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56600000030

第30章 如何达到演讲的目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有位著名的英国主教向正要上战场的“阿普顿营”(Camp Upton)的军队发表演说。那时,只有极少数人知道他们此行的目的。我因问过他们,因此知道这情形。尽管如此,主教向他们发表的讲题却是有关“国际友好关系”与“塞尔维亚人的权益”之类。为什么要讲这样的题目呢?他们其中大半不晓得塞尔维亚是个城镇或疾病的名字!这样的题目对这些士兵而言,就跟发表一篇很深的有关“星云假说”的科学论文一样。总而言之,那时规定,主教演讲的时候,所有人不能擅自离开教堂,许多宪兵在出口处站岗,以防有人离开现场。

我无意褒贬这位主教,他完完全全是位学者的典型,而且在宗教界声誉极隆。但他对这些士兵的演讲却失败了,而且是彻底的失败。为什么呢?因为他并不知道自己此次演讲的目的,也不知道该如何完成这个目的。

什么是演讲的目的?我们通常将其归为四类:

一、劝说别人采取行动。

二、通告某些信息。

三、说服别人相信某些论点。

四、娱乐性质。

让我们从亚伯拉罕·林肯的演讲事业当中,选取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以上这些目的。

几乎没有人知道林肯曾发明并申请一种专利,是有关把触礁或搁浅在沙洲上的船只抬举起来的设计。那时,他在自己律师事务所附近的一处机械修理铺工作,以制造某些特定的仪器和装置。等设计完成之后,许多朋友都到事务所来参观,林肯便花费许多时间去给他们解说。这种解释说明的目的,便是“通知某些信息”。

当林肯在盖茨堡发表其不朽的演讲,或是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就职演说,或是为亨利·克雷逝世所做的祝祷致辞——这些演讲的主要目的,都是“说服别人相信某种论点”。

在他的律师生涯里,每次对陪审团的说辞,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有利的决定;在许多政治性的致辞里,他则致力想赢得选票。所以,这些演讲的目的是“劝说别人采取行动”。

在他当选为总统的前两年,林肯准备了一篇谈论有关各种发明的演讲,其目的为娱乐性质——从林肯的个人的角度来说是如此。但显然那次演讲并不成功,而且可说是糟糕透顶——因为整个城镇,没有一人愿意去听那个演讲。

但是,林肯的其他演讲都十分成功,其中部分甚至成了经典之作。为什么呢?我想,这主要是因为他了解自己的目的,而且懂得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许多演讲者由于不懂得如何使自己的演讲目的与聚会目的相配合,因此表错了情而惨遭失败。

例如:有次,一位众议员在纽约的跑马场发表演说——令人遗憾,他错选了谈话的目的,把那次演讲弄得好像一次教学发表会,因而遭听众“大开汽水”,被轰下台。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听众不喜欢被教导,他们喜欢的是具有娱乐性的东西。在刚开始的前十分钟,他们也许会十分耐心有礼地听讲。接着,便希望演讲赶快结束。但台上的人仍然在唾沫横飞,讲个不休,因此耐心崩溃了。有些人开始喝倒彩,有些人则试图打断其谈话。没多久,整个会场充满了呼啸声。那位演讲人却鲁钝得不知听众的心意,仍然试图继续讲下去。这使得听众更为忿怒,全场一片哄闹,根本无法听到演讲人在说些什么。最后,这位演讲人不得不承认失败,在颜面扫地的情况之下草草收场。

由此可知:演讲一定要注意场合和听众的需要。假如这位众议员能事先了解前来听讲的群众心理,再使自己的演讲目的与之相配合,便不会落得这样难堪的结局。

下面将针对“劝说别人采取行动”做进一步说明,以使大家对演讲设计有个较完整的认识,接下去的三章,则针对另三个目的而设。由于每一个目的都需要不同的结构形式,也有不同的障碍要克服,所以,首先让我们触及问题的核心,懂得如何去说服听众采取行动。

在我们演讲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特别方法可以组织材料,以使听众愿意按照我们的意思去做?或者,这完全只是靠运气而已?

