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驻天水记者站 赵建卿
百年不遇的汶川大地震,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大灾难。天水受这次大地震的影响,造成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灾情严重。
同时天水承担着支援陇南及周边受灾地区的物资转运的重要工作及天水驻军在第一时间赶赴重灾区执行抗震救灾抢险任务。
身为甘肃日报驻天水记者站的记者,要及时准确地将新闻及时报道出去,我深感任务重、责任大。
在两个多月的抗震救灾斗争中,采写了《我是共产党员》、《用爱托起生命的希望》、《抢运、抢运》等50余篇近3万字的新闻稿件,为全市人民了解灾区情况,以及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坚定抗震救灾的信心,重建美好家园作出自己应做的工作。
5月12日中午,我正在上班的途中,突然看到人们纷纷从楼上冲出来,街上一片惊慌,不时传出呼喊声:“地震了!”此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事发突然。情况紧急,我立即赶到天水市地震局了解具体情况,及时将天水市的灾情及天水市委、市政府的抗震救灾措施写出报道。第二天,在《甘肃日报》刊出。
天水市受灾较严重的地区大部分集中在农村,第二天一早,我又马上赶到距离市区40多公里的秦州区皂郊镇白家山村,对当地的受灾情况及他们村开展抗震互助自救的典型经验及措施进行采访,整整一天时间,只是简单地吃了方便面,晚上回来已经是灯火阑珊。随后又马上投入到撰写稿件的工作之中,使得抗震救灾的一线情况能及时刊登在《甘肃日报》。
5月14日,当我在办公室写稿时,突然传来飞机的轰鸣声,记者的职业敏感告诉我必须马上赶往飞机场,当赶到机场时,由天水紧急向陇南灾区调运的物资正在装机。而从陇南转运来天水治疗的重伤员也正好运到机场,我立即对兰州军区某陆航大队特级飞行员张晓中进行了采访,并连夜写出了《天水抢救陇南灾区伤病员见闻》、《穿梭在“生命航线”的42小时》,稿件见报后,许多同行媒体都进行了转载。
在抗震救灾的日日夜夜,大量的新闻稿件都是在这种情形下完成的,有时一天要采写四五篇稿件,有几天都是通宵达旦的工作。那时候,的确感到非常疲劳,但作为一名新闻人,灾情就像一道无形的命令,新闻记者的责任感、使命感促使我一次又一次地奔赴救灾第一线。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期间,各类新闻线索不断,地方政府需要报道的新闻也很多,如何在诸多新闻线索中发现最有价值的新闻,是对一名记者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考验。
陇南部分地区是这次地震的重灾区。天水毗邻陇南,在组织好本地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主动承担起为陇南灾区组织输送抢险人员、运送救灾物资、接收抢救伤员等任务,成为陇南抗震救灾人员组织、物资抢运的中转基地和重要后方。在诸多繁杂的新闻线索中,我经过认真梳理,写了《天水抓紧组织抢运救灾帐篷》、《用爱托起生命的希望》等反应天水作为中转基地的重要作用的新闻通讯稿件并在《甘肃日报》主要版面刊出。
在铺天盖地的报道抗震救灾新闻中,我又及时深入灾情严重的天水市秦州区皂郊镇白家山村,写出了《皂郊镇白家山村开展震后自救效果好》,为受灾严重的各地各级党委、政府介绍了白家山村开展震后自救的经验和做法。在几天后重返白家山村采访时,我意外发现,村委会将他们的办公场所搬出来用于村小学做课堂用,记者的敏感让我马上觉得这是一条很有价值的鲜活素材,回家后立即写了《天水:腾出村级“阵地”保障学生上课》的消息。稿件不仅刊发在头版,同时编辑还加了编后语。
在深入一线报道中,许许多多普通党员的英雄事迹让我体会到了共产党员才是受灾群众的主心骨。在感动中,我写了天水市党员抗震救灾纪实《我是共产党员》、《杜永清:村民安危系心头》等,展现了共产党员在这次抗震救灾中的精神风貌。
地震发生后,我每天几乎都要往物资储运转运站跑几趟,为了采写到最新的新闻,有时晚上写完稿件后,在夜里一两点赶到东达货场,采访那里日夜抢运物资的干部职工和部队官兵。
亲历物资转运现场,写出了《鱼水情深暖人间》、《两分钟,抢卸下1000床棉被》、《共克时艰,点亮生命》、《抢运、抢运》等大量鲜活生动的新闻稿件。
可以说,这次参与抗震救灾的报道工作,既是对我记者职业生涯的一次洗礼,同时,在本次抗震救灾过程中,也使我深深懂得,作为一名党报新闻工作者,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