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89100000031

第31章 刘步蟾“擅改队形”了吗

长期以来,北洋舰队在甲午黄海海战中原定采取什么队形?战时究竟采取何种队形?队形的变动是否系被人擅改?这些问题一直是历史学界所争论不休的,其中北洋海军总兵、旗舰“定远”管带刘步蟾是否因贪生怕死而“擅改队形”,则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之一。由于史料的记载完全不同,人们的观点截然相反,此事直到现在仍是一桩疑案。

有些史料记述了刘步蟾“擅改队形”的经过。英人泰莱在所著《泰莱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中写道:黄海海战之前,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曾召开战事会议,“议决战时众舰前后分段纵列,成直线,每段大抵姊妹舰二,成四度行列(InQuarterLine)”。但是在发现日本舰队,北洋舰队起锚迎敌之时,队形忽然加以变化:“镇远本在后相傍,忽疾趋而前,若欲相比肩者。他舰之行动亦同此可异。当时,指挥舰队排布之信旗已发出,一望即证实予(即泰莱)之疑惧。信旗所示,为诸舰相并横列(LineAbreast),以主舰居中;而非如提督与诸管带所议决之分段纵列。”为什么北洋舰队队形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泰莱认为责任在刘步蟾身上,“此为其深谋焦思之结果;彼所谋思者非他:当遇敌时,将何以善保其皮也。以战斗舰居中央,弱舰在两翼,则敌人之注意,必最先及于后者。如此则不致敌方炮火自始即集中于彼所住舰,如前后纵列所当有之结果。”意思是说,如按原定之“分段纵列”队形,“定远”、“镇远”

二舰居前冲突敌方舰队,敌方炮火必然首先集注于此二舰之上;于是刘步蟾耍了个花招,改“分段纵列”队形为“相并横列”阵势,以其他军舰来吸引敌方炮火,以牺牲诸弱舰来保全自己。但是,当时这种“相并成直线之排列,未见完全”,原因在于“两翼弱舰,觉其位置之危,逗留于后;故我方舰队成半月形”。据泰莱说:当时他已发现了刘步蟾的“奸诡之举”,是加以纠正呢?还是听之任之呢?他考虑到“此出乎意外之信号已引起舰队之纷乱,若复更改,纷乱当益甚。

予惧其涣散而不可收拾也,两害相权,以保持现状为轻。无论此策当否,予秉之而行。予自望塔跃下与诸上司会,为言曰:‘总兵己发错误之信号,令相并横列,主舰居中;请观众舰;然若更改,纷乱转甚。’众韪其议。

《冤海述闻》书中亦记:“查海战利在铁甲舰为先锋,次等舰为中队或后队,以铁甲坚利便于攻敌且能保卫弱小之船,故各国必以铁舰为督船,既能折冲敌锋,而在前引领,变阵亦灵动也。是役,我军以‘定远’督船并‘镇远’铁甲居中,而反以弱小之船作左右翼护之。倭船作双行,鱼贯而来,且据上风,我已失势。”

类似的记载,在日人浅野正恭著《日清海战史》中也可看到,浅野氏写道:“初,支那舰队之起碇而前也,阵形如小队横阵,此虽发自将令,然全队实已自至于死地。无他,以势力最大之舰居中央,适以强固两翼之战术相背,若以‘定远’、‘镇远’排列于两翼之间,或得免于败亡,亦未可知。然此不独丁提督及其顾问之责,盖以督阵宣令之刘总兵不传丁之信号,而丁既发之,不遑变更之也。不宁唯是,开战后刘之妨害命令,或妄自更变,至于再三”。

此外,《晨园漫录》、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罗惇曧《中日兵事本末》等书中,也都有刘步蟾假传号令,“擅改队形”的记载。

