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29500000010

第10章 写作篇(2)

由于第一句的宾语“白纸”连续地担当了第二句的主语,在语气上有一定的连续性,因此,这两句之间将不能用句号分隔,而需要采用逗号。同样道理,第三句的感受句的主语跟前一句没有联系,是完完全全的独立句,因此我们采用了句号。

即或是最无聊的情况,我们也可以写道:

“老师又给每人一张白纸,还是和平常的一样,无聊透了。”

描写的是“无聊”,但读者并不觉得无聊,觉得挺形象的。因为它准确地再现了当时无聊的状态。如果我们把两个句组的补充句和感受句都去掉,并且连起来读的话,就成了“老师安排课代表给每个同学发了一张白纸,老师又给每人一张白纸。”。像这样突如其来的、一截一截的说话不是流水账是啥?

为什么要采用有规律的三句话的组合表达方式,现在相信大家能够有所体会了。这就是组合句神奇的“力量”。它能将任何平淡无奇的东西,瞬间转化成作者的内心活动,并传递到读者的记忆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象。前提是,你必须按照原则去组合,按照规律去组合,否则你写出来的句子就很可能因缺少某些成分而让人感到少了些什么!

多进行这样的练习,慢慢地就会让自己形成一种良好习惯——能把每个事件的要点、内容、原因、评价都交代的清清楚楚,让每个听你说话的人都得到准确的感受,仿佛亲临现场一般。如果没说到位,反而还会觉得缺少一些东西了,自己也会感到不舒服。写作时感觉“无话可说”的同学可以按照上面所介绍的规律进行组合句的练习,养成这样的写作习惯后,你将会从一个不擅言辞的寡言者变成一个滔滔不绝的演说家。

不管是说话也好,还是学习写作也好,我们都不能过于着急。不要去想怎样尽快说完结果,而是应该不紧不慢、一步一步地说完每一个必要的细节,以显得自己从容不迫。细节是什么?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句式句组。你必须说完句组的每一部分,如果一件事情你只说了一句话就接着说第二件事,急急忙忙地想把话说完,那给人的感觉就是太单调,没有变化,语句呆板,却乏情感,让人一点喘息的机会也没有,反应都来不及,精神很紧张,言语太少也会让人觉得你难以亲近。

那,如果我们遇上的是认为特别重要的,三句的句组都不足以表达,需要加强又加强的被写对象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也没有问题!并列句和排比句能轻松地帮助你,而且不会对我们的句组结构产生丝毫影响,反而更加说明了这一原则在应用上的普遍性。

(资料22)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结构分析如下: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直接句。说明要描写的是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补充句。并列句。补充说明白花有两种形态。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感受句。并列句。说明在作者的内心产生的三种感受。

多么的有灵气!多么的动人!精华吧?!

怎样去欣赏别人的文章?这样欣赏的才是欣赏,才是玩味!这样的句子组合,不但没有丝毫的结构缺陷,而且内容扩展极为成功。没有人不会点头!

这段文字虽然无可挑剔,但标点符号却有一处值得商榷,如果你发现了,我觉得你今后的职业应该适合做文字学家。

文中的唯一一个分号用得有问题。作者可能是想把两组并列句分开,因而选择了分号。但这两组并列句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对象上,都没有类型相似的地方,我们可以从上面的方框表格内的分析看出来。因此,我们觉得还是简单地选择逗号更适合一些。

这也说明汉语的标点符号存在很不系统的现象。标点符号的问题并非某一句话、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跟我国汉语的标点标记体系有关。不过,这个话题已超出本书的讨论范围,就此放下。

现在我们来放松放松,欣赏几组华美句组,留意一下它们的结构,以此为榜样,训练自己的句组写作能力,好词好句将会流淌在自己的笔下。

(资料23)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

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荫把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给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第二个句组需要特别解释:为了补充说明什么是点破寂寞,作者用了两句并列关系的比喻句来作解释。这两句比喻句很容易被当作感受句来理解,但真正的感受句却还是后面的另一组并列句。

我想强调的是:语文是一门社会科学。优美的文字是一种艺术。艺术是连续的、流畅的,任何将其按照条条框框的划分都将是自我的禁锢。重其神,轻其形,按照原则去理解,但不要被原则所束缚。这才是乐在其中之道。

段的写作

如果说句组的写作是展示文章最美之处的话,那么,段的写作就是考验你的思维是否清晰的窗口。好比小酒窝和长睫毛必须出现在它们应该出现的地方一样,条理清晰,逻辑准确的安排才能获得读者的认同,不管读者是您的老师还是知识不如你丰富的学弟学妹。只要是明白语言的人都有资格评论你的“大作”。“美食”,人人都懂品尝!

