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本书中提到的,孙武在率吴军不远千里进兵楚国的战争中,趁楚军士兵在逃跑路上停下来,准备烧火做饭的时候,吴军发起攻势,楚军将士只有丢掉食物,饿着肚子仓皇而逃,而楚军还没动的粮食为吴军提供了丰盛的午餐。
(三)奇正之法与避实击虚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孙子·势篇》)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孙子·虚实篇》)
战争中处处讲战术,奇正之法、避实击虚是孙武提出的重要取胜策略,是后人最为常用的。奇正、虚实都重在变化。作战要靠出奇制胜,奇与正相配合,可以幻化出无穷的谋略。像水从高往低流动一样,用兵也要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打其空虚之处。这就要求将领有足够的智慧驾驭战争。最为关键的是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也就是“致人而不致于人”,随时能够调动敌人为我所利用,使休养好的敌人变得疲劳,使供给充足的敌人缺乏粮草,使整齐的敌军变得混乱,使敌军始终暴露在外。最后将敌方的实化解为虚,变自己的虚为实,当自己力量不足时,设法迷惑敌军耳目,表现出准备充足的样子,敌军不敢轻举妄动。处处体现出孙武用兵的谋略。
三国时期,诸葛亮摆下的空城计便是巧妙避开敌人强势保全自我的例子。公元227年,诸葛亮出兵伐魏,由于误用马谡而导致街亭失守,诸葛亮打算撤回,先率五千士兵到阳平城搬运粮草,司马懿见此机会便亲自率十五万大军攻打阳平城。当时,诸葛亮身边无一员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军队,已分一半运粮草而去,城中仅剩两千五百名军士,城内众人惊慌失措。诸葛亮镇定自若,下令偃旗息鼓,大开城门,每一门仅用军士二十人,扮作百姓,洒扫街道。诸葛亮本人则披鹤氅、戴纶巾,到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抚琴,身边仅有两小童,一捧宝剑,一执麈尾。魏军来到城下,皆不敢进。司马懿因诸葛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怀疑其有埋伏,立即下令退军。诸葛亮军因此化险为夷。
孙子还指出具体情况下如何运用避实击虚: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划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孙子·虚实篇》)
出兵要指向敌人无法援救的地方,也就是攻打对方防守空虚之处。我军要行走在敌军不设防的地方,如入无人之地,这样士兵就不困乏。善于进攻的,使敌人摸不到防守的方向;善于防守的,使敌人找不到进攻之路。看不出我方行踪的蛛丝马迹,却在暗地里将敌军牢牢控制住。这样,战与不战,完全取决于我方。
虚虚实实,要善于变化,因敌制胜。他认为:“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孙子·始计篇》)
作战就是斗智的过程,就是想出各种诡诈的办法引敌人上钩,一方面,要适时隐藏我方的真实情况使敌人获得错误信息、麻痹敌人,例如,能攻打却装作实力不足;要进攻却装作不准备进攻;打算从远处进军却装作从近处发兵。另一方面,针对敌军不同特点抓住时机、设法控制对方,例如,如果敌人十分贪婪,就用各种利益来诱骗他;如果敌人处于混乱状态就要马上进攻;对于准备充分的敌人,要千方百计地加强防御;如果敌军非常强大,要尽量避开与其正面交战;对于易怒的敌人,要想办法激怒他;对于轻视我方的敌人,要使其更加骄傲;对于团结一致的敌人,要设法离间他。水的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用兵的谋略也没有固定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法无定法,需要指挥者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同形势下采取不同战术。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月圆月缺不断变化,用兵也如此,变是永恒的真理。
(四)知己知彼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孙子·谋攻篇》)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孙子·地形篇》)
除了自身要有充分的物资、兵力准备,还要知道双方的情况。孙武提出“知”与“战”的关系,“知”是“战”的前提条件,在了解自身和对方的具体情况后作战,军队士气大增,士兵将会愈战愈勇。只清楚自己而不掌握对方的情况,胜负难料,而对自己和对方都毫不知情,鲁莽出兵的,必定要战败。
所以,有充分准备的一方面对毫无准备者,定然是胜券在握。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次年,晋国出兵攻占了楚国的盟国曹国。楚国大将子玉率兵与晋军相持,子玉派人告诉晋文公:“如果晋军从曹国撤兵,那么楚军也从宋国撤走。”晋文公思索再三,听取了先轸的建议,表面同意,暗地里把曹、卫的一部分土地赠送给宋国,坚定宋国抗楚的决心。回国后,楚成王告诫子玉,晋文公非等闲之人,小心中计。但是子玉根本听不进劝告,仍坚决要求与晋军决战。楚成王优柔寡断,同意了子玉的决战请求。战前,晋文公召集大臣仔细分析地形,讨论军队如何部署、战车的配备、粮草运送渠道等。晋文公见楚军向曹都陶丘逼近,为了避开楚军的锋芒,选择有利的决战时机,诱敌深入,于是下令部队主动“退避三舍”,撤到预定的战场——城濮一带。在军事上为自己创造便于同齐、秦等盟国军队会合,集中兵力的机会。而子玉见此情形,便信心十足地告诉将士,晋军惧怕楚军,不战而退,一旦楚军出战无需三日便可击溃晋军。子玉刚愎自用,过分轻视晋军,楚军没有做好打艰苦战争的准备。于是,大战开始后,楚军虽然抢先占据了有利的地形,但当被晋军引诱至城濮后,晋国三军夹击楚军,楚军陷入被动,而马车上的粮食也只够吃三天,将士无力再战,连连撤退,子玉被迫自杀。
(五)利害之术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孙子·谋攻篇》)
睿智的将领能够全面地分析战况,看到利害是相伴相生的,明白我方的有利因素就可以增强自身信心,看清不利的一面、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努力改变不利条件,尽量趋利避害。在具体的行军作战中,要有把握全局的战略眼光,遇到问题,仔细分清利弊,避免以偏概全,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应对,果断行事。
在作战的过程中,并非所有城池都要攻下、所有土地都要占领,要从整体着眼,如果有悖于战争的整体进展,则要选择暂时放弃,不宜因小失大。
例如,193年,徐州牧陶谦起兵谋反,占领了周围华县、费县等许多地方。曹操的家人死于谋反者的屠刀之下。为了平定叛乱,这年秋季曹操率兵讨伐陶谦。经过仔细分析,华县、费县这两个城池虽然地方小,却防守坚固,城内粮草供应充足,想在短期内攻打下来,必定会损失大量兵力。而当时曹操有攻打徐州的计划,考虑再三,打算暂时放弃进攻华县,集中分散的兵力一齐进攻徐州,占领了徐州境内十几个县,陶谦吓得不敢出城。陶兵死伤数万人,华县、费县早已无心防守,只得拱手让出。很显然,曹操出兵的目的是为了消灭陶谦的势力,华县、费县是陶谦势力强大之处,如果坚持攻打,将破坏整个计划。
《孙子兵法》包含的许多战略战术是千变万化的,从战国到唐宋再到今天,不同时代的人都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同时为其注入新鲜的血液,焕发勃勃生机,如江河日夜奔流不息,孙武撑起的这片兵家天空将越来越开阔,越来越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