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11400000068

第68章 假释

一、假释的概念和意义

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由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因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一项刑罚制度。

假释制度与减刑制度一样,是根据我国刑法的任务和刑罚的目的而建立的,是惩办与宽大结合的刑事政策在刑罚执行制度上的具体体现。

我国的刑罚不是单纯的惩办主义,更不是报复主义。我国刑罚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刑罚的适用,教育改造犯罪分子,使之成为新人。正确适用假释,把那些已服过一定刑期,确有悔改表现,不必要关押的罪犯放到社会上进行改造,对于鼓励和推动其增强改过自新的积极性,从而达到预防犯罪并逐步减少犯罪发生的目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假释不同于刑满释放。刑满释放是犯罪分子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无条件地回到社会上去,不存在执行剩余刑期的可能性。

假释不同于监外执行。监外执行是为了解决犯罪分子某些特殊情况诸如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妇女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等而采取的暂时不在监内执行的临时性措施。如果妨碍在监外执行的因素消失时,刑期还未满,即使在监外执行期间没有再犯新罪,仍需要将犯罪分子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假释则是根据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表现而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只要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没有发生应当撤销假释的情形,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不存在再收监执行刑罚的问题。

假释不同于缓刑。缓刑是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全部刑罚。它只能适用于被判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它是在判决的同时宣告的。假释则是在犯罪分子执行一定刑期后,根据其在执行期间的悔改表现裁定的。它只是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剩余刑期。它不能适用于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只可以适用于被判处较长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假释也不同于减刑。减刑是对在刑罚执行期间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适当减轻其原判的刑罚,包括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或者从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它不受减刑次数的限制,也没有什么考验期限,对于被减去的刑罚也不存在再次执行的问题,减刑不仅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而且也可以适用被判处管制、拘役的犯罪分子。假释则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并且刑罚已经执行了一部分刑期的犯罪分子。它只能宣告一次,而且附有考验期限和必须遵守的条件。如果犯罪分子在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就要依法撤销假释,再将其前罪没有执行完毕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合并处理。

二、假释的条件

根据《刑法》第81条的规定,对犯罪分子适用假释,必须遵守下列条件:

(一)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是假释的对象条件,即对假释适用范围的限定。假释是根据犯罪分子服刑期间的悔改表现而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国家保留对其继续执行未执行的那部分刑罚的可能性。不论是考察犯罪分子有无悔改表现,还是对不遵守假释的条件的犯罪分子重新收监执行刑罚,都需要以较长刑期为保证。假释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只能适用于被判处剥夺较长人身自由刑罚,如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而不能适用于被判处较短刑期的刑罚,如管制、拘役和剥夺生命的死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不适用假释,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管制本身就是对犯罪分子不收监关押,而是放在社会上对其监督改造,仅限制其部分人身自由,因而不存在假释问题。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因刑期较短,适用假释没有实际意义,所以也不适用假释。如果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可以宣告缓刑或者减刑。

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因刑罚的性质特殊,根本不存在假释问题。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犯罪分子,因“死缓”属于死刑的范畴,因而也不适用假释。但“死缓”2年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假释条件时,仍可以适用假释。

(二)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必须已经执行了一定期限的刑罚,这是假释的限制条件,也是前提条件。因为只有在犯罪分子已经执行了一定的刑期的情况下,才能根据犯罪分子在服刑期间的各方面表现,准确分析和判断其是否已经真正悔改,不致再危害社会;同时,也只有让犯罪分子服够一定的刑期,才能体现出人民法院判决的严肃性和稳定性。所以,《刑法》第81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10年以上,才能适用假释。

根据前述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所作的司法解释,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经过减刑,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有期徒刑缩短刑期的,适用假释时,实际执行刑期的确定应以原判刑罚为标准,而不能以减刑后的刑期为标准。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适用假释,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的起始时间应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执行前先行羁押的时间折抵刑期。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减刑后假释的,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12年(不含死刑缓期执行的2年)。实际执行的刑期自死缓期满第2日起计算。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适用假释,执行10年以上的起始时间应当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前先行羁押的时间不得折抵刑期。

为了充分有效地发挥假释制度的作用,刑法也对假释的适用规定了一定的灵活性。《刑法》第81条规定,“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就是说,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确有特殊情况,即使被判处有期徒刑的尚未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尚未执行10年以上,也可以适用假释。根据前述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所谓“特殊情况”是指有国家政治、国防、外交等方面特殊需要的情况。

