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15500000009

第9章 人类要低碳(4)

由马尔代夫、基里巴斯、孟加拉国、尼泊尔、越南、加纳、肯尼亚、坦桑尼亚、卢旺达、巴巴多斯和不丹等11个国家组成的“气候最脆弱”国家,要求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确保气温上升的幅度不超过工业化时代前基础上的1·5℃,保证空气中温室气体的体积分数不超过3·5×10—4。

中国的承诺和措施,将在后面专门叙述。

上面的承诺五花八门。其根本是,利用国际舞台,尽量有利于自己发展,并限制别人进步。这些承诺,大国是不一定会兑现的。然而,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国确实也正在努力发展低碳经济。

2009年,美国把培育低碳产业作为经济复苏计划的核心,明确提出逐步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日本宣布实施低碳革命,大幅度提高太阳能发电量和新型汽车使用量;欧洲也把可再生能源作为发展战略重点。

历史经验表明,全球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的科技革命。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产业技术革命;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航天技术革命。2008年的经济危机则可能会催生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低碳革命。

2003年,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概念,把低碳经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具体目标。计划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比重提升到35%,风电的比例争取达到20%以上。

日本是《京都议定书》的发起国。由于国内能源匮乏,日本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日本在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光能、氢能、燃料电池等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展潮汐能、水能、地热能等方面的研究颇有成效。

日本制定法规和激励措施,鼓励和推动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能耗产业在国内发展,鼓励向国外转移。对节能指标作了具体的规定,全方位贯彻节能战略,推动企业自主构建适应低碳社会的生产体制。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日本把太阳能利用作为重点。提出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量要提高到2009年的20倍。205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削减70%。努力建设高生活品质的低碳社会。

2009年,日本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发展的方向。一是低碳革命,发展太阳能技术,普及新能源汽车和低碳物流,实现资源大国理想;二是充实医疗和护理服务,实现健康长寿社会;三是在旅游观光等领域,发挥日本魅力。

欧盟、加拿大等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丹麦宣布,到2025年有望把哥本哈根建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城市。

美国的态度一向与其他国家相左,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批评。但是,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方面,美国吸引的风险资本和私人投资最多,对发展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美国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得到了政府的重视。特别是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提出新能源政策。

该政策包括:10年内投资1500亿美元,刺激私人投资清洁能源;到2015年,使用100万辆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到2012年,美国电能的10%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水平的基础上降低80%。

该政策可以创造就业岗位,降低美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程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显示出美国要实现能源独立、提高经济持续增长能力、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意图。

能源的变革必定带动经济的变革。当新能源逐步取代传统能源时,经济就变得越来越无害于环境。发展新能源可能是奥巴马重振美国经济的机遇。

奥巴马的新能源战略反映出,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美国的立场发生了转变。美国不仅要参与世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而且还要主导制定相关国际标准,要求其他国家达到这些标准。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将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研究和开发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及其相关产品,并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这些技术和产品,由此形成美国实体经济新的重心。

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美国有比较好的基础。一旦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产业有可能像信息产业那样迅猛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相关行业。陕速进步,推动美国经济转型,进而影响世界经济。

中国低碳化追求

低碳化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禀赋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中国不可能模仿发达国家,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实现生态文明社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关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然而,时至今日,中国的单位GDP耗能仍然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煤炭利用效率仅相当于美国的约29%、欧盟的17%、日本的10%。

据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总体上开始出现生态赤字。中国消耗了全球生物承载力的15%,中国的需求是自身生态系统可持续供应能力的2倍多。

同时,中国的能源消费处于高碳状态。在中国,建1平方米的建筑,约排出二氧化碳0·8吨;生产1千瓦时电,约排碳1千克。近年来,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高耗能产业加速发展,使中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步履更加艰难。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缓解全球变暖问题,是中国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中国已明确,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

工业化造成的全球变暖,是发展带来的问题。要解决全球变暖问题,也要靠发展来解决。

中国认为,全球变暖主要是由发达国家200年来排放大量温室气体所致,这些国家负有历史责任。美国等发达国家现在的人均排放量是中国的几倍,历史排放又非常多,它们应当对全球变暖问题承担主要责任。

