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66700000064

第64章 古代中国人笔下的印度洋(2)

公元399年(隆安三年),东晋僧人法显从长安出发,走西域道抵五天竺。他在巡礼了北、西、中、东天竺、师子国、随商舶东归,经耶婆提国(今印度尼西亚),于412年(义熙八年)在青州长广郡牢山(今山东崂山县东)登陆返国。后将其求法经历于414年(义熙十年)写成《佛国记》一书。该书对其陆地行程、天竺、师子国等地的佛教盛况记叙详细,而特别是南海归航经过,描绘的栩栩如生。展现出了5世纪初印度洋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13个日夜的大风暴、海洋动物、商舶、海盗等。当时从师子国到耶婆提国有90天的航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远洋航行的纪实性文献,对探讨4世纪与5世纪初的北印度洋航线有着不容忍视的重大价值。

公元671年(咸亨二年)11月,唐代僧人义净从广州起程,搭波斯商舶,经过今天的苏门答腊岛、马来西亚、尼科巴群岛,于673年(咸亨四年)到达耽摩立底国(今印度西孟加拉邦南塔姆卢克一带),踏上了佛国圣地。在印度半岛,他瞻仰佛迹,留学那烂陀寺,又在当时佛法兴盛的室利佛逝国(今印尼苏门答腊岛东南)逗留了10年,并写出《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两书。再循海路东归,于695年(天圣元年)返国,抵洛阳。

义净写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和《南海寄归内法传》,其后一部主要讲述当时印度、南海佛教流行的律仪。而前一部是记载从唐初到义净抵印度时的60余位僧人的事迹。书中详细的记叙了僧人们经南海、印度洋的航线,以及涉及的国家、地区的实况。特别要指出的是有关裸人国(今印度洋尼科巴群岛)的记述,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有关该岛的最早文字记录。7世纪的印度洋已成了佛教交往的桥梁,全书所记61位僧人之中的52位是从海路赴印度的。僧人搭商舶往返,与商人结伴同行,在征服印度洋的惊涛骇浪中留下了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民族精神,当是中国人驾驭印度洋的又一个侧面。

公元674-675年(上元一至二年),唐人达奚弘通曾横渡印度洋。他写下《海南诸蕃行记》一卷,原书早已失存。在《玉海》卷16引《中兴书目》中曾提到,自赤土(今马来半岛西吉打南部)到虔那(今阿拉伯半岛南部之BandarhisnGhorah),经36国。除了起、终这两个地方外,其他34个国家今天都不可考。另外。在《新唐书·艺文志》里也列出此书名,可知,确有其人。

公元572年(天宝十年),唐与东来的大食势力在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城)有过一次战斗。唐军败北,随高仙芝西征的杜环被俘,后跟着大食军西行,遍历阿拉伯各地,在那边留居了8年,还从西亚到过北非。762(宝应元年)年,他搭波斯人商舶,出红海由印度洋返回广州。归国后,他把遍历各地及归途的见闻写成《经行记》一书。原书已失传。今天,只能从《通典》中保存的1511个字中见其端倪。幸赖中华书局1963年出版了张一纯的《经行记笺注》一书。该书虽是残卷,仍不失为中国人参与印度洋活动的信史。

公元1330-1334年(至顺元年至元统二年),1337-1339年(至元三至五年),在此期间,元朝人汪大渊两次浮海。航行所到,前一次,以印度洋区域为主,后一次只在南洋一带。他将出航的纪实,在第一次返航后写出“五年旧志”,第二次归来,将其充实,于1349年(至正九年)成书《岛夷志略》。该书为研究14世纪的印度洋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全书不分卷,列出100条,其中99条是作者本人亲身访问过的地方。首先,这部书的实践性与科学性不容否论,晚一个世纪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从自身亲历在所着《瀛涯胜览》的“序言”中对该书作了肯定,“知《岛夷志》所着不诬”。其次,该书各条目所记山川形势,民情风俗,使14世纪南海、印度洋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展现在我们面前。再则,汪大渊笔下为我们展现出的印度洋上贸易的班阑景观,堪称不可多得。容后详述。

