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13700000049

第49章 高潮迭起,兼并之势逐浪高

100多年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在波峰与低谷交错更替的大潮中快速发展。资本兼并更为其中的高潮迭起扮演了推波助澜的重要角色。回顾一个多世纪的兼并历史,有助于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1.第一次企业兼并高潮(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1)第一次企业兼并高潮的基本情况

第一次企业兼并高潮发生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其高峰时期为1898-1903年,从各方面情况看,这次企业兼并高潮是诸次企业兼并高潮中最重要的一次。

19世纪开始的产业革命以蒸汽机和各种机器的发明创造使世界进入了大机器工业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到了19世纪下半叶,由于电力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使用发生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使世界跨入了电气时代,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也进一步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由于大资本可以采用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同时也更有力量在产品销售和市场占有方面进行争夺。应该说,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集中化的大资本,然而单靠个别企业内部的资本积累,不能满足当时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正如马克思所说:“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在世界上还没有铁路。”所以,资本间的互相吞并就成了形成大资本以适应当时生产社会化、科学技术进步要求的必然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兼并浪潮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掀起的。

在从20世纪开始时的大兼并运动到美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这段期间,美国工业完成了自己的形成时间。到1917年时,大部分的美国工业都已具备了自己的现代结构。此后,大企业继续集中在那些它们于1907年时就已集中于其内的相同工业组中,而且相同的公司继续保持其在这些组的工业中的优势地位。

在兼并的高峰年份1898-1902年期间,美国被兼并企业总数达2653家,其中仅1899年一年因兼并而消失的企业数就达1028家。在这五年中,兼并的资本总额达到了63亿美元,美国的工业结构出现了永久性变化,100家最大公司的规模增长了四倍并控制了全国工业资本的40%。由于企业兼并而产生了一些巨头公司,其中有爱理斯-查默斯公司、阿纳康达铜业公司、玉米产品公司、杜邦公司、美国烟草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和美国炼冶公司。兼并运动遍及每个工业部门,而且在金融原料、食品生产、石油、化工制品、运输设备、金属加工产品和烟草等行业更为猛烈。

美国经济学家伍兹·伊德论第一次兼并浪潮的意义:

在这个时期,兼并把71个重要的、本来属于寡头垄断或接近于完全竞争的行业,转变为接近于垄断行业,这对美国经济结构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即使过了10年,这种影响仍然没有消失。

德国当时虽然与英、法等国相比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在这一时期也发生了大规模企业兼并而导致垄断组织卡特尔的大量产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已有各种卡特尔近600个,出现了一些著名大公司如西门子公司等。从生产集中度来看也有了很大提高,1886年雇佣50人以上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0.3%,到1907年已增加到0.9%,提高了两倍。这0.9%的大企业占有工人总数的39.4%,占有的蒸汽马力和电力更分别高达75.3%和77.2%。

与此同时,在英国、法国,甚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甚为落后的俄国,企业兼并导致的资本集中、生产集中也都在大规模进行。如俄国,到19世纪末,雇佣500人以上的大企业已占有工人总数的45.2%。

(2)第一次兼并高潮的特征

应该说第一次企业兼并高潮是市场经济从自由竞争时期走向垄断时期的转折点。这一次大规模的企业兼并高潮有以下几个特征:

[1]属于横向兼并。

这次企业兼并是一种横向的兼并,即资本在同一生产领域或部门中集中,优势企业吞并劣势组成横向托拉斯,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新技术条件下的最佳经济规模。大量的横向兼并扩大了某些企业的规模,以及它们对其所在行业产量和市场占有的控制,兼并企业一方面获得了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获得了巨额垄断利润。

所以,我们可以说在范围广泛的各行业中,追求垄断势力,追求规模经济,是第一次兼并高潮兴起的一个重要刺激因素。

[2]属于单一领域兼并。

这次企业兼并虽然波及各个生产领域,也波及了金融业,即金融业中的银行间兼并也存在,但基本上仍是属于同行业的兼并,即较少有工业企业兼并金融企业或金融企业兼并工业企业,虽然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正在慢慢相互渗透。

