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91900000016

第16章 教学的方法(3)

在参与性练习中,由于把评改作文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这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使学生每次作文都有所提高,教师须从学生作文中及时得到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示范、指导,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素描教学是以观察为开端,观察则以现实为基础,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进行充分而合理的想象,可以允许适当“虚构情节”,但这种思考与想象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而不是漫无边际地胡编乱“造”。在“互评”中,既重视“双基”,又注意启发思维,要求在写作中准确反映观察、记忆和想象的内容。如写人物动作,主要评论动词是否用得确切;写人物对话时,重点评议人物对话的顺序与完整,交流、归纳表示神态和心理活动的词汇;写静物时则评议比喻描写是否恰当。互评时在教师有意识的指导和示范下,通过全班学生的评议、比较,彼此模仿,促使他们不断学会运用从教材和课外阅读中搜集到的语言素材,来表达他们所观察、思考与想象的内容,这样日积月累逐渐丰富和扩大学生们的“词汇仓库”,为创造性作文积累了丰富的原材料。

3.自主性练习

是指学生独立的练习。由于写作技能的获得是一个主动模仿的过程,因此在自主性练习中,学生的模仿是对参与性练习阶段的“内化”,这时同化的平衡被打破,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创造性想象的活动方式表达出来,具有对现实进行转换的特点,能将参与性练习中模仿来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以适合其个人心理特点的方式充分运用想象表达出来。自主性练习时,学生独立写作,能按照自己的观察和理解来写作,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进行练习,这时就由参与性练习的“模仿”,过渡到自主性练习的“创造”了。

三、师生角色

1.教师角色

在示范—模仿式中,教师仍是教学的“组织者”。他所扮演的角色,一是认真做好示范,因为学习技能一开始就需要有良好的示范,并与积极的思维活动相联系。在素描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互评学生习作中的遣字造句、布局谋篇和思想感情的表达等,让学生学会和掌握写作的技能、技巧;二是多为学生创造练习的机会。掌握技能要靠多练,教师要运用教育机智,抓住适当时机,为学生提供练习机会,如鼓励学生自告奋勇将自己的习作朗读给大家听,或每个小组在相互交流基础上,派出写得最好的同学上台朗读作文,让其他同学记下那些好词好句,选出好的作文作为模仿的样本。

2.学生角色

学生仍是教学的“被组织者”,是学习的主体,他扮演的角色,一是有目的的模仿。有明确目的要求的练习是掌握技能的先决条件,练习不仅是某一活动的反复,更应与智力活动紧密结合;二是掌握练习的方法。学生应在每次练习后,检查自己的练习成效,保存和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之处。善于吸取他人长处,取长补短,有助于巩固和提高已获得的技能。

(第六节)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

一、情感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原理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或减力的效能,即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积极的发动和促进作用,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阻碍和抑制作用。情境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情感对认知活动的增力效能,给我们解决目前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以新的启示。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感对认知活动的组织或瓦解作用,即中等强度的、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智力操作的组织和进行,而情绪过强和过弱以及情绪不佳则可能导致思维的混乱和记忆的困难。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就是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也使人深深感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功能,左右两半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大脑左半球是掌管逻辑、理性和分析的思维,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传统教学中,无论是教师的分析讲解,还是学生的单项练习,以至机械的背诵,所调动的主要是逻辑的、无感情的大脑左半球的活动。而情境教学,往往是让学生先感受后用语言表达,或边感受边促使内部语言的积极活动。感受时,掌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表达时,掌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因此,情境教学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认识的直观原理

从方法论看,情境教学是利用反映论的原理,根据客观存在对儿童主观意识的作用进行的。而世界正是通过形象进入儿童的意识的,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情境教学所创设的情境,因其是人为有意识创设的、优化了的,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外界环境,这种经过优化的客观情境,在教师语言的支配下,使儿童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不仅影响儿童的认知心理,而且促使儿童的情感活动参与学习,从而引起儿童本身的自我运动。

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论述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情境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就是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包括直接和间接形象),一则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二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应该指明的是,情境教学法的一个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而演示教学法则只限于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或者教师简单地做示范实验,虽然也有直观的作用,但仅有实物直观的效果,只能导致学生冷冰冰的智力操作,而不能引起学生的火热之情,不能发挥情感的作用。