段的写作,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几句话,当然也可以是一个或者几个句组。一句话的段自然不用说它;几句话或一个句组的段也不用多说;我们还是重点讲述如何写作议论文的标准素材段。

我们再次回忆一下素材式议论文的结构:审题,我们已经理解到老师想让我们什么了;素材故事,我们也准备好了;标题,也基本确定下来了;开头段,也基本没有问题了。那么,如何把你所准备的素材故事按字数要求合理地叙述在文章中呢?有没有什么窍门可以为大家所分享呢?当然有的!请看下面文章:

(资料24)

我写四川卷作文:一步一人生

在一块跳水板上,一个男孩静静的站在那里,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滴,同学们在下面不住的叫他快跳,快跳。可他却依旧不动,眼里充满了迷茫与无助,泪水在他的眼里堆积,终于,连老师也不耐烦了,在下面和同学们一起叫了起来,他的双腿开始打颤。他最终还是无法战胜心里的恐惧,他一下子坐在了跳板上,看到这个情况,谁会想到他是班级里读书最好的一个呢。体育是他的弱项,最终,他还是没能跨出那一步,他没能战胜自己。事后,同学们问他为什么没能跳下去,他说他那时心里真的好害怕,他爸爸是个教师,他爸爸告诉他,遇到困难退一步会海阔天空,所以,他选择了退。

从那以后的他,遇到困难之只想到逃避,而不是勇敢的面对,因为在他的脑海里,一遇到困难,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次跳水,他没能跨出那一步。他选择的是逃避,获得的是安乐和失败。

最终的他,一事无成,名字也不被别人所记住,一生碌碌无为,陪伴他的只有无能与平庸。

同样是那一块跳板,一个女孩静静的站在那里,她很漂亮,可此时恐惧却显现在她那美丽的脸庞上,她的同学也在下面大叫,叫她快,她的双腿开始打颤。后来,老师也开始叫了。她闭上眼睛,可她并未坐下,她紧闭眼睛,往前迈了一大步,她,成功了。她,战胜了心里的恐惧,她只是班里普普通通的一个女孩。而且她惧怕体育的程度并不亚于那个全班读书最好的男孩,她战胜了自己。事后,同学们问她为什么能战胜自己时,她双腿发抖,牙齿打颤的告诉同学,她爸爸是当地神学院的院长,她爸爸告诉她,遇到困难时记住勇敢的往前迈出一大步,你就会成功。

那以后的她,真的获得了成功,她在数学这个科目上露出了非凡的能力,她的数学老师这样的夸她:这个孩子的逻辑能力十分的强,上课注意力十分的集中,而且不怕困难,这样的学生真的很少见到。32岁时,她获得了物理博士学位。

她就是安格拉*默克尔,史上第一位女性总理,被人们称为“小灰鼠”的女人。成为总理之后,人们问她为什么会成功时,她这样说,因为以前有一个小女孩,她很害怕跳水,她的爸爸告诉她,遇到困难时只要勇敢的往前迈出一步,就会成功。我就是那个女孩,每当我遇到挫折或是困难时,我就会想起那次的跳水,我谨记着父亲的那句话,困难时只要迈出一步,就会成功。

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你迈出那勇敢的一步,你就会成功。

文章居然没有开头段!难道作者是想“出奇制胜”采用险招?完全不是!这只是说明没有开头段也不是不可以的。这对我们有的辅导书过于强调开头段是一个有力的反驳。当然,如果你按照自己的想法加一个适当的开头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跟在校的高中学生相比,老师们写的文章显然更能体现凭事实说话这一道理,这也是我们极力倡导大家学习素材式议论文的初衷。文中很平静地叙述了两个互为对比的故事,一反面,一正面,结论完全吻合了大家的判断。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读者阅读思路都很清晰。读这样的文章会感觉十分轻松,一点不觉得混乱。

对整篇文章的分析我们先放置一边,我们先来看看它的素材故事是如何写作的。

跟三句话组合的结构类似,标准的素材段一般可以被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故事叙述、评价、和议论。此篇文章的素材段我们可以这样来分析:

先看第二个素材故事的结构分析:

同样是那一块跳板,一个女孩静静的站在那里,她很漂亮,可此时恐惧却显现在她那美丽的脸庞上,她的同学也在下面大叫,叫她快,她的双腿开始打颤。后来,老师也开始叫了。她闭上眼睛,可她并未坐下,她紧闭眼睛,往前迈了一大步,她,成功了。她,战胜了心里的恐惧,她只是班里普普通通的一个女孩。而且她惧怕体育的程度并不亚于那个全班读书最好的男孩,她战胜了自己。

1、叙述故事

要把人物、地点、事件交代清楚,但不需要过于详细;