[3]以国内兼并为主。

尽管当时市场经济国家已有资本输出,以及占领许多殖民地,但此次企业间兼并主要还是在本国国有企业间进行,即资本或资产存量的流动还仅局限于本国国内。

[4]属于非规范性兼并。

由于是第一次企业兼并高潮,故政府未能制定规范加以引导兼并的有序性,导致兼并的非规范性很强。造成这种不规范兼并的一个原因,首先是兼并促办人的产生。兼并促办人是一类以促成企业间兼并为手段,从兼并过程中牟利的投机者。积极能干的促办人还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有用的服务。例如查尔斯·弗林特在橡胶业的巨头们长年累月地徒劳而未达成协议之后,成功地完成了美国橡胶公司的兼并。弗林特和其他三个促办人负责完成了这些年里1/3的大规模兼并活动。兼并的非规范性强,造成社会震荡很大,破产、失业并发;其次是兼并的交易方式不正常,许多兼并的背后是巧取豪夺,威逼利诱,因而被人称是“大鱼吃小鱼”的残酷现象。

[5]银行在兼并中发挥重要作用。

尤其是投资银行的作用不容小看,它们一方面提供兼并所需要的资金,另一方面又充当兼并促办人的角色从中牟利。有1/4的兼并活动是由它们完成的。其中摩根集团的作用堪称典型。摩根集团领导完成了18世纪80年代后期的铁路系统的兼并,一手操纵了美国钢铁公司的成立。

第一次兼并高潮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为了形成大企业,以取得垄断地位和规模经济。兼并运动中另一个重要成果是发展了企业的发展战略和适当的管理结构,以经营扩大后的企业。在第一次兼并高潮中生存下来的大企业,支撑起了美国工业结构,在美国后来的经济发展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奠定了日后的产业结构的基础。

2.第二次企业兼并高潮(20世纪20年代)

(1)第二次企业兼并高潮的基本情况

第二次兼并高潮发生于20世纪20年代,其中尤以1929年为最高期。这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刚有所好转,是一个相对稳定时期,在整个20年代,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有了比较大的发展。美国的工业生产1929年比1920年提高了39%以上,同时期法国提高了近27%,即使是受战争破坏最大的德国,到1927年工业生产水平也比较接近战前水平。这一时期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行“产业合理化”的结果。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了一批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如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电气工业、化学纤维工业等。这些产业很快成为对国民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作用的部门。产业合理化即尽可能采取各种新式机器设备,采用自动传送装置,实行标准化大生产,其标志是“福特制”的诞生及扩大推广。而这两个方面都要求资本进一步集中,因为诸如汽车工业、化学工业、化学纤维工业等都是资金密集型工业,这些工业的发展没有超大规模的资本是无法进行的;而自动化装置、标准化生产的标准也迫使企业大规模更新设备,从而需要大量资本的补充。第二次企业兼并的掀起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第二次企业兼并的产生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恰恰是工业从以轻工业为主的结构向重工业为主的结构转变的时期,由于重工业发展需要大量资本以及大规模资本,这就使资本集中以及作为其重要形式的企业兼并再度掀起高潮。

(2)第二次企业兼并高潮的特征

[1]以纵向兼并为主。

第二次兼并高潮中有不少兼并采取了纵向兼并的方式,这也被公认为是第二次兼并高潮的一大特点。人们当时普遍认为,纵向兼并对经济发展有利。所谓纵向兼并,是指优势企业对与本企业生产紧密相关的非本企业所有的前后道生产工序、工艺过程的生产企业吞并过来,从而形成纵向生产一体化。这种兼并有助于生产的连续性,并能减少商品流转的中间环节,节约销售费用等。

