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4200000019

第19章 引子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已成功攀上文学翻译金字塔的早已年逾古稀的纳训,仍未终止他一生追求的愿望与理想。在其六卷全译本出版之后,纳训仍想“振奋精神”,“发挥余热”,以再度贡献于国家、社会。他没有满足,没有休息,又找出了很厚的一部阿文著作展开阅读,准备接着将它翻译出来。但此时,尽管他“思维依然灵敏”,却因“长期艰苦奋战,积劳成疾”,加之,“文化大革命”的折磨,其“体力、精力消耗殆尽,瘦弱不堪”,体力愈加衰弱,“行动也不大灵活,很少出门”。曾经多少次,他勉强支撑着那枯瘦如柴的身体,坐到桌前,展开稿纸,准备开译。可总是疲困不堪,提不起精神,如同散了架子。而更要命的是,四肢不停地颤抖,曾经握毫数十年、下笔如神、挥洒自如的手,如今也抖颤不已,不再听从他的使唤。当时,他在给好友林松先生的信中,说他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已失去了弹跳活跃的能力”。

纳训心有余而力不足,再也难以完成他的新的翻译梦想。因此,他准备开译的这部阿拉伯著作,终究未能译出。

不能再继续工作,这对于一般进入桑榆晚年的普通老人,或许不会有多大痛苦,而对一生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阿拉伯文学翻译大家纳训来说,人活着的意义就在于为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奋斗,即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而今,不能再从事翻译,这对他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痛失精神家园的纳训,所剩的仅只是生命的枯寂。可以想象,在其力不从心,不能不停下他那支神奇的“金不换”译笔,从此告别译坛的此时此刻,心境是何等地凄楚与悲凉啊!

中国文人,自古有着一种强烈的乡土情结和家园回归意识。在历代文人的灵魂深处,故乡是生命的根,是心灵的依托之所,是人生最后的最佳归宿。故而对乡土、家园的思念之情,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体验、一种牵人心魂的内在情愫,总是萦绕和牢牢地盘踞在文人的心中,由此积淀为一种永恒持久的人文精神传统。无论是仕途通达的适意之士,还是浪迹天涯的落魄游子,都始终割不断其与故土的天然联系,都不可动摇其执著的对家园故土的留恋与皈依。特别是在最易感伤怀旧的晚年,故园之思尤为缠绵而深刻。因之,莼羹鲈脍,季鹰归来,成为千古美谈;求田问舍,植杖耘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至今教人心向往之。

羁留京华,别乡数千里的纳训亦然。故乡,始终牵动着他的情思。美丽的通海纳家营,没有北国的炎夏酷热与严冬寒冷,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山水优美。而更为重要的是,那是他的出生之地,是他成长的摇篮啊,他的资质,他的人格品性和精神气质,以及最初的人生理想都源自那块土地的培育!在那里,曾有过他刻骨铭心的父爱母爱与手足之情,曾留下他牙牙学语的稚音和蹒跚学步的足迹!自堂兄纳光文引领他离开纳家营,开始其一生的求索,他对这块曾生养和哺育了他的土地的牵挂思念就从未断绝!尤其是后来只身赴海外及北迁京华,更使他饱受乡思之苦。每当他回到故乡,投入其温暖怀抱,都如同回到了永远值得他追忆的童年。故乡那明丽的山水、那宁静迷人的田园风光,以及父老乡亲的淳厚人情,轻柔地抚慰着他的灵魂,使他久久地为之沉醉。徜徉在杞麓湖边,漫步于田间道上以及房前屋后,尘封的童年记忆便骤然打开,如暖人的春风荡过心头。他一次次重温童年的梦幻和憧憬,一次次寻觅儿时的稚音与足迹,那遥远、悠长的童年记忆,是那样的温馨、那样的甜蜜,即便是浸透了苦难与忧伤的岁月,也诗一般让他动情,令他留恋、回味与沉醉!乡情、亲情渗透骨髓,乡土之恋难以释怀,进入垂暮之年的纳训,故乡之情更难以割舍。在他的脑海里,“尝有莼羹鲈脍之思”,尝有“还乡居、终老故土的念头”。故乡,成为永恒的向往。但后来,因“逐渐长成的女儿已在北京工作或结婚,不宜再南下,且体质虚弱的他也承受不了迢迢数千里、长途列车颠簸之累”,纳训遂放弃其回迁故里、舨依家园的打算。