中国不能接受共同减排的要求。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不能相提并论,不能作比较。中国的人均排放只是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在提高生活水平方面,中国不会接受中国人只享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权利的想法。

中国要求,由于人均和历史排放不一样,而且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不一样,发达国家要大幅度减少自身的排放。同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加强新能源建设。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阶段不一样,历史责任也不一样。对发达国家要有一个强制性的减排指标,而发展中国家是自主的减排行动。把这两者混淆起来进行比较是不合适的。这是中国的一贯立场。

中国的主张和行动是同步的。近年来,中国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非化石能源得到快速发展。

2008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到2·5亿吨标准煤,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9%。2008年,中国水电发电量2·8万亿千瓦时,居世界第一。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21万千瓦,居世界第四位。

在太阳能综合利用方面,中国也有长足进步。2008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占全球产量的15%;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1·2亿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年生产能力达4000万平方米,使用量和年产量均居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

中国还通过植树造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不断增强碳汇能力。2008年,中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0·62亿公顷,居世界第一;全国森林面积达近2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超过20%。

在此基础上,2009年底中国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另外,中国提出的碳强度目标并不包含森林和土地利用的碳汇能力增加。

从2009年的时点看,中国的碳强度下降目标,比任何发达国家的下降幅度都高。发达国家碳强度下降幅度大多为30%~40%,美国在32%左右,低于中国的承诺。

另外,中国的科学家又提出了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估计到205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有望满足全国43%的能源需求。其中,非水能可再生能源占全国能源需求的17%~34%;含水能则可以提供13·2亿~21·5亿吨标煤,占全国能源需求的26%~43%。

低碳中国的未来不是梦!

中国低碳化行动

中国在低碳发展领域的行动为世界作出了表率。

中国把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加强对节能、可再生能源等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完善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政策措施,健全管理体系和监督实施机制。

中国政府已经明确,重点发展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新兴战略性产业。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

中国森林的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积累营养物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年价值达10万亿元。近年来,中国森林的增长抵消了亚太地区国家森林的减少。

中国增强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低碳技术。增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加快形成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激励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中国加大低碳经济的体制机制建设。2005年,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再生能源法》。

2007年,颁布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该法是中国节能的基本制度,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强化政府监管。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把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政府考核评价的内容。

该法明确了政府机构在节能方面的义务,要求公共机构应当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带头使用节能产品、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商品房屋建筑时,应当向购买人明示所售商品房屋建筑的能源消耗指标、节能措施、保温工程及保修期等信息。

规定国家对生产、使用推广目录的节能技术、节能产品实行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例如,通过财政补贴支持节能照明器具等节能产品的推广和使用,在政府采购中优先列入取得节能产品认证的产品、设备等。

在金融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对节能项目的信贷加大支持力度,为符合条件的节能技术研究、节能产品生产及节能技术改造等项目提供优惠贷款。同时,推动和引导社会各方对节能的资金加大投入,加快节能技术改造。

实行有利于节能的价格政策,引导用能单位和个人节能。实行峰谷分时电价、季节性电价制度,鼓励电力用户合理调整用电负荷。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其他主要耗能行业的企业,分淘汰、限制、允许和鼓励的类别,实行差别电价政策。

坚持节能低碳优先的技术战略,把可再生能源作为发展重点之一。借鉴世界先进技术,自主开发适合国情的设备和系统。

中国正在推进碳排放交易机制平台建设。在气候变化信息、应急策略、低碳技术投资、区域内交通优化等领域,各地政府依托平台建设实现信息共享,促进区域环境的良性互动。加强合作,形成集聚效应。实现互利互惠。

中国专家建议,以碳要素作为硬性指标,进行碳源量与碳汇量分析,使生态受益区在享受生态效益的同时,卖出部分生态效益,用于生态区的补偿。

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由此,建设低碳经济区的设想也在逐步实施。开放新的低碳经济特区,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鼓励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