纵向兼并在美国制铜业表现突出。1922年的阿纳康达公司兼并了美国黄铜公司,接着又兼并了数家最终产品的制造厂商,其中有底特律黄铜公司等,其市场占有率从9%增长到20%。坎涅考特公司于1929年兼并了琪斯公司。菲尔浦斯-道奇公司兼并了哈伯萧电缆电线公司和美国铜管公司。在其他许多行业里,也大量出现了纵向兼并。

[2]产业与金融界相互渗透。

随着垄断势力的进一步发展,以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互相渗透为特征的兼并也开始产生。如洛克菲勒控制了美国花旗银行。投资银行家也再次起了主要作用。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融合,产生一种新的资本,即金融资本,其规模数量之大,前所未有。由于金融资本实力雄厚,使之更有力量兼并或控制其他企业。

[3]国家出面兼并。

以资本主义国家出面投以巨资兼并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或投资参股从而改造一些企业,这时有了较大发展,这种形式的发展,使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例如,在德国,当时政府为发展军事力量,投以巨资将许多工业企业兼并改造,使之成为军工企业,直接控制在国家手中。

从第二次兼并高潮的后果来讲,它加强了第一次高潮所形成的集中。由于大量寡头垄断的产生,也增强了市场上的竞争程度。同时由于兼并形式及管理技术的改进,第二次高潮中成功的兼并比率也高于第一次。

3.第三次企业兼并高潮(20世纪50-60年代)

(1)第三次企业兼并高潮的基本情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市场经济国家的政治、经济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加上战后重建等因素,刺激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这一时期科学技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兴的现代产业正在兴起,产业结构面临新一轮调整,即由重工业化向高加工化方向发展。作为资本集中、资产存量调整的重要形式的企业兼并自然也再一次掀起高潮。

这次企业兼并高潮比上次要猛烈得多。

美国仅1967-1969年三年高峰期就完成兼并10858起,而且比较大的兼并事件扮演了主要角色。资产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公司被兼并,1960年有51家,1965年增加为62家,1968年最高,达173家,像这样大规模的企业规模,不到10年猛增2倍以上,如果从被兼并的企业资产额来看,几乎猛增37倍,从1960年的15.3亿美元,增为1968年的125.5亿美元。

在20世纪60年代,西欧共同体国家也同样掀起了企业兼并高潮。如法国,从1900年至1945年,平均每年被兼并的企业仅有18家,1950年至1960年期间,共发生了843起,平均每年近85家,到了60年代,被兼并企业大幅度上升,在1960-1970年期间,高达1850家,平均每年有185家,相当于战前的10倍以上。

后起之秀的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在此期间也开始了大规模企业兼并行为,优势企业不断地排挤兼并中小企业,企业倒闭数量逐年上升。1955年,倒闭的企业有600家,1955年高达6141家,猛增10倍,1968年甚至超过1万家。

第三次企业兼并高潮的掀起除了企业有无限扩张的动力趋势外,客观上也配合了战后新一轮产业发展对资本规模的要求,以及配合了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2)第三次企业兼并高潮的特征

[1]属于混合型兼并。

在这个时期,企业兼并的形式朝着混合兼并为主的方向发展。所谓混合型兼并,是指优势企业兼并那些与其生产和职能上彼此无多大联系或毫无联系的其他产业部门的企业,从而谋求生产经营多样化,以降低经营风险的兼并行为。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就是这一类型的优势企业。据统计,美国在此兼并高潮中,资产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公司共发生兼并711起。其中属于横向兼并和纵向兼并的共132起,其余579起都属于混合型兼并。

企业兼并的形式朝混合兼并为主的方向发展,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执行反托拉斯法的结果,还由于在这个时期,管理科学得到了迅速发展,计算机在企业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现代大公司“看得见的手”更加完善,这就使得经理人员对大型混合企业的有效管理成为可能。