纳训一生,不求索取,只求奉献,他对国家社会贡献巨大,可所得待遇却微乎其微。他住房简陋,工资收入不高,生活负担较重。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生活条件才逐渐有所好转。这时,其三位女儿都已长大成人,大女纳尔谊为“下乡知青”,后被地方政府安置在云南玉溪一工厂工作。二女纳尔谦、三女纳尔谨都大学毕业后,也都分配了工作,纳训的经济负担于是大大减轻。而最使他深感欣慰的是,儿女们都各有作为。“曲折、动荡而又悬心吊胆的日日夜夜,终于把她们培养成久经风霜、意志坚强、有胆有识的青年”,她们“聪明能干,工作踏实”,“在生活方面,更善于安排料理”,这使“终于团聚的老两口消除了后顾之忧”。

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在中东街建盖了新宿舍楼,纳训一家由景星胡同迁到中东街新宿舍楼安居。新居虽尚嫌“住房面积较小较挤”,还不够宽敞,但相比其困守多年的景星胡同蜗居,其环境及设备等都已有较大改观,生活条件有所改善。这里,阳光充足,房间明亮,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温暖凉爽有如春天。儿女们都很有孝心,为给辛劳一生、已入风烛残年的慈父“创造一个舒适、幽雅的生活环境,以度过晚年”,尔谦、尔谨两姊妹作了精心筹划,她们将新分配房认真加以装修、布置。对此,其晚辈挚友林松先生曾在回忆文中有所述及:

“两姊妹经过紧张的筹划、设计和奔走,把书房、客厅、卧室布置得井然有序,壁纸、顶棚、地毯,使整个宿舍面貌一新,空调、通风、排气设备尽可能地排除污染,沙发、躺椅、写字台,有助于老年人读书、写字、休息而不致过分劳累,也为她们的母亲装配了厨房烹调、洗衣的设备,电话机的安装解决了对外通讯联系的困难。以雅致为主,以适用为主,以方便为主,而不是追求阔绰、豪华、铺张,并没有违背纳老一贯俭朴整洁的习惯,跟他家多年有来往的熟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像纳老这样以毕生精力在文化上有巨大贡献的学者,早该改善一下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了,并纷纷祝贺他乔迁新居。”

然而,正当儿女长大成人、其家庭经济重负大大减轻,住房等生活条件已有所改善,“解除不少后顾之忧”,可以享享清福,可以“静下心来看看书、行行教门”之时,纳训竟心力交瘁,在其新寓所里寿终正寝,从此“默默离开了凡尘,走向另一个世界”。

纳训的后半生,磨难重重,不仅经历了诸多人生风雨,而且一直与病魔搏斗。其在解放初期到云南德宏州作民族调查时所患的空洞型肺结核,一再折磨着他。从1981年起,病情更加严重,常咯血。他一直“默默地支撑着、挣扎着”。至去世之前两年(即1987年),发病更加频繁,每月两次,且喀血更多,脚已肿胀,“四肢颤抖而不能自抑”。纳训曾几次住医院治疗,但却“时好时坏”,食欲不好,每天进食极少,身体更加虚弱。其新分居室在五楼,比原住景星胡同的楼层更高,又未设电梯,上下楼均不方便。生命在于运动。纳训“长年静坐小楼”。每天呆在楼上,这对他的身体康复也极为不利。后来,女儿尔谦强迫他每天下楼走走,于是,他勉强支撑着病弱的躯体,坚持每天一次,到楼下取取报纸和散散步。

在逝世的三个月前,纳训曾亲笔函请挚友林松先生夫妇,到其家中“畅叙便饭”。函中“盛意恳切,却之不恭”。林松先生遂应邀偕夫人纳景文女士登门拜访。纳训夫妇俩尽东道主之宜,纳夫人马汝知女士尽显其烹调手艺,午餐招待甚丰,且“全是老家风味,琳琅满目,杯盘叠积”。纳训见到挚友夫妇,“十分高兴”,“眼神里流露出喜悦、兴奋的光辉”。此时的纳训,“已骨瘦如柴,西域回回的面部特征更为突出”。“他饭量很少,举筷子或动调羹,手比半年前更抖。由于长期埋首案头,勤奋读写,背有点驼,个子也矮小了,跟年岁很高的,清瘦型的南方老叟一样……变化之大真让人难以置信”。因长年未参加社会活动,纳训大有“与世隔绝的孤独感”,交谈中,他“对外界社会尤其是对熟识亲友的最新动向十分感兴趣”,“不时进入回忆与沉思之中”。孰料,纳训此时已经步入其生命之晚秋,这次与林松先生夫妇的相聚,竟成为他们的最后诀别。三个月后,纳训即溘然长逝。