(三)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假释的实质条件,也是关键性条件。如果犯罪分子拒不认罪,毫不悔改,或者虽有一定程度的悔改但尚不足以防止其再次危害社会,即使已经执行了一定的刑期,也不能适用假释。相反,如果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不致重新危害社会的即使是危害国家安全的罪犯,或者曾经被撤销过假释的罪犯,也都可以适用假释。“确有悔改表现”的认定标准条件,与减刑中确有悔改表现的条件相同。至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认定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前述《规定》的解释,是指罪犯在执行期间一贯表现好,确有悔改表现,不致违法、重新犯罪的,或者老年、身体有残疾(不含自伤致残)并丧失作案能力的。

(四)犯罪分子不是累犯或者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这是假释的排除性条件,即对假释对象条件的例外。因为这些罪犯主观恶性深、社会危害性大,难以改造,如果不予关押就难以防止其重新危害社会,因此,对累犯不能假释。由于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其所犯罪的性质表明其人身危害性极大,如对其假释,只会给社会带来不安全因素,因此,也不能适用假释。

三、假释的考验期限及对假释犯的监督

假释是将犯罪分子有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放到社会上进行改造,同时保留对其继续执行未执行的刑罚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对假释的罪犯规定一定的考验期限,在宣布假释的同时宣布考验期限,以便对其进行监督改造。

根据《刑法》第83条的规定,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根据《刑法》第85条的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监督的内容就是考察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是否遵守假释犯的行为规则;是否具有《刑法》第86条规定的情形,即是否又犯新罪、是否发现漏罪以及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的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等。

根据《刑法》第84条的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四、假释的法律后果

根据《刑法》第85条、第86条的规定,假释的法律后果表现为两种:

(一)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没有《刑法》第86条规定的情形即没有犯新罪或者发现漏罪,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剩余刑罚不再执行。

(二)撤销假释

1.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71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如果假释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只要新罪没有超过追诉时效期限,即应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71条的规定,对新罪做出判决并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规定,决定执行刑罚。如果原判刑罚为无期徒刑,则应按照吸收原则,将新罪所判的刑罚吸收,仍决定执行原判的无期徒刑。但如果新罪所判的是死刑(包括死刑缓期执行),则不论原判刑罚有期徒刑还是无期徒刑,均应执行死刑或者死缓。

2.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只要尚未超过追诉时效期限,即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第70条的规定数罪并罚。

3.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犯罪分子被假释后,原判有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继续执行。原判决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五、假释的程序

根据《刑法》第82条、第79条的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符合法定假释条件的,裁定予以假释。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

[引例评析]

这是一个缓刑的减刑实例。服刑人王某可以减刑并缩短缓刑考验期。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对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一般不适用减刑。如果在缓刑考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参照《刑法》第78条的规定,予以减刑,同时相应地缩减其缓刑考验期限。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相应缩减的缓刑考验期限不能低于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不能少于两个月,判处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不能少于1年。”可见,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宣告缓刑的,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减刑,但是要先缩减刑期,然后根据缩短的刑期,相应缩短缓刑考验期。关键是,缓刑减刑的必要条件是必须有重大立功表现。王某见义勇为,抓获杀人凶犯扭送公安机关,被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应该属于有重大立功表现。《刑法》第78条规定重大立功应当减刑。因此,刑罚执行机关的减刑意见是正确的;重庆中级人民法院审核裁定:对罪犯王某减刑1年,缩短缓刑考验期2年。

[思考题]

1.什么是减刑?减刑制度有什么意义?

2.减刑的条件有哪些?减刑后刑期如何计算?

3.什么是假释?假释制度有什么意义?

4.假释应遵守哪些条件?对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能否适用假释?

5.在什么情况下撤销假释?对被撤销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如何处理?

同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 海峡两岸法学研究

    海峡两岸法学研究

    本书从经济学原理出发,对新形势下两岸投资与产业合作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第一部分介绍了大陆赴台投资的背景、意义与原则,分析了台湾投资环境和大陆赴台投资的现状及方式与途径、挑战与机遇,并从多个层面给出了对策性建议。第二部分介绍了台商投资大陆的背景、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其特点和影响。第三部分着重研究两岸产业合作的问题,梳理了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历史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的发展,给出了政策措施方面的建议。
  • 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农村妇女权益保护法律法规

    农村法律法规常识——农村妇女权益保护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有效的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地方规章、部门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对于该等法律法规的不时修改和补充。其中,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法规等一起谈时,法律是指狭义上的法律。法规则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
  • 村民自治与农村治安纠纷

    村民自治与农村治安纠纷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这给我国农村村民自治的深入发展指明了方向。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亿万农民的伟大创举,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农村基层社会真正的、全面的直接民主实践,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 《福建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条例》释义