30年代之时,也就是我们的训练班准备扩及全国各地的时候,我曾和许多同事针对这个问题讨论过。限于人力,我们一直对班上学员的谈话训练,限定于两分钟之内。这限制显然对“娱乐性质”和“通告性质”的谈话不十分有利,但对“劝说别人采取行动”这方面,效果则大为不同。在此之前,我们采用的是老掉牙的演讲方法——引言、正文、结论——这是从亚里士多德以来,一直被演讲人所采用的结构模式。但我们知道,针对“劝服别人采取行动”的谈话,必须使用更新、更有效的方式,两分钟短讲的设计于是便产生了。

为了向各地训练班的指导老师征求意见,我们分别在芝加哥、洛杉矶和纽约举行会议。这些指导老师,有许多是著名大学中演讲科系的教职员,有的则在企业界位居行政主管的要职,也有服务于广告界的企划人员——从这些背景及思考方式各异的人才当中,我们希望能集思广益,以使能够设计出一种新的组织方法,不但能更有效;而且也更能适应出时代发展的需要。使演讲人不但能在逻辑上,也能在心理上更能影响听众,使其采取某些行动。

我们的心血没有白费。经过多次的讨论,终于诞生了为演讲设计的“魔术方程式”。自此以后,我们便开始在各地训练班推广这个妙方。这是个什么样的演讲妙方呢?很简单,那就是:把你需要传达的主要观念,用亲身的经历做例证,详细而生动地传达给听众。第二,把你的思想简明扼要地陈述出来,使听众完全明了要他们做什么。第三,把理由说出来。也就是说,告诉听众,一旦他们采取行动,会得到什么好处或福利。

这个方程式十分顺应我们这个快节奏的生活步调,因为再也没有人会喜欢演讲人冗长、拖泥带水的开场白。现代的听众都很忙碌,喜欢的是直截了当的语言。他们平常读的是经过整理、去芜存菁的新闻报道;目光所及,也都是广告牌、电视及报章杂志上显眼、甚至略带强迫性质的各种广告——每个字都是精心设计,丝毫没有浪费!采用“魔术方程式”便是要吸引注意,并且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你所要传递的主要观点上。这类的演讲绝不引用如下的开场白:“我没有时间好好准备。”、“我不知道主席为什么选中我讲这个题目。”等。听众对道歉或借口,无论是真实或做作,总是感到乏味。他们要的是行动。在“魔术方程式”里,你一开始就带给他们行动。

这方程式对简短的演讲再适合不过,因为富有相当悬疑性。由于你一开始用的是与主题有关的故事,听众虽被吸引,却仍不知你真正的用意是什么。直到最后整个主题才完全显山露水。所以,除非听众特别要求,否则这种叙述方式通常都很成功。比方你一开始就这么说:“各位先生、女士,我来这里,是要每人募捐5块钱。”如此说法一定引来骚动,使听众纷纷走向出口处。但假如你先叙述自己如何前往一所儿童医院,如何见到一些沉痛的事实,那些小孩如何需要大众的帮忙等等,然后再要求听众捐助,相信这样的效果会好得多。这便是故事(亦即例证),能为你想要获得的行动预先开道。

仔细研究以下这个例子。注意礼兰·史多先生,如何说服听众起来支持由联合国为援助儿童所做的呼吁:

但愿我以后不用再做这样的事。就只是一粒花生米,便攸关一个孩童的生与死,你能想象出还有比这更凄惨的?但愿你们永不会碰到这样的事,也不用将这样的记忆伴您度过此生。在正月寒冷的冬天,假如你在弹痕累累的雅典听到那些孩童的声音,见到他们的眼光……那时,我仅有的只是一罐半磅装的花生米,而且费了好大的劲才将其打开。立刻,一群衣衫褴褛的小孩像饥饿的野兽看到猎物一样地围住我。好几个母亲抱着小婴孩,也推挤着过来,向我展示那些骨瘦如柴的小婴孩。许多皮包骨的小手颤抖地伸到我面前,我尽量使每颗花生米都发挥作用。