纳训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手脚更加发软发颤,下楼散步时,已经过不了天桥。但却停止了咯血,夫人及在他身边的两个女儿都以为其病情已有所好转,还大为庆幸,为之欢欣,纳训自己也因此较为乐观。他依然挣扎着,坚持每天下楼活动,在逝世之前三天,还到楼下收发室取过报纸。不料情况突然急转直下,随后即躺倒,再也下不了床。是时,已吃不进东西,连牛奶也喝不进去,大小便失禁,境况更令人担忧。纳训头天晚上发病,纳夫人决意要送他去医院治疗,但这一次,纳训似乎已预感到自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说什么也不肯去医院。纳夫人只好于翌晨,将在北大医院当医生的二女儿尔谦叫回家,看护父亲。尔谦回到家,看到父亲病情已很严重,非比寻常,也极力劝父亲住进协和医院,或者北大医院,以便尽快予以治疗,可纳训仍旧固执地坚持不去医院。

吃药打针一天,仍不见效,纳训的病情未见好转。女儿尔谦情知不妙,又苦苦劝说父亲去住医院,纳训仍执意不肯。尔谦没法,只得忙去医院给父亲开针水及药品,顺便在医院借个便盆。谁知,尔谦走后,纳训的病情更形严重,十分危急。其腿脚已完全不能动弹,需要夫人帮其屈伸。纳夫人蒸来半碗蛋羹喂他,纳训已不能吞咽。夫人俯身心疼地问他:“你哪里难受?”纳训可能是肺功能已近衰竭,无力说话,未作回答。是时,其嘴唇干裂,双目暗淡,脸上已毫无血色,呼吸越来越微弱,其生命的挽歌已分明可闻。房间里死一般静寂,空气也仿佛为之凝固。纳夫人心如刀绞,痛不欲生,泪水长流。大约过了两分钟,纳训似拼尽全力,挣扎着说道:“我,心里难受……”声音极微。纳夫人急忙用手臂托住他的头,紧握其手。不大一会,纳训最后注目凝视了一眼几十年来与他同生死,共患难,相濡以沫的纳夫人,似乎想说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随即咽气。

中国译坛上空。一颗明亮的阿拉伯文学翻译之星倏然陨落。时在1989年12月27日上午8时10分。纳训,这位对祖国文化教育事业、对中阿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的阿拉伯文学翻译大家,从此走完了他充满风雨、充满坎坷艰辛的人生旅程,终年78岁。

当晚6时,一辆卡车将纳训遗体送至朝阳门外下坡清真寺。纳训安详地躺在清真寺内的停床上,身上覆盖着一块崭新洁净的白布。他双目自然闭合,面部略带微笑,神情坦然,没有许多人临终时面对死亡的那种巨大的恐惧与痛苦,如同平常经过一天的劳累,已平静地进入梦乡。女儿尔谦、尔谨一脸忧容,依依不舍,守候在父亲身旁。想起20多年来慈父对她们的疼爱,想到父亲这一去,从此天上人间,两世相隔,永远不再回来,姊妹俩不禁泪如雨下,低声悲泣。时正在北京伊斯兰经学院学习的马忠等三位云南回族学子闻讯,也于当夜赶来,守候纳训。

纳训的溘然长逝,是我国文学翻译界的一大损失。噩耗顿时传遍京都文化界乃至国家有关部门,人们深深哀悼这位杰出的阿拉伯文学翻译家。在纳训去世的当天,人民文学出版社领导闻讯,即匆匆赶去看望。在纳训遗体停放下坡清真寺的两天中,中央文化部、统战部、国家民委、北京市民委、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北京伊斯兰教协会等部门领导与工作人员、阿拉伯各国驻中国使节等外国友人、首都各界知名人士,以及纳训的留埃同学纳忠、张秉铎、刘麟瑞、马金鹏、马准芝、金茂荃、李鸿青等诸位先生和众多的读者、学生等等,都纷纷前去向遗体告别及慰问其家属。

纳训所在的单位人民文学出版社本来要“再进行一次隆重的追悼会,但纳训家属根据其生前遗嘱,殡葬仪式从简,只依照伊斯兰教礼仪,安葬在四周是穆斯林兄弟姐妹的墓地碑林中”。

按照伊斯兰教殡葬礼仪规定,亡人须及早安埋,入土为安。其家属遂在纳训离世的第二天一早就请人挖坟,第三天(29日)安葬纳训遗体。为纳训送葬的除其家人外,尚有中国“伊协”、北京“伊协”的领导和工作人员,有纳忠等留埃同学和纳训生前好友,以及北京伊斯兰经学院全体师生,还有众多一贯敬仰纳训的北京市各行业回族人士。挚友纳忠亲自挥毫,为纳训题写了碑文。