三、在印度洋上的活动

15世纪前,浩瀚的印度洋既是国家间建立友好关系的通道,也是僧人弘扬佛教思想的桥梁,更是日益繁荣的商业贸易场所。

自公元前2世纪以来奔波于印度洋上的中外使臣络绎不绝,在此,仅就汉朝、元朝作简略阐述。

位于印度半岛东部的黄支国“自武帝以来皆献见”。公元2年(元始二年),黄支国还赠送汉朝犀牛一头。犀牛是较大的动物实体,只有先海路运输而后转陆路,才能到达长安。这成了汉朝轰动一时的佳话,在班固的《两都赋》中就提到了犀牛饲养在皇帝的私人花园中。公元159年(延熹二年),161年(延熹四年),天竺国经日南送方物到东汉朝。这是非常明确的由海路,经印度洋而抵中国。古代中外使臣跨越印度洋是来日方长的。时至千年以后的元朝,列于史册的有些着名的外交家,如畏吾几人亦黑迷失于1272年(至元九年),1275年(至元十二年)两次受世祖忽必烈之命,出使八罗孛国(今印度西海岸马拉巴尔一带),后该国国师与迷失同入元,并以“名药来献”。迷失于1284年(至元二十一年)又出使僧伽剌(今斯里兰卡),1287年(至元二十四年)再度受命西航,出使马八儿国(今印度西南巴拉巴尔海岸一带)。他的这几次出访扩大了中国人在印度的影响。还要提到的是广东招讨使杨庭壁,受元廷派遣先后于1279年(至元十六年),1280年(至元十七年)、1281年(至元十八年)、1283年(至元二十年)四次出使俱兰(今印度西海岸的奎隆)。由于元使多次出访俱兰,致使元朝国威跨越了印度洋,故而在元朝建立的前15年中,印度半岛的西北和西南的一些国家马八儿、须门那(今印度古吉拉特邦的苏姆那)、僧急里(今印度西岸柯钦北面的克朗加诺尔)、来来(今印度古吉拉特邦马希河与基姆河之间一带地方)等不断遣使泛舶印度洋送物来华,与元朝建立了友好关系。

印度洋上漂流着使臣的足迹,还传颂着僧人的情操。佛教自传入中国后,中国僧人把去西天求法作为最高理想,起先,他们涉沙漠、翻雪山,不辞千辛万苦,走陆路西域道,抵佛国。而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又由于西域道上政治形势的变化,故而前赴后继的中国僧人大多循海道,上面所介绍的义净着述已有交代。这种情况一直到10世纪,因为佛教在本土的衰微而少见汉文史籍的载录。这里,将要把在茫茫无边的大洋中,许多中国僧人谱写可歌可泣的事件介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是义净笔下的常憨。

常憨实现了他的夙愿,踏上了去佛国的海路征程。他先到诃陵国(一般认为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尔后由此国附舶至末罗瑜国(今印尼苏门答腊岛占碑一带),再由末罗瑜到中天竺。不幸的是,起航不久,遇上风浪。因为商舶载物量过渡,舶渐下沉。在这危急关头,人们争先恐后,逃生于小船。舶主可能是信佛者,对着常憨高喊“师来上舶”。常憨答:“可载余人,我不去也?所以然者,若轻生为物,顺菩提心,忘己济人,斯大士行。”说毕,面向西方合掌,口念“阿弥陀佛”,舶沉身没,言尽而终。时年50岁。他还有一个弟子,受其感到,号眺悲泣,也是在口念西方中,与舶俱没。

常憨的事迹,在当时的生还者中得到广泛的流传。这种忘己济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高贵品格、德性,固然有普度众生的佛教信念,然仍不失为我们民族精神“舍己为人”的固有情操。他的事迹与印度洋水长流千古。

