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49600000300

第300章 物欲可哀性真可乐

“原文”

羁锁于物欲,觉吾生之可哀;

夷犹于性真,觉吾生之可乐。

知其可哀,则尘情立破;

知其可乐,则圣境自臻。

“译文”

被物质欲望所羁绊,会觉得我们的生命很可悲;悠游在纯真的本性中,才觉得生命很可爱。知道那样很可悲,那么尘世的情怀可以立刻消除;知道那样很可爱,那么神圣的境界自然会达到完美。

同类推荐
  • 孝经

    孝经

    《孝经》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
  • 中华家训4

    中华家训4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二十四史-宋书

    二十四史-宋书

    《二十四史》自成书以来,一直最为一部完整的史书出版、流传、研究。《二十四史》由《史记》开篇到《明史》压轴,计三千二百五十余卷,四千七百二十万字,系统记述了从中华始祖黄帝(公元前二十六世纪)起始至清兵入关、明朝灭亡(1644年),上下四千多年的中国历史。
  • 鲍鹏山说孟子

    鲍鹏山说孟子

    作为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被后人推崇为亚圣,是仅次于孔子的圣人。鲍鹏山先生为国内推广古典文化的著名学者,他通过对《孟子》一书的解读,全方位展示了孟子的圣贤形象。
  • 史记(中华国学经典)

    史记(中华国学经典)

    《史记》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读中国历史,不能不读《史记》。本书是为了满足现代广大读者阅读这部巨著的需求推出的白文普及本。本书非常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热门推荐
  • 九霄天穹

    九霄天穹

    辰星长天,无限风光尽眼底。龙翔碧落,一道霸气亮云间。少年辰龙从小镇走出,临九天,踏黄泉,翻云覆手转阴阳。神秘的老师,特殊的奇遇。汇聚灵动之气,夺取天地灵晶,成就少年称帝之路。
  • 跃马大唐

    跃马大唐

    天宝四年,盛世大唐。安禄山正在崛起,杨国忠将权倾朝野,歌舞升平中孕育刀光剑影,太平盛世里暗藏血雨腥风。一名小小坊丁,崛起于市井之间,他是诗坛翘楚,他是天下枭雄。绝代佳人,为谁舞霓裳羽衣!大唐天下,谁将主社稷沉浮!
  • 净名经关中释抄

    净名经关中释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辉煌的青春岁月

    辉煌的青春岁月

    那些年,谁与谁称着兄道着弟?那些年,谁和谁喝血酒拜兄弟?那些年,是我们回不去的青春岁月。辉煌的青春,青春的岁月,感谢在那辉煌的青春岁月里,有你有我有兄弟!
  • 匡宋

    匡宋

    (新书《魔法碎天》已经上传。)求支持……
  • 怜衣:拒做小丫鬟

    怜衣:拒做小丫鬟

    她不美丽,不温柔,甚至不善良。但是他,魅惑众生的美男,权倾一时的王爷;他,如沐清风的二皇子;他,冷漠深沉的四皇子;他……都对她情有独钟。其实她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嘛,至少她聪慧、独特、举世无双……咳,自恋了点。
  • 灵玄帝皇

    灵玄帝皇

    紫雷降世,镇比之日林枫大放光彩,却被林家人陷害,父母双亡,林枫一心复仇,修炼有成时杀回林家,被林家请的高手打伤经脉。躲到山脉静养,雷魂苏醒,教导林枫一步步踏上武道巅峰,进入大千世界。
  • 病毒来袭

    病毒来袭

    病毒来袭,末日降临!人类的“黑暗时代”正式拉开帷幕……飞天遁地的变异兽,嗜血成性的异变种,地底移动的遗迹堡垒……这是一个绝望的末世,更是一个充满神奇的时代!感染了病毒的张硕,发现自己的血液可以改造生物基因!尸犬、尸虫、尸兽、尸兵,摧毁世界的病毒成了张硕最强大的武器!
  • 凤还巢:魔障

    凤还巢:魔障

    人有三魂七魄,不仅仅可以护住元神修炼成仙,也可以被魔道左右,成为杀人的利器。于是便有了天地人三界之间无穷的争斗与磨练。
  • 大变法

    大变法

    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我们需要通过反思,搞清经过2400多年特别是经过110年来的近现代改革,当代改革本身发生了怎样的历史性变化?如何评判历史上的改革和当代改革及其联系?本书还对历史上亚欧国家改革的得失、机制、改革家个人因素及其给中国的启示等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宏观渐进与微观激进相结合是理性选项,改革开放的未来取决于能否避免四种极端主义的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