纳训墓建在北京市南郊卢沟桥畔回族公墓园内一片面东向阳、绿树掩映的平岗上。丽日风和,蓝天白云,纳训安静地躺在青松翠柏之中,四周是排列井然的一座座穆斯林坟墓,紧挨他身边,即长眠着他的留埃同学马季高先生。

没有哀乐,没有花圈,没有追悼会以及任何歌功颂德的赞美词;一方白布、一抷净土,几节《古兰》经文,“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切都严格按照伊斯兰教殡葬礼仪规定,一切也都符合纳训生前质朴、踏实,不虚张声势、不自我标榜的为人品格和谦谨作风。

就连其安息地的安排,也似乎与纳训的思想情操极为吻合。卢沟桥,这是震动古今、永远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著名抗日战场。1937年7月7日,复仇的烈火熊熊燃烧,一个伟大的民族在这里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反抗怒吼,由此而拉开了中华民族求生存、争取自由解放的伟大抗日战争序幕。爱国战士纳训长眠于卢沟桥畔,再恰当不过。其爱国精魂及一生光辉业绩,也无愧于这块象征着中华民族精神气概的光荣、英雄的土地!

品格,是一个人真正的桂冠和荣耀,它能使一个人变得崇高而伟大,能使其具有感人的魅力,从而获得世人的尊敬与爱戴。翻译家纳训的去世,给人们留下了长长的哀思,人们深深怀念他。其生前诸多挚友和单位同事乃至后学,都先后撰写文章,回忆其生平、事迹,缅怀其不朽业绩,对他一生的优秀品格和高尚情操,以及在中阿文化交流等方面所作的重要贡献,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纳训,的确永远值得人们深深怀念与敬仰。他和马坚、纳忠等人一样,是现代中国回族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回回民族的文化精英,是中国回族人民的优秀儿子。终其一生,纳训既是一位阿拉伯文学翻译大家,又是一位赤子,一位杰出的爱国战士,同时,还是一位有着虔诚宗教信仰的穆斯林宗教学家。他是赤子与文学翻译家的结合,爱国战士与宗教学家的结合。炽烈的爱国热忱,深挚的民族情感,纯真的宗教情怀,构成了纳训的崇高品质与完美人格。

作为一位著名的文学翻译家,纳训自留学埃及起,就矢志不渝,呕心沥血,恭耕译坛,数十年来,翻译成就卓著,最终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化为译作,捧献给中阿人民,从而“为中阿文学的交流,建构了一座永恒的桥梁”,为新中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辉煌译著,以忠实于原著风貌和他特有的翻译风格,及其所独具的艺术魅力,赢得了一代又一代的广泛读者,曾风行全中国,誉满海内外,因此而在晚清以来的《一千零一夜》汉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现当代中国译坛上,与朱生豪、傅雷等文学翻译大师齐名。如同朱生豪之于英国莎士比亚杰作、傅雷之于法国罗曼·罗兰与巴尔扎克等文豪巨著,纳训与阿拉伯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在中国的传播也关系密切,他是《一千零一夜》在中国的第一个真正忠实传人,是他一生不倦不懈的努力,使得这部曾轰动世界的阿拉伯文学名著能够风靡全中国,使之家喻户晓,影响了全中国各阶层、各行业,乃在山野乡间、市井巷里的所有读者。

作为一位杰出的爱国战士,纳训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毕生为之奉献。他始终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其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始终与祖国和人民的脉搏一起跳动。

自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内忧外患日深。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中国大门,使中国人民于睡梦中惊醒。于是,在梁启超等人为首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中,涌动着一股爱国主义热浪和拯救民族危亡的文化思潮。与此同时,以一批留日青年学生为首的一代回族激进知识分子,也深切感受到国家民族所面临的亡国灭种的威协,由此而产生了强烈的救国热情和民族自救意识。他们振臂呐喊,进而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爱国爱族爱教的回族文化教育启蒙运动。

正是这一回族爱国爱族爱教文化教育启蒙运动,熏陶、培育了纳训和马坚、纳忠等一代优秀的回族爱国知识青年。这些爱国青年,也正是秉承了回族爱国文化前辈的救国理想,肩负着拯救国家与服务民族宗教的“双重使命感”和责任感,远渡重洋,赴埃及留学。他们最终都将自己的全部精力与热情,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以其对祖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卓越贡献,实现了自己的报国理想。

纳训,作为这一回族爱国知识分子群体之一员,他从纳家营到昆明南城清真寺经学堂,到昆明明德中学和赴埃留学,从单纯的的宗教情感,到充满了服务社会,贡献国家民族的热望;从在经学堂初步培育的爱国感情,到融伊斯兰爱国意识与中华全民族传统爱国精神为一体的爱国思想。他一生的整个情感历程,正体现了马坚、纳忠等一代回族知识分子的爱国心史;他一生的报国理想与执著追求,代表了那一整代回族知识分子崇高的爱国情操,以及他们所走过的曲折艰辛的报国之路。