三、思维科学的相似原理

相似原理反映了事物之间的同一性,是普遍性原理,也是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形象是情境的主体,情境教学中的模拟要以范文中的形象和教学需要的形象对对象,情境中的形象也应和学生的知识经验相一致。情境教学法要在教学过程中收入或创设许多生动的场景,也就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感知对象,使学生大脑中的相似块(知识单元)增加,有助于学生灵感的产生,也培养了学生相似性思维的能力。

四、人的认知是一个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的过程

众所周知,意识心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所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包括有意知觉、有意记忆、有意注意、有意再认、有意重现(回忆)、有意想象、有意表象(再造的和创造的)、逻辑和言语思维、有意体验等等。但遗憾的是,包含如此丰富内容的意识心理活动仍然不能单独完成认识、适应和改造自然的任务。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正在于诱发和利用无意识心理提供的认识潜能。

自弗洛伊德以来,无意识心理现象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所谓无意识心理,就是人们所未意识到的心理活动的总和,是主体对客体的不自觉的认识与内部体验的统一,是人脑不可缺少的反映形式,它包括无意感知、无意识记、无意再认、无意表象、无意想象、非言语思维、无意注意、无意体验等等。该定义强调无意识心理活动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①对客体的一种不知不觉的认知作用。如我们在边走路边谈话时,对路边的景物以及路上的其他东西并未产生有意识的映象,但我们却不会被路上的一堆石头绊倒。原因就是“石头”事实上引起了我们的反映,并产生了“避让”这种不自觉的、未注意的、不由自主的和模糊不清的躯体反应;②对客体的一种不知不觉的内部体验作用。常言的“情绪传染”就是无意识心理这一功能的表现。例如我们会感到无缘无故的快活、不知不觉的忧郁,这往往是心境作用的结果。心境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状态,它能使人的其他一切体验和活动都染上较长时间的情绪色彩。

研究表明,无意识心理的上述两个功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认知过程:首先它是人们认识客观现实的必要形式;其次它又是促使人们有效地进行学习或创造性工作的一种能力。可见,无意识心理活动的潜能是人的认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能量源泉。情境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尽可能地调用无意识的这些功能,也就是强调于不知不觉中获得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

五、人的认知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统一的过程

教学作为一种认知过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统一在其中。否则,人们常言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失去了理论依据。在教学这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由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构成,其中师生间存在着两条交织在一起的信息交流回路:知识信息交流回路和情感信息交流回路。二者相互影响,彼此依存,从不同的侧面共同作用于教学过程。知识回路中的信息是教学内容,信息载体是教学形式;情感回路中的信息是师生情绪情感的变化,其载体是师生的表情(包括言语表情、面部表情、动作表情等)。无论哪一条回路发生故障,都必然影响到教学活动的质量,只有当两条回路都畅通无阻时,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运用情境教学首先需用“着眼发展”的观点,全面地提出教学任务,而后优选教学方案,根据教学任务、班级特点及教师本人素质,选择创设情境的途径。

同类推荐
  • 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哲理书(写给青少年的书)

    写给青少年的中国哲理书(写给青少年的书)

    千百年来,这些故事在社会各阶层广泛流传,并影响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岁月流逝,创造哲理的那个时代已经远去,但是这些哲理代代相传,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本书上下古今,广采博取,精选了数百则广泛流传的哲理故事,直接反映了人们当时所倡导的道德理想,全面周详地阐述了古人立身处世、立志成才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系列准则,更涉及到为官、治国、治学、修身、养性各方面内容以及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思考,间以按语点拨,说出意旨所在,以引人思考。
  •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蜘蛛女王(兽王系列)

    蜘蛛女王(兽王系列)