他们疯狂地挤向我。我见到上百只手:乞求的手、紧抓的手、绝望的手——所有的手都显得那么瘦小可怜。我忙着递给这里一颗花生米,那里一颗花生米。有几颗花生米不小心从我指缝中掉落地面,许多身体立刻粗暴地挤到我脚边。我再分送花生米,这里一颗,那里一颗。上百只祈求的手纷纷伸过来,上百对闪着希望之火的眼睛向我投射过来。我手里拿着蓝白色的空罐,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是的,这样的事但愿你们永不会碰到。

“魔术方程式”也能应用在商业书信,或写通告给雇员、部属时使用。母亲们可以用这个妙方鼓励自己的小孩,小孩也可用这个妙方向父母亲请求一些好处。你会发现这是个“攻心为上”的良策,可以帮助你在日常生活中表达自己的思想。

“魔术方程式”在广告上亦十分有用。“艾佛瑞迪蓄电池”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所播放的广告,正是使用这个处方。在例证阶段,广播员举某人的经验为例,告诉听众他如何深夜受困在翻覆的汽车里面。广播员把事故的经过描述得娓娓动听,最后并让那位当事人出来说明,如何因使用“艾佛瑞迪蓄电池”点亮闪光灯,因此才得以获救。接着,广播员又指出重点:“请购买艾佛瑞迪蓄电池,使你在相同情况下得以生存。”我不知道这个广告究竟为这个品牌的蓄电池带来多少销售量,但我知道这个方法对促使听众采取行动效果相当惊人。后面我们接着讲如何使这个妙方发挥作用。

一、用你的亲身经历当例证

这部分内容将占用你演讲的大部分时间,属于主体。在这个阶段,你要把让你得到某些启示的事件描述出来。心理学家曾说,我们的学习方式有二:其一,是采用“操练法则”,就是利用一系列相类似的事件,导致某种行为模式的改变;第二,是采用“效应法则”,指的是某单一事件,因其惊人效果而导致行为的改变。几乎每一个人都有过这些不寻常的经验,而且不难就在记忆的表层找到许多事例。我们的行为很受这些经验的引导,所以借着活泼的重整工作,我们可以把这些经验用来影响他人。由于一般人对言辞的反应和对实际发生状况的反应差不多,因此能够这么做。在这个举例的部分,你必须使自己的亲身经验能产生一种效果,以影响听众,就像当初影响你一样。为你达到这个效果,你必须把这个经验叙述得很清楚,并突显其特点,使其戏剧化,以激起听众的好奇之心。通过以下几个建议,希望能使你做到这一点:

(一)以单一的个人经验做例证

假如以个人的经验做基础,并加强其戏剧效果,则其威力会相当惊人。也许这事件发生时,前后只不过几秒钟,却使你得到终身难忘的启示。前不久,有位训练班的学员讲的是一件可怕的经历,是有关他如何从翻覆的小船企图游到岸边的经过。我相信在场的所有听众,在听了他的叙述之后,必会暗下决心——假如以后自己也碰到类似的情况,最好就像那位演讲人所建议的:留在原地,等候救援。我还记得另一个人所讲的经历,是有关一个小孩和翻覆的电力割草机,至今仍印象鲜明地留在我记忆里。直到如今,假如有任何小孩靠近我的电力割草机,都格外引起我的注意。许多训练班里的讲师们也表示,在听过班上学员的许多宝贵经历之后,一旦在自己家中碰到类似情况,都能迅速采取行动,以防止不测。比方有人听了因煮饭不小心而酿成火灾的经过之后,便在家中厨房准备了一个灭火器。也有人把家中含有毒物的瓶瓶罐罐,都贴上标签,并且放在小孩拿不到的安全地方,这是因为听了一名学员的短讲,叙述她如何发现自己的孩子不省人事地躺在浴缸里,手里握着一个含有毒物的瓶子。我们可以想见她当时痛苦莫名的表情!