爱国,不是一个空泛、抽象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语)。真正的爱国,不是激于一时一地的冲动之举,而是体现于一个人一生思想言行的对祖国、对人民的刻骨铭心之爱与赤胆忠诚。纳训爱国感情正表现在他一生持久的思想言行之中。爱国,如同一条红线,始终贯穿了纳训一生的各个阶段。从他在中学时代发表的文章、从他加入全班同学的爱国行动和中学毕业时的演讲、从他赴埃留学之后,积极投身海外抗日救亡运动和致力于中阿文学翻译,从他留学归来,主编《清真铎报》,揭露时弊和反映回回民众的民主呼声,以及先后在昆明明德中学和云南民族学院,兢兢业业奉献于民族教育、从他一生对中阿文化交流所作的卓越贡献等等,无不充分体现出其真挚深厚的爱国情感和执著而强烈的报国热忱。其爱国热情总是那样地炽烈、那样地持久。在他的心灵深处,祖国,始终占有着极重要的分量,无论历经多少人生风雨、多少磨难坎坷,都难以磨灭其深挚的爱国感情,难以动摇其在中学时代即已铸就的报国之志。

作为一位热情的宗教学家,他对自己的母族及其所信仰的伊斯兰教始终充满了深挚情感。在他赴埃留学前,即有着振兴宗教,促进回回民族进步,改变其落后面貌的理想愿望。归国后,他曾努力纠正族人在宗教信仰方面一些认识上的偏误,并恭身从事回族教育。主编《清真铎报》,又极欲革除自己民族身上诸多阻碍其发展之积弊,体现出其对宗教、对母族的深深热爱,以及期盼它振兴与繁荣的焦灼。直至晚年,仍旧关心着自己母族的进步与发展,母族的每一个进步,都使他由衷兴奋;每一点不尽如人意之处,都使他牵挂和不安。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继承了中国历代穆斯林学者的优良传统,矜持操守,严以律己,将自己信仰的伊斯兰教所要求的道德修养,贯穿于其一生的各个方面。在他身上,几乎结晶了中国回回民族的所有美德。他和马坚、纳忠等杰出回族知识分子一样,以自己特有的精神品质,以其一生的追求历程,为当代中国穆斯林学者,乃至整个中国知识界树立了人格典范与精神楷模。研究回回民族的汉族学者李华英先生就曾在纪念文中由衷赞叹道:“纳训先生不仅学品好,人品也好。他那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不追逐名利、不随波逐流、表里如一的品德一向被同仁们称道。纳训先生给我们留下了一座精神花园,供我们游览。他那平凡而又伟大的业绩和高尚情操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纳训的品格情操,确实是一座足可供后人观瞻、“游览”的永恒的“精神花园”。他为人谦谨,虚怀若谷。20世纪80年代,有记者采访他,问他当年为何能在全班同学中被选拔留学埃及,“是因为品德优秀还是成绩优异?”他摇摇头,反复强调自己在当时,“不过是三十几个同学中最不显眼的一个,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其早年译作《天方夜谭》,因直接译自阿拉伯原文本而独步中国译坛,在《一千零一夜》汉译史上有着独特地位,可他总觉得作品“译得粗糙,不值一谈”。晚年,翻译成就卓著,且其在文坛上拥有多个头衔:著名阿拉伯文学翻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译审、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等,可他仍谦逊过人,从不夸耀自己的学问,从不谈论自己的成就,甚而总是挑剔自己的不足。在中央民族大学胡振华教授编辑《回族当代文艺人物辞典》,决定将其收入辞典时,他一再谢绝,一再声称自己“只不过做了翻译转述的工作,翻译不等于创作,没有创作就称不起文学家、艺术家,叮嘱不要写进辞典去。陈词恳切,绝非一般的客套谦语”。

一位蜚声海内外的阿拉伯文学翻译大家,对自己前期重要译著如此求全责备,不惜予以否定;对自己应享之荣誉如此退避三舍,拒不接受,这种胸怀、境界与人格精神,非一般人所能具有!

