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该导弹主要用于攻击敌方的核袭击兵器、坦克、有生力量、炮兵、通信枢纽、雷达站及军队后方的重要目标。60年代中期装备部队。两伊战争中,双方都曾使用该导弹攻击对方目标。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仍将“蛙”-7作为主要攻击武器之一。它是采用跟踪雷达和无线电指令制导,战斗部有效杀伤半径为80米,最大射程67千米,命中精度600米,弹长8.96米,弹径0.544米,发射质量2.45吨。
导弹的应用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交战双方准备展开一场数千辆坦克的沙漠大决战。为了有效地摧毁以色列坦克部队,埃、叙第一次使用了前苏制“蛙”7和“飞毛腿”B导弹,发射28枚便成功地摧毁以一个拥有上百辆坦克的装甲旅。于是,“飞毛腿”B第一次大出风头,顿时成了军贸市场上的抢手货。
1980~1988年的两伊战争期问,伊拉克于1982年10月27日向伊朗边境城市迪斯孚尔城发射了第一枚“飞毛腿”B导弹,死21人,伤100人12月29日,又向该城发射了两枚,造成更大的伤亡。1985年3月12~14日,伊朗向巴格达发射导弹,从而使袭城战升级。为了回敬伊朗,萨达姆也准备以导弹袭击德黑兰,但“飞毛腿”B射程只有300公里,而距伊首都至少500公里以上,怎么办?萨达姆·侯赛因下令缩小战斗部,宁肯从1000公斤装药减少到135公斤也要提高射程,打到德黑兰,以报那一箭之仇。
在西方导弹专家的指导下,1987年改装完成,试飞后称最大射程达650公里,外界哗然。为了表示重视,萨达姆还用自己的姓将其命名为“侯赛因”导弹。1988年2月29日“侯赛因”导弹初露锋芒,7枚导弹全部落入德黑兰市区,人们惊恐万状。继而,“侯赛因”再展雄风,到4月20日,在52天中就发射了189枚,其中135枚落入市区,成功率71%。
“侯赛因”导弹虽报了伊朗的一箭之仇,但萨达姆并没有忘记他的宿敌以色列,这650公里射程要覆盖以色列各大中城市还显不够,因此再行改进。这次改装还是用“飞毛腿”B做母型,把1000公斤战斗部减为250公斤,让出空隙来加长发动机(增长1.3米),让它多装燃料,使助推段推得更高,弹道越高,射程自然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