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88500000003

第3章 产品战略(2)

不过,Windows取代或否定DOS的方式,完全不同于Macintosh、UNIX和OS/2那种把DOS完全撇开的方式,而是采取了与DOS兼容的方式。微软起初就是在DOS的平台上开发Windows的。早在1988年,微软就推出了支持鼠标以及“图形用户界面”的DOS4、0,虽然那只是一个“外壳”,没能吸引多少买主。1991年,微软继续努力向这个“外壳”注入内容,推出了MS-DOS5、0,这个升级版能够为应用软件的存取提供更多的内存,提高了原本有限的多任务能力,使装入一个以上的软件(但不能同时运行)成为可能。这个升级版,销售量达几千万套,被证明是一个推出Windows的优秀平台。在1985年到1995年大约10年的时间里,微软对DOS的升级和对Windows的开发,采取了两者相互渗透并同时进行的方针。一方面,微软不断推出尽可能向图形用户界面靠拢的独立的DOS新版本,直至1994年推出最后一个独立存在的MS-DOS版本6、22。另一方面,微软也不断推出和DOS兼容的独立的Windows版,即1987年推出1、0版、2、0版(这两个版本在商业上都失败了),1990年推出取得初步成功的3、0版,1992年推出取得辉煌成果的3、1版,直至1995年推出实际上是以DOS7、0为底层引导程序的Windows95。这意味着,微软在开发功能全面的图形界面操作系统时,成功地做到了“将MS-DOS嵌入其中”,“从而使MS-DOS免遭淘汰”。

Windows95是微软取得自我否定DOS最后胜利的标志。这时,微软才公开宣布不再对DOS的版本进行升级。

总之,Windows作为新一代操作系统,是通过利用、兼容DOS这个老一代操作系统,来实现新老交替、取而代之的。形象地说,Windows比DOS“跳”得更高,但这却是以DOS为“跳板”来实现的。从根本上说,新标准兼容老标准,逐步而不是突然取代老标准,这种平稳过渡有利于维护广大用户的基本利益。

2、Windows尽可能与各种应用软件兼容

一个操作系统的兼容性,可以从它和各种应用软件的关系来考虑。一个操作系统,允许在它上面正常运行的应用软件越多,这个操作系统的兼容性就越好。

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出现得很早。但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取代字符界面操作系统的行业标准地位,原因就是它对应用软件的兼容性太差。固然,为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编写应用软件,比较复杂和困难,但也没有难到无法办成的程度,关键是许多专业的软件公司不能迎难而上,踌躇不前。他们之所以犹犹豫豫,是因为拿不准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能不能变成行业标准,以及什么时候变为市场认可的行业标准。于是在这里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越是没有多少应用软件可以运行,它就越不能成为市场认可的行业标准;越没有人愿意克服困难为它编写应用软件,它也就越没有应用软件可以运行。

苹果公司不能打破这个恶性循环,所以它的Macintosh操作系统没有成为个人计算机行业的标准,它的Mac机没有成为主流机。IBM公司也不能打破这个恶性循环,所以它的OS/2操作系统也没有成为行业标准,它的“OS/2机”也没有成为主流机。

微软迎难而上,敢于向这个恶性循环挑战。早在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微软就兴趣盎然地为Macintosh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开发过应用软件。虽然,有些编写得并不怎么样,使用起来问题很多,如1984年1月推出的表格处理软件Macintosh·多元计划、文字处理软件Macintosh·Word1、0,就属于这一类。但是,微软1985年9月推出的表格处理软件Macintosh·超越,受到了市场的欢迎。微软继续努力,为了降低编写图形界面应用软件的难度不惜花几年的时间,引入了VisualBasic这样的编程工具。所以,当微软自己编写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Windows的时候,它不仅自己积极地编写应用软件,而且呼吁独立的软件公司为Windows编写应用软件。

作为一种战略,微软不是开发“一个”,而是开发“一套”应用软件来和Windows配合。微软把各种应用软件,如表格处理软件Excel、文字处理软件Word、文稿演示软件PowerPoint、数据库软件Access和通信软件Mail等,都集成套装起来,称之为办公自动化应用软件Office,并使之能在Windows的平台上成功地运行。

1990年,办公自动化应用软件Office1、0,配合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Windows3、0同时推出。在Office1、0这个套装应用软件中,Excel作为图形用户界面软件其历史最为悠久,质量也最好。也正是这个图形用户界面应用软件Excel,为Windows3、0的初步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良性循环开始了:“微软通过编写专门配合新Windows程序的Excel而一路领先。Excel促进了Windows的销售……1990年5月份推出的Windows3、0在5周之内就卖出近40万套。”Windows3、0销售得越多、使用的人越多,就越容易暴露它的漏洞(bug),从而有利于改进。