纳训的人格风范,还体现在他平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他敬老:自幼尊敬长辈,热爱父老乡亲,从小得到村中老人们的一致夸奖。其后只身在外,又总是“把乡亲都装在心里”。1970年通海大地震,他闻讯赶回家乡看望乡亲,凡七十岁以上老人,他不仅登门看望,还送了慰问礼品。

他尊师:对幼时启蒙老师马德富阿訇、钱老师、戴老师,以及后来的恩师田家培阿訇和杨士敏、李敏生等诸前辈先生,都一生充满敬意,执弟子礼极恭。每当谈到他们,都感激与敬仰之情溢于言表。晚年仍记忆犹深,每每追怀、感念不已。

他重友情:早年与同窗纳忠结为挚友,赴埃留学,又结识马坚和林仲明等诸友。留学归来及至解放后,还先后与王连芳、林松、纳国昌等先生缔结深厚友谊。他始终与朋友亲密无间,情同手足,数十年不改初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深挚的友谊,首先来自他谨厚的为人及其对友谊的真诚呵护与百倍珍惜。他对朋友坦率、热情,用情至真,以心交友。当年,在文化部下属国家文物局工作的挚友、回族青年学者纳国昌先生被下放宁夏,“每年暑假离开塞上江南,取道北京南行探亲,往返都以纳训之家作‘中转站’”。纳训总是满怀热情,将他“当作远方归来的亲人接待”,两人常一起在小庭院中挥扇纳凉,“一吐胸中块垒”。晚上,将女儿居住的房间腾出让其休息。纳国昌先生每次“西行离京”,纳训必亲率全家到车站送行。临别,祝其一路顺风,并再三叮嘱:“此后孤身数千里,自己多保重。”其纯真之情,使这位怀才不遇,命运多舛,浪迹天涯的游子备感温暖慰藉。而更为感人的是,在20世纪粮食至为紧张,人人难以自维的三年困难时期,纳训仍将朋友视为上宾,每次朋友光临,都热情接待,宁可自家挨饿,也要待之饭食。来访的朋友如是云南人,纳训必吩咐夫人“烹调正宗的云南家乡饭菜”以招待。有时临近月尾,粮食更为紧张,已难招待饭菜,他也要想方设法,让夫人烙上几张大饼,给客人充饥。直到在与病魔搏斗的晚年,“他还时时惦记同在北京而不能常见的老同学、老同乡和亲友们。每到冬季处于所谓‘冬眠’之际,总是在给别人的信中表示,待春暖花开以后,争取外出访问他们”。

他重亲情:毕生敬爱父母和哥哥姐姐以及所有亲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追求至善的传统道德观念,也是纳训一贯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早年,他就学于昆明南城清真寺经学堂、昆明师范附小和昆明明德中学,哥哥姐姐们曾给予他关爱和经济的资助,他深深感激,一生铭记不忘。在他留学归来后,即将外甥及侄子领到昆明读书,供给其学习及生活等费用。直到后来,自己的子女已经上学,他还常常给一些侄男侄女寄钱,仍负担着他们的学习费用。凡远近亲戚,及至纳家营所有乡亲,无论哪家有难,或有特殊困难,只要有求于他,他定要慷慨解囊,尽其所能,予以救助。

他爱妻子儿女:与夫人马汝知女士结为伴侣,彼此愉快相伴,执著相爱,真诚体贴,互为敬重,几十年夫妻恩爱,情深意笃。“在儿女面前”,他是一位“温暖的慈父”。每到周末,都要带领三个女儿游览公园,让孩子们尽情地玩乐。他关心子女,尤重其思想的健康成长。在后来的日子里,由于下乡劳动和翻译工作的繁忙,他很少与孩子们一起交流思想,但在其心中,却随时想着子女。当孩子们在思想上有所进步时,他十分高兴,予以表扬、鼓励;而在孩子受到一些不良思想影响,出现不健康想法时,他总要给予严厉的批评教育,促使孩子追求进步。为使子女从小养成勤俭的良好习惯,纳训常常教育她们,要注意节约,不能乱花一分钱。长女尔谊在上中学时,觉得口琴好听,想买一只口琴,于是,向父亲提出。纳训不同意尔谊买口琴。这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可理喻,但在当时衣服打补丁,不允许任何浪费的时代,为使子女从小养成节约的习惯,却有此必要。后来,“知青”下乡,尔谊要到到黑龙江插队落户,纳训特意到街上寻找,为尔谊买到一只口琴。他冒着风雪赶到车站,气喘吁吁地将口琴塞到尔谊手里。而此时,他正被隔离审查,不得回家和随便走动。父亲的心,是如此的细、如此的充满慈爱,令尔谊终生难忘。