印度洋上活动的重要角色当是商人。商业贸易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依赖手段。使臣僧人虽是随商舶往返,商业贸易当是主要内容。印度洋既然是世界上最早的海运中心,中国人参与印度洋贸易,有明确记载的是公元前2世纪,“有译长,属黄门,与应募者俱人海市明珠壁流璃、奇石巽物,赍黄金杂缯而往”。到了410年(义熙六年),法显在师子国无畏山精舍佛殿拜霭时,见到一“晋地白绢扇”供奉在玉佛像前。这里,不管供奉者是谁,它都说明了中国的商品已跨越印度洋来到师子国,5世纪时师子国已有直通中国的船舶,公元429年(元嘉六年),433年(元嘉十年),西域舶主竺难提两次载师子国比丘到南朝宋的首都建康。这说明了在当时的印度洋上,师子国舶已是一支较活跃的商队。到了9世纪初,唐人对师子国舶具体描写如下“南海舶,外国船也。可岁至安南、广州。师子国舶最大,梯而上下数丈、皆积宝货。至则本道奏报,郡邑为之喧阗”。而韩愈在公元823年(长庆三年)写的“送郑尚书权赴南海”诗文“番禺军府威,欲说暂停杯,盖海旗幢出,连天观阁开。衙时龙户集,上日马人来。风静爰居去,官廉蚌蛤回。货通师子国,乐奏武王台。事事皆殊异,无嫌屈人才”。不仅提供出广州作为唐朝国际贸易港口的兴旺发达景象。而“货通师子国”又明确指出了唐代商品已直达印度洋中的岛国。印度洋上日益频繁的商品贸易,到了13世纪,中国人还在今天印度泰米尔纳得邦东岸的坦焦尔东约48英里的讷加帕塔姆建造一座土塔,“木石围绕,有土砖甃塔,高数丈。汉字云咸淳三年毕工。传闻中国之人其年旅彼,为书于石以刻之,至今不磨灭焉”。咸淳三年即1267年。讷加帕塔姆是中世纪印度半岛上极其繁荣的国际贸易大港,在此处建立一个中国塔,说明到印度半岛的中国商人之多,在异国他乡书写汉文,既表达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怀念,也反映出印度洋贸易中,中国人参与的程度。

以下,将集中交代汪大渊描绘的14世纪印度洋上的贸易情况。从他的笔下,首先看到了印度洋上交易的商品琳琅满目:如印度洋半岛出产各式各样的布,有明加剌的芯布,高你布,八丹布、大八丹土塔的棉布,马八屿的细布,巴南巴西的细棉布,放拜的绝细布匹、大乌爹的布匹、须文那的丝布等。这些布匹都是参与印度洋贸易的输出品,当时东非沿岸的居民们“穿五色绢缎衫,以朋加剌布为独幅裙系之”。除布匹外,出产在八都马(今缅甸莫塔马一带)淡邈(今缅甸土瓦)、故临、下里、东淡邈、须文那、甘埋里等地的胡椒也是印度洋区域的大宗输出商品。还有,僧伽剌的猫儿睛、大乌爹的鸦鹘石,大食的乳香和没药、曼陀郎的犀角、层摇罗的象齿等。这些,都是带有地区特点的传统商品。至于中国人也是用传统商品以丝绸和瓷器为主参与印度洋的贸易:有五色缎、南北丝、白丝、五色绢缎、青缎、五色紬缎、苏杭色缎、锦缎、诸色缎、苏杭五色缎、土绢、五色绢、青白花瓷、青白花碗、青瓷器、青白花器、瓷瓶、青白瓷等。之外,还有金、银、铁等中国商品。从上面列出的丝绸和瓷器名称,不难看出其销售量大,受到印度洋地区人民的喜爱。