这些使你终身难忘的教训,是“劝服别人采取行动”演讲的首要必需品。利用这些例证,你可以让听众采取行动——假如这件事会发生在你身上,听众明白,也很可能会发生在他们身上。因此,他们心中认为最好接受你的意见,采取像你所说的行动。

(二)演讲一开始,便详述例证

之所以在演讲一开始便进入举例阶段的原因之一,是借此立刻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有些演讲人不能在一开始就抓住听众,是因为常常引用一些老套套,或琐琐碎碎的道歉这一类引不起听众兴趣的东西。如:“我一向不习惯在大众面前演讲。”别人一听就反胃。还有许多陈腐的老套,也不应用作开场白,以免听众失去兴趣。此外,婆婆妈妈地说明自己为何选择了这个题目,或表示自己准备得并不够充分(听众其实很快就会发现这个事实),或像牧师布道般地宣扬自己的主题等等,都是避之不及的方式。

我们且从一流报章杂志的作者群中找秘诀:直接开始你的例证,听众便会被吸引住。

以下一些开场白颇合我的胃口:“在1942年,我发现自己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昨天早餐的时候,我太太正在倒咖啡,这时……”、“去年7月,我在四十二号公路上快速飞驰……”、“我办公室的大门猛地打开,我看见我们的工头查理·凡冒冒失失地闯进来……”、“我正在湖中钓鱼,一抬头,却见到一艘汽艇朝我快速驶过来……”

如果你的开场白能回答“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为什么?”“怎么办?”等其中一个问题,你便是在运用最古老的沟通方式引起注意——就好像说故事,“很久以前……”是引发孩童想象之泉的神奇字眼。同样的道理,你可以在演讲一开始,便用自己的故事把听众的注意力控制在你的手里。

(三)生动描述例证的相关细节

我们知道,一间堆满杂乱家具或装饰品的房间并不吸引人,一幅涂满过多毫无相关细节的图画,也只能显得杂乱无章。同样,演讲时过多的细节描述——琐碎、不重要的细节——听众也会感到难受。描述细节的诀窍在于:必须选择与主题有关联的部分,并且能加强主题的理由与观点。假如你想告诉听众“在长途旅行之前应详细检查汽车机能”这个观念,则在举例阶段的细节说明,就必须集中在“由于你在长途旅行之前忘了检查汽车机能,因此发生了某种意外”这个主题上面。假如你扯到如何欣赏途中风景,或到达目的地后去了哪里等细节,无疑只会引起混淆或分散听众的注意力。

与主题有关的、用词又生动活泼的细节描述,却能使你所举的例子栩栩如生,使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假如你说明一件车祸发生的原因只是“疏忽”,这听起来一定十分单调无趣,而且不可能引起听众想去检查车子的念头。但假如你生动地描述发生车祸的经过,利用能引起多重感觉的语句去影响听众,则效果肯定大不一样。以下是训练班某位学员所举的例子。他生动地指出,在寒冬开车时必须慎而又慎。

在1949年冬天,就在圣诞节之前的某个早上,我在印第安那州沿着四十一号公路开车北上,妻子与两个小孩都随我同行。车子在镜片般的冰上缓慢爬行了已有好几个钟头,我非常小心地握着方向盘,生怕一点小动静便会使整部车子滑得失去控制。只有少数几个驾驶人胆敢离线超车,而时间也好像车速般缓慢向前滑行。

一会儿,车子来到一处较宽阔的马路,而路上的结冰也被太阳融化了,我于是踩动变速器,企图挽回一些时间。其余的车子也都纷纷加速,一刹那,好像每个人都恨不得一下子抵达芝加哥。孩子们开始在后座放声歌唱,一点也不知道灾难正悄悄袭来。

忽然,马路向上伸入一处林地。当疾驶的车子开到顶处的时候,只见山坡北边的低洼处,因林木遮掩而照不到阳光,仍然是冰雪一片。然而我此时想减速已来不及,两部在我前面的车子已疯狂地滑下山坡,我也控制不住地急滑而下。我们滑过路肩,停在一处雪堤上面,车身幸好没有翻覆。但紧跟着我们滑行而下的车子,却不偏不倚撞向我们车子的侧面,不但车门被撞坏了,破碎的玻璃更是纷纷洒在我们身上。

在这个例证当中,细节描述十分详尽,使听众很容易进入境界。总之,你的目的是要使听众看见你所看到的,听见你所听到的,也感受到你当时的感觉。你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得运用许多丰富的词汇去描述细节。正如我们在第四章所提到的,准备一场演讲的作业,就是回答如下种种问题:何人?何时?何地?如何?何因?等等。你必须用丰富的词汇把听众带入想象的境界。

