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裕(公元363—422年),字德舆,小名寄奴。先祖是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后来迁居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他是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
刘裕勤俭寡欲,严整而有法度,不重视珠玉舆马之类的装饰,后庭也没有纨绮丝竹之音。起初刘宋朝廷未备音乐,在长史殷仲文提醒他时,刘裕说:“没有时间,而且也听不懂。”殷仲文说:“多听自然会懂。”刘裕说:“据说多听音乐导致情绪松懈,可能耽误政事,所以不学。”
宁州曾经贡献虎魄枕,光色亮丽,价过百金。当时北伐正要开始,刘裕听说用虎魄治疗金疮效果很好,很高兴,下令摔破分赐给诸将。
事务主管建议在东西堂设给他做一副高档的局脚床,以金涂钉,刘裕不准。结果只用普通的木料和铁钉做了一副简易的木脚床。
广州太守曾经派人献上一匹八丈筒细布。刘裕不喜欢这种过分精致华丽的筒细布,因其编织费工费料,让有关官员弹劾广州太守,吩咐把布送还,还禁止岭南以后制作这样的布。
刘裕一向患有热病,而且有伤,晚年尤其严重,坐卧常需冷物。后有人献石床,人睡在上面很舒服。刘裕感叹说:“木床已经费钱了,何况用石材制作?”于是下令毁了不用。公主出嫁时,陪嫁不过20贯钱,没有锦绣金玉。
刘裕生活简单朴素,经常穿着连齿木屐,在神武门内左右散步,随从不过十余人。
年轻时刘裕在丹徒(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区)种过庄稼,后来他的地位越来越高,刘裕让把农作用具保存起来,留给后代。
若干年后,一次宋文帝参观旧居,看到这些农具觉得有失体面,于是令人将其仍掉。近侍如实答道:“大舜躬耕历山,伯禹亲事土木,陛下不睹列圣之遗物,何以知稼穑之艰难,何以知先帝之至德?”
说得文帝有些不好意思,改命侍从认真清点、妥善保管。
言行导航
刘裕身为南北朝时期的皇帝,又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但他认为:多听音乐导致情绪松懈,耽误政事;精致华丽的筒细布费工费料,劳民伤财。他生活简单朴素,始终保持平民百姓的本色,他还把自己用过的农具保存起来,留给后代,以作警示。
“不节,则虽盈必竭;能节,则虽虚必盈。”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勤俭节约是民族之魂,是中华之宝,唯有将其发扬光大起来,中国才会更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