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28000000022

第22章 [双调·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

“作者简介”

作者张养浩(略)

“原文”

万象欲焦枯,一雨足沾濡。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欢喜的无是处。

“译文”

天地间有生命的东西都焦枯了,这场及时雨啊,浸润天地万物,让大家活过来了。天地重新带来了生机,风云激起人们生活的热望。农夫们,穿着绿蓑衣在雨中手舞足蹈;和着我的节拍,纵情表达他们内心的喜悦。

“赏析”

《四月一日喜雨》抒发作者在久旱逢甘雨与农民同乐时欢快热烈的情感,这是一种无法抑止发自内心的欢乐,充分体现出张养浩的民本思想和高尚人格。尚难推定此曲的写作时间,如果是写于天历二年(1329)在关中抗旱赈灾期间,这种与农民休戚与共的情绪则更容易理解了。关中此次旱灾极为严重,人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作者抵达陕西行台任所之后,“登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元史》张养浩本传)。如此勤政爱民的官吏,面对浸润生灵的喜雨,面对欢天喜地的灾民,他的诗便自然从心底涌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开篇四句为二个对仗句,写出及时雨的效果和农民重新从心头燃起的希望。后四句,作者与农夫同欢乐的景况,得到形象生动的展示;将无数农民穿着蓑衣和着作者唱诗的节拍在雨中劲舞的动人场面,呈现在读者眼前,显示出作者与农夫之间情感的交流。

[中吕·喜春来]路逢饿殍

“原文”

路逢饿殍须亲问,道遇流民必细询。满城都道好官人。还自哂,只落的白发满头新。

“译文”

路上遇着饿倒在地的人要亲自安慰,遇着流亡逃荒的百姓要细细询问。满城都说我是个好官,可是我不禁暗自发笑:咳!只不过落的满头白发而已。

“注释”

[流民]遇到灾荒或兵乱离开乡土流落外地的老百姓。[哂(shǎn)]讥笑。自哂,自我嘲笑。

“赏析”

此曲无疑是作于天历二年(1329)张养浩赈灾关中期间,是作者勤政爱民的自我写照。小令质朴无华,真切地写出了身为行台中丞的作者关心民间疾苦的情景。但作者的自我记录,并非出于自我夸耀,而是有无限感慨寄寓其中。因为在作者的宦海生涯中,曾二次上书纠弹时弊和劝谏帝王,却均遭嫉恨而不得不辞官遁世,而此次从山东老家被皇帝征召执行艰巨的救灾使命,无疑是出自作者的民本思想和历史责任感,并不是图名图利。作者深知在混浊的政治环境中,不管如何地勤政也未必能博得帝王和权贵的赞许,惟有百姓的口碑能使他得到慰藉而已。然而,生命为苦难的百姓付出,他是心甘情愿的。所以末两句“还自哂,只落的白发满头新”,不是牢骚,而是许身于国许身于民的自我牺牲精神的体现,是无怨无悔的心声。鲁迅说过,中华民族有脊梁。张养浩,大概是构成这脊梁的一个小分子吧!

[中吕·朱履曲]才上马齐声儿喝道

“原文”

才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送了人的根苗。直引到深坑里恰心焦。祸来也何处躲,天怒也怎生饶?把旧来时威风不见了。

“译文”

官僚们出行好风光,才上马便有衙役在前头吆喝清道,大呼小叫,百姓们纷纷躲逃。那晓得,这是杀身之祸的根苗,一直将你引到深坑里,你才心焦。那时候祸来了,哪里去躲,皇帝老子发怒,怎能求饶?当年前呼后拥的威风不见了。

“注释”

[喝道]古代官僚出行,有衙役持仪仗作先导,在前面清道,吆喝行人躲避,谓之“喝道”。[送了人]将人送到死处。[天怒]天,古人心目中的主宰;皇帝为天子,行使天的权威。天怒,实际指最高统治者皇帝发怒,怪罪臣僚。