在学习方面,纳训要求子女极其严格。也许,由于其曾深受旧式教育影响的缘故,或是自有其独特经验,纳训要求女儿,“读书要读出声音来,否则,就不叫读书。凡听不到女儿的读书声,他就认为女儿没用心读书”。由于受父亲翻译文学作品的影响,三位女儿,尤其是长女尔谊和三女尔谨特别喜欢阅读文学作品,而家里却都是外文书籍,几位女儿读不懂,纳训常到编译所图书室为之查书、借书,乐此不疲,从不间断。例如当时流行的《欧阳海之歌》《林海雪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以及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地心游记》等科幻小说,纳训都曾经借来给女儿们阅读。

为使女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率,以达阅读之目的。他告诫女儿,阅读作品首先要认真,不仅要读懂作品内容,还要用心领会作品的主题意义,要认真体味、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作家所抒发的感情。他说,古人读书,即很注重仔细研究文章中语言文字的含义,所谓字求其训,句索其旨。似此坚持,日久学问即深。其次,要“熟读精思”。“学起于思”,“学而不思则罔”,要边阅读边思考:作品哪些地方写得最好?为什么好?好在哪里?此外,阅读时还要勤动笔。在阅读中,随着思考,或受到启发,或得到新知,该记就记,该抄则抄。勤思、勤记、勤抄,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那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眼睛一扫而过,即使读得再多,也不会有多少收获。长女尔谊从早到晚,一口气读完一部《欧阳海之歌》,被他狠狠批评一顿。之后,他解释说,这种阅读方法不可取,一是伤害视力,对眼睛不好,二是狼吞虎咽,没有多大效果。这些,都对子女教育深刻,使之终生受益。

纳训关心子女,及至其恋爱、婚姻,一直到关注孙辈的健康成长。1985年,长女尔谊利用四年一次的探亲假,带着两个女儿赴京探亲。在返回云南时,纳训将她们送到车站。临别,还叮嘱尔谊:“回去后,一定要让两个娃娃好好读书,等到考上大学,来北京读,由我供她们。”其眷眷之心,何其感人!

爱因斯坦说过:“人生的价值在于对人类、对世界、对社会的贡献。贡献愈大,人生的价值愈大。”纳训,正是以他对人类、对世界、对国家社会的巨大贡献,体现了他巨大的人生价值。

丰碑永在,遗风范长存。纳训的辉煌译著,已成为祖国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他一生崇高的人格情操、优美品质,不仅对于今天的中国穆斯林,对于全中国人民,也是一份弥足珍贵、永远值得珍视继承的精神遗产。

纳训,杰出的爱国战士,享誉海内外的一代阿拉伯文学翻译大家,中国回族人民的优秀儿子,其不朽的业绩,永远留存于中华民族文化史和中阿文化交流史上;其感人的精神形象,永远镌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詹天佑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詹天佑

    调车场里,一台机车推着几节车厢,向停在钢轨上的另几节车厢缓缓驶去,“咣当”一声,两节车厢结合处的钢铁钩子,轻轻一撞,就像两只坚实的大手,自动紧紧握在一起。哪怕列车是风驰电掣,还是负重爬坡,这双“钢手”始终紧握在一起。可是当人们想摘掉所挂的车厢时,又可以不费劲地很快卸掉。在这以前,火车上连接车厢使用的挂钩是很不安全的,经常发生脱钩、折断,造成交通事故,而且挂上之后拆卸麻烦。现在这种在全世界铁路上通用了近百年的安全自动挂钩,被称为“詹天佑钩”。它的发明者,就是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界的先驱——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先生。
  •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

    本书是他对自己沸沸扬扬的一生的真实回顾坦率地记录了他的奋斗历程、官司内幕以及被土流社会所不齿的无奈。根据本书拍成的电影《人民反对拉里·弗林特》(又译《人民正确》在美国轰动一时再次成为大众争论的热点。
  • 盛典:诺奖之行

    盛典:诺奖之行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首部作品,全程实录诺奖之行空前盛典,独家披露获奖前后心路历程。莫言以生动朴实的文笔,记录瑞典七日所思、所见、所感、所悟,揭密诺奖盛典鲜为人知的细节和趣事,让人领略到莫言先生盛名之下,风吹不动、谦和沉稳的大家风范。同时,书中权威收录莫言在瑞典的所有演讲、致辞及访谈,以睿智深邃、妙趣横生的语言,阐述其文学、写作和世界观问题,全方位展示诺奖得主的思想、才华和智慧。全书图文并茂,装帧精美,可读性强,极具收藏价值。
  • 少年成吉思汗

    少年成吉思汗

    本书讲述了元朝开国皇帝成吉思汗的少年生涯。将成吉思汗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自身对命运的努力和追求都融入到了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当中,通过生花妙笔让读者感受到他的理想、信念、胸怀和情操,对学习如何做人、做学问、做事业都有很大的益处。
  • 民国四川第一家--刘湘家族