Windows3、0推出后不到一年,微软在1992年4月就推出了排除漏洞(bug)的、质量更好的Windows3、1。Windows的质量越好,用户就越愿意购买,离开取代DOS成为行业标准的目标就越近。事实上,Windows3、1上市后不到一年,每10台售出的个人计算机中就有9台是与这一版本配套售出的。这就是说,微软用Windows3、1操作系统取代了MS-DOS曾拥有的支配地位。Windows3、1成了市场认可的行业标准。Windows越是取得支配地位,成为市场认可的行业标准,就越有利于推广和改进办公自动化套装软件Office,也越能吸引其他软件公司来为Windows编写应用软件。

在1992年,微软的高级管理层,还进行了一次有利于促进操作软件和应用软件相互兼容的组织变动,即操作系统部门和应用软件部门正式合二为一进行统一管理。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由于操作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在战略上越来越相互依赖,越来越不可分离,所以一方面只有深入了解新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如何运行,才能写好各种应用软件;另一方面,如果写不出各种好的应用软件,新的操作系统也绝对不可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3、Windows尽可能与各种计算机硬件兼容

一个操作系统的兼容性,也可以从它和各种计算机硬件的关系来考虑。计算机最主要的硬件是中央处理器。一个操作系统,越是能够在多种不同的中央处理器芯片上正常运行,那么这个操作系统对硬件的兼容性就越好。

微软成立研究机构,是梅尔沃德建议的。而梅尔沃德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是因为他组织的一个小组,通过研究所选定的操作系统类型,不仅能够在英特尔公司生产的中央处理器芯片上正常运行,而且也能够在非英特尔处理器芯片上正常运行,从而使微软的操作系统具有更大的兼容性。

微软作为一家专门生产软件而不生产硬件的公司,从思想感情上来说,比较容易做到对所有硬件都一视同仁,不会偏爱某一种硬件;但从技术上来说,要使一个操作系统能够在各种硬件上很好地运行,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

1992年,是IBM公司和微软终止合作的第一年,也是Windows和OS/2公开竞争操作系统行业标准地位的第一年。就在这一年的4月,微软推出了Windows3、1。这个版本,是微软在自我否定DOS、继续提供下一代操作系统行业标准的过程中,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

但是,Windows3、1所取得的胜利,是不稳固的。

首先,Windows3、1本身有不少缺陷。Windows3、1虽能执行多种工作或应用程序,但只能在一条线程上进行;如果一个应用程序运行失败,整个操作系统就可能需要关闭。单线程应用程序还必须占用处理器的时间,一个高强度应用程序(如一个多媒体程序)会导致同时分享处理器的其他程序运行得特别缓慢。这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单线程MS-DOS的人为缺陷)使Windows3、1的用户在操作时经常遭到失败,这使微软很难将Windows3、1销售给公司用户。所谓“很难销售给公司用户”,实质上就是指Windows3、1不能用做网络操作系统,不能应付来自四面八方的多种任务,不能和已经连接成为网络的各种计算机硬件兼容。

其次,竞争形势在变。IBM公司已经从过去的失利中醒悟过来,在继续独立开发OS/2的过程中,已经认真考虑了和各种应用软件的兼容性。结果,凡是能够在Windows3、1上运行的应用软件,在OS/2新的版本上也都能正常运行。这就是说,在和各种应用软件兼容方面Windows3、1相对于新的OS/2而言并无优势。虽然,Windows3、1运行个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速度,比OS/2要快,但是OS/2也还有其他方面的优势。除了OS/2是32位操作系统之外,一个非常明显的优势就是OS/2适用于计算机网络,而Windows3、1不适用于计算机网络。

一种操作系统是否适合于网络,既是对它兼容性大小的一个考验,也是它竞争行业标准潜力大小的一个标志。显然,微软在这方面落后了,因为“这些网络一般都使用以UNIX为基础的操作系统,如网威(Novell)公司的NetWare”。事实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网威公司的网络操作系统(NetWare),就已经是网络操作系统的行业标准了。

对于微软这样一个“面向未来型”的计算机公司来说,Windows3、1不适用于网络,可不是一件小事。如果说20世纪70年代的“未来”,是个人计算机时代;那么,20世纪90年代初的“未来”,就是计算机网络时代。因此,Windows如果要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就决不应该满足于Windows3、1,而应该继续向前推进。

比尔·盖茨清楚地认识到这点。他说:“Internet正逐渐变得如此重要,以至于只有Windows在清楚地被证明是连接人们与Internet之间的最佳途径之后,它才可能兴旺发达起来。所有的操作系统公司都在十万火急地寻找种种能令自己在支持Internet方面略占上风、具有竞争力的方法。”微软当然更是自我加鞭,紧追未来,勇往直前。