    《福建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条例》释义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而发展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途径。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强调要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散装水泥的推广和运用,有关的制度政策也得以相继出台。
热门推荐
  • 拽丫头们杠上拽校草们

    拽丫头们杠上拽校草们

    她,任性,活泼她,懂事善良她们是一对可爱的双胞胎他,任性,帅气他,沈着冷静他们是一对帅气的双胞胎当双胞胎姐妹遇上双胞胎兄弟,会发生怎么样的爱情故事………………
  • 电影世界的猎人

    电影世界的猎人

    时而于星际间遨游;时而于中世纪见证玄奇;时而于都市间猎杀恶魔;走过《星际传奇》《寂静岭》《康斯坦丁》《哈利波特》《聊斋志异》《大话西游》,最终才发现,已然永恒!
  • 花落悄无声

    花落悄无声

    夜朊国宰相之女,宫家废材三小姐——宫婳瑾。空有美貌,懦弱无能,被人唾弃。因其二姐嫉妒其美貌,令下人将她装进麻袋,沉于护城河中。婳瑾反借其手,离开那伤心之地……再次睁开眼时,锋芒展现,赢得人人瞩目,各个门派争相前来招贤,各色美男拥簇……而她又该如何?那就且看她一试天下!羽寒:淑茹,你的孩子长大了…一点也不像你……夜子泽:姑娘可否笑一个?别总冷着一张脸呐~珺彦:即使没有同生蛊,我也愿用我的生命去保护你!楚仪君:徒儿大了,留不住了呀!为师是不是该做些什么呢?夜千灏:以天下为衣,换你一生不离,以江山为聘,换你一世常在……谁得到了她的心,又是谁陪她白头,与她偕老……
  • 拿四叶草做约定

    拿四叶草做约定

    本书纯属虚构,是我自己随便幻想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多多包涵!
  • 战羽传

    战羽传

    游遍天下万处,战尽妖魔亡灵。一剑寻天涯,一萧恩仇罢。轮回回首只为她。万羽苍穹荡,世间情愁殇。天涯何处觅断肠?一代战神开宗立业,睥睨万界无人可挡。吾为主宰,吾为神灵,尔等谁能阻乎?!
  • 南疆传人在都市

    南疆传人在都市

    在外面混不下去的小渔民刘文,回到了水产丰富,思想封闭的小渔村。一次际遇,不仅让他解决了男人的烦恼,更是手握南疆奇术,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简单的生活

    简单的生活

    《简单的生活》分成上下两卷。“上卷”与书名同题,以“我”为视角,写一个平常人在平淡的日子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以及有意无意间流露出的“知足常乐”的心情。“下卷”《城市的写真》,主角是城市。写的是城市的景物,阳光与阴影;以及人,那些普通人身处底层的艰辛与并非低沉的奋斗,以及在作者心间激起的百感交集的波澜。
  • 时空穿梭大军阀

    时空穿梭大军阀

    草根一族的李宇无意中得到了时空穿梭魔轮,使他能够在地球和一个叫大齐王朝的异界之间来回穿越。而现在的大齐王朝是正是流民四起,风雨飘摇的时候。李宇说:“我不仅要赚钱,我还要做一个军阀,做一个跨越海洋,跨越时空的大军阀。”从此以后,李宇就是左手揽住万千美女,右手握住日月乾坤。我不仅要超越天地,还要超越时空....
  • 大宋王侯

    大宋王侯

    一块奇异玉佩,得以梦回北宋初期,鲜血浸染了边关,杀戮遍及南北,华夏江山四分五裂,异族的铁蹄占去了半壁江山,此恨何及?此憾何结?我的故事只有金戈铁马的热血豪情,江湖厮杀的精彩绝伦,官场争斗的惊心动魄,儿女情长的荡气回肠。
  • 予羽欲求

    予羽欲求

    自母胎中就带着一身寒毒,刚出生便被送出家门,从小就和师父师兄相依为命,除了至亲之人,再没人知道这世界还有一个她。母后早逝,父皇年迈,朝中丞相独揽大权,后宫皇贵妃说一无二,身为二皇子,他从小就无依无靠。五岁被送上雪山学功夫,他本想早日学成下山,没成想后来却养大了了一个姑娘。他养大的姑娘当然要待在他身边,笑话,难不成还要便宜了别的男人不成。师兄很霸道,说再不让她离开,她沉默着,没说话,离开了师兄,她还能去哪儿。世界很大,她却只有师兄一人。……一人江湖,一身红装大隐于市,体弱多病仍不减风采依旧,一呼百应。一人朝堂,步步算计小心缜密,养精蓄锐一朝便遇水化龙,无人能挡。