“赏析”

此曲反映作者对宦海风波险恶的清醒认识,是一支警世曲。告诫那些平日威风八面的官员,切不可忘乎所以,应当意识到自己得意之时正藏伏杀身之祸。因为在“天怒”之前,是难以饶恕的。所谓“天意从来高难问”,皇帝的心思难以揣测。拥有绝对权威的天子,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维护自己的威严,或者为了照顾某一宠臣、某一集团的利益,即便是心腹之臣、朝廷栋梁也往往会成为可怜的牺牲品;更不用说那些敢于上逆耳之言、触犯龙颜者的命运了。张养浩本人两次遁身归隐,便是迫于无奈的全身之策,他算是逃脱祸害的幸运儿。所以,此曲是作者以过来人的切身体验向官僚们发出的告诫,决非是空穴来风。

[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原文”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

重重叠叠的山峰,如同听到号令,聚拢在一起;波涛汹涌,那是黄河发出的怒吼。里面是华山,外边是黄河,进入关中平原的咽喉——潼关,夹在山河之间。啊,我站在潼关,西望千年古都长安,不禁心潮起伏,脚步徘徊,那里曾是秦始皇汉高祖苦心经营的地方,如今万间壮丽巍峨的宫殿都变成了土,这怎能不叫人伤感!王朝兴起时候啊,老百姓受苦受难;王朝灭亡的时候啊,老百姓还是受苦受难。

“注释”

[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通往关中平原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山河表里]山,指华山;河,指黄河。表里,指华山在潼关之西(内),黄河在潼关之东(外),山河互为表里,形容潼关形势之险要。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在晋楚城濮之战前子犯分析晋国形势说:“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西都]指长安,今西安,西汉时为首都,东汉建都洛阳,后人称长安为西都。[踌蹰]徘徊不前,心潮起伏。[经行处]苦心经营的地方。[宫阙]宫殿。阙,皇宫前左右的望楼。

“赏析”

《潼关怀古》是张养浩最成功的散曲作品,也是元散曲中著名篇章之一。此曲是作者于天历二年(1329)应皇帝征召到陕西赈灾途经潼关时所作。以深沉的格调抒发王朝兴衰的感慨,表达了对人民苦难命运的深切关注,触及到了人民苦难的根源在于王朝制度存在本身这样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显示出作者非凡的历史洞察力和精湛的艺术概括力。小令将写景、抒怀、议论融为一炉,气势雄浑,视野开阔,见解深刻。头三句,描写潼关的形势,由于赋予山河以人格化的动感特征,让人感到作为关中门户的潼关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险要。然而,表里山河的天然屏障并未能避免秦王朝、西汉王朝覆灭的命运,严峻的历史不能不令人深长思之。于是,作者接着用四句俯仰古今:他眺望长安,追想当年秦始皇、汉高祖在那里苦心经营,耗尽民脂民膏,建筑起豪华壮丽的宫殿群,如今安在哉?为什么他们都未能按照原来的意愿,让王朝永存,传之无穷呢?作者没有沿着这个思路去寻求答案,而笔锋陡转,将目光投向为帝王们所驱使的千千万万的民众,在小令最后呼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揭示出封建王朝的兴亡,最遭殃的始终是老百姓这一铁的事实。这就意味着改朝换代,并不能改变老百姓苦难的命运,王朝本身是老百姓苦难的源头。这是从小令的四句议论,必然推出的一个结论,也许作者并未能自觉意识到这一点。

[中吕·山坡羊]骊山怀古

“原文”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译文”

我站在骊山,眺望四方,当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隔天遮日的阿房宫,穷极奢侈的宫殿群,今在何处?楚霸王项羽已将它付之一炬!只见野草在冷风中萧瑟,野水绕着那块埋葬香艳的废墟。遗恨千古,迷茫烟树。东周列国也罢,秦大帝国也罢,败亡的西楚也罢,胜利的刘汉也罢,赢家,都变成了土,输家,都变成了土。