另外,到2020年,中国规划水电装机容量达3亿千瓦,风电装机容量达3000万千瓦,生物质能装机容量达3000万千瓦,沼气年利用量达到440亿立方米,太阳能发电容量达180万千瓦,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达3亿平方米。届时,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将相当于6亿吨标准煤。

为了实现生态文明社会,中国正在行动。

同类推荐
  • 人与环境知识丛书:环境与城市

    人与环境知识丛书:环境与城市

    城市生活的生态环境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在维护城市整个生态平衡以及地球的生态平衡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科技、环保、节能的绿色城市生活已成为时代的迫切要求和人民的强烈愿望。
  • 走进科学丛书:无奇不有的世界

    走进科学丛书:无奇不有的世界

    如果我们从地球上的各个地点,对准北方一直向前走,最后大家总会在一个地点见面,这个地点就是地球的最北端,我们称它为“北极”。有人把北极叫做“世界的顶峰”,以这个顶峰为中心,向南画一个大约2500千米长为半径的大圆圈,这个大圆圈就是“北极圈”。北极圈可不是什么铁丝网或木棍所围起来的实在的圈子,而是地理科学工作者按地理特点在地图上画出的纬线圈。
  • 名山的传奇魅力

    名山的传奇魅力

    三山五岳,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山,其中五岳是: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早已闻名于全世界。三山黄山、庐山、峨眉山,民间有黄山归来不看岳之称。因为历史上的尊崇,千百年来三山五岳成为兼具自然景观之美和佛、道人文景观之胜的风景名胜区,刘志才编著的《图解科普世界丛书:名山的传奇魅力》引领青少年做一次了解祖国秀美的山水,增加青少年对祖国的热爱。
  • 走进科学丛书:万物由来的故事

    走进科学丛书:万物由来的故事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色彩斑斓,但五颜六色是从哪里来的?自古以来人们就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古希腊大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各种不同的颜色是由于照射到物体上的亮光和暗光按不同比例混合所造成的。中世纪时,随着显微镜的发明,掀起了一个“玩光”的热潮。人们利用各种光学元件观察五花八门的光学现象。你看,凸透镜能将小字放大;凹透镜能使大字缩小;三棱镜更是好玩,一束太阳光经过它折射后,会形成一条色带,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排列。奇怪!白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为什么会变成七彩色带了?英国年轻的科学家牛顿亲手制作了两个光学质量很好的三棱镜,并设计了一个“判决性实验”,来判定太阳光谱的形成原因。
  • 高原动物探索大百科

    高原动物探索大百科

    本书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高原动物辑录成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哺乳类动物,鸟类动物,爬行、两栖类动物和水生类动物等,将知识的趣味性、实用性贯穿始终,不仅可以满足广大读者对知识的需求,更能够激发读者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热门推荐
  • 寻仙创世

    寻仙创世

    万千年前,外敌入侵,仙古大战后。整个太阳系只剩下地球一颗生命星球。修炼环境改变,仙古大神们离去。是抛弃了最后的家园,还是为了守候?地球危机,最后的家园眼看不保。一批批先辈们出去寻找仙古大神们解决危机,都未归来。最后的希望落在了古峰身上,看古峰的异界寻仙之旅......
  • 五行战国

    五行战国

    国民暴动以来,大批的能人异士,看清当朝的无能,纷纷在各地,大肆宣扬自己的信念,寻找志同道合的盟友,培植自己信仰的接班人。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然而门派间的攻伐,又使得百家争鸣期间爆发的千百家派别,接受了新一轮的洗礼。渐渐的,百家之中最后剩下的,只有根基深厚的儒家、法家、道家等服务于帝王的学派,以及中原的混金门、墨家、西陲苣木门、漠北军石门、山东火旆帮、江南天水一族等自身实力强大的门派。总数,也不过十数家。然而,一次阴谋的破败,短暂的和平,再一次迎来腥风血雨……
  • 主神进化论

