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唐甄《潜书·主术训》
释义
人在死亡的困境中,如果怀着拼死一搏的心愿,事情反而会成功;面对着死亡,如果心里还时时想着要生还,事情一定要失败。说明当人们处于危难中时,必须从最坏的方面想,作最坏的打算,这样往往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延伸阅读
唐甄(1630~1704),字铸万,原名大陶,别号围亭,四川达州人,是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唐甄的先世在明代是达州的显贵,至明末而衰落。他在少年时代朴略负气,自命不凡,潜心研究先秦诸子百家,摒弃汉代以后学者著作,尤不满汉儒经学和宋代程朱理学,晚年对王阳明学说十分崇拜。由于追求一官半职而屡遭打击,唐甄一生颠沛流离,潦倒穷困,最后隐居于吴江。在隐居生活中,为了糊口养家,唐甄只好坐馆授徒,任达贵子弟的家庭教师,或者著书卖文,过着极端穷困的生活。他辛勤著述三十余年,著有《潜书》、《毛诗传笺合义》、《春秋述传》、《潜文》、《潜诗》、《日记》等著作。上述著作,除《潜书》外,均已散失。
《潜书》起初名叫《衡书》,初刻只有13篇,署名唐大陶。后来逐渐增加到97篇,并改名《潜书》,署名唐甄。《潜书》是唐甄的论文集,在体例上模仿汉代王充的《论衡》。全书的内容不在于引经据典,更不同于汉后诸儒的文字章句之学,而在于针砭时弊,吸取明末政治腐败导致农民起义的教训,提出一系列抨击君权专制和倡导以民为本的进步的政教观点和主张,旨在善政养民,摒弃程朱理学,以实学济世扶危,治国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