长期以来,由于黄海海战时泰莱与刘步蟾确是同在“定远”舰上,描述得又十分细致,所以相当多的人把此看做“信史”,认为“最有参考价值”,相信刘步蟾在海战开始之前,为了躲避敌方炮火而违反军令,故意错发信号,把北洋水师原来议定的“分段纵列”、两铁甲舰居前的阵势,擅自改成“相并横列,以主舰居中”的队形,结果造成了北洋水师阵形混乱,战斗失利。连台湾战史研究室所编《中国历代战争史》中也说:“旗舰管带总兵刘步蟾殆为当时海军高级军官之败类。开战之初,擅改阵形,其唯一之理由,即刘步蟾欲使己身处于最安全之地位。盖如是布阵,则敌舰避坚击暇,必先击其两翼,而炮火当至最后集中于旗舰上也。”

但是,也有一些历史资料证明刘步蟾并无“擅改队形”之事。据此,有些论者断定泰莱在《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中所说刘步蟾擅将“分段纵列”阵势改为“相并横列”队形,是“无中生有,挟嫌诬陷”。他们认为,北洋舰队原先并无以“分段纵列”阵势迎战的计划,其后也并未以“相并横列”队形对敌,当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刘步蟾擅改队形的事情发生。他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刘步蟾“擅改队形”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第一,泰莱文中所谓的“战事会议”,既无具体时间,又无其他内容,可见不是黄海海战前的临战会议,而只是平时召开的一种战术讨论会。即使在这样的会议上曾有过“众舰分段纵列”的决定,也不应死守某种阵形一成不变,根据战争的实际情况,临时改变阵形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事实正是如此,北洋舰队就是根据日舰成单纵阵,似欲“直攻中坚”的形势,而将并列纵阵临时改变为犄角雁行阵的,这已为中外史料所证明。汉纳根在关于黄海海战的报告中说:“九月十七日,我队与敌队相峙,曾布为并列纵阵前进,其后改为单纵阵,终至采用后翼单梯阵”,说明北洋舰队在接敌时曾经数次改变过阵形。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也说:北洋舰队接敌时,“汝昌自坐‘定远’为督船,作犄角鱼贯阵进。遥望倭船作一字竖阵来扑,快船居前,兵船继之。汝昌谓其直攻中坚也,以‘镇远’、‘定远’两铁甲居中,而张左右翼应之,令作犄角雁行阵”。这段记载,不仅叙述了改阵经过,还指明了改阵原因。被访问的曾经参加黄海海战的北洋舰队老水手,也都说:北洋舰队“先是排成双纵阵前进,一会儿又摆成人字阵式,向敌舰直冲”。由此可见,泰莱所说北洋舰队一起锚,阵形就被刘步蟾擅自改为“相并横列”,似乎不曾采取过双纵阵前进,这是十分可疑的。

第二,如果北洋舰队阵形不是由丁汝昌等所定,而是为刘步蟾所擅改,那么,从泰莱于午前11时左右发现刘步蟾“改阵”到午后12时50分海战打响,其间相隔两小时之久,双方舰队相距尚在二三十海里之外,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这么远的距离内,完全有可能把刘步蟾所“擅改”的“相并横列”阵形重新变为“分段纵列”阵形,这在时间上既完全来得及,在行动上也并不很困难,只要把犄角雁行阵的两翼舰只向中间收拢即可,并不会造成什么“若复更改,纷乱当益甚”的严重后果。由此可见,北洋舰队之所以来再重新变阵,并不是如同泰莱所说的“然若更改,纷乱转甚”,只好“两害相权取其轻”,而只能说明刘步赡并不曾擅改阵形。

第三,泰莱说,刘步蟾违令改阵后,“两翼弱舰,觉其位置之危,逗留于后,故我方舰队成‘半月形’”。这不仅与其文中关于北洋海军官兵“狞厉振奋”、亟思一战的记载难以吻合,也与其他一些亲历战阵的外国人的记述相矛盾。当时在“镇远”舰上参战的美国人马吉芬记载说:“各舰见旗舰‘定远’扬‘立即起锚’之信号,无不竞相起锚,行动较之平日更为敏捷,即老朽之‘超勇’、‘扬威’两舰,起锚费时,因之落后,然亦疾驰,竟就配备”。汉纳根的报告中也说:

“诸华舰颇能如余之意”。当时正在附近海域“观战”的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斐利曼特描述道:中国舰队“以两舰相对,自顶点各向正横后的45度线上,左右排列,状若锯齿,……自日舰观之,恰如楔形“V形”,向敌阵猛冲。这些记载与泰莱所说的矛盾之处将如何解释?

