷捡拾了八个小牛犊饲养长大,又被队里没收充了公,爷爷还被戴上高帽子游街挨斗。因为牛犊由刘建增放养,充公的时候,小小少年嚎啕大哭。

第四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前一年,正值大力提倡“堵资本主义路”的时候,他家的一只绵羊很快繁殖到十只,没有放进大队羊群,被发现后没收归公。大队的人把十只羊赶到公社院子,召开现场会,让他父亲站在羊群里作检讨。召开现场会的人当场宰了三只肥羊,过了馋瘾。还让父亲吃,父亲没吃。有人说,这是不服气的表现,要加强改造。

岁月像河流一样奔腾不息,经过数十年的打拼,刘建增总算挣到了钱,成为远近有名的老板,不管走到哪里都被前拥后簇。家里人也倍感自豪,修桥铺路,建房拉电,都会主动募捐。

父亲经常提醒他,要小心谨慎,把握时局,收缩产业,钱不可多赚。谁最大,谁遭殃,谁富有,谁遭嫉恨。社会是不允许个人发大财的,最好把钱财隐藏起来,千万不可显摆显阔,这样没有好下场。

近几年,国家开发土地,统筹城乡,给农牧民土地补偿,草牧场补贴,养老金补偿、医疗补助、老年生活补助、置换给城镇楼房,条件大大改善,生活有所变化,父亲非常高兴,就不提醒他防这防那了。

自打鄂尔多斯控制房地产发展政策出台,银行收缩房贷,现金流受限,周转不畅,很多企业被逼无奈,催要帐者甚多,一些事情变得复杂起来。父亲就说,你看,运动又来了,这次运动就是不让房地产商挣钱,个人挣钱甚时都不牢靠,说不定还要没收财产。

对于饱经风霜,坎坷一生的耄耋老人,刘建增更多的是爱护和听之任之,自己的事业,自有主张。

刘建增离开家乡多年,希望家乡变化,又担心变得面目全非。他对农牧区改革比较熟悉,统筹城乡移民,撤乡并镇移民,矿产开采移民,生态保护移民,开发建设移民。城镇人口越来越多,农牧区人口逐渐减少,曾经是荒漠原野,山丘盆地,转眼变成了煤田、气田、油田,厂房林立,机器轰鸣。所有农牧民都向城镇、厂区转移,自给自足经济受到挑战。

家乡鄂前旗和当前国情一样,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传统的农牧业格局彻底打破。祖祖辈辈的农牧民离开土地,住上了高楼大厦,领上了各种补助,衣食无忧,幸福安康。

刘建增的主业是企业家,高级经济师,业余时间写作,游刃有余的穿梭在经济学与文学之间。曾应邀在北京大学EMBA总裁班,做了题为《从中国的政治权力、资本权力、社会权力看中国的改革方向》的讲座。刘建增联系实际,谈古论今,用朴实的话语阐述了政治权力、资本权力、社会权力三者间的关系,他认为,只有当三者间的关系和谐,才能真正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作家眼中的经济世界》是刘建增的新著,内容涉及国内国外,经济、社会、亚当?斯密、凯恩斯、马克思,内容极其广泛。从中国的经济问题到美国的华尔街风暴,从涉及老百姓具体生活的产品到国家层面的经济体制,从雇工到老板,从富民到强国,从经济理论到经济政策,从客观物质世界到主观精神领域,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刘建增站在作家的角度和立场,以杂谈的形式谈论经济世界,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和评述,引起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如果说《作家眼中的经济世界》是刘建增对经济领域的研究总结,他的小说作品则是对故乡的记忆、怀念、思考。《黑叫驴儿》《绝传》《漠野》等等,不看内容单看题目,就知道他的文字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草原,没有离开过故土家园,城川厚土赐予他无限能量。

国学经典进校园。

刘选涛像一阵清风,把新的教学理念吹进了鄂前旗广袤的草原,吹进了上海庙学校。

来上海庙以前,刘选涛在山东省新泰市教育局工作,曾经担任过多年中学校长,有一个温馨快乐的家庭,外孙出生已经两个月了,还没有回去看看,要等到寒假的时候才能回去。

新泰市是一个拥有一百四十万人口的县级大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受孔孟思想影响,这里自古重视教育。刘选涛分管全市初中教学的时候,中考优秀率显著提升,主抓高考的时候,高考升学率也有长进。

通过竞聘上岗,他担任实验中学校长兼书记,还办起了一个民办学校,四年以后,两个学校师生从原来的两千人增加到七千人。在此期间,政府没有投入资金,学校通过置换地皮,置换楼房,出租门面房等,赚得了学校运转资金。