注重兼容性,微软更有一个自我加鞭、紧追未来的一个重要方法——创新开发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一中国古代的名言,也完全适用于软件的编写工作。要想写好软件,必须使编写工具“锋利”起来。微软在两个工具软件上下的工夫很深,一个是图形用户界面程序语言软件VisualBasic,另一个是对象链接与嵌入软件OLE。有人对微软在研制这两个工具软件上所下的工夫,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公正地说,人们也可以把OLE和VisualBasic,看成是微软贡献给软件产业的极为有用的标准和技术。除了微软,成千上万的应用软件开发者正在有效地使用这些工具来创造商业软件产品和定制应用软件。”

VisualBasic是降低编写图形用户界面应用软件难度的工具。为了引入这个编程工具,微软不惜花上几年的时间。有人说:“比尔·盖茨在5年时间内,推进Excel与其他组件采用VisualBasic为通用的‘宏语言’(宏是一组特殊的命令,由用户自行处理,使许多复杂的操作仅需一两个快捷键就能激活。标准宏语言,能使用户用同一种方式来定制各种各样的微软产品)。”

OLE是在应用软件之间传送数据和信息,从而实现通用组件共享的“锋利”工具。软件的生产或制造,起初是采用“各种软件各自独立、各成一体”的编写方法。每写一个软件,必须写出它的全部代码。随着软件越编越多,编写经验越来越丰富,人们发现:一个应用软件,实际上可以区分为若干个特性组件;而一个系统软件,实际上也可以区分为若干个子系统。许多特性组件,是经常出现在各种不同的应用软件之中的。例如,“打印”特性组件,就出现在“表格处理软件”中,也出现在“文字处理软件”和“文稿演示软件”中。“打印”特性组件,可以而且也应该成为通用组件,从而可以共享。但过去编写这些软件时,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地进行的,无论哪个软件的编写者都必须写出全部所有的代码却没有实现共享。1993年,微软鉴定出在所有产品中,大约有85种主要特性是常用的,却还没能实现共享。于是微软新创了一种办法,那就是用OLE来建构某个特性并加以简化,使相应的特性组件成为OLE对象,成为可以相对独立处理的一个单元。如果在编写其他软件时也采用OLE界面,那么就能够把这个特性作为一个“标准的”、作为一个单元并入其他程序,而用不着重新编写有关的原始代码。OLE作为一种工具软件,其带来的结果就是:开发人员越来越多地运用共享或通用组件来构造软件,原本互不相关的应用软件,变得越来越组合化与通用化。这一方面大大增加了不同软件之间的重复利用的代码数量,另一方面则大大减少了开发人员的重复劳动。例如,Excel4、0在Windows和Macintosh平台间共享了69、4%的代码,另有15、4%用的是Macintosh的专有代码,15、1%用了Windows的专有代码。这就是说,假定已经有了软件Macintosh·超越4、0,如果再要编写Windows·超越4、0,那么只要编写很小一部分代码就行了。

同类推荐
  • 天才是教育出来的:造就英才的51个细节

    天才是教育出来的:造就英才的51个细节

    有人换算出非常具体的造就天才的公式:一万个小时的“深度训练”,即大约十年的专业训练,是你在任何一个领域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更关键的地方在于,除了训练量以外,你要对这种“深度训练”的方法有正确的把握。
  • 洛克菲勒家书

    洛克菲勒家书

    本书是约翰·D·洛克菲勒给他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的私人信札的汇编,这些信札是洛克菲勒不愿意公开的,以遗嘱形式珍藏的贵重物品。信札“透露了太多洛克菲勒家族的商业秘密与经营智慧,绝对是一本培养伟大企业家的无可比拟的教材……”洛克菲勒这些信札的价值正如艾伦·格林斯潘所说:“比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的全部财富还要宝贵。”
  • 我是超级优等生

    我是超级优等生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就会主动地学习,改变老师和家长“要我学”的被动情景,变成渴望求知的“我要学”的积极心态,从而为自己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且为达到目标而专注努力。
  • 精彩的语言艺术:世界著名政治家精彩演说

    精彩的语言艺术:世界著名政治家精彩演说

    刘青顺编著的《世界著名政治家精彩演说》所选文章精辟深刻,内容隽永,文字优美,且都是出白名家之手,除了文字的清新深邃外,还能从字里行间看出名家当时的影子。
  • 见人见己见如来

    见人见己见如来

    浸润了千年历史的“禅”文化,能够帮助我们化解“浮躁”环境所带来的困惑与迷失,让我们在内心深处有所触动,为我们答疑解惑,减少我们的烦恼,改善我们的生活。本书从真伪、即心、因果、缘分、得失、机趣、目标七个方面解读了一些人之所以有所成就的因缘。我们可以从这些人的生活和经历中,读出关于禅宗的感悟,悟出生活的本质,得到幸福的回报。
热门推荐
  • 每天学点心理学大全集