[2]属于“大鱼吃大鱼”的兼并。

如果前两次企业兼并高潮仍属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式的兼并的话,而现在这次企业兼并,就不仅仅是“大鱼吃小鱼”,而更多地出现了“大鱼吃大鱼”“鲸鱼吞大鱼”的情况,例如1967年,通用电气公司以21.7亿美元的代价兼并了犹塔国际公司,莫比尔石油公司以10亿美元的代价兼并了马考尔公司。据统计,美国在1976年至1978年间被兼并的企业中,成交额在1亿美元以上的企业约有130多家,可见,此时企业兼并已不再是“大鱼吃小鱼”式的兼并,而是“大鱼吃大鱼”式的兼并。

[3]银行间兼并加剧。

这次兼并高潮中,银行间的兼并使得银行资本更加集中,从而使银行在整个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例如到1970年,拥有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上的银行已增加到80家,并有7家资产超过100亿美元。银行资本的集中还可以从各大银行分支行数目的迅速增长上反映出来,例如,美国商业银行战后初期在国内拥有分支机构4100多家,到1977年,已猛增至33000家,几乎增长了7倍。

4.第四次企业兼并高潮(20世纪70年代至今)

(1)第四次企业兼并高潮的基本情况

第四次兼并高潮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又开始了新一轮企业兼并高潮,其中以1985年为最高潮。这次兼并高潮相对稳定,兼并数量变化不大。

1975年兼并总数为2297起,1985年为3000多起。但是兼并资产的规模则达到了空前程度。1978年以前,10亿美元以上的特大兼并非常罕见。但自从1979年起,此类交易开始增长。到1984年18起,1985年底,通用电气公司以60多亿美元买下了美国无线电公司。

(2)第四次企业兼并高潮的特征

[1]企业兼并形式趋向多样化。

此次企业兼并形式与过去三次企业兼并高潮迥然不同,这次企业兼并的形式趋向多样化,即对前三次企业兼并形式进行综合利用,取其所长,避其所短,使横向、纵向和混合三种形式互补,以达到最大优势,从总体上调整资产存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生产力发展。人们既把兼并目标转向了与本行业相关的行业,也把兼并目标转向新兴工业部门,占领新的经营阵地。由于兼并对象的多样化,导致了兼并形式的多样化。

[2]对企业兼并对象的争夺日趋激烈。

以往企业间的兼并是一对一,没有或很少有竞争对手,但现在对于一家规模较大而又有利可图的兼并对象,可能会有数家优势企业进行竞争,以期进行兼并。随着竞争的展开,一方面要求优势企业有更为雄厚的实力与资本;另一方面也使被兼并资产价格上扬,促使兼并成本增加。另外,与前三次高潮相比,兼并双方坐下来协商兼并事宜的情况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兼并与反兼并,被兼并企业总在想方设法使自己不被兼并,例如,高价收购本公司股票,以免其他公司掌握股份多数;增发股票以使股权分散等。

[3]开始出现跨国兼并形式。

企业兼并从国内发展到国外是这次企业兼并高潮的重要特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国家的资本输出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在海外直接投资外,还将部分资本用于兼并其他国家企业,使之成为自己在当地的企业。1988年与1983年相比,外国以兼并形式在美国进行的投资中占投资总额的百分比提高近32.4%,1987-1988年度与1984-1985年度相比,欧洲共同体各国企业之间的国际联合投资增大了40%,而企业之间的国际性兼并增长幅度高达2倍以上。向海外兼并的对象一般有新技术企业、矿物原料企业及市场前景良好的企业等。

[4]出现“小鱼吃大鱼”式的兼并。

在此次企业兼并高潮中,继续有“大吃小”企业兼并存在。但除此之外,又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出现了大量“小企业兼并大企业”的现象。如1985年销售额仅为2亿美元、经营超级市场和杂货店的派利特雷·普兰德公司竟以借债方式,以17.6亿美元的价格吞并了年销售额达24亿美元、经营药品和化妆品的雷夫隆公司。这种负债赌博式的兼并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金融媒介的支持。