“注释”

[骊山]在今陕西省临潼县。唐代在此建有华清宫。[阿房(páng)]秦始皇所建的极其豪奢的宫殿群,秦亡被项羽焚毁。[萦纡(yū)]环绕。

“赏析”

《骊山怀古》是张养浩于天历二年(1329)在陕西主持赈灾时所作。他以冷峻的目光回顾历史,对当年赫赫扬扬的帝王伟业取彻底否定的态度。虽然作者的着眼点是阿房宫的废墟,但他所嘲笑的不仅仅是秦始皇,所有为建立帝业、维护帝业而相互杀戮、荼毒生灵的赢家和输家都在他嘲笑之列,嘲笑他们所苦苦争夺、苦苦经营的财富通通化为乌有。“赢,都变了土;输,都变了土。”这似乎过于消极,但这不过是写实。新王朝兴起时,新统治者为满足私欲,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建筑起象征富贵和权力的宫殿楼台;而当王朝走向破灭之时,那些要猎取权力的好汉们,又毫不吝惜地放把火,将这一切化为灰烬。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总是如此周而复始。在张养浩生活的14世纪初,长安城已看不到秦汉唐时期的辉煌宫殿了,这怎能不令具有民本思想的诗人感慨系之。联系《潼关怀古》作者所表达的对民众命运的关切,我们可以认为《骊山怀古》对帝王基业的否定,依然是出于作者对百姓命运的关切,因为统治者赢输之间所耗尽的都是百姓的血汗啊!

“作者简介”

白贲(约1270—1330前)字无咎,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祖籍太原文水。曾任温州路平阳州教授,南安路总管府经历。“元散曲史上最早的南籍散曲家之一”(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但仅存小令2首,套数3篇。其中[正宫鹦鹉曲]的创作权尚有疑问。

同类推荐
  • 四川曲艺史话

    四川曲艺史话

    本书给了四川曲艺一个简洁、明快的艺术定义,对众多曲种进行了三级分类法,介绍了从汉代到近代四川曲艺的发展情况等。
  • 漂在北京的女人

    漂在北京的女人

    北京,新移民一族的寻梦园。这个城市包容了她们,也给了她们机会。本书所描绘的是一群漂在北京的女性,为了生活得更好,她们在爱与恨、道德与欲望之间不停地挣扎、追求、忙碌,因为她们深深懂得,人只有往前走,才能找到新的希望……
  • 红心灿烂

    红心灿烂

    本书为书画诗词作品集。这是湖南省老科协为庆祝成立二十周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而编辑出版的一部书画诗词作品集。书画作品有山水、人物、花鸟、工笔、写意等形式,书体有真、草、行、隶、篆,并收录部分诗词作品。
  • 流向远方的水

    流向远方的水

    本文收录了作者的一些散文随笔,简单的文字中透露出作者深刻的内涵以及对诗词的理解,对诗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一番。
  •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

    《梦里有条宽宽的河》是一部优秀的散文书,本书语言真挚朴素,带有明显顾文显散文式风格。
热门推荐
  • 一见倾心:腹黑魔王别想逃

    一见倾心:腹黑魔王别想逃

    有谁像她这般倒霉吗?导弹轰炸都轰不死的她居然被一个小弟走火的枪给打死了……没想到居然撞到狗、屎、运重生了!可是老天爷是不是要考验她的耐力啊?居然各种坑……姐姐使计坑她?坑回去!被人当作棋子?反客为主把那人当弃子!耍阴谋斗诡计?姐各种奉陪!什么,美男免费送上门?来来来,来者不拒!当乱世浮生,她与他携手并肩。平定六界安定人心。俯首傲视天下,他与她相视一笑。他:“生死契阔,与子成说!”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