    主神进化论

    无限的世界,无尽的轮回。《生化危机》、《范海辛》、《暮光之城》、《黑客帝国》……在无数的电影世界中遨游,为了生存,小满不得不完成主神给予的一个个任务,带着自己的队友艰难的活下去,等待回家的那一天。然而,当小满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的时候,才发现,这一切都是个阴谋!(群,181977278,敲门砖:女主的名字,喜欢的加哈~~)
  • 一仆七主

    一仆七主

    重生古代,小姐的身子,奴才的命。世家豪门没少逛,可只能看看。名门公子认得不少,但都是主子。曾经在家祸害父母,上学祸害老师,工作之后祸害领导。现在,罪名又得加一条,那就是——祸害主子!
  • 女神帝国

    女神帝国

    玛格丽特大陆。这是一个没有男人全是女人的世界。葛瑞丝,一介平民,未来的超新星,冷艳御姐,万人迷,是万千少女做梦都想攻略的对象。看她是如何成为让人敬仰的大剑豪,史诗级剑士此书单身百合嫁人都有可能。主角单身的可能也许她会坚守阵地,面对世界万千少女保持着一颗柳下惠的心态,镇定,坚强而不弯。主角百合的可能面对全世界都是女人的现状,人类为了发展也许只能牺牲点儿什么,于是就……咳咳咳……主角嫁人的可能如果有一天主角遇到一位霸气侧漏的女子,上演一段霸道总裁爱上我,霸道总裁别这样的戏码也不是不可能的。因此在这个都是女人的世界里,从满了可能性,不要问我是否百合或嫁人……这个真不好回答。书友群247165541
  • 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青年卷严己宽人

    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青年卷严己宽人

    严己宽人,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严己宽人一直被世人所推崇和赞颂,被视为是一个人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严己宽人,是严于律己和宽以待人相融合、相统一、相辅相成的道德思想、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严己,是指对自己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言行上要善于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从“吾日三省吾身”到事事谦虚谨慎,勇于改正过失,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修养;宽人,则是指一个人要有博大的胸怀,宽宏的气度,做到“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不计较个人恩怨,做人办事能理解人、体贴人和谅解人。
  • 霉女穿越制霸后宫:蛮妃难宠

    霉女穿越制霸后宫:蛮妃难宠

    他气宇轩昂,他铁血冷俊,他运筹帷幄,他傲然独立,总之——他帅翻一条街!可是,他不是她的菜啊!虽然他是她名义上的老公。她喜欢的可是激情型,虽然男配年纪小了点,不过,没关系,小正太也是她喜欢的型。所以,握拳!小正太,等着她来吧!
  • 爱过才知情笙

    爱过才知情笙

    在一所大学里,突然来了几个女同学,却让大学里的生活,多了一些生机。“染荨,快跑,坏人要来了!”“凯凯,我跑不动了,你快跑!回去叫我爸爸来救我。”突然一个闪光,刀子……
  • 契诃夫

    契诃夫

    契诃夫戏剧创作的题材、倾向和风格与他的抒情心理小说基本相似。他不追求离奇曲折的情节,他描写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人物,从中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一重要问题。在契诃夫创作的剧作中,具有十分丰富的潜台词和浓郁的抒情味;他作品中所表现的现实主义,具有强大的鼓舞力量和深刻的象征意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钦科以及莫斯科艺术剧院与契诃夫进行了创造性的合作,对舞台艺术作出了重大革新。一起来翻阅《契诃夫》吧!
  • 侬情浓

    侬情浓

    本文原名《你好,李太太》。这是一个稍虐的故事。冷面霸道的贵公子,在她结婚前夕抢走了她,为了自由和爱情,她苦苦战斗,最终还是难逃腹黑之手。“她本就是我的。现在我回来了,她的世界就只能有我,只能对我笑,只能是我的李太太。即使她现在不爱我了,她还是我的,还是会爱上我。”抱着这样的想法,终将情思已付他人的她,霸道的抢了回来,最终让她的心里眼里只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