(四)重现你的经历

演讲人不仅要利用详实的细节描述,还必须在描述时,使自己的经历再生,才有可能达到促使别人采取行动的目的。伟大的演说家都具有表演天才,这并非是特别稀有的品质,许多小孩就富有这种才能。在我们所熟识的许多人当中,有的天生具有节奏感、脸部表情、模仿或演哑剧等才能,这都是表演的可贵资质。我们通常也具有部分这类的能力,只要再努力练习,相信必有改进。

举例时,所加入的动作和激励成分愈多,就愈能给听众留下印象。假如演讲人缺乏这种再创作的激情,则无论所举的例证描述得多详尽,仍然不能产生有效的力量。你想描述一场大火吗?那就告诉我们在救火员与熊熊火焰奋战的时候,你如何与群众从火里逃生。你想告诉我们你如何与邻居发生争吵吗?让这段经历活灵活现地重演一遍,并且强调某些特点。你有过在水中死里逃生的经历吗?告诉听众,你在那段恐怖时刻,心里如何感到绝望。你要想办法让谈话显得特殊,如此听众才会记住你所讲的话。只有让听众记住你所讲的话,他们采取行动才可能。我们会记住乔治·华盛顿诚实的,是因为威姆在华盛顿的传记里提到砍樱桃树的故事。新约圣经里也处处充满了加强道德行为的例证,如《善良的撒玛利亚人》等故事。

要想让你所举的例子使观众永生难忘,这种以“实际经验为例证”的演讲会显得更有趣、更具说服力、也更容易理解。你从生活中得到的经验,此时刚为听众所接受,也正准备对你要他们去做的事有所反应。此时,“魔术方程式”的第二个阶段就到了。

二、申明你的主张,并告诉听众要做什么

进行“劝说听众采取行动”的演讲,举例的阶段约占全部时间的。设想你全部的时间是两分钟,则现在你要促使听众采取行动,说明采取行动对他们有什么好处等的时间,只剩下二三十秒。这时已用不着描述细节,而是要直截了当地把主张说出来。这正和新闻报导的技巧恰好相反。报导新闻的时候,是先把要点用大字标题显现,然后再详述新闻内容。此种演讲则是先把内容表达出来,然后再用你的论点强调之,最后再要求行动。此阶段有三个规则必须注意:

(一)陈述主张须简短有力

要直截了当而又清楚地告诉听众,你要他们做些什么。人们通常只有在清楚理解事情之后,才会采取行动。故你最好先问自己,究竟要听众在听了你的例证之后,要他们做些什么呢?把你的主张写下来,句子愈精愈好,就像电报文一样。尽量让文字清楚、明确。别说:“请帮助我们孤儿院的病人。”那实在太空洞了。应该说:“今晚就登记参加下个星期天的郊游野餐,我们有25名孩童需要照顾。”要求采取公开行动是很重要的——一个见得到的行动要比无数的精神行动好得多。比如说,“不时要想想你们的祖父母。”这样的话实在太不明确,不知该如何采取行动。不如改成:“在本周末拜访你们的祖父母。”就明白多了。

(二)主张要易于实践

演讲人必须把自己的主张陈述出来,无论你所谈论的主题是否引起争论,好让听众能容易理解并采取行动。最好的方法便是让你的主张显得明确具体。假如你要听众加强记忆姓名的能力,不要说:“现在开始加强你们对姓名的记忆力。”那样实在让人不知如何行动,很难去实践。最好改成:“下次你见陌生人的时候,要在5分钟内,把这人的姓名重复默念5次。”

假如一个演讲人能够把付诸行动的主张详尽告知听众,肯定要比那些只浮泛提及的演讲人更能鼓励听众采取行动。比如说:“请各位到讲堂后面,在慰问卡上签名。”就比只提醒听众送张卡片或寄封信给住院的班上学员效果要好。

至于陈述主张要采取肯定或否定的说法,则需看你如何由听众的观点去看这件事。并不是所有否定的说辞都效果不好。像要规劝听众避免某些态度或做法,否定的说法说不定更具说服力。像几年前一则促销灯泡的广告:“别当一个抢灯泡的人。”采用的就是否定的方式,效果也很理想。