    《岁月苦吟:雪峰诗词选》选录的是王雪峰所写诗词的一部分。所录诗词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古体诗,古体诗我基本上采用的是新韵,古体诗中包含了格律诗(近体诗)。第二部分是古体词,古体词也采用的是新韵,是依据《钦定词谱》和《白香词谱》填写的。第三部分是自由诗。
  • 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导(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导(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概述、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确定、研究性学习评价研究、研究性学习研究的运用、
  • 大还丹金虎白龙论

    大还丹金虎白龙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洛克王国之远古传说

    洛克王国之远古传说

    世间本是平常的,自太古以来,洛克们眼见周遭世界,诸般奇异之事,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又天灾人祸,伤亡无数,哀鸿遍野。决非人力所为,所能抵挡。方今之世,魔法师们和历代国王与宠物们一起打造了一个:邪魔退避,“中原大地”山灵水秀,人气鼎盛,物产丰富的魔法王国。。。。。。但邪恶势力悄悄觉醒,又有谁能引领大家走向辉煌,走向胜利?10岁自信阳光的洛奇和他的宠物迪莫,厨师菲亚特和他的宠物水蓝蓝,公主可丽西亚和她的宠物火神,卡普和他的宠物皇家狮鹫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获得十大徽章,学习各种魔法,最终打败噩梦拯救洛克王国的故事。
  • 寻仙之一代食神绝味儿

    寻仙之一代食神绝味儿

    寻仙修仙大白鹅绝味儿执着于2件事,1对高小姐的不舍爱恋,2拯救鹅类免受屠戮的命运,最终被颠僧点破放弃执着,成仙归去的仙美故事,有道是:三万天人生太短,一刹那真心情长获点化鹅成大善,破执着位列仙班
  • 冰山校草:妈妈,我不要和他结婚

    冰山校草:妈妈,我不要和他结婚

    她很早就知道他是自己名义上的未婚夫然而在他回国后,第一次见到他,他就把她关在门外第二次,见到他,是知道他转到自己班第三次,是警告她,蒋雪倩,我警告你,离他远点...不然的话...说着嘴角勾起邪恶的笑“妈妈,我不嫁给那个冷酷无情的人!”蒋雪磬对电话另一头的蒋母撒娇道“那可不是你说不愿意就不愿意,我可没同意。”
  • 武枭

    武枭

    禹皇五斧劈山,化天下为九州!而后铸九鼎,以镇妖蛮!时过经年,而后,九州大陆分为五大疆域,其中,东、南、西、北称之为四玄域,有禹皇镇妖鼎庇佑,乃是人族疆域。而九州大陆中央,浩瀚几亿里疆域,却是被妖蛮侵占,称之为妖域!太初元年,天外星域,忽降四块玄妙石碑,落于四玄域之中,其上横书八个大字‘人族不朽,大道永昌!’据说四大神碑,每万年便会显灵一次,若是有幸得到神碑,参透神碑之中玄奥,便可一飞冲天,登临巅峰…
  • 甜心玩火:误惹霸情阔少爷

    甜心玩火:误惹霸情阔少爷

    订婚宴当天,她竟然被绑架了!一场绑架,本以为能解除以商业共赢为前提的无爱联姻,她却不知自己招惹了更大号人物。他……那个绑架她的大BOSS,为什么看起来那么眼熟,不会是那晚不小心放纵的对象吧?男人逼近,令她无所遁逃,“强上我,这笔账你要怎么算?”
  • 永恒神邸

    永恒神邸

    “小子,百花楼去不去?”“那不是妓院么?去干吗?!”“我擦!去当龟公!!”“日死!坚决不去!!”“不行!这是命令!!”“我····”于是乎,又一个龟公诞生了···天地间除了风、火、水、土这四尊神位之外,还有一尊永恒神邸,得到了它就能得到无尽的生命和无上的权力,世间修士为它而血战。石川机缘之下重生山海界,修天龙,踏天路,战尽诸天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