刘选涛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桃李满天下,他欣慰的告诉我,优秀的学生数不胜数,最出色的学生在国家外交部工作。

他曾被高薪聘请到外省一所中学担任校长,但最终来到了上海庙。他说自己是新泰人,新矿数千名职工在上海庙工作,他们的子女应该受到同家乡一样的教育,只要他在,新矿职工就能安心工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有这样的担当和责任。

上海庙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国家级专家规划设计了上海庙镇,洋房别墅,限高建筑,宽阔的马路街道,一流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教育质量也面临着改革。

旗委政府早有打算,派人前去新泰市考察,最终做出合作办学的方案。

2011年8月3日,刘选涛和新泰市相关领导来到上海庙考察,发现环境比想象得要好,并且到前旗几所中小学参观座谈,双方进行了讨论协商。

8月15日,前旗领导赶赴山东,在济南机场与从新泰赶来的教育局领导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书。当天,就在新泰网站上发布了招聘教师通知。通过笔试面试,8月23日定下了十五位教师人选。25日,在刘选涛的带领下,这批来自齐鲁大地的年轻教师告别亲人,来到了鄂前旗上海庙学校。

合作协议条款颇多,其中有几项,刘选涛觉得很有意义。由新泰市派校长管理学校,校长聘期六年。引进十五名教师,编制由鄂前旗解决,五年内不能调动工作。学校两年达到鄂前旗一流水平,四年达到鄂尔多斯市先进水平,六年达到自治区名校水平。

压力就是动力,要完成艰巨任务,就得从源头抓起,教师是第一要素。网上报名一开始,说情者,打招呼的人络绎不绝,既然请刘选涛担任校长,就得有自己的办事原则,他专门请另一个市的同行出题、监考、阅卷、面试,成绩面前,人人平等。

一旦进入教学工作,困难比比皆是,学校硬件设施比较先进,但管理松散,学生基础差,家长不大重视孩子学习。新课程教学法推广十多年了,在这里几乎找不到影子,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横行,体罚学生情况严重。

刘选涛采取的第一项措施,就是赛课。初中部小学部各有一个教室,每周固定时间,一位教师讲课,同课程教师和没有课的教师必须听课,听完课以后相互评比,指出优缺点,互学互帮。在教师和学生中进行评优表彰,并评选出进步快的学生,每月公示奖励。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采取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每周周末留几名没有学懂的学生,帮助他们学习,直到学通学懂再回家。开始家长不理解,给老师说好话,学生哭哭啼啼。老师耐心讲道理,国家免费教育学生,家长有义务帮助学生尽义务。过了几周,学生周一一到校,就抓紧学习,生怕周末被留下。

无论冬夏,推广阳光体育,早操不间断,高年级打太极拳,低年级打五步拳,每月举行一次广播操比赛。一至五年级每天收看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高年级收看新闻联播。学生禁止使用手机,餐桌和床位都有名字,就餐有老师管理,就寝有专人负责。在学校成立了二十多个兴趣小组,书法、绘画、舞蹈、演讲等等,学生根据自己特长参加各种小组。周一到周五要求学生穿校服,每周一升国旗时,校长讲话,称为国旗下的讲话。每周定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让《论语》《道德经》《三字经》等走进课堂,走入每个幼小的心灵。利用假期,每个班选拔几名优秀学生,由老师带队到大城市参观旅游,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经过三个学期的教学,上海庙学校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011年9月开学时,全校共有396名学生,到2012年12月,增加到730多名学生。其中250多名是当地农牧民子女,500多名新矿临矿子弟和外来学生,教职员工60多人,男女生比例相当。2013年设立高中部以后,学生有望超过千人。

新的教学理念换来了丰硕的成果,通过鄂前旗教育部门测试,上海庙学生成绩一跃成为前旗第一名,与鄂尔多斯一流学校相比,有的科目还遥遥领先。原来上海庙学校的老师和镇上的干部职工,把子女送到敖镇或银川上学,现在纷纷转学到上海庙学校,陕西盐池、宁夏宁东、银川的家长慕名而来,把孩子送到这里,接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法。

刘校长对合作办学充满信心,对上海庙学校六年内达到自治区名校水平充满信心。

赵雪,就是刘选涛从新泰市招考来的十五位教师之一。她是一位漂亮灵秀的女孩子,伶牙俐齿,胸怀理想,甚至有一些浪漫,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

赵雪的父亲是新矿职工,母亲是煤矿家属,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都没有离开过新矿。大学考上了鲁东大学中文系,2010年毕业以后,在烟台市四中实习一年。