既然有兴旺的商品贸易,当会有货币流通和税收。从汪大渊的笔下了解到一些有关的情况,如朋加剌“国铸银钱,名唐加,每个二钱八分重,流通使用”。天竺“民间以金钱流通使用”。北溜(今马尔代夫)“以权钱用”。一个朋加剌的银钱可换11520余个子。“将一舶子下乌爹(一说今印度奥里萨邦东北,一说缅甸教固一带)、朋加剌,必互易米一船有余”。这里要特别提出,元代中统钞在印度洋地区可以流通,其兑换率是“每个银钱重二钱八分,准中统钞一十两,易子计一万一千五百二十有余,折钱使用”。至于税收,朋加剌“官税以十分取其二焉”,乌爹“税收十分之一也”。而产蚌珠最富的第三港(今印度南部马纳尔湾沿岸),将珠人所得“于十分中,官抽一半,以五分与舟人均分”。中国商人在沙里八丹用高价购买第三港所产珍珠,“珍珠由第三港来,皆物之所自产也。其地彩珠,官抽毕,皆以小舟渡此国互易,富者以金银用低价塌之。舶至,求售于唐人,其利岂浅鲜哉?”从元钞的兑换通行和购买昂贵的珍珠,显示出远在14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在南海、印度洋的贸易中有丰富的商品和充足的资金。

最后,还要介绍汪大渊笔下的两个负面,一是海盗的猖獗,一是非洲的幼童被贩卖。在龙门牙(今新加坡)条记述到,从印度洋返回的船舶往往在这儿丰富的商品和充足的资金。遭海盗窃掠,其“贼舟二三百只”,说明海盗已成团伙。这反面衬托出南海、印度洋贸易的发达。在加里门将(今非洲东海岸)条中,有“当地丛杂回人,其土商海兴贩黑囡住朋加剌。互用银钱之多寡,随其大小高下而议价”。这非常清楚的说明了东非的黑人幼童被卖到印度半岛东岸。这与13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所载相一致,其中称朋加剌是当时阉人与奴隶的市场。这当然是印度洋贸易中不文明的丑恶现象。

综上所述,自公元2世纪以来中国人就参与了开辟印度洋航线,并为这条航线的确立和拓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人类征服印度洋的千百年中,中国人有所作为。在印度洋文明的形成中,中华文明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此来看,15世纪的“郑和下西洋”在印度洋上展示的威武雄壮一页,绝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同类推荐
  • 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本书对2009~2010年宁夏的政策调研成果收集整理,汇集成册,以利于资料保存,提供决策咨询。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国家制度体制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国家制度体制

    《党建工作实务:国家制度体制》:是对社会主义改革性质的理论概括。《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

    责任政府:从权力本位到责任本位

    本书对责任政府的学理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责任政府作为一种理想型政府。其本质含义在于政府组织建设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作者系统阐述了责任政府责任本位的意义,提出责任政府作为一种理想的政府形态,其根本特征是政府遵循责任本位的逻辑厘清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从而彻底颠覆了传统政府组织以权力为本位的政治逻辑;提出责任政府的组织建设从责任开始,根据政府履责的需要决定政府权力的配置,以责任勘定政府权力的约束边界。按照履责的需要建构组织机构和配备人员编制。因此,责任政府的建立实现了政府与公民关系向民主政治的根本回归。
  • 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

    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

    本书从六个方面,即海外华侨与近代中国、创建组织、舆论宣传、经济援助、武装支持以及与辛亥革命的关系等方面论述了海外华侨在辛亥革命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介绍了海外华侨在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等革命组织以及宣传革命思潮、捐助并参加武装起义等方面的贡献。
  • 战后日本的腐败与治理

    战后日本的腐败与治理

    本书以“战后四大腐败案”为例,梳理了日本战后腐败现象发生的历史轨迹及日本社会解决腐败问题的有效经验。书中高度凝练地展示了日本细密、周详的反腐败法律架构,还原与刻画了一些富有典型意义的行贿人、受贿人、办案人角色,并对战后日本政治生态进行了评述。
热门推荐
  • 神体修仙

    神体修仙

    浩瀚大陆,种族分立,其中人类势力分为七国,七大帝王都是世间至强之人,其中,楚国帝君有八子,这一年,秦国公主为其诞下第九子,赐封九王!六国来贺!只是,这第九子却是一对双胞胎,却仅有一人的思维!
  •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弃妃求饶:冷情太子请放过

