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气”的意思是什么?古人造“福”字,大概以为“丰衣足食”便是“福气”。后来发展变成了“福禄寿三星”,可还是“福”字领先,福是基础,并且以为“禄”与“寿”也是福。我老母在世时,儿孙成群,虽还不是“四世同堂”,但也尽享了孙辈们时常绕膝之乐,直至九十一岁高寿无疾而终。亲朋友邻称颂我老母“福、寿”相济,或羡慕老人家是“福气真好的老寿星”。
现在,轮到人家说我和我老伴也“真是好福气”了。我们的儿女、婿媳人人敬业求精,坚守本分,诚恳待人,对我们老两口孝敬倍加;孙辈们个个好学上进,品学兼优,在我们老两口面前亲亲昵昵,令我们尽享天伦之乐。我和老伴退休后,一家人相处和和美美,一年到头喜气洋洋,颐享幸福欢乐的晚年生活,以至自我感觉也是“福气蛮好”。我向来以为所谓“福气”,就是这个样子。
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无人不热切企盼“福星高照”。我和所有人一样喜欢享福。有一年春节前夕,一位朋友送我一副春联“岁岁平安,年年如意”,横批是“喜气洋洋”,还加一副大红烫金的倒挂“福”字,贴到客厅门口,我看着这套承袭古人的遗风习俗,颇有自得其乐的感觉。
古人不但崇福、求福、托福,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还不厌其烦地撰文立说论“福”或“福气”。宋时的《名贤集》,清时流传甚广的《增广贤文》,尽管两者时隔六百多年,可对“福”之所论,则是声气同辙。比如,怎样才能拥有好福气,两者都提到“福”不可“邀”,“惟有大德”方能“享厚福”,“无心邀福福自至”。同时告诫世人不要只“崇福”,更应“惜福”。《昔时贤文》中说:“天有昼夜阴晴,人有旦夕祸福”,不可“坐享清福”。认为“享现成之福如点灯,随点随灭;培将来之福如添油,愈添则愈久”。因此主张“以助人之乐,培己之福”,“积德培福”,“略尝辛苦方为福”。古人这些对“福”或“福气”的见解,不免含有消极和宿命论意识,然而其“福不可邀”,不可“坐享清福”和要“培福”的观点,无疑是经验之谈。
我觉得在古人的言论中,对“福气”是什么意思,还是没有讲清楚,看来还是现代文人聪明。《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福气”的释义是:“指享受幸福生活的命运。”“幸福”与“命运”相连这是我不曾想过的。词典上解释:“幸福”是“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命运”一是指“生命、贫富和一切遭遇”,二是“比喻发展变化的方向”。我想,归纳起来大致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或一群人,在一个时期或时代里,能够在良好的时空环境中心情舒畅地生活,并且生活越来越向美好的方向发展,这才是拥有了真正的“好福气”。对于这样的“好福气”,当然应该十分珍惜。千万不可“身在福中不知福”,或者走歪门邪道去“邀福”,以致应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的老话。
近日,我忽然觉得这“福气”两字的内容,似乎还远不止这些。比如,人们说“吃有吃福”,“看有眼福”;有个好的工作岗位是“福”,有个好老公、好老婆还是“前世修来的福”。还有,敢于常常白吃白喝的人标榜自己有“口福”,敢于用公款出国“开洋荤”的说是“享洋福”;有的把公车开回家,带着全家老小去“白相”的说“有权就有福”……“福气”两字发展到如此广泛的地步,是创造“福”字的古人绝对想不到的,这大概正是现今国人崇尚和追求“福”字的原因所在吧。
1999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