    兰虎和天火等人被三个虫族英雄率领的虫族大军团团围困,狡猾的阿克尔在关键时刻背信弃义。雪上加霜的是,传说中的蜘蛛女王突然现身,生死存亡之际,不靠谱的小树精召唤出银龙……经过艰难谈判,被小树精重新召唤回来的银龙最终答应出手相助,将陷入虫族大军包围的众人救出并送回血色要塞。不过,凶悍而强大的蜘蛛女王却不会让他们走得如此轻松,一场力量的角逐在银龙和蜘蛛女王之间展开……龙科德曼将军亲自率领流沙要塞的独有兵种鲇鱼骑兵,出城冲击虫族大军。一场艰苦卓绝的拉锯战将在流沙要塞展开,为了生存,每一只虫子,每一个人,都拼尽全力……
  • 灵猴皮的秘密

    灵猴皮的秘密

    有人曾问,你写的民间题材故事都是真的吗?这话难说,因为活在现代,又没有穿越的本事,所写的东西,自然是“编”的。有个词叫“瞎编”!
  • 细说万事由来

    细说万事由来

    《细说万事由来全集(经典·珍藏)》集结古今万事万物,精选大量图片和文字,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娓娓讲述各类事物的精彩历史,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日常生活、地理名胜、节日习俗、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
热门推荐
  • 安住这颗心

    安住这颗心

    《安住这颗心》以星云、弘一、净空、圣严等佛学大师的人生智慧、佛法真言为指引,对大众的人生定位、得失、困境、生活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指导,启发人们在生活中安住这颗心,凭着正念、正勤、正道为人处世,培养耐心、诚心、清净心,抛却诸般妄想,让浮躁的心灵得到安抚,从而把握住眼前的幸福。
  • 零度王牌校草的宠爱

    零度王牌校草的宠爱

    苏釉靠自己的本领考进了顶尖的圣羽学院,却不料在第一天开学就倒霉撞到了王牌校草寒子枫,还被他的花痴团报复,他第一次觉得女生还蛮有趣的,这一次完美邂逅让他们擦出校园爱情的火花,可是谁都没有想到寒子枫却意外的出了车祸,从此忘记了他曾经爱的那个她,曾经的山盟海誓已不见踪影......当他们俩再次相遇时却是陌生人
  • 武练永生

    武练永生

    幻羽大陆,武者为尊。龙晨被誉为龙家第一废物,只因他不能凝练元气,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可以凝练元气,只是不知道为何凝练来的元气却被引导如识海,然后消失,但他拥有不屈的信念,拥有不折的傲骨,他始终相信自己终有一天能够修炼成功。他一直坚持修炼,直到十五岁那年,他激活了隐藏在体内的一枚神秘圆珠............“我誓要登临绝颠,让万物以我为尊,天地视我为主,踏八荒六合,临混沌万古,万界我为主宰,万世我得永生......”
  • 魔界劣等生

    魔界劣等生

    人类总是以为世界上没有魔法什么的。但其实在远离人类的地方,有一个叫凡侯森特公国的地方。这个地方里的人世代学习魔法。只是从来不出现在人类眼前。偶然间一个人类触及到了这个世界的外围,带回了一本日记。他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漫长的故事……
  • 独家盛宠:傲娇BOSS甜心妻

    独家盛宠:傲娇BOSS甜心妻

    顾芳菲:当初年少无知,被你的貌美如花骗了七年。钱方池,别拽着老娘石榴裙子哭,脏了老娘钓金龟的路!我要离婚!钱方池:七年之痒,老子刚刚开始被你挠得心痒痒,你说离就离?没门!
  • 了明篇

    了明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生活那些事

    生活那些事

    。。。。。。。。。。。。。。。。。。。。。。。。。。。。。。。。。。。。。。。。。。。。。。。。。没什么好介绍的
  • 收纳因果

    收纳因果

    一个能看见因果之线却甘愿平凡的青年,遇到了一个带着鬼怪的灵力少女,于是他自认为平静的生活……
  • 将门嫡妃

    将门嫡妃

    云家嫡女云蜜,生的好相貌,却是生活贱如蚁。被现代诸神会社继承人云蜜意外穿越代替。将军府内,暗潮涌动,亲爹不疼亲娘早死,懦弱的云蜜就成了继母的眼中钉。没事,大不了她拉个靠山!“爷,蜜儿好想你。”然后,爷,破功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流氓小神仙

    流氓小神仙

    一个人界的热血少年,在踏入仙界后却在神仙的授意下变成一个流氓……他究竟会演变成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