注意细节描写和用词。

事后,同学们问她为什么能战胜自己时,她双腿发抖,牙齿打颤的告诉同学,她爸爸是当地神学院的院长,她爸爸告诉她,遇到困难时记住勇敢的往前迈出一大步,你就会成功。

2、评价或总结

自己和外人对事件的评价,一般会引用当事人或别人说的话。注意“牙齿打颤的告诉同学”这句。

3、议论

此处没有写作者的感受,也没有发表议论,因为已经不需要这样做了。

再看第一个素材故事的结构分析:

在一块跳水板上,一个男孩静静的站在那里,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滴,同学们在下面不住的叫他快跳,快跳。可他却依旧不动,眼里充满了迷茫与无助,泪水在他的眼里堆积,终于,连老师也不耐烦了,在下面和同学们一起叫了起来,他的双腿开始打颤。他最终还是无法战胜心里的恐惧,他一下子坐在了跳板上,看到这个情况,谁会想到他是班级里读书最好的一个呢。体育是他的弱项,最终,他还是没能跨出那一步,他没能战胜自己。

1、叙述故事

要把人物、地点、事件交代清楚,但不需要过于详细;

注意细节描写和用词。

事后,同学们问他为什么没能跳下去,他说他那时心里真的好害怕,他爸爸是个教师,他爸爸告诉他,遇到困难退一步会海阔天空,所以,他选择了退。

2、评价或总结

自己和外人对事件的评价,一般会引用当事人或别人说的话。注意“他爸爸告诉他,遇到困难退一步会海阔天空”这句。

最终的他,一事无成,名字也不被别人所记住,一生碌碌无为,陪伴他的只有无能与平庸。

3、议论

作者对此事件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议论。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再次看出来:好文章并不一定需要华丽的句子和深奥的词汇,要的只是清晰和形象。当然,你还需要掌握文章结构的表达技巧。

一篇没有开头段的文章,是不是能让那些强调开头段很关键的宣传稍作收敛呢?一篇结尾段只有一句话的文章,又是不是能让那些强调结尾段重要的妙招失灵呢?作文的学习绝对不是只学一招一式,而是学习那些能够起到航标灯作用的,把握写作关键点的原则!如果你只学了“招式”,没有掌握原则,你永远只是照葫芦画瓢的专家。

为了进一步加深大家对素材故事段结构的理解,我们再分析几个例子:

(资料25)

1983年,美国人伯森·汉姆徒手登上了纽约帝国大厦,创造了新的迪尼斯世界记录,他也因此赢得了“蜘蛛人”的称号。美国恐高症康复联席会得知这一消息,打算聘请他作康复联席会的心理顾问。因为在美国有8万多人患有恐高症,他们被这种疾病困扰着,康复联席会所以极需要像伯森·汉姆这样的人为众多的恐高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伯森·汉姆接到聘书,打电话给联席会主席诺曼斯,并让诺曼斯查一查他们联席会的1042号会员。结果很快就查出来了,原来伯森·汉姆自己就是联席会的1042号会员,他本身就患有恐高症。诺曼斯对此大为惊讶,他不敢相信,一个站在一楼阳台上都心跳加快的人,竟然能徒手登上400多米高的大楼。伯森·汉姆的回答让我们知道了谜底:“在恐高症面前,我知道别人真正帮不了我的,我只不过是靠了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最终创造出了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奇迹!”

为了大家能更清楚地看出这段文字的结构,我们分析如下:

1983年,美国人伯森·汉姆徒手登上了纽约帝国大厦,创造了新的迪尼斯世界记录,他也因此赢得了“蜘蛛人”的称号。

美国恐高症康复联席会得知这一消息,打算聘请他作康复联席会的心理顾问。因为在美国有8万多人患有恐高症,他们被这种疾病困扰着,康复联席会所以极需要像伯森·汉姆这样的人为众多的恐高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伯森·汉姆接到聘书,打电话给联席会主席诺曼斯,并让诺曼斯查一查他们联席会的1042号会员。结果很快就查出来了,原来伯森·汉姆自己就是联席会的1042号会员,他本身就患有恐高症。诺曼斯对此大为惊讶,他不敢相信,一个站在一楼阳台上都心跳加快的人,竟然能徒手登上400多米高的大楼。

1、叙述故事

伯森·汉姆就是依靠自己的努力而克服恐高症并创造吉尼斯攀高记录的。伯森·汉姆的回答让我们知道了谜底:“在恐高症面前,我知道别人真正帮不了我的,我只不过是靠了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最终创造出了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奇迹。

2、评价或总结

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创造奇迹

3、议论

(省略)

(资料26)

同类推荐
  •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本书详细介绍了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同时辅以实战案例,系统、全面、深入地介绍了组织行为学的思想、理念和方法,分为四个部分共15章。
  • 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逻辑思维法训练

    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逻辑思维法训练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素质培养