(三)极力推销你的主张

你整个演讲的主题,或是要点就是你的“主张”。因此,你必须强力推销这个主张,尽力说服听众接受它。就像报上的标题使用醒目的黑体字一样,你的主张也该利用声调和有力的指示来加强听众印象。这是你留给听众最后的印象,所以要尽量使听众能感受到你的诚意。申明主张的时候,一点也不能显出犹豫或胆怯的态度。这种说服性的态度要一直持续到最后,这就进入了“魔术方程式”的第三阶段。

三、摆出道理或好处,让听众愿意接受

在表述理由的阶段,主要的原则是简单扼要。这时,你要给予听众动机或酬报,使他们不受强迫地接受你的论点,做你要他们去做的事。

(一)所提出的理由要与主题相关

报刊上有许多谈论如何在演讲中鼓舞群众的文章。这是个大题目,而且对任何“劝说听众采取行动”的谈话都极为有用。在这一节,我们所谈的只是有关简单的谈话,故你所要做的,只是利用一两句话来强调听众所会获得的好处。关键一点的是,你所提及的好处,必须与所举的例子有关。举个例子:假如你告诉听众,自己如何因买二手车而省下一笔钱的经历,因此鼓励听众买一部二手车。这时,你必须强调的是,假如他们买了二手车,会有什么经济上的好处。假设你谈的是二手车的设计如何好过新近的车型等等,则牛头不对马嘴了。

(二)注意强调一个理由——而且只一个理由

你肯定碰到过这样的推销员,他向你摆出一大堆理由,说明你为什么必须买他们的产品。同样,你也应当可以准备许多与例证有关的理由,以随时预备补充你的论点。但是,最好是找出一个最适当、最特殊的理由来作为你整个论点的证据。你向听众讲的最后几句话,应该就像一份高水准杂志上的广告词一样不拖泥带水。假如你能好好研究这些经由许多智慧结晶的广告,相信定能增进如何陈述主张和理由的技巧。通常,一个广告只推销一样产品或一个观念。在发行量很大的杂志里,很少广告一次使用很多理由来说服读者购买产品。同样的公司很可能会在不同的媒体上做不同的宣传,但很少在同一则广告当中做不同宣传。

如果你仔细研究这些广告,而且分析其内容,你会很惊奇地发现,这些广告无一不是应用“魔术方程式”在说服读者或听众购买他们公司的产品。

当然还有许多方法可以用来举述例证。如:展示品、示范表演、引用权威人士的言论、比较、引用统计数字等等。至今,这“魔术方程式”仍是最简易、最有趣、最富戏剧性而又最富有说服力的演讲技巧。

同类推荐
  • 说好话办好事

    说好话办好事

    人人会说话,人人在办事,但结果却是天地之别。越是与我们天天相伴的东西越容易被忽略,越是经常被忽略的东西却越重要。家庭背景、学历、机遇……我们的眼光过多地集中在这些对一个人的成功看起来似乎至关重要的要素上,实际上,所有这些只是给你提供了一个迈向成功的台阶,而说话与办事的本事才是助你迈上这一台阶的源动力。说话嘴上要有硬功夫,办事心里要有软手段。说话与办事可以分开来讲,但不可分开来做,任何把说话与办事的学问教条化、简单化的做法都不可取,它来源于对生活的总结,也必须在具体的运用中去学习。在办事的过程中琢磨说话的窍门,通过说话水平的提高办成别人办不成的事,这才算找到了学习办事技巧与说话诀窍的门径。
  • 博弈与生活全集

    博弈与生活全集

    如果将博弈论与生活结合起来,那么生活中每个人都如同棋手,其每一种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生活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所组成,你我皆在其中不遗余力地争取高分。
  • 像比尔盖茨那样思考

    像比尔盖茨那样思考

    遇到问题,不妨换一个方式去思考,这句话在生活中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充满着智慧的光芒。以榜样为榜样,激励人们开拓进取,迈向成功。
  • 人脉的力量:告诉你如何构建自己的人脉关系网