当她得知鄂前旗上海庙学校招聘教师的时候,欣喜若狂,她知道那是一片辽阔的草原,上初中的时候,对草原心驰神往,三个要好的同学相约,长大以后去草原,没想到上天赐予她这么好的良机。

瞒着父母报了名,笔试面试很快结束,成绩优秀,远离家乡成为事实,只好婉言告诉父母,父亲铁青着脸,母亲泪流满面。离开家的时候,母亲没有相送,父亲背对着她。

赵雪和刘校长一行来到上海庙的时候,已经是黎明时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万籁俱静,天空像洗了一般,空气凛冽,沁人心脾,她不知道哪里是尽头,但清楚路的尽头就是自己要扎根的地方。太阳跃出了地平线,明艳而不耀眼,她在草原的朝霞中,迎来了事业的开始。

开学的前几天,他到那达慕大会当志愿者,见到了各种各样世界级名马,一匹价值百万元的名马死在了颠簸的路上,赵雪就此记住了一个谚语,铜骡铁驴纸糊的马。

赵雪说,以前只是在电影电视上见过万马奔腾的场面,那达慕大会上,她真的看到了鲜艳的民族服饰,高超的赛马技术,英俊的草原骑手,以前远在天边的景致,现在都近在咫尺,少年时期的梦想,都一一实现。

她一下子喜欢上了美丽的草原和上海庙学校,现实却给了她一个下马威。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竟然不会拼音,搞不清文言文,分不清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男还是女,不知道肯德基是什么东西。最令赵雪震惊的是,好多牧民的孩子不会蹲厕所,便池常常堵塞,刘选涛校长亲自掏厕所。学校还没有建起淋浴室,周末教师们租车到银川洗澡购物。

刘选涛像家长一样,每一个月,把教师组织起来,聚一次餐。与新矿公司举行联谊活动,主动为没有成家的教师牵线搭桥,赵雪在联谊会上相遇了心仪的白马王子。小伙子的家也在新泰市,本人在上海庙新矿工作。

赵雪每次前往新矿,喜欢坐在后座,静静欣赏翡翠般的草原,听着喜欢的音乐。她喜欢张爱玲的作品,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读到,张爱玲喜欢坐在公交车的后座,观察同车人的模样,欣赏窗外掠过的树木房屋,道道风景。

有时候毫无目的,赵雪也会乘上汽车,坐在后座,欣赏春夏秋冬不同的风光。她把工作生活,周围环境拍成照片,传给父母,父母常常打来电话,笑声朗朗,嘘寒问暖。

与赵雪聊天的时候,得知她当天下午就要和对象一起回新泰老家领取结婚证,并希望举办一场传统的鄂尔多斯婚礼,把家安在上海庙。

相对于赵雪来说,苏小芳就少了一些思乡之情,她是东胜人,从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毕业以后,鄂前旗乌审旗这边招特岗教师,就到了西部牧区。来学校报到的时候,父母弟弟一起开车过来,对上海庙的环境非常满意。以前从上海庙回东胜还要在敖镇倒车,现在不需要倒车直接到达,所以,她每周都能回家。

蔺永利是上海庙学校办公室主任,祖辈从陕北走西口到了鄂前旗。1999年师范学校毕业以后,被分配到上海庙牧场小学当老师。除过他以外,其他教师都是民办教师,那个时候,最大的理想是调到敖镇工作,敖镇,是他心中最向往的地方。

几年以后,撤乡并镇以后,几所小学并到一个学校,办学条件逐渐好转,生源超过200人。2011年3月,整体搬迁到上海庙镇,8月刘选涛校长带来了十五名骨干教师和新的教学理念。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起到引导作用。重视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从卫生纪律方面严格要求,不仅对学生制定奖励机制,教师教学质量也与奖金挂钩,开始大部分教师不适应,通过一年多的改革,基本上适应了新的教学方法。不但组织学生外出旅游参观,还组织教师到外省名校观摩学习,观看名校校长论坛节目,汲取好的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蔺永利现在有车有房,来去方便。他说,现在请他去敖镇也不会去,上海庙学校已经成为鄂前旗文化教育战线上的一张名片,在这里工作,是一种荣耀。

同类推荐
  • 兼爱者:墨子传

    兼爱者:墨子传

    作家陈为人广泛收罗材料,迎难而进,撰成此书,别开生面地展示了墨子毕生事略及墨家学说原貌,在现有的墨子传记作品中可谓独树一帜。相信广大读者会喜欢这部新的墨子传。——黄留珠《兼爱者:墨子传》汇集广泛学术资料,别开生面地展现了墨子的毕生事略及墨家学说原貌,较为完整和全面地展示了墨子学说的内涵和特征,在现有的墨子传记中可谓独树一帜。
  • 塞上放歌