    中学化学课程资源丛书-化学素质培养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本套丛书集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及教师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套实用工具书。
  • 学校总务管理中常见法律问题研究

    学校总务管理中常见法律问题研究

    《学校总务管理中常见法律问题》从总体上把一个学校后勤可能面临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分类梳理,为一个后勤管理者在自己的管理体系中搭建管理框架提供参考。从实务上以阐释管理原理、分析法律关系、解读实际案例的方法,从理论到实践,帮助后勤管理者掌握常见的法律纠纷的性质、学校与学生如何分担责任以及如何做好防范。本书以警示的方式对管理过程中容易发生的法律纠纷进行特别提示,对于管理者规避法律风险,将纠纷消灭于未然状态具有一定的提醒作用。本书在写作时坚决摒弃了理论研究用语晦涩难懂的弊病,无论是对管理理论的解读,还是对法律问题的分析,都用娓娓道来的方式,方便读者更快更准确地掌握相关知识。
  •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感恩故事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感恩故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热门推荐
  • 假爱真做:神的凡心

    假爱真做:神的凡心

    就算当上花后、神后又怎样?还不是被天帝骗得团团转,他为我做了那么多,没想到啊,原来这一切不过是他设下的一个圈套,我们的命运早被他改了,就连结局都设定好了,他费尽心思做这么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了她?一个在一千年前就已经死去了,现在仅剩一丝残魂的女人?
  • 铃音尽

    铃音尽

    跟姐妹一起穿去古代调教小僵尸。什么?!现代还有矫情的贱人欠教训?没事,夜路走多了总会遇见鬼的!诶,为什么一定要写这个?算剧透么?够20字了么?应该大概也许够了吧?很好....
  • 吃货青梅:妖孽竹马要吃梅

    吃货青梅:妖孽竹马要吃梅

    为什么别人家的青梅会撒娇会卖萌,而他家的却只会吃!!“彦哥哥,笨蛋是什么蛋?可以吃吗?”谁能告诉他看着他流口水是什么鬼!“秦雪笑!除了吃你还能干什么!”第一次博学多才的顾君彦有了深深的无力感。“睡!”某小只偏头想了想,严肃道。“......”顾君彦怒了,第一次冷静自若的他,有了撞豆腐的冲动,不过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忍!于是某日.....“顾君彦!你除了吃我之外还能干什么!”秦雪笑悲愤地捂住被子,白皙的颈脖是一个个鲜艳的草莓控诉这昨夜他的暴行。某人无耻地掀开被子,勾唇一笑“睡!”
  • 穿越异世:绝色丹师

    穿越异世:绝色丹师

    苏念作为一名作死的考古研究生,无意中得到一对骨哨,从此她穿越到一个不曾有任何记载的文明中去。在这里,人拥九州,妖宰九塞,魔掌九薮,神居四海之外。在这里,人可怪力乱神,一指破山河,一足压百川。在这里,只有一条信仰,活下去!======================================好吧,这就是一个女汉子的剽悍史……
  • 末世之亡龙觉醒

    末世之亡龙觉醒

    惶惶末世,亡龙出没,生人勿进,百兽退避!违者,杀!ps:这是一个获得亡龙记忆、披着人行外衣的“普通人”杀戮、征伐在末世的故事,风格倾向暗黑爽文,圣母、卫道士、无脑流慎入!
  • 错惹冥王:弃妇当自强

    错惹冥王:弃妇当自强

    她是贱妇,任人唾骂,脸糊一层脂粉,面无二两肉,居然也有人强制拉她上床?是哪位如此重口味?竟然是他,名震京都的天煞孤星冥王,可他偏偏却说是她包藏祸心!她忍无可忍,老娘走成不?哼,不行!你得清楚认识自己的错误才成!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黑道剑客

    黑道剑客

    谁是黑道王者,谁是第一剑客,是十年前的一场巨大阴谋,还是十年后的神秘宝盒。剑客的一身只忠于自己手中的剑,只忠于自己的信念。天下英雄谁主沉浮,是为了天下第一,还是权力。一场源于十年的惊天大阴谋,能否揭晓,一个号称天下第一的黑道皇帝刘湘是真的灭亡了……
  • 把唯一的爱留给我

    把唯一的爱留给我

    这是一部从小学开始的爱,一直持续到谜底揭开。当主人公深爱的人离开以后,一些扑朔迷离的事情也随之而来。
  • 星屠

    星屠

    一次意外,李青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他吃喝不愁,铁心要做一个二世祖。但生活却一次次的逼迫他,他为救百姓,却反遭奸人陷害。最终李青云明白,要想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生存下去,最起码要学会保护四样东西:脚下的土地,家里的父母,怀里的女人,身边的兄弟。ps:参兴已经完本两本小说,第一次来创世,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远古部落

    远古部落

    远古时代原始部落的故事。人与自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