    每天学点心理学大全集

    一本书,读懂超级实用的好玩心理学明明你认为朋友的新发式庸俗极了,为什么还是言不由衷地说“非常匹配你的脸型”?为什么你会迷信星座运程,甚至将正视为自己的人生指导书?为什么你一味对某个朋友好,对方却麻木地习以为常?初入某个场所,你为仆么会有似曾相识之感?职场晋升真的意味着走向成功之路吗?为什么你会强忍着看完不喜欢的电影?为什么细水长流的感情更符合爱情的逻辑?为什么男人喜欢用“Iloveyou”表白,而不是“我爱你”?以上问题,书中都有精彩的答案!
  • 热血神农

    热血神农

    一个少年入神农架考古时,随着一尊天下牛耳进入另一片天地。修圣路,踏歌行,逆天问斩。只待我神农作主。
  • 此去经年:假如爱成为回忆

    此去经年:假如爱成为回忆

    许凝雪在很小的时候,便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母亲带着姐姐决绝地离开,而她,则跟着自己的父亲,哭得再也哭不出来,一步三回头,她不明白,明明是一家人,为什么要分开?直到有一天,她不得不听从母亲的安排,成为另一个人,踏入了一所无比陌生的学校。她遇到了成绩优异帅气的学长梁以枫,为人淡漠,笑起来可以让世界充满阳光的味道。迎新会上的情书,也让她认识了张扬跋扈的唯恐天下不乱的程慕。开始了一段奇妙而又危险暗涌的校园生活。却不曾想,一切美好的景象皆是泡沫,当谎言被拆穿,当真相如此让人心酸,她又该何去何从?当她成功蜕变归来,当流年似水无痕,她还能不能逃得开曾经的少年?还能不能淡然说一句,好久不见。
  • 荼蘼年华

    荼蘼年华

    从古至今,婉转间托出清丽,浪漫中寄离真情,千年姻缘,百年曲折,荡漾其中的是今生今世不变的真爱。梁祝的千古绝唱,至死不渝;焦仲卿于刘兰芝的石苇之盟,哀婉缠绵;牛郎织女的两情弱势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红楼梦中宝黛的生死相许,情痴而逝;铁达尼中杰克与罗丝的短暂爱情···都诉说着人间永恒不变的真爱,缘分,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它使素不相识的俩人相爱,使一切都很巧然,使世界更精彩。
  • 后来的你,好不好

    后来的你,好不好

    那些年少的爱情,萌发得不知不觉,成长得寂静无声,最后陨落得黯然神伤。记忆里那些似是而非的情愫,每个人心中都有,却很少能长成参天大树。
  • 中二病也要做勇者

    中二病也要做勇者

    帝国皇帝:陈青,那波迁徙的虫人是不是你抓起来的?陈青:不错,那些邪恶的深渊虫族就是我解决的,你们不用谢我!帝国皇帝:谢你个屁啊!人家现在要告你呢!陈青:哎~~!错的不是我,是世界。……教皇:陈青,你竟敢偷看圣女沐浴,简直是亵渎我神的威严!陈青:圣女当时中了“不交-配就会死”的毒药,我是在以身解毒啊!教皇:……圣女就给你了,你去祸祸其它教派吧!陈青:哎~~!错的不是我,是世界。就这样,中二癌晚期的陈青同学,心怀勇者的志向,却在魔王的路上越走越远……
  • 隐婚BOSS请离婚

    隐婚BOSS请离婚

    原本只是一场交易,但是他却食髓知味,对她一而再,再而三的步步紧逼强占,把她变成他的女人。他宠她,视她如私物;她恨他,当他是魔鬼,她逃,他追,她再逃……可是,最后她终于发现,原来自己早就他精心编织的情网中深陷的不能自拔……他捏着她的下巴,眼里是浓浓的占有欲:“女人,这辈子,你休想再逃!
  • 千山飞雪恨长歌

    千山飞雪恨长歌

    唯有高高在上凌空于众,时而弗知,天道之下,皆为蝼蚁!
  • 落魄千金:暖心校草的甜心丫头

    落魄千金:暖心校草的甜心丫头

    她原本是豪门千金,却被人追杀,成为孤儿。十几年后,她以特优生的身份进了樱雪贵族学院,一场五男追一女的爱情就此展开。(永远不会弃文,欢迎入坑)
  • 秘密战线

    秘密战线

    1939年,军统上海站策划对76号行动处处长何墨盛的刺杀行动因为叛徒的出卖而失败。随后,上海站站长李仕瞻一步步踩进何墨盛布下的陷阱,整个上海站遭遇灭顶之灾,李仕瞻只身幸免,但是何墨盛的阴谋却让李仕瞻陷入更大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