第四,如果真如泰莱所说,刘步蟾为了居中躲避敌人炮火而擅改纵阵为横阵,那么他就不应该在队形未整之前就冒险冲敌,而据史料记载,刘步蟾在“横队未整”和后续舰“均赶不及”的情况下,即指挥定远舰急急先行,并终始居于夹缝雁行阵的“人”字形之首,将自己暴露在敌方炮火之下,因而成为敌人炮火的重点攻击目标,这岂不是与刘步蟾躲避敌方炮火、保全自己生命的初衷南辕北辙了吗?

由于存在着以上疑点,所以有些论者认定所谓刘步蟾因贪生怕死而肆意违抗军令,擅将北洋舰队“分段纵列”阵势改为“相并横列”队形的说法,是子虚乌有之事。历史事实究竟如何?看来现在还不是下结论的时候。

同类推荐
  • 科学文库——引领海上之路

    科学文库——引领海上之路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世界海洋航线、郑和下西洋、哥伦布发现美洲、达·伽马到达印度、麦哲伦环球航行、迪亚士发现好望角、库克探索南方大陆、南森的北冰洋探险、船舶的起源独木舟、迎风起航的帆船、设备先进的轮船、各式各样的客船、不可或缺散货船、手有传送带游船、古往今来论战船、水中精灵潜水艇、海绵军舰“航母”。
  • 上下而求索(科学知识大课堂)

    上下而求索(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一本书读懂地理知识

    一本书读懂地理知识

    本书分为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两部分,并对地理知识进行了深入的解读,是学习地理知识的经典读物。
  • 星球保卫战:谁来修补破损的地球

    星球保卫战:谁来修补破损的地球

    关爱自然,热爱地球,爱她的青山绿水,爱她的碧草蓝天,爱她的鸟语花香……我们要真正学会保护地球,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筑起一道绿色的环保大堤。捍卫资源,捍卫环境,捍卫地球,捍卫我们美好的家园吧!我们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我们,关注生态文明责无旁贷。
  • 空间站之窗

    空间站之窗

    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空间站之窗
热门推荐
  • 逆魔劫

    逆魔劫

    谁说九阴绝脉者不能修真?谁说九阴绝脉者祸及亲朋?谁说他无儿孤苦?谁说他不得善终?九幽绝脉者,也是异样成神!平凡少年渡劫历险逆天而上,以超人一般的毅力终成就无上至尊。
  • 黑暗骑士之帝国

    黑暗骑士之帝国

    不一样的山野少年,心怀善念和正义,在帝国黑暗之时他就像一道亮光。手持宝剑退强敌,心存仁义救苍生。自古总是皆有事,功高震主难重生。
  • 那年烟熏色

    那年烟熏色

    三年以前,因为车祸,宛宛失忆了;三年以后,宛宛遇上他,是重逢还是初遇?那他对她的目的只有争夺家产吗?两人都是陆家的继承人,对她只有利用吗?原来背后还有她忘了的秘密——花开。当恨已经不是故事的主角,那么,已经过去的就不会再回来,能成为我拥有的,我一定不会放手——恰逢。
  • 除魔物语:斩妖英雄谭

    除魔物语:斩妖英雄谭

    人与妖一场延续了千年的战争人与妖无数跨越了禁忌的爱恋妖,生来就强于人。斩妖士,一群拥有特殊能力的人类。而他们的任务,就是与妖厮杀,守护那些普通的人类。一个被一位老斩妖士养大的男孩,能在这人与妖的世界里掀起怎样的风波、、、
  • 最强地府论坛万能版主

    最强地府论坛万能版主

    “什么天庭论坛不行了?”“老婆不是让你不要买九转金丹吗。”“卧槽咱们论坛谁攻击的马上让他死”“咱们卖的凡间内衣还有吗?什么要粉的!好的客人,欢迎继续光顾地府淘宝。”“对方想要吃的就去做啊,咱们地府外卖一定要满足人。”“什么?送件人员不够了,咱们是地府的去找孤魂野鬼啊,做快递要快啊。”张林拿着手机喊道,他是地府的论坛最强万能版主,他是最幸运的凡人,在他眼中天庭算什么,我们地府才是最牛逼的!
  • 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修罗场之恋

    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修罗场之恋

    实际上,即便过了很多年之后我再次回忆起当时因为种种阴差阳错所带来的邂逅和偶遇,也最终无法确定这一切的一切对我来说到底是好是坏——唯一能确认的是,发生的已经发生,尚未发生的可能发生,作为我只能对此予以接受,而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倘若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整个故事的情节,那么我想可以这么去叙述:在我初三那年的暑假,因为母上大人的一次头脑发热,我独自一人来到了一个从未有过印象的城市,并因此改变了整个人生。
  • 孽狐

    孽狐

    白灵:如果这是孽缘,那我愿做一只逆天的孽狐…刑天:究竟需要我几世的轮回才能换你一眼回眸?白睿:以后不管怎样,有我就有你,这是永世不变的承诺。是妖孽,迷惑了谁的双眼?还是冤孽,造就了这般情仇…爱由孽生,孽灭爱亡……这一切终会停在何处?PS:封面由小无制作,么么大爱。
  • 钢铁年代

    钢铁年代

    一九四八年春天,山东连连长尚铁龙率部攻打鞍山,在与国民党守敌连长杨寿山僵持中,受到敌方枪袭。他妻子麦草和儿子金虎收到阵亡通知书奔往鞍山,找不到尚铁龙的遗体,只看见掘开的坟和坟前的木牌。尚铁龙被救,死而复生养好了病,坐船回到胶东才知道妻子和儿子到关东接他的遗骨。一家人便因此失去了联系,麦草决意留在鞍山边找工作边寻找尚铁龙消息。却因意外帮助抢救精密机床有功而得到在工厂上班的机会,从而认识了杨寿山。杨寿山对她生活、工作都百般照顾,两人慢慢产生了感情。尚铁龙复原被安排回鞍钢工作那天正赶上麦草和杨寿山的婚礼,三人纠结一生的感情便由此展开。《钢铁年代》是金牌编剧高满堂继《闯关东》、《北风那个吹》后的又一力作。共和国成立初期,为了发展祖国的钢铁事业,来自于全国各地的一群人汇聚于鞍钢,形成了五湖四海鏖战关东的景象。《钢铁年代》正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这群人感人至深的友情、爱情和亲情故事。延续高满堂的一贯风格,《钢铁年代》的故事颇有传奇色彩。从角色的设置到剧情的安排,无不经过他精心策划,人物跌宕的命运和曲折的故事都体现了高满堂极其深厚的戏剧创作功底。
  • 轮椅王座

    轮椅王座

    我江亦此生此世,定格在轮椅之上,身不由己。然造化赐我神念之体,以无上精神之力上下求索而问鼎大道;上苍之目、天人合一、未卜先知、来去无踪、念控魂动……诸多逆天神通,都要以躯体的永恒痛苦作为代价!然而为了睥睨天下、执掌神权、看透宿命、造福苍生,本王在所不惜。心念所致,万物为我掌控,集天地玄黄,渡仙劫,心与轮椅,永生不灭。……世间唯一的修神王者,跨越时空,闯向那风云变幻的玄武世界和奇迹世界、征踏这地球平行位面的末世纪元…………传说霍金可以在轮椅上窥探到宇宙的终极奥秘,甚至是一些被天道禁止的法则。
  • 花满伤

    花满伤

    穷单身小保安与朋友去ktv潇洒,不想遇到儿时玩伴已长成美女的小霜,花满伤为救小霜得罪腹黑老板,没想到小霜为了钱自干堕落,花满伤受冤被杀,穿越到镇北将军府,开始了香艳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