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原野生于阔叶树的枯木上。主要分布于我国四川、贵州、湖北、陕西和福建等省的山区,其中以四川的通江银耳和福建的漳州雪耳为最著名。我国是银耳栽培最早的国家,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银耳生产处于半野生半人工的古老栽培阶段,每年将阔叶树砍倒,放在山中等候野生银耳孢子随风传播在原木裂纹中自然生长,其孢子定植成活率无几,生产周期长,产量极低,每百千克原木只能收到银耳干品50~100克。20世纪60年代前后,科研人员培育成功银耳纯菌种(银耳纯白菌丝和香灰菌丝混合体),并推广栽培,银耳生产发生了第一次变革,由半野生状态的原木自然接种改为纯菌种人工接种的段木栽培。这一变革极大地提高银耳产量,每百千克段木可生产银耳干品500~1500克。但段木人工栽培,其接种无法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杂菌污染严重,耗用大量林木资源。20世纪70年代中期,银耳栽培者仿效银耳菌种生产方法,以广口玻璃瓶(罐头瓶)做容器,用杂木屑为主原料,加上麸皮、石膏粉等辅助料,进行木屑瓶栽银耳,每百千克杂木屑可收到银耳干品6—10千克。但仍需砍伐阔叶树加工木屑,于是,发生了银耳生产与保护林业、保护绿色家园的矛盾。再之,瓶子笨重易破损,不利于大面积推广。20世纪80年代前后,为解决“菇(耳)林”矛盾,银耳生产者对银耳栽培容器和栽培主原料进行大胆革新,银耳生产发生了第二次重大变革,以塑料薄膜袋为容器,用棉籽壳或甘蔗渣、玉米芯等做主原料,加上麸皮、石膏粉等辅助料进行袋栽银耳,每百千克棉籽壳为主的培养料可生产银耳干品12~18千克。棉籽壳袋栽银耳新技术,开辟了银耳速生高产新途径。棉籽壳变废为宝,银耳生产由山区进入平原,由南方发展到北方。银耳之花开遍了大江南北,银耳产量猛增,现全国年产银耳达1万多吨,成为世界银耳主产国。福建省古田县是银耳袋栽的发祥地,全县有2万多户农家栽培银耳,年产量极高,1993—1996年每年产银耳6000多吨,1997年为7000多吨,1998年达8000多吨,占全国银耳总产量80%,产品畅销全国,还出口东南亚、欧美各国,古田县成为闻名遐迩的“银耳之乡”。
同类推荐
特色甘薯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本书为其中之一的《特色甘薯》分册,具体包括了:甘薯的种植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江苏省近年来较有特色的品系等内容。如何生物防治蔬果作物病虫害
果蔬病虫害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每年因为病虫害都要产生重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逐渐兴起的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越来越收到重视,生物防治对产品质量产量、害虫抗药性、环保等方面都有显著意义。
热门推荐
呵护女人身体的健康密码
女人由于生理结构和男人不同,所以比男人更容易患有一些疾。但由于各种原因,女人又常常有意或无意忽视自己的健摩,这实是对自己身体不负责任的行为。女人要想身体健康,就需要从根本上杜绝发病源,改变自己的饮食起居习惯。并把好习惯坚持下去。健康其实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你在日常生活中拥有健康的习惯,才会拥有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身体是生命的基石,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有美好的生活。所以女人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有保健意识。在此,送给所有女人一句良言:维护身体健康要靠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