[5]兼并规模大大超过前三次。

这次企业兼并高潮的规模空前。以美国为例,10亿美元以上的兼并交易在1979年以前很少见,即使有,一年最多只有二三起。可是到了1983年有6起,1984年有17起,1985年有37起,兼并总数为2543起,总金额为1220亿美元,由此可见,尽管兼并数目不是增加很多,但平均每笔兼并交易额大大增加,使总的兼并规模扩大。兼并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可以认为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现代经济发展已需要经常性的大规模资产存量流动,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以上是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兼并的四次高潮,基本上代表了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兼并的发展过程。从企业兼并的发展历史看,兼并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它对于生产的社会化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起着推动作用。但也应看到,目前的企业兼并混杂着一些不利因素,也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其他消极影响。因此,我们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企业兼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自1995年以来,在西方国家中企业兼并活动愈演愈烈,有将企业兼并活动再次推向高潮的趋势,而且第三产业已成为新一轮兼并重点。1995年7月31日美国迪斯尼公司出资190亿美元收购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从而使迪斯尼公司拥有美国三大电视网之一的ABC电视网。这一兼并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二大兼并案。在此次兼并宣布前几天,美国皮特·马维克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1995年上半年企业跨国兼并案猛增25%,预计1995年将成为企业国际间兼并最为繁忙的一年。值得注意的是,金融服务业和信息通讯及娱乐业已成为企业兼并的重点。上述研究报告认为,1995年上半年这两方面的交易额为207.9亿美元和242.7亿美元,仅金融服务业就有469次兼并交易。

实际上,银行业兼并浪潮同样迅猛,1995年上半年三菱、东京银行合并人们记忆犹新,而美国银行业兼并在进入1995年下半年更是一浪高过一浪。7月10日,PNC银行同意以库存的28亿美元收购米特兰克银行;12月芝加哥第一银行和NB银行宣布其合并计划,从而将建立起一家约有1200亿美元资产的大型银行;仅一日之隔,又传出大通曼哈顿银行将同化学银行可能合并的消息。一般认为,银行业竞争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直接相关,如美国现有一万余家银行,但没有一家大得足以进入世界前20名,只有通过合并加强实力。

信息、电信及娱乐业成为企业兼并的主角也非新事。1995年上半年,美国曾盛传一娱乐企业欲收购著名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可见娱乐业已跃跃欲试。此次迪斯尼“吃”下ABC,足见其胃口之大。这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在积累资金之后将目标投向信息的发行和销售,以便扩展市场的占有率;在各国放宽对金融和信息产业的限制、银根偏松的政策气候下,企业不惜以自有股票作为兼并的本钱;同时又表明美国确实为西方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兼并-收购的“主战场”。

同类推荐
  • 笑话中的销售学

    笑话中的销售学

    销售的世界并非神秘莫测,销售的学问也不晦涩难懂,本书将销售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小笑话结合在一起,让销售学褪去枯燥的外衣,使其以自然生动、平易近人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销售学,并轻松掌握更多的销售学知识。
  • 手把手教你会计核算

    手把手教你会计核算

    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是为本企业生产经营和非生产经营使用的,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已满或丧失了使用功能以及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企业需要对其报废;对那些不适用或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企业可以出售转让;或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等非常损失发生毁损等,这些都将减少固定资产。
  • 整合:让一切为我所用

    整合:让一切为我所用

    资源的整合到底有多重要?古人带兵打仗,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这就是资源有效整合的一个典范。我们熟知的古代以少胜多的战事,大多数都可从中分析出之所以如此结局最深刻的原因。现在的商场就如战场。我们周围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事情:有些老板很忙,忙到坐下来抽根烟喝口水的时间都快没了,对于这样的人我们总是很敬佩,亲力亲为嘛,可是公司的效益却没有上去,反而有所下降;有些老板却很闲,经?常约朋友去打打高尔夫啊、骑骑马啊什么的,公司的效益却很让人眼红。为什么呢?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其是否重视并进行了有效的资源整合。
  • 科特勒的营销智慧