    民国四川第一家--刘湘家族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混乱的一段时期,随着袁世凯的病逝,中央政府开始失控,封建割据,军阀混战,遍地狼烟。“天府之国”四川省,一个世人瞩目的刘氏家族乘势而起,他们把持四川军政大权数十年,进而利用手中军队与民国中央政府相抗衡,迅速蹿红成为威震一方的军阀和霸主家族史。在刘氏家族的故乡四川军阀史。在刘氏家族的故乡四川省安仁市,流传着“三军九旅十八团”的说法,可见其家族之显赫,实际上远不止这些,据不完全统计,民国时任团长以上的军阀就有50多人……从受人排挤的外来户,到川中第一家族,立体多面地呈现,真实地还原了历史,深深体现了历史的烙印,以及在历史潮流中人的盲动与能动所达到的不同境界。
热门推荐
  • 大魔王罗格

    大魔王罗格

    传说,在神魔大陆上,谁获得魔石,就可以学会魔法,获得力量。可自古以来,绝大部分魔石一直由神族控制,他们借此垄断了魔法,并以高压姿态统御凡间百族。一百一十年前,前任大魔王路西法在处刑台上,以自爆的方式摧毁了魔石塔,无数魔石坠入凡间,百族终于获得了可以和神一较高下的机会。白鹭小镇的少年罗格,从小就梦想成为能把所有人渣都揍飞的“大魔王”。这一年,他终于带着妹妹,召集伙伴,向魔族的核心区域、强大魔人和猎魔人云集的魔枢进发了。一段冒险的旅程开始了……
  • 我的公主休想跑

    我的公主休想跑

    其实每个女孩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公主吧?每个女孩子都有一个公主梦......这里写了3个公主记录了她们的生活,直到她们一个个的遇到自己的另一半,她们完美的生活才就此开始......
  • 当候鸟回来的那一天

    当候鸟回来的那一天

    女主的爸爸妈妈从小离开女主,女主一直和她的朋友住在一起,女主的爸爸妈妈话说在春天回来,但他们并没有回来······
  • TF之恶作剧冒险大队

    TF之恶作剧冒险大队

    TF家族的冒险,在学校发生的恶作剧冒险,他们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 默夏

    默夏

    今天的阳光很好,无声,我想你了。——唐默无声,你这个傻子——季霖即使陌路上布满荆棘,我却还是无畏的走了下去。——夏无声。雪人憧憬夏天,却从未存在过夏天;夏天需要雪人,却从未真正行动过。正如那年的你和我。我执念的想,青春最需要的是勇敢,最不缺的也是勇敢。
  • 天情诀

    天情诀

    凌宇寒18岁生日时得到了一枚戒指——天情戒,然后踏上修真道路,学得残缺功法《天情诀》!让自己的中品大刀盘旋在自己的头顶,嘴里含着一颗碧青丹,只要他一受不了的话,他就会立即咬破嘴里的这颗碧青丹,这样,源源不断的灵气就会滋养他的四肢百骸。
  • 七大恨

    七大恨

    万年前,梦魇与奥维夫决战,魇败,魇族异兽被奥维夫封印。万年后,梦魇即将再次袭来,末世将至。。。。他——一个孤儿在这末世中将走向何方。
  • 晴天霹雳——狙击手

    晴天霹雳——狙击手

    本书将从人类悠长、恢弘的战争历史中,寻找狙击手的身影,通过精彩的图片,生动地讲述一个个有关狙击手的鲜活故事。相信《狙击手:晴天霹雳》可以给读者展示一个既充满硝烟炮火,又不乏智慧谋略的精彩世界。十字准星后如刀锋般令人不寒而栗的目光,瞬间的犹豫、刹那的怜铟、丝毫的同情,都可能使自己成为对手的猎物。他们的职业就是一次次你死我亡的争斗,如果你没有经历过如此残酷的生死对峙,你就没有任何资格责备狙击手的冷酷无情。一个杰出的狙击手,百步穿杨、一枪毙敌,扳机扣动的瞬间就是一个生命的终点,他们的灵魂时刻在冰与火中历练,在爱与恨问激荡。
  • 宠妻校草:别黏我

    宠妻校草:别黏我

    公交车上,一个刹车,夏田淅就往陌宸熙的拥抱中倒去。富有磁性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美女,你这是投怀送抱吗?恩?”想知道女主接下来的反应吗?那就拭目以待吧!
  • 大话鲁商

    大话鲁商

    本书分十章,内容包括:“齐鲁煮海通渔盐,鲁人善商天下传”、“运河载舟波连波,山东街市估客多”、“山东依海又临风,鲁商身手各不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