    人脉的力量:告诉你如何构建自己的人脉关系网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从立足社会、成就事业,从与朋友、上司、同事等多方面入手,生动地讲述和展示了经营人脉、打理关系、巧妙处世、和谐人生的技巧和方法。掌握、懂得这些技巧和方法,将会使我们在人际中游刃有余,在事业的道路上立于不败之地。
  • 你在为谁敬业、忠诚、负责

    你在为谁敬业、忠诚、负责

    世界500强企业优秀员工强烈推荐;不甘平庸、追求卓越者的修炼宝典。你现在是如老黄牛般任劳任怨、勤勤恳恳;还是如蚂蚁般,终日忙忙碌碌,无暇看路;还是如罗宾汉般离群索居,我行我素……无论是哪一种,都请翻开本书吧,阅读此书将让你工作面貌焕然一新,迅速走向成功。
热门推荐
  • 六芒主者

    六芒主者

    焰焚天,冰封地,千里皆绿意。厚土盾,金为壁。雷蛇冲天地。风为辅,水为助,一路冲九霄。一个屌丝学霸偶然一次经历,让他开启了强者之路
  • 女神如糖,BOSS像光

    女神如糖,BOSS像光

    黎涵锦参加同学聚会,意外捡到了旧识帅哥一枚。怎么办?黎涵锦用行动告诉你,这样办:拐回家!常戈皓对此表示:干得漂亮!“本boss无财,无车,无房,你养我。”“......”你不是我认识的那个高冷的学霸了!总结来说:这就是一篇女主强大,后来发现男主比女主更强大,实际上还是女主最强大的装逼文。
  • 上下有别

    上下有别

    懒散率真的爱情小说家,遭遇严肃刻板的帅哥担当。尽管初次见面都看对方不顺眼,爱情却在日日相处中渐渐萌芽。是工作职场要上下有别,还是火辣开演危险关系?特殊职场风起云涌,有一点暧昧,一点激情,一点点……情难由己的任性!
  • 唐山大地震
  • 王爷,请饶了我

    王爷,请饶了我

    “我说,你能不能不要这样的自私,赶紧放开我。”某男不满的看着眼前的这个男人。
  • 绝恋围城

    绝恋围城

    你的生命中可曾遇见这样一个人:他会冷暖不定,有时无害得像个孩子,有时冷峻得像全世界都欠他似的。他会偶尔地温暖体贴,也会霸道,甚至任性。除了那张脸,你真的找不出他哪里好。可就是这样一个差劲的人,慢慢地,你会心疼他,你会为他慌乱,为他幸福。你的生命中可曾遇见这样一个人:明明知道他很危险,却情不自禁地靠近。面对他,你会觉得很安心;在他的怀里,再大的风雨他都能为你遮挡。你会很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一切,却从不知哪儿来的心安理得……我呢,就很倒霉地遇见了这样一个人。我步步沦陷在他的世界里,就算做梦,也觉得幸福。听说,这种感觉,叫作爱情。
  • 独宠刁蛮狐妃:咩咩羊宝腹黑爹

    独宠刁蛮狐妃:咩咩羊宝腹黑爹

    一朝穿越成狐狸生个咩咩羊宝天才可爱又呆萌带着羊儿子闯天下勾美男,缺德事做尽,谁知儿子亲爹腹黑羊男找上门来死缠烂打各种无赖。一只狐狸两只羊,坏事做到牙都酸。
  • 现在是我的时代

    现在是我的时代

    她是个平凡的女孩,遇到各类的烦恼,长相身材学习没一点好。可是她却过了一个奇葩人生。
  • 阴阳双间

    阴阳双间

    他是一个奇怪的人,拥有特殊能力,他既然是人,也是鬼,有人说他是阴阳人,他的故事,由我来说。。。
  • 仙缘天地

    仙缘天地

    中灵大陆,修仙传承上古。人间九城,白城底蕴绵长。来自白城的白羽,生于祥和之时,长于魔乱之际,九城危,仙佛乱,天道崩殂。以一己平凡之资,挽九城,战邪魔,为天道正名!当群魔陆续平定之际,真正的大敌,异界大军正在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