    塞上放歌

    本书通过部分原创诗歌抒发了作者多年在宁夏工作中对“塞上江南”所产生的深厚感情。
  • 访美见闻

    访美见闻

    两年前,带着访学任务,装着家庭、单位的嘱托,飞越太平洋,到了陌生而又熟悉的国度——美国访学。作为地理学者,尽管已经对美国的自然地理和风土民情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我初到美国,中美之间的对抗和较量便开始展开,从思想到行动。
  • 潇洒的人生

    潇洒的人生

    本书辑录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新诗人和散文家徐志摩论及时代、人生、社会、理想等话题和谈个人经历、心路历程、感情世界的散文31篇,日记及书信百余则,内容销有别于目前已出版的几种以体现作家思想脉胳和艺术特色为编辑宗旨的徐志摩散文选,就编选角度而言,这是一次新尝试。当然,既然未脱离散文作品的编选范围,则同样也希望入选文章具有较强的文学性,且能体现徐志摩轻灵汉走,活泼如同“一汪跳着溅着的生命水”和色彩“浓得化不开”匠散文艺术风格。
  • 妈妈也有想妈妈的时候

    妈妈也有想妈妈的时候

    我以为妈妈是港湾、是依靠、是最后的壁垒;却发现,她也曾是别人的孩子,也渴求关爱和宠溺。我以为爸爸是头顶的天,是身后的树,能永远用最有力的手臂给我支撑;却发现他也会变老,老得需要我去呵护和照顾……妈妈也会想妈妈,爸爸也会变老,再坚强的人也会脆弱无助,我们要抓紧时间爱他们。
热门推荐
  • 天雨莫古诗词三百首

    天雨莫古诗词三百首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华文华是这么的博大精深,历经五千年而生生不息。唐诗宋词便是其中璀璨的一颗明珠,诗词不应该是小众的读物,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上诗词。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上我所写的诗词,谢谢。
  • 戏仙记

    戏仙记

    人家重生她也重生,为嘛人家就是随身携带神器神兽,她却只能与猪为伍?!慢着,莫非这只猪也是一只神兽?某女兴致勃勃:你除了吃,还会做什么?某猪哼哼两声(还会睡)。某女:……姐要晕了,那啥,前面那疑似天仙的帅哥要接稳咯!
  • 末世之未来日记

    末世之未来日记

    一本浮现未来事情的日记。一场改变世界命运的末世。丧尸,异族,变异兽,远古巨兽,虫族纷纷登场。无藏身之处的人类,只能手持屠刀,用最后一滴鲜血捍卫人类的地位。而后人类惊讶的发现,杀丧尸,异族等居然可以得到经验,末世币,提升等级可以获得技能,还有几率获得装备,黑色衣服上绣商的赤脚人可以购买许许多多奇异道具,恢复药水,武器宝石。此后全人类沸腾,开始一场为了生命而战斗的故事。手握未来日记,福祸预知,传奇人生从末世降临开始。神秘的未来日记,第一页,预知未来,第二页,无限兑换,第三页,特殊空间!以及记住各种领主,BOSS属性,弱点,NPC想法。征战末世,缔造传奇!
  • 插叙人生

    插叙人生

    一个重新回到现实世界的男孩努力寻找自我的故事。
  • 不孕不育实效经典

    不孕不育实效经典

    本书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运用中医药治疗不孕、不育的有效方法,内容包括中西医治疗导致不育、不孕的各种常见疾病的辨证治疗、临床效方等;最后介绍了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
  • 五行五圣

    五行五圣

    镇守四方的四圣兽伴随着麒麟来到人间。五人将站在世界巅峰!
  • 创天之源

    创天之源

    龙源机缘穿越到鸿蒙前的虚无空间,看他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传奇,神秘的源界,宇之宇,宙之宙,看主角怎么逍遥都市,又怎么君令源界和各个空间,解开一个又一个隐秘
  • 爱情施工队

    爱情施工队

    她是他一辈子甘之如饴的甜蜜负担,他是她一辈子死心塌地的温暖港湾。
  • 仙魔霸战

    仙魔霸战

    新书《都市之万法归来》上传,末法之劫,万法溃散,无法修炼的我们走上了科技之路,享受着科技给予的精神福利,却只能生而知死,生而等死,且看命中注定的救世主陈楚天在获得混沌录后是如何拯救世界,寻找诸神归来,万法重现的方法!
  • 佛说檀持罗麻油述经

    佛说檀持罗麻油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