    弃妃求饶:冷情太子请放过

    穿越成个偷情被抓、一杯鸠酒自杀的太子妃她觉得很倒霉,不过重活一生她又觉得很幸运。不做劳什子的太子妃才自在,江湖侠士多得很,哪个不比心狠手辣的太子强啊!可是明明被弃被杀了,厌恶她至极的太子爷为毛却紧紧抓住她不放了!“喂,公子,你认错人了!我不是什么什么妃!”“我知道。”“那你还抓着我不放?”“本太子看上你了。”“啊?!……救命!”“该死,本太子看上你是你祖上积德三生有幸,嚎什么嚎,来人呐,给我送到寝居去!”
  • 嚣张小狂妃:魔尊大大我丑拒

    嚣张小狂妃:魔尊大大我丑拒

    前世遗孤被视为父母之人,皆为自己而死。今世重活,定要欺我之人血债血偿!残忍,血腥,笑笑接受,无耻,流氓,是某人的事。“君亦邪,你看上我那点了?”苏玖儿眨眨眼睛。某人笑笑,道:“那点都看上了。”“那我那点都改好不好?”“嗯,我最欣赏你看不上我的那一点。”某人腹黑摸摸下巴。苏玖儿……怎么回答!!!
  • 创世冥神

    创世冥神

    一代名将被蒙冤致死!冥界重生,仙冥同修!这一世我也要成为最强!踩踏一切敌!
  • 花痴少女上线,颜源请签收

    花痴少女上线,颜源请签收

    作为豪家三小姐,挥挥手就可以旷课(并不是)半年。嘻嘻,今年有帅哥转学?可少不了我源沫沫!颜源,举起手来,你是本小姐的菜!
  • 空巷

    空巷

    海亮的诗歌,扎根于西海固那片厚实而苍凉的土地,有着对生活的敏感和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细节、人物、事件,在他的笔下,都会带来诗意的共鸣。
  • 古穿今之萌喵诱惑

    古穿今之萌喵诱惑

    一句话:傲娇大侠穿越到21世纪化身萌系猫耳少年在卖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终将一去不复返的历程。轻松温馨卖萌文,甜蜜养成系,一对一,结局HE,不虐,欢迎跳坑,喜欢的就收藏一下吧简介:同样是穿越到21世纪,为何那姓楚的魔头仍然人模人样的,他沈雁回却变成了一只猫?不止如此,他还要被那家伙捡回去当宠物养着,这实在有损他沈大侠的一世英名……好在那家伙还算任劳任怨,沈大侠自然要做一只称职的猫,誓将饲主欺压到底!只可惜有一点沈大侠还不知道,他口中的楚魔头其实早就对他存了别样的心思,于是……大侠,请保重哟~>▽<
  • 剩女时代:圣女的春天

    剩女时代:圣女的春天

    大龄文艺女青年欧若拉在现实生活里遇到了一连串囧人囧事和一波三折婚嫁之路的故事,欧若拉兴冲冲赶去与神秘大帅哥相亲,却不曾想到这相亲活动原来是男闺蜜崔浩在愚人节搞的整人节目,欧若拉为之气结,欧若拉骑自行车上班,车轮暴胎。欧若拉怕迟到,只好搭乘崔浩摩托车。途中,却被崔浩“吃豆腐”。两人于是进行了一番有趣“舌枪唇战”。欧若拉被“黑心”餐馆老板抢白,崔浩为替她出气,拍死了两只苍蝇放到汤粉里,让欧拉若快慰不已。
  • 开元战记

    开元战记

    一个普通善良的宅男,在“世纪”交替之时,凭着一己之力,竟然教会了人类什么是善,什么是仁心!他挽救了人类,令上帝也刮目相看!激烈的打斗,精彩的智慧比拼,眼花缭乱的杂耍技艺,令人神往的美女爱英雄!一切尽在《开元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