    科特勒的营销智慧

    菲利普·科特勒是现代营销集大成者,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现任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终身教授。《科特勒的营销智慧》集合科特勒众多著作中的营销思想精华,帮助企业领导层、营销人员快速掌握科特勒营销要领和技巧,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营销宝典。
  • 识时变驭天下:修炼新时代领导力

    识时变驭天下:修炼新时代领导力

    《麦肯锡:识时变驭天下,修炼新时代领导力》以修炼新时代领导力为主题,文章包括识时变驭天下:打造中国企业“领导力引擎”、知行合一、六维联动:培养国有企业运营管理领军人才、21世纪最需要磨炼两种领导力:朱晓明访谈录、传统型企业领导力亟待与时俱进:王佳芬访谈录等。作者为麦肯锡全球各分支机构的董事和顾问等。
热门推荐
  • 寄永道士

    寄永道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冥王独宠绝色魔妃

    冥王独宠绝色魔妃

    她是来自21世纪的普通特工,一朝穿越成了夜府嫡孙,且看她怎么在异世界生活。世人皆传她是一个废材,那么她就用实力证明她不是别人口中的废材。当她站在顶峰之时,夜府却惨遭一夜灭门,自那时起她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 瓶粟斋诗话续编

    瓶粟斋诗话续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日出西边雨

    日出西边雨

    乡村孤儿很励志,可惜运气时好时坏,人生该何去何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雄鸡一伸天下白!好吧,好吧。
  • Hello!男朋友!

    Hello!男朋友!

    许清如对于薛召午而言就好比是一颗精心培育的大白菜,可这颗白菜还没等收割就被头猪给拱了。看眼着大白菜变成烂白菜,薛召午挺身正要去拯救的时候烂白菜竟然开花了。
  • 旋风少女:爱之永恒

    旋风少女:爱之永恒

    若白,百草,能否掌握自己的爱情,让自己所爱的,和爱自己的在一起。
  • 遗失千年的爱之叶儿飞飞

    遗失千年的爱之叶儿飞飞

    是意外还是命运的安排,莫名其妙的来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记载的国家,注定要和三个男人有着不解的情缘,她第一眼认定的人能否相伴到永远,她又要怎么去面对她无法割舍却又无法去爱的人。
  •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人际关系书

    卡耐基写给女人的人际关系书

    本书是成功励志类图书,书中多处引用卡耐基的名言,并列举说理透彻的事例,用于指导女性朋友在风云变幻的职场、丰富多采的人生旅途,于善良、真诚、赞赏、倾听、知性、待人等方面,不得不重视及学习的事。
  • 他的国

    他的国

    《他的国》讲述了一个荒诞而扭曲的故事,亭林镇领导破坏小镇原有的宁静招商引资,开了家印刷厂,排放出有害化学物质使周围动物异常变异,领导又引导居民把变大的动物卖给外地人吃。这个故事里的夸张和超现实像是卡夫卡,讽刺像是晚清小说,那么结合在一起就是部现代的“官场变形记”。使沉重的主题轻松起来的,是韩寒在这部小说里调侃了许多人,例如印刷厂的老板是路金波,导致污染的书是韩寒的《毒》,以及被逼自杀和《走进科学》等社会尴尬,类似数千女孩为郭敬明痛哭流涕的场面让我们读起来会心一笑。
  • 日月修仙

    日月修仙

    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谓之道,人体本是阴阳全备,五行相生,唯一能打破这种和谐的因素就是人的本心。修行也是修心,世间万物皆有法,逆天修行之路艰险曲折,不但要与天斗,还要与人斗。修行之人不仅仅要资质非凡,这机缘也是不可缺少的,而最重要的是意志要坚定。古往近来,惟有大意能者才会有所成,否则就算逆